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嘉義基督教醫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18日 (一) 04:34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嘉義基督教醫院
基本信息
全称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
简称嘉基醫院、嘉基
地址 臺灣嘉義市忠孝路539號
邮编600
组织结构
醫療劃分區域教學醫院
附属机构吳英賓 董事長
代表人姚維仁 院長
医疗服务
院区本院:
嘉義市東區忠孝路539號

保康生活園區:
嘉義市東區保順路121號
再耕園:
嘉義市西區玉康路160號

長青園:
嘉義市東區公義路1號
床位数1,077
雇员数3,183
特色全人照護[1]
歷史
建立时间1958年
联系方式
網站www.cych.org.tw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住院大樓,前方道路為忠孝路
路加堂(左)與保健大樓(右)
保健大樓
健康管理中心的健檢候診區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簡稱嘉基醫院嘉基,位於臺灣嘉義市。於西元1958年由美國信義會自由堂所派遣的美籍傳教士戴德森醫師創立。以「用心醫療、用愛傳道」作為創設信念,提供當時普遍被視為醫療服務較為貧瘠的嘉義地區,現以1077床的病床數位列嘉義市規模最大的醫院。

宗旨

本著主耶穌基督愛人如己的心,提供優質的全人關懷與醫療照護。

交通

鐵道運輸

公車資訊

編號 經營業者 區間 站名 備註
102 嘉義縣公車 嘉義松仔腳 後湖 經由埤角;部分班次繞駛嘉義市學區;屬嘉義縣市區公車
6880 員林客運 嘉義西螺 後湖 經由民雄、大林、斗南、莿桐
7202 嘉義客運 嘉義北港 後湖 經由民雄、部分班次繞駛嘉義市學區
7203 嘉義客運 嘉義土庫 後湖 經由民雄、溪口
7204 嘉義客運 嘉義溪口 後湖 部分班次繞駛嘉義市學區
7217 嘉義客運 嘉義蒜頭 後湖 部分班次繞駛嘉義市學區
7304 嘉義縣公車 嘉義梅山 後湖 經由大林;部分班次繞駛嘉義市學區
7305 嘉義縣公車 嘉義檳榔宅 中庄 延駛復原莊
7309 嘉義縣公車 嘉義中正大學 後湖 經由頭橋、民雄、豐收、南華大學
7315 嘉義縣公車 嘉義瑞峰 後湖 經由頭橋、民雄、大林、大埔美、崎頂、梅山工業區、梅山、下半天、太平、橫山、太興國小、交力坪、雲潭瀑布、瑞里二坪、瑞里、瑞峰
7316 嘉義縣公車 嘉義崙子 後湖 經由頭橋工業區、美上美公司、愛之味、民雄農工、嘉大民雄校區、民雄鄉公所、南靖厝、溪口、柴林腳
7700 嘉義客運台西客運 嘉義斗六 後湖 經由頭橋、吳鳳科技大學、民雄、大林、崇仁專校、斗南、福安醫院、縣政府(雲林);嘉義斗六聯營線
7701 嘉義客運台西客運 嘉義麥寮 後湖 經由頭橋、吳鳳科技大學民雄大林崇仁專校斗南、福安醫院、斗南鎮公所、大德商工、虎尾高中虎尾虎尾農工台大虎尾分院高鐵雲林站、羅厝、崙背、華濟醫院、麥寮衛生所;嘉義麥寮聯營線
嘉義市區服務專車 嘉義基督教醫院 嘉基(門診大樓)嘉基(門診大樓) 嘉基 嘉義基督教醫院市區醫療專車;循環線;經由嘉基(D棟)、文化中心(忠孝路)、新榮路口(林森西路)、火車站(大華軍用材料行)、第四信用合作社(中山路)、中央噴水時鐘鐵塔(中山路)、邱晉陽診所(吳鳳北路)、北門車站(忠孝路);嘉基(門診大樓)07:15、08:00、08:30、09:00、09:30、10:00、10:30、11:00、11:30、12:10、13:30、14:30、15:30、16:30、17:10、17:50發車
東山→白河線 嘉義基督教醫院 嘉基(門診大樓)青山 嘉基 嘉義基督教醫院鄉村醫療專車;經由東原、東山碧軒寺、白河(新營客運站)、白河(長老教會)、白河(昇安社區)、甘宅、內角國小、中庄(統一超商)、忠和國小、合興社區、和睦(平實乙村)、合興村中山路(全家超商);青山08:00發車、嘉基12:30發車
鹽水→義竹線 嘉義基督教醫院 嘉基(門診大樓)鹽水武廟(戶政事務所) 嘉基 嘉義基督教醫院鄉村醫療專車;經由鹽水大同3C展示(國小側門)、鹽水三福路(新光人壽)、鹽水國中(愛博特補習班)、鹽水義稠村金和路(7-11)、義竹後生橋(東元家電)、義竹承德中醫診所、義竹中華電信、鹿草下潭(雪龍宮)、鹿草頂潭(龍湖宮)、鹿草中寮(城隍廟前)、鹿草西井村(7-11)、鹿草後堀村(活動中心)、水上南靖糖廠(公車處)、水上教會、水上凌雲二村、水上柳林國小、水上民生社區、志航國小(社區大學)、常樂園;鹽水08:00發車、嘉基12:25發車
北港→民雄線 嘉義基督教醫院 嘉基(門診大樓)北港糖廠麥當勞前 嘉基 嘉義基督教醫院鄉村醫療專車;經由北港鎮公所、北港長老教會對面、新港分駐所對面、新港古民村永福宮、新港新民路興業車業對面(三陽機車)、新港大潭村活動中心、民雄菁埔圓環、民雄國中活動中心、民雄國小(農會對面)、民雄鄉公所、吳鳳科技大學、頭橋 高賓餐廳;北港08:00發車、嘉基12:15發車

