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槟城锺灵国民型华文中学

坐标5°24′13.35″N 100°17′42.67″E / 5.4037083°N 100.2951861°E / 5.4037083; 100.2951861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402:1980:2a5:83b4:f9a3:a33:37d:9f14留言2020年12月3日 (四) 05:3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槟城钟灵国民型华文中学
Chung Ling High School (Cluster School of Excellence)
S.M.J.K. Chung Ling Pulau Pinang (Sekolah Kluster Kecemerlangan)
地址 马来西亚 檳城乔治市亚依淡
Jalan Kampung Bharu
经纬度5°24′13.35″N 100°17′42.67″E / 5.4037083°N 100.2951861°E / 5.4037083; 100.2951861
类型国民型华文中学
创办日期1917年2月9日
创始人陈新政
丘明昶
徐洋溢
林如德
许生理
学区亞依淡, 槟城乔治市
学校编号PEB1096
校長朱圣保(2017年至今)
学生人数约2500人
校訓爱吾钟灵
学校网址www.clhs.edu.my
钟灵中学
地图

槟城钟灵国民型华文中学(简称钟灵中学钟灵华中)是马来西亚槟城州的一所国民型华文中学。钟灵中学创建于1917年,是中国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马来西亚的最早传播地之一。钟灵原本是一所以中英文为教学媒介的华文学校,后接受改制成为接受政府津贴的国民型华文中学,不接受改制而保留为华文学校的師生则另外成立钟灵独立中学,与钟灵华中毗邻。

早期的钟灵拥有浓厚的政党色彩, 许多师生都参加中国国民党。钟灵师生1937年至1945年间参与抗日援华。一些师生甚至返回中国进入黄埔军校。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堀起,钟灵也出现共产党的活动。抗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华侨少将陈青山也曾就读钟灵。v灵和近代中国历史脱不了关系。当中国山河变色及1950年代国际大背景的影响下, 许多钟灵师生也加入马来亚共产党反抗英国殖民地统治。对于华文教育所引爆的学潮,钟灵中学学生于改制先后三年期间就發起学潮以捍卫马来亚的华文教育。

校史

马来亚独立之前

清朝末年,槟城为中国同盟会国民党的前身)在南洋策谋革命,推翻清政府的重镇之一。当时,孙中山与同盟会同志组织“槟城阅书报社”,作为革命机关。1913年,阅书报社主要分子主张兴办教育,作为革命的基本工作。1915年,槟城阅书报社陈新政、丘明昶、徐洋溢、林如德、许生理等开会磋商,议决创办国民班,由徐洋溢命名“钟灵学校”。


1917年2月9日,該校正式开课,暂借台牛后18号槟城阅书报社楼上为课室。第一任校长为吴亚农,教职员3人,学生81人。


1918年,由于学生增至130名,社友筹款购下中路65号楼房(现为中正夜学校址)为校舍及宿舍。1923年1月20日,钟灵中学正式成立。由于校舍不敷应用,另租左楼房一座,后林资源遗产信托人捐资建左列楼房2间。1931年,校友会等筹款增建左列楼房,董事部改建礼堂后走廊为楼。1932年获政府资助,把左列楼下改建理科实验室,右列楼下辟为图书馆,又另租63号楼房为课室。


由于远近学生慕名而来就读者与日俱增,董事会与陈充恩校长决定另觅校址兴建校舍,于是发起筹建新校舍运动。不久即购下甘榜芭汝洛133号11英亩的地皮,并于1934年10月10日动土兴工。


1935年,該校试办高中。同年9月,宏伟壮观的校舍和大礼堂宣告竣工。礼堂为纪念丽泽社捐献万元,特标“丽泽社捐资此礼堂”之名于门首。课室20间,每间以捐款逾千元之个人或团体名义命名。此外,新校舍尚包括办公室、宿舍、厕所、篮球场、羽球场等。10 月2日,全校师生迁入新校舍。


1940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渐激烈,槟岛受到影响而陷于危急。9月9日,該校迁入红毛路41号临时校舍(现为大英义学校友会),车水路102号被用作临时宿舍。4个月后,又迁回原校。1941年,因原校被征为英军医院,全校又移往红毛路41号上课。


1941年1月,槟岛遭日军侵占,該校陷入三年零八个月的停顿时期。該校甘榜(芭)汝和红毛路两处校舍遭封禁。图书馆、科学馆、校长室、办公室、课室内的一切,三十年的积贮,一概遭劫而荡然无存。钟灵人才的损失,更是惨重。1942年4月5日、6日,日军大肃清,逮捕該校教员李词庸、管亮工、柯梓桐、简德辉、朱宣义、林振凯、查企唐、饶百迎、王世毅及黄(岜)福共十人。最後仅王世毅与黄(岜)福二人生还,而罹难的学生更多达四十余人。


