臺中市 (州轄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lien Waletti留言 | 贡献2020年11月20日 (五) 13:19 撤销Alien Waletti讨论)的版本62866524)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臺中市
臺中市たいちゅうし Taichūshi
 日本臺中州(臺灣)的市
市章
面积 
• 1942年
29.6655平方公里(11.4539平方英里)
人口 
• 1942年
10萬1272人
 • 行政中心〒臺中州臺中市幸町1丁目11番地(今臺中市西區民權路97號)
• 日本戰敗投降、撤離台灣
1945年
今属于 臺灣臺中市
全國地方公共團體編號:消滅時尚未使用
鄰近自治體:大里庄大平庄北屯庄西屯庄南屯庄

臺中市(日语:台中市臺中市たいちゅうし Taichū shi */?),為台灣日治時期時1920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中州。轄今臺中市西區北區東區南區以及中區

沿革

台中市役所今貌
日治末期美軍繪製的台中市地圖

行政區分

大字

市轄區 大字 備註
中區 臺中
東區 臺中、頂橋子頭旱溪東勢子
西區 公館麻園頭土庫後壠子
南區 臺中、頂橋子頭、下橋子頭樹子腳半平厝番婆
北區 臺中、後壠子、宮北邱厝子賴厝廍乾溝子

昭和10年(1935年)10月28日,台中市發布〈台中市告示第24號〉成立,並發布〈台中市訓令第8號〉區長職務規程,將台中市劃分成以下各區。區設區長,負責區內之治安、防災、清潔衛生、統計資料收集、道路、橋樑等公設物的管理。

昭和17年(1941年)二戰時期,為整合台灣人保甲組織及日本人町會組織,並改組強化各區而成的戰時動員機構,將區改制為區會。8月28日發布《台中市區會規程》(台中市訓令第8號),區會的名稱與區域依照區的名稱與區域,並由區長充任會長。

區分 區域 備註
第一區 壽町幸町旭町千歲町明治町利國町村上町末廣町、公館
第二區 橘町寶町榮町大正町綠川町
第三區 錦町新富町新高町
第四區 柳町若松町川端町初音町
第五區 梅ヶ枝町 後壠子於
昭和17年併入第12區
第六區 樹子腳半平厝柳町番婆、下橋子頭
第七區 頂橋子頭
第八區 老松町木下町敷島町有明町
第九區 櫻町楠町曙町花園町
第十區 干城町高砂町、旱溪、東勢子
第十一區 宮北、邱厝子、賴厝廍、乾溝子 昭和17年新增
第十二區 麻園頭、土庫、後壠子 昭和17年新增

歷任首長

台中市尹

任次 姓名 就任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1 金子惠教 1920年12月 1923年2月1日 松田茂(代理)
2 川中子安治郎 1923年2月1日 1925年12月16日
3 遠藤所六 1925年12月16日 1928年9月18日
4 小島仁三郎 1928年9月18日 1930年3月29日
5 名和仁一 1930年3月29日 1932年4月
6 古澤勝之 1932年4月 1933年10月
7 曾根原弘 1933年10月 1935年9月
8 藤田淳教 1935年9月 1939年4月
9 安詮院貞熊 1939年4月 1940年6月
10 藤田正義 1940年6月 1940年10月

台中市長

任次 姓名 就任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1 藤田正義 1940年10月 1943年1月
2 山下若松 1943年1月 1944年3月
3 佐藤武 1944年3月 1945年10月

行政組織

市協議會

人口

昭和11年當時的統計

  • 總人口 74,839人
    • 詳細包含
      • 內地人(日本):16,400
      • 本島人(台灣):56,330人
      • 朝鮮、外國人:2,109人

教育與醫療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
官署醫院
  • 台灣總督府台中醫院(今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
  • 台中市立城北病院(收容傳染病患者)
  • 台北衛戍病院台中分院
  • 台中婦人病院

交通

大正町通一景
鐵路
指定道路

昭和14年(1939年)當時包含以下「指定道路」

  • 台中南屯道
  • 台中沙鹿道(今臺灣大道
  • 台中公館道
  • 台中南投道

神社

參見

参考文献

  1. ^ 1.0 1.1 台中市政府. 中市簡介>市徽介紹. 省轄台中市政府網站,備份於臺灣網站典藏系統. 國家圖書館. 2009-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