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印度海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30日 (三) 17:02 (补救4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印度海軍

存在時期1947–至今
國家或地區 印度
部門海軍
規模60,000+人
200+艦船
200+飛機
航空母艦1艘
船塢登陸艦1艘
驅逐艦10艘
巡防艦13艘
護衛艦22艘
潛艇17艘
直屬印度國防部
總部印度新德里
格言शं नो वरुणः Transliteration: Sham No Varunah (May the Lord of the Oceans be auspicious unto us)
專用顏色海軍藍, 白色   
參與戰役1961年果阿併入印度
第二次印巴戰爭
孟加拉國解放戰爭
1971年印巴戰爭
紀念日海軍節: 12月4日
嘉獎印度軍方榮譽獎
指挥官
Chief of Naval Staff海軍上將 Nirmal Kumar Verma
著名指揮官海軍上將 S. M. Nanda Kanhoji Angre
標識
海軍軍旗
海軍軍旗 (2001-2004)
海軍軍旗 (1950-2001)
飛機
戰鬥機MiG-29K
直昇機北極星, Ka-27, Ka-31,SH-3
巡邏機Il-38, P-8
偵察機Dornier Do 228, IAI Heron, IAI Searcher Mk II
教練機HAL HJT-16, Harrier T-60

印度海軍印地语:भारतीयनौसेना,转写:Bhartiya Nāu Senā)擁有60000余人,其中有5000余名海軍航空兵和2000余名海軍陸戰隊[1] [2][3][4]近年來,印度廣泛進行海軍現代化和發展,除了積極向外國購買多艘船艦外,也開發出國產核潛艇航空母舰,目前擁有超過200余艘正在服役的軍艦,旗舰为維蘭瑪迪雅號航空母艦,成為藍水海軍,力圖與世界海軍強國在印度洋的勢力及鄰國巴基斯坦相抗衡,其主要目標是保護國家海洋邊界、加強國際關係、人道主義救援。[5][6]

發展歷史

印度海軍的前身是以東印度孟買公司為核心的孟買艦隊(成立於1612年,1686年主要基地轉移到孟買),1830年改稱印度海軍。 1857年事變後,英國剝奪了東印度公司的統治權,而所屬海軍則在1863年被撤銷,防務移交給了英國皇家海軍。不過,為了完成非戰鬥任務,孟買分艦隊和孟加拉分艦隊相繼於1863年和1876年恢復,之後在1877年被重新命名為“女王陛下的印度艦隊”,設有東部和西部分艦隊,基地分別在加爾各答和孟買。 1889年,艦隊裝備7艘魚雷艇,3年後又增加了兩艘砲艇。至1892年,又改名為“皇家印度艦隊”。二戰爆發後,皇家印度海軍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1939年9月,海軍僅擁有1908人,裝備5艘護衛艇、1艘調查船等;而到了1945年戰爭結束時,海軍達到了30478人,擁有了4艘護衛艦、4艘小型護衛艦、7艘護衛艇、14艘掃雷艦艇、150艘登陸艇、16艘拖船、輔助船隻32艘、各類小艇與汽艇245艘。 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時,印度分得20餘艘艦艇,6500名官兵,印度海軍就是在此薄弱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 1950年1月印度建立共和國,印度皇家海軍隨之改稱印度海軍。 1951年5月,印度海軍成為第一支被授予印度總統旗的印度軍隊。 1952年印度海軍組成第一支海軍艦隊——西部艦隊(當時該艦隊只有20艘印度皇家海軍遺留下來的老式戰艦),1958年9月,RD卡塔利海軍中將就任印度海軍首任參謀長。至90年代初,印度海軍發展到5萬人,主要艦艇140多艘。近年來,印度軍事力量獲得一定的發展。但由於軍工基礎薄弱, 財力有限,實際情況和預期目標有很大的差距。

艦隊編制

印度海軍總兵力5.3萬人(含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編有東部、西部、南部和遠東4個地區司令部,東、西2支艦隊(分別駐維沙卡帕特南和孟買)。另編有潛艇司令部(駐維沙卡帕特南)和海軍航空兵司令部(駐果阿),裝備各種艦艇140餘艘,印度唯一的航空母艦超日王號配屬於西部艦隊。

主要武器裝備

航空母艦(1艘)

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

驅逐艦(10艘)

加爾各答號驅逐艦

巡防艦(13艘)

薩特普拉號巡防艦

護衛艦(22艘)

格莫爾達號護衛艦

船塢登陸艦 (1艘)

河馬號船塢登陸艦

坦克登陸艦(5艘 )

補給艦(4艘)

  • 迪帕克級運補艦 27500噸,2艘服役,A50 A57
  • 喬蒂級油輪運補艦 23612噸,1艘服役,A59
  • 海得拉巴級運補艦 35900噸,1艘服役,A58
沙克蒂號補給艦

潛艦(17艘)

機種列表

機型 生產國 類型 數量
米格-29K戰鬥機  俄羅斯 艦載機 45
光輝戰鬥機  印度 艦載機 至少1架在測試
F/A18E/F超級大黃蜂  美国 艦載機
卡-31直升機  俄羅斯 艦載機 12
卡-27直升機  俄羅斯 艦載機 11
北極星直升機  印度 艦載機 40
SH-3海王直昇機  美国 艦載機 17
伊爾38反潛巡邏機  俄羅斯 反潛機 5
P-8海神式海上巡邏機  美国 反潛機 12
MQ-9B無人機  美国 無人機 預計10

參考條目

資料來源

  1. ^ Global Security article on the Indian Navy. [2009-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1). 
  2. ^ Fast Interceptor boats for Sagar Prahari Bal
  3. ^ India's 12 Steps to a World-Class Navy. [2009-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4). 
  4. ^ The Gorshkov deal. [2009-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0). 
  5. ^ India's drive for a 'Blue water' Navy by Dr. David Scot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runel University (PDF). [2009-12-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5-28). 
  6. ^ India's 12 Steps to a World-Class Navy[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