1942年中,在抗日人員檳榔嶼鍾靈中學王世毅等師生多人被日軍逮捕,其中簡德輝等師生下落不明事件中,臺灣人巫廷謙夫婦涉嫌陷害;戰後,巫廷謙夫婦被遣送回臺灣。由於不甘於被害者之沉冤,1947年3、4月間,鍾靈中學校長陳充恩向國府駐檳榔嶼領事館陳情協助,中國外交部電請長官公署協助查核。1947年7月9日,巫廷謙夫婦經由日本抵達臺灣,被基隆港務局警察局逮捕,送至警備司令部軍事法庭審判。


1945年9月3日,英军收复马来亚后,陈充恩校长于9月15日从金马仑高原重返槟城,召集同事王世毅、汪永年、荣渭生、谢幼青、林嘉扬及张叔英着手策划复校计划。经两个多月的筹备后,校友会于11月11日举行复兴典礼。开学典礼亦于1945年12月8日正式举行。


由于复兴后学生人数剧增。1948年,兴建大礼堂及增建两座双层共16间课室。1950年5月,扩建工程完成。可容纳二千人的礼堂为纪念丽泽社于初建时捐献万元、并纪念侨胞大力捐助,命名“怀泽堂”。


1952年2月4日下午3时,陈充恩校长驾车前往中路拟出席槟华教师公会会议,遭马共暗杀而殉职。2004年,马共领袖陈平出版回忆录《我方的历史》,书里他坦承当年是马共决定及枪杀陈充恩校长,不过事后他也认为这起谋杀事件是“完全不必要的,而且对我们的事业起了反作用”。


1953年,一座可容纳二百五十名寄宿生的宿舍(现为钟灵独立中学校址)及一座足以容纳八百人的膳厅落成,命名“怀恩厅”。1954年,校方装修及改建校舍中部,并增建大钟楼与办公室。


教职员宿舍

1955年,該校停办小学,成为一间纯中学。1956年,16间独立式平房的教职员眷属宿舍建竣。1956年6月30日,該校接受政府津贴,改称“钟灵国民型中学”。


1956年11月5日,由学生所办的《学报》月刊第四十一期装订完毕后,校方发现其中二篇内容欠妥,悉属逃避检查擅自付印,便立即冻结其准证,不准发售。《学报》社长因疏忽行事,被令自动退学,主编也因此遭记二次大过。23日早上,部分学生籍《学报》出版被阻之事蓄意鼓动风潮,实行罢课。教育部闻耗,下令封闭廿一天。12月14日,政府撤销封闭令,校门重开,学校恢复旧日情况。


马来亚独立之后

1962年3月11日,耗资30余万元的现代化科学馆、放映室、音乐室与食堂宣告竣工启用,敦请教育部长英仄拉曼达立主持揭幕礼。


1966年4月8日,教育部长英仄佐哈励,副部长李孝友,副首相署政务次长曾永森校友联决莅临該校观察。教育部长宣布該校次年开设大学先修班。1967年1月16日,大学先修班正式上课。先一新生共有36名。首次破例招收5名女生。


工艺楼

1967年8月25日,庆祝创校五十周年纪念,并举行第三届校友回校日。1968年6月22日,斥资20万元的现代化工艺楼落成,董事副主席骆文秀主持揭幕仪式。


1970年12月,汪永年校长退休。1971年1月,原任大学先修班数学导师叶荣和升任代理校长。1971年8月14日,先修班课室“进修院”落成,董事主席谢丕雀主持揭幕仪式。1972年4月1日,叶荣和正式受委为校长。


1977年4月,怀泽堂内增设篮球、排球及羽球三用室内球场。5月27日,庆祝创校六十周年纪念,并举行第七届校友回校日。28日上午八时,举行“钟灵行”,筹募扩建校舍及重修运动场基金。


1980年7月31日,大钟楼左右三层楼新校舍落成,董事主席拿督骆文秀主持揭幕礼。同日亦是第八届校友回校日。1983年3月17日早上,举行“登山行”登山比赛,筹款为推行《学校行政电脑化》计划。


1987年7月24日至26日,庆祝创校七十周年纪念,第九届校友回校日,第十九届世界钟灵校友体育嘉年华会,槟城钟灵校友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四大庆典。


1987年8月19日,英特尔(马)有限公司(Intel)董事经理准拿督赖炳荣为该公司赞助該校设立的科技室主持揭幕仪式。科技室设在进修院内,是全国第一间私人机构与中学合作开辟的科技室[1]


1989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课外活动记分制。1991年在光华日报的赞助下,将原有之电脑行政系统发展成为电脑区域系统。1992年6月19日至20日,庆祝创校七十五周年钻禧纪念暨第十届校友回校日。


1993年7月,装修图书馆、增添冷气设备等。1993年8月,建立校友资料库以及电子通讯网,加强与全球各地校友的联系。1994年6月,扩建怀泽堂舞台工程完成。重建围墙及电单车停放处。