詳見

嘉義市公車路線[2]

任務/目標

  • 醫療:以病人為中心,提供最佳服務。
  • 傳道:分享基督的愛,推展醫療傳道。
  • 教學:全面提昇品質,發展教學研究。
  • 關懷:關心社區需求,建構照顧網絡。

策略方針

  1. 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照顧。
  2. 提供整合性持續性的醫療。
  3. 建立合作的醫療照護團隊。
  4. 提昇效率掌握成本的營運。
  5. 以育才為永續發展的動力。

六大特色醫院

  1. 年長者全方位照顧的醫院
  2. 癌症病人全人照顧的醫院
  3. 婦幼病患貼心的醫院
  4. 整合醫療服務與社會服務的醫院
  5. 團隊合作典範的醫院
  6. 醫療傳道與海外宣教的醫院

歷史沿革

  • 1957年 07月,美籍宣教士戴德森醫師夫婦( Dr. Marcy Ditmanson and Mrs. Joyce Stranks Ditmanson )應「美國信義會自由堂海外宣道部」之差派,前來台灣策劃醫療佈道事工。
  • 1958年 06月,戴德森醫師夫婦從花蓮遷居嘉義。8月,在自宅開始診療工作,並購德製小型巴士在鄉村及阿里山山地巡迴醫療。
  • 1961年 03月,於現址台斗坑興建門房及倉庫,命名為「嘉義信義會診所」。
  • 1962年 04月,興建完成三十張病床之醫院,更名為「嘉義基督教醫院」。
  • 1967年 09月,「小兒麻痺中心」成立,共有病床100床。
  • 1975年 ,外科醫療大樓落成,共有135床,並結束國外援助經費,成為能夠自給自足之醫院。
  • 1985年 10月,綜合大樓落成,共有病床218床。
  • 1988年 04月,獲得衛生署及教育部評鑑為「地區教學醫院」。
  • 1991年 05月,通過區域教學醫院之評鑑,成為嘉雲地區第一所區域教學醫院。10月,動工興建[「戴德森紀念大樓」,病床規模達到410床。
  • 1996年 ,成立泰勞福音中心、
  • 1997年 ,成立菲勞福音中心。
  • 1999年 05月,A 棟住院大樓完工,全院床數增加至 800 床。
  • 2000年 05月,通過衛生署區域教學醫院乙類評鑑,為雲嘉規模最大之教學醫院
  • 2001年 10月,新醫療大樓落成,全院總床數達 1000 床,員工近 2000 人
  • 2003年 ,通過衛生署區域教學醫院乙類評鑑,為雲嘉規模最大之教學醫院。承接嘉義市政府委託開辦嘉義市身心障礙綜合園區-再耕園開幕。
  • 2005年 11月,於嘉義市西區成立「經國老人綜合服務中心」。
  • 2006年 10月,本院榮獲中華民國第六屆國家公益獎 用心醫療
  • 2007年 10月,與菲律賓黎剎醫學中心(Rizal Medical Center)締結姊妹醫院,成為嘉基在菲律賓的第二家姊妹醫。
  • 2007年 12月,本院接受嘉義市政府委託經營之長青園綜合服務中心開幕。
  • 2010年 01月30日,忠孝天橋落成啟用。
  • 2010年 03月,嘉基新院區啟用。
  • 2011年 06月,為了紀念嘉基第一位志工倪傑先生對家屬與病患的付出,將原第一門診大樓更名為『倪傑紀念大樓』。
  • 2011年 12月,嘉基高雄關懷中心啟用 關懷異鄉泰勞 。

