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0日 (三) 20:14 (补救8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城市流行英語:City pop;日语:シティーポップ shitīpoppu),是一種流行音樂,屬於J-pop的分支,起源於1970年代後期的日本。它是日本國內受西方文化影響衍伸出來的音樂風格,以貝斯電吉他與明顯的節奏為人所知。它在日本經濟泡沫時期(1980年代)達到頂峰[1] ,主題多與與該國的經濟繁榮有密切關係,側面反映出該時期的城市夜晚、都會風光。自2010年代以來,城市流行音樂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關注,並成為蒸氣波未來放克等加工音樂的基礎。

音樂興衰

1970年代末期,日本流行音樂由新音樂過渡至城市流行,擁有更現代化的曲調,以及相對先進的歌曲創作和編曲技術,例如大七度減三和音和弦,這些和弦直接取材於該時代的美國軟搖滾,並在細野晴臣山下達郎等人的共同努力下進行改良,進而將城市流行推廣至普遍社會。 城市流行活躍於七零年代末期至八零年代末期,與日本的科技熱潮緊密相關,城市流行的音樂多半帶有濃烈的都會氣息,同一時期出現的隨身聽、帶有內置音響的汽車、以及各種電子樂器,無疑成為城市流行樂的推廣助手,這種音樂流派與日本當時的技術進步及其新興富裕階層密不可分,城市流行音樂的背後是日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浮動匯率制度的引入和日元升值帶來的外國文化的湧入,以及東京國際化的社會化,城市人口的興衰經常與日本經濟的興衰重疊。然而隨著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可被稱為城市流行音樂的歌曲數量急劇下降。[2]

代表人物

台灣

参见

參考資料

  1. ^ Aoki, Ryotaro. City pop revival is literally a trend in name only. The Japan Times. 5 July 2015 [2020-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9). 
  2. ^ Blistein, Jon. City Pop: Why Does the Soundtrack to Tokyo's Tech Boom Still Resonate?. Rolling Stone. 2 May 2019 [9 Ma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9). 
  3. ^ 3.0 3.1 3.2 Arcand, Rob; Goldner, Sam. The Guide to Getting Into City Pop, Tokyo’s Lush 80s Nightlife Soundtrack. Vice. 24 January 2019 [23 Nov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8).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vice”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4. ^ O, Safiyah. Japanese ‘City Pop [シティポップ]’: A dreamy trip back to Japans capitalist fantasy of the 1980s. Vice. 24 January 2019 [23 Nov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5. ^ Di Trapani, Stefano. Capodanno al City Pop. [23 Nov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6. ^ 6.0 6.1 Kurimoto, Hitoshi. A Guide to City Pop, the Soundtrack for Japan’s Bubble-Era Generation. Nippon. 30 January 2019 [23 Nov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7. ^ HENSION Y. 光哥. 台灣City-pop樂團傳奇《WHY NOT》光哥地下電台專訪,無法度按奈2020年全新單曲發行. 黑卡雜誌. 2020/11/05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