1995年7月1日,主办第一届钟灵三校联合运动会。1995年8月15日,三校董事会联合大马钟灵校友会总会与怀泽堂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殉难师生纪念碑前举行追悼会。


1995年12月,钟灵独中第三期扩建校舍工程――五层楼教室竣工。1996年1月,北海钟灵中学开办大学先修班理科班。3月,該校国际电脑网络主页上网。图书馆增设学生浏览国际电脑网络之服务。


1997年2月,装修并为办公室、教员休息室、体育室等增添冷气设备。6月,右侧单层教室(近陈充恩园)经被拆除,兴建四层48间新校舍即将动工。8月,北海钟灵中学兴建大钟楼。9月5日在怀泽堂举行八十周年及第11届校友回校日庆典,并于9月6日在該校大草场举行第29届世界钟灵校友嘉年华会。1998年9月14日,叶荣和校长退休。于9月25日举行欢送叶校长仪式。


1997年至1999年,增设硬体设备。1997年6月学校右侧单层旧课室被拆除,四层楼新校舍开始动工,并于1998年10月竣工。左侧单层教室则于1998年12月中旬被拆除,四层楼新校舍于1999年杪竣工,进修院前也与1999年新建2座篮球场,而槟州行政议员郭家骅学长则拨款兴建从进修院至工艺楼之有盖走廊。


1999年,更改校歌歌词。1999年12月31日董事会总务拿督胡由凤郑重宣布校歌歌词中“二十世纪”改为“廿一世纪”。


露天剧场

2000年至2001年,美化校园计划。从2000年开始,校方进行了一系列的美化校园计划,提升各种软硬体设备。已完成的工作包括礼堂左边新建一座由董事副主席(现为顾问)林锡猷局绅捐建的新钟塔、兴建多用途露天剧场、警卫亭、有盖走廊、栽种新品种花草树木、提升电脑设备、维修旧课室及图书馆冷气设备。礼堂前装了铁闸,两侧的旧教员室改为学校行政办公室。课外活动联络中心则装修为嘉宾休息室,办公室也重新间隔划分,并增设一间会议室。


教职员食堂

2000年至2001年,教职员食堂及“灵秀”电脑室。該校及独中教职员食堂于2000年11月11日举行动土礼,并于2001年2月竣工,此座食堂是由該校1974年高一/1976年高三毕业生特集资捐建。由1968年高一/1970年高三毕业灵秀同学会拨款设立的灵秀电脑室,于2000年12月16日由該校前训导主任叶志颜师主持开幕礼。


2001年,由該校家教协会通过《育苗之声》慈善义演筹款所建于G座105号课室的牙科诊疗室于2001年7月28日,由前任家教协会主席余顺权及郭显荣联合主持开幕剪彩仪式。


2002年,陈充恩校长遇难50周年追思会。钟灵三校董事会及校友会特于2002年2月4日在怀泽堂举行陈充恩校长遇难50周年追思会。出席者包括三校董事、家教协会代表、各地校友、陈故校长家属、三校师生及华教人士。追思会工委会联合主席拿督余维智局绅于上午10时正率领全体出席者到槟城西方路基督教墓园陈充恩校长墓前献花。


2002年,新一代钟灵网站。該校于2002年5月11日在礼堂举行钟灵网站推展礼。此网站给于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及校方行政人员共同使用并提供学生资料、讨论专栏、常年活动节目表、学术成绩查询、网上教育题材、学校荣誉成就榜、学校最新资料及校方资讯等。


2010年,钟灵首开先河,成为全国第一所主办国际学生交流营的中学,广邀世界各国知名中学和姐妹学校参与其盛,让钟灵迈向世界,把世界带入钟灵。


2011年,开始添设新的设施,甚至每位学生都应用电子卡登记出席率,方便父母在网上检阅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2012年,校内开始在所有课室安装smartboard智能一体机,把校内行政与教学进一步推向数码化。2013年,钟灵大唱丰收,获得教育部颁发“卓越学校认证”及“全国课外活动卓越学校”。2017年,董事会将实行教育发展大蓝图,将割让学校一部分的校地给予独中。

学校基础建设与设备

該校有逾70间课室(所有课室皆装置智能一体机)、5间电脑室、14间科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4间,物理及化学实验室各5间)、5间工艺室、1个草场、1个手球场、1栋乒乓馆、3个室内篮球场及4个室内羽球场。

怀泽堂

怀泽堂

怀泽堂为該校之大礼堂,可容纳二千人。为纪念丽泽社于初建时捐献万元,并纪念侨胞大力捐助的恩泽而命名。礼堂原本拥有十四道门,但因侧门未曾被使用而于2004年进行装修时被封闭。此装修亦为礼堂装置了中央空调系统,并以玻璃窗替代原本的铁花及竹帘。