未來發展

  • 2019年 10月,嘉基智慧手術大樓動工,預計將於2021年完工,屆時將引進達文西機械手臂、複合式手術房等。

歷任院長

任別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第一任 戴德森醫師 1962年4月 2000年6月創院院長戴德森醫師在美國逝世,享壽 81 歲。
第二任 張一正醫師 1962年6月 1963年8月
第三任 林捷苑醫師 1962年8月 1979年2月
第四任 陳博憲醫師 1979年 1983年
第五任 翁瑞亨醫師 1983年 2000年6月 於2001年3月轉任為行政院衛生署保健處處長,2001年7月擔任首任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
第六任 陳誠仁醫師 2000年6月 2018年1月
第七任 姚維仁醫師 2018年2月 至今

醫療成就

1999年以前

  • 1994年 05月,第二次通過衛生署區域教學醫院評鑑,成立雲嘉第一個「生殖科技研究室」。
  • 1995年 09月,成立雲嘉地區第一座「心臟血管中心」。
  • 1996年 01月,成立宣教部,專責推廣國內外醫療宣教事工。2月,戴德森醫師榮獲「中華民國第六屆醫療奉獻獎」。
  • 1997年 05月,第三次通過衛生署區域教學醫院評鑑,規模雲嘉最大。
  • 1998年 ,著手逐步建構「癌症治療中心」各相關專科,成立「醫學影像中心」,雲嘉第一台直線加速器開始啟用 。
  • 1999年 07月,「第一門診中心」正式啟用。08月,雲嘉首例腎臟移植成功。10月,雲嘉地區首例骨髓移植成功,並於 12 月完成第二例。

2000年代

  • 2000年 ,成立「皮膚醫學美容中心」、「燒傷中心」、「高壓氧治療中心」、「整形醫學美容中心」、「核子醫學科」。
  • 2001年 ,獲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補助成立「南區癌症防治中心」、「南區青少年保健中心」、「南區視力保健中心」。
  • 2002年 03月,成立星愛兒童發展中心,開辦嘉雲地區第一個也是唯一的「自閉症兒童日間病房」 。
  • 2002年 04月,成立全台第一個「照顧住宅」。
  • 2002年 12月,完成雲嘉首例活體腎臟移植。
  • 2004年 02月,建構 PACS 系統,全院無片化時代來臨。
  • 2005年 01月,完成第七例腎臟移植手術。
  • 2005年 10月,阿里山安全社區榮獲世界衛生組織( WHO )認證。
  • 2006年 ,購置數位式乳房攝影及穿刺定位系統X光機、全身扇形光束骨質密度測定儀,購置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儀(PET/CT),全面提升醫療設備。
  • 2006年 12月,購置64切電腦斷層掃描儀(64切CT),造福雲嘉南地區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民眾。
  • 2007年 01月,皮膚科購置「飛梭雷射時光機」,提昇醫療服務內容。
  • 2007年 05月,本院心臟外科完成雲嘉地區首例微創「胸部主動脈瘤支架血管置放手術」。
  • 2007年 10月,本院為提昇對創傷患者的醫療救護品質,成立創傷小組。
  • 2007年 11月,啟用第二台新型直線加速器,再創癌症治療新紀元。
  • 2008年 ,開刀房購置第4台心臟血管檢查機器(C-Arm), 具有Subtration(減影功能) 與硬碟,能提供即時的影像把握搶救時機。

2010年代

  • 2010年 04月23日,阿里山鄉南三村生活重建中心啟用,由財團法人雙福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承接內政部推動災後重建工作,協助原住民重返災前榮景。
  • 2010年 04月,門診大樓影像醫學科第二部乳房攝影全新啟用,乳房攝影室規劃有專用更衣室及等待區,保護女性朋友的隱私權。
  • 2010年 06月9日,台灣醫院協會於本院舉辦「醫院推展電子病歷全方位規劃及實作分享研討會」百餘位醫療人員親臨標竿學習與分享。
  • 2010年 07月,與美國傳仁基金會合辦 Community Health Evangelism 訓練課程。
  • 2010年 10月,本院榮獲臺灣健康醫院學會「第三屆健康促進醫院典範選拔」之『健康促進醫院優良獎』、『健康促進醫院組織再造獎』、『創意獎減重項目特優』,共三份榮譽 。
  • 2010年 12月,血液透析室、社區健康部、神經內科、資訊室、整形外科、糖尿病中心 等科室榮獲2010年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 2011年 06月,核醫科放射免疫分析室通過醫學實驗室ISO 15189認證
  • 2011年 06月,骨科部及眼科通過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 『人體器官保存庫』許可
  • 2011年 11月,榮獲行政院衛生署『電子病歷及互通績優醫院』區域醫院組特優。
  • 2011年 11月,護理部榮獲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100年度「優質護理職場標竿學習暨表揚計畫」銅磁獎
  • 2011年 12月,本院參加生策會推動『2011SNQ國家品質標章』榮獲佳績!!