A座及B座校舍

B座校舍

此二座校舍原为单层教室,分别坐落于钟楼左侧及右侧,各有科学实验室及图书馆坐落于比邻。时至60年代末,校方决定拆除此二座校舍,以二座三层楼、每层楼五间课室的校舍取代之。旧有的科学实验室及图书馆被改建以融入新校舍。今日,此二座校舍拥有25间课室、2间训导处、1间资料中心、1间课外活动联络中心及第三副校长室。原有的左侧科学实验室经已被翻新为一楼的文物馆及二楼的机械室,而右侧的图书馆则被改为二间电脑室,其中一楼者被命名为“骆锦地电脑室”。

D座及E座校舍

E座校舍

此二座校舍位于怀泽堂两旁、A座及B座校舍后方。每座校舍各有二层共八间课室,为校内最悠久的在役教室。此二座校舍经岁月洗礼,古旧情况已显而易见。

C座及F座校舍

C座校舍

此二座四层楼校舍为校内最新竣工之课室,为校内楼层最多的校舍,每层楼有六间课室。此二座校舍的前身为单层课室。校内五间电脑室中的三间就坐落于C座四楼。同座校舍的二楼办公室经已迁移到怀泽堂二楼,现被用为考试中心及教员资料中心。

G座校舍

G座校舍

为校内最悠久之建筑物,已饱经岁月沧桑。此校舍部分于2004年尚被用为课室,唯如今已被改为贩卖部、健身中心、辅导室、校内合作社、学长室及牙科治疗室。此校舍正中被一走廊分为二部分,可通往铜乐队室、无线电室及体育用具储藏室。

进修院

进修院

进修院为大学先修班的课室,拥有学校14座科学实验室中的8间。进修院内有一间图书馆为中六学生提供服务,而现有的7间讲堂则被隔为9间使用。

学生纪律

严格的纪律要求

钟灵中学学生入学后将获得一个学号。学号必须缝在校服上,并接受校内外人士的监督。

1940年代, 钟灵学生的校服和严格纪律活动(体操和周会训话), 以及钟灵教师的国民党背景和亲中国态度, 往往令人误解钟灵为党校或军校。加上1937年中日战争后, 师生激励和鼓吹抗日, 造成在槟城暗中刺探的日本间谍将钟灵师生列入黑名单。日军登陆后, 由熟悉闽南话中国国语(华语/普通话)的台湾人指认, 搜捕钟灵师生。以当初300多位学生人数, 已证实的死亡人数为8位教师和50位学生。

钟灵中学学生的十大信条

所谓的十大信条是早期钟灵教师对学生严格的纪律要求。钟灵早期的教师很多是中国国民党员, 因此很自然是以教条主义方式来实践学生管理和统一思想, 这和当年革命背景和蒋介石推动的新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犯下纪律问题的学生, 最轻的体罚就是回家以毛笔抄写好几遍《钟灵中学学生十大信条》以示悔过。犯下严重纪律问题的后果是每逢周会就得上台接受校长或训导主任以藤条鞭打。在这场周会没进行前, 校长通常都会以毛笔字写下学生所犯的校规和纪律处分(如记大过或小过), 公布于布告栏上。这类纪律管理方法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实用。

现有学校行政人员

  • 校长:朱圣保
  • 第一副校长(行政):蓝年丰
  • 第二副校长(学生事务):陈伦瑛
  • 第三副校长(课外活动):郑毓敏
  • 下午班副校长:汪振华
  • 先修班副校长:蔡崇裕
  • 下午班副主任:章国忠
  • 语文科目主任:江桂莉
  • 数理科目主任:许谨顺
  • 人文科目主任:江美月
  • 职业工艺科目主任:方绣傈
  • 训导主任:麦永强

杰出校友

  • 刘特佐:涉及主导一马公司的贪污和洗黑钱案件,曾担任香港晋玮金融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及晋玮慈善基金会有限公司董事。
  • 丹斯里许子根:前任槟城首席部长及首相署部长
  • 丹斯里曾永森:前马华署理总会长、前马来西亚国会上议院主席、现任世界华人联合总会永远名誉主席
  • 许文远:現任新加坡基础设施统筹部长兼交通部部长
  • 黄伟益:前马来西亚槟城丹绒国会议员
  • 吴文宝: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主席、第八届沈慕羽教师奖得奖人
  • 沈志勤:现任马来西亚副农业部长
  • 黄汉伟:现任升旗山国会议员
  • 黃順祥joseph NG:現任亞依淡州議員,曾任檳島市議員。
  • Zi Song Yeoh,綽號 zscoder,信息學競賽傳奇人物。
  • 林尚进:YouTuber

参见

参考资料

  1. ^ 锺灵简介. 北京锺灵校友会. [2020-09-1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