海外國際醫療

  • 2005年 01月,南亞海嘯,嘉基救災醫療團前往印尼災區進行醫療救援。
  • 2008年 02月,羅雪芳醫師、徐瓊書醫師、葉淑貞傳道參加國合會舉辦的印度義診團到大吉嶺義診。
  • 2008年 05月,院長陳誠仁等醫護人員兩度深入四川大地震綿陽重災區,協助醫療、心靈重建工作,嘉基並發動院內員工捐款,將愛送到大陸。
  • 2008年 05月,陳誠仁院長、賈書悌醫師、遲維新醫師等6人深入四川震災區進行義診。並成立臨時陽光學校,幫助兒童災後心理重建。
  • 2008年 06月,姚秀靜臨床心理師、謝娜敏臨床心理師到四川進行震災後心理諮商及培訓。
  • 2008年 07月,家醫科陳鼎達醫師、急診胡家儉醫師進入四川災區醫療服務。
  • 2008年 08月,艾應昌牧師、黃福蘭傳道、翁瑞亨傳道、蔡淑壬傳道、 康世孟牧師、學生康加恩、婦產科羅雪芳醫師、胸腔外科陸希平醫師、藥劑科呂瓊玉藥師、EKG周愛卿護士、實驗診斷科邱明輝醫檢師、產房黃昱文護士、急診陳秀花護士、企劃室郭皇顯管理師、門診事務姐陳柔事務員、眼科楊雅智技術員、南投國中張幼麗老師、朴子國小蘇佩珊老師、榮民醫院陳詩齡社工師、學生李成孝、成大公衛所張育偉研究生、成大公衛所王紀荃研究生、成大公衛所王新台教授。共看診服務共378人,頭蝨檢查120人。
  • 2009年 04月,孫茂彬醫師、張育誠醫師、洪珊菁助理、陳玉彩助理到中國青海國小及教會進行牙科義診及口腔衛教,四天共診治93人。
  • 2009年 06月,艾應昌牧師等12人到泰國東北進行牙科義診、口腔衛生教育。共治療病患261人、牙科病患537人拔除308顆牙齒、補牙251顆、洗牙154人。
  • 2009年 10月,陳誠仁院長、翁瑞亨醫師等13人,432人看診、24位柬埔寨人信主、4人受洗。
  • 2009年 11月,尤萬安牧師協同趙麟宇醫師、大里仁愛醫院婦產科傅玉麒醫師等共17人到菲律賓馬尼拉義診,義診服務1279人,學術演講服務90人,衛教服務1630人,馬尼拉水災後感恩佈道會1場約100人。
  • 2009年 11月,尤萬安牧師及廖志思醫師等14人到菲律賓蘇素銀省義診,義診服務超過1800人,衛教4場共670人,在教會證道分享、衛教。
  • 2010年 08月,醫院派短宣隊共18人出發於泰國Chamni的Cotakael村、Cosanon村、Sansuk村及Ben Khaen義診694人。
  • 2010年 10月4日,青海玉樹遭7.1級強震,遇難2698人,受災人口246,842人。本院協助玉樹災區之醫療站及流動醫療車進行義診及巡迴義診,為病患執行看診醫療及衛教,共義診260人。
  • 2010年 10月,本院派醫療/社區健康短宣隊,由尤萬安牧師等共14人前往菲律賓義診服務200人,對義診患者進行衛教CHE(社區健康發展)概念傳遞、協助Palatiw社區建立社區健康小站(5站)、提供志工基礎醫療技能訓練,同時王新台教授率隊進行社區衛生調查,為協助窮困兒童營養不良問題,發起兒童營養補給計畫,並與姐妹醫院Rizal Medical Center進行交流。
  • 2010年 10月21日~24日,曼谷基督教醫院醫事人員學習安寧療護。
  • 2011年 05月,嘉基派出第二梯義診隊前往青海玉樹,為當地民眾做醫療服務並與當地同工福音交流。
  • 2011年 9月,尤萬安牧師及王新台副院長領隊之婦幼健康醫療衛生服務隊共17人前往菲律賓進行產/兒科義診,共服務產婦131人、婦科患者12人、兒童147人,並舉辦助產士培訓課程及媽媽教室以增進當地居民之醫療健康知識。
  • 2011年 10月,本院派尤萬安牧師及陳煒醫師領隊之醫療/社區健康短宣隊共17人前往菲律賓Palatiw社區義診,共服務783人次,並對義診候診患者進行健康知識(登革熱預防)衛教,協助Palatiw社區之健康小站志工訓練課程(簡易傷口照護、初級急救訓練)、窮困兒童營養補給計畫(Feeding Program)、與姐妹醫院Rizal Medical Center進行交流。
  • 2013年 10月,陳誠仁院長、尤萬安牧師等共20人前往菲律賓Palatiw社區小學義診,共服務675人次。
  • 2014年 10月,尤萬安牧師、黃萬均醫師、郭雅惠副主任及4位陽明醫學生等共18人前往菲律賓Palatiw社區小學及三巴洛教會義診,共服務約600人次。
  • 2015年 4月,尤萬安牧師、郭威廷醫師、廖志思醫師等共21人前往菲律賓,與蘇素銀省立醫院及地區教會舉辦聯合義診,並進行健康知識(頭蝨)衛教及協助社區健康小站志工培訓。
  • 2015年 10月,尤萬安牧師及陳煒醫師等共20人前往菲律賓義診,並進行健康知識衛教以及社區健康小站志工培訓。
  • 2016年 10月,本院派尤萬安牧師、領隊(中醫部)陳三元醫師、(西醫)陳煒醫師及陳俊和醫師等共25人前往菲律賓,與姐妹醫院Rizal Medical Center及教會舉辦聯合義診,義診共服務758人次/中醫義診服務197人。並與姐妹醫院Rizal Medical Center進行手術交流,以及安排志工培訓、窮困兒童營養補給計畫(Feeding Program)。
  • 2017年 4月,尤萬安牧師、郭威廷醫師、黃萬均醫師等共16人前往菲律賓義診,共服務469人,與姐妹醫院Rizal Medical Center進行學術交流,進行Palatiw社區健康小站志工衛教及訓練課程(傷口照護、中風復建、乳房自我檢測、登革熱預防)及兒童營養補給計畫(Feeding Program)。

醫療奉獻

【醫療奉獻獎】 醫療奉獻無私藏─嘉基精神永傳揚 一所因愛而生的醫院,在服務雲嘉地區五十年的過程中不曾缺席,多年來獲得醫療奉獻獎的榮譽也未曾缺席,且如同恆久的愛一般「代代傳承」,1996年嘉基創院院長戴德森醫師,榮獲第六屆醫療奉獻獎,接續院長職務的翁瑞亨醫師、陳博憲醫師,於2006年、2007年更先後榮獲第十六、十七屆醫療奉獻獎,讓這美好的傳承成為醫界美談。

第六屆醫療奉獻獎

「愛在吾土吾鄉」‧回應耶穌感動與呼召的戴德森醫師 戴德森醫師以行動回應耶穌捨己奉獻愛人如己的心,貢獻生命中最精華的二十五年給台灣人,1981年光榮退休時,則慨然捐出董事會饋贈的 一百萬元獎金,成立戴德森基金會,藉以培養更多優秀醫護人員造福人群,具體展現無私的奉獻之心。 1996年當戴德森醫師77歲之際,因他一生為台灣默默奉獻愛心,榮獲第六屆醫療奉獻獎並返台接受頒獎,嘉基為慶賀創院院長獲此殊榮,特別組成致敬團,包括醫院同工及曾受戴醫師照顧的患者,一同乘坐遊覽車陪戴德森醫師前往領獎,而當戴德森醫師上台領獎時,嘉義鄉親更全部起立鼓掌歷久不歇。

第十六屆醫療奉獻獎

「溫暖的依靠」‧實踐耶穌憐憫與醫治的翁瑞亨醫師 自台大醫學院畢業後,因受到許多宣教士及長輩影響,本著基督教信仰的呼召,展開偏遠地區的醫療服務,先後歷任恆春基督教醫院、屏東基督教醫院長等職,默默投入南台灣的鄉村醫療工作,1987年翁瑞亨懷著奉獻的心,出任嘉基院長,那時嘉基只有簡單的醫療設備,以及不足的醫療人員,但在翁瑞亨的帶領下,嘉基逐日發展並成為嘉雲地區第一家區域教學醫院。 翁瑞亨醫師擔任嘉基院長期間,除帶領醫療團隊發展高科技的醫療服務,提高嘉義地區醫療水準外,更全力支援偏遠山區、沿海鄉鎮醫療業務,成立居家服務中心推展嘉義地區獨居老人居家、送餐服務,成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通報轉介中心,協助發展遲緩兒獲得良好的療育機會。 秉持著「醫療、傳道、教學、關懷」的服務宗旨,翁瑞亨醫師帶領嘉基邁向一個新紀元,卸下院長職務後,2001年獲衛生署延攬出任保健處長(後改制為國民健康局,擔任局長一職),一再強調「健康知識、觀念最重要」的他,轉換跑道後仍本著醫者父母心的態度,展開國民健康訪查、設置區域性癌症防治中心、戒菸專線、改善婦女親善就醫環境,致力推動衛生教育的腳步未曾停歇。 而在放下手術刀、卸下官職後,翁瑞亨秉持著醫師人道關懷精神,「轉行」改當起全職的神學院學生,潛心於神的教誨,畢業後返回嘉基擔任院牧部主任一職,為醫療傳道默默付出心力,同時延續他過去前往寮國、緬甸、越南、印尼等國義診的作為,率領嘉基海外醫療隊,遠赴菲律賓呂宋島最南端的蘇素銀省進行義診宣教,無私的奉獻讓他2006年獲得第十六屆醫療奉獻獎,也是接續戴德森醫師後,嘉基第二位獲此殊榮的醫師。

第十七屆醫療奉獻獎

「恆久的愛」‧延續耶穌捨己與關懷的陳博憲醫師 1971年小兒科陳博憲醫師從台北醫學院畢業後,因深感城鄉醫療資源差距甚大,毅然決定回到嘉雲南地區,從最基層的住院醫師做起,1975年間與美國宣教士─倪安華醫師,共同建立小兒科完整醫療照護制度。 為了讓雲嘉南地區小孩得到適切的照護,陳博憲醫師更著手兒科衛教門診,大力推動小兒預防注射制度,預防小兒麻痺、白喉、百日咳、麻疹、德國麻疹、結核病等流行疾病,而當遇到因經濟關係而無法接受治療的病童時,陳博憲醫師常會在病歷上註明不收費用或打折,病童所付不足的費用,從他的薪資中扣除。 截至2008年,陳醫師已服務嘉基37年,繼續傳承無私奉獻的腳蹤,讓他繼嘉基創院院長戴德森醫師、翁瑞亨醫師之後,獲得第十七屆醫療奉獻獎,也成為嘉基第三位獲得醫療奉獻獎最高榮譽的醫師。

第二十屆醫療奉獻獎:感恩,再出發

深入阿里山鄉偏遠山區義診而感動,自此一頭栽進山區原住民健康照護工作的陳青芯女士

參見

參考文獻

  1. ^ 嘉基特色醫療
  2. ^ 公車資訊.嘉義市政府交通處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