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培拉特

坐标40°42′N 19°57′E / 40.700°N 19.950°E / 40.700; 19.95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0日 (三) 21:57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培拉特
Berat
行政區城市
Berat photomontage
View of Mangalem at night.

圖章
坐标:40°42′N 19°57′E / 40.700°N 19.950°E / 40.700; 19.950
政府
邮政编码5001-5006
電話區號32
網站bashkiaberat.gov.al/en/
類型文化
標準iii, iv
评定时间2005年
參考編碼569
地區培拉特州
欧洲2008年

培拉特阿爾巴尼亞語Berati)位于阿尔巴尼亚中南部,是培拉特州的首府,人口约60,031(2011年)。

名稱

培拉特又名千窗之城,是由於培拉特市內依山而建的逾千間有多個窗戶的白色小屋而來的。

歷史

地理

培拉特位於阿爾巴尼亞中南部,城市被奧蘇姆河劃分,市內四周皆為山脈。培拉特的天寒天十分炎乾燥

氣候

培拉特 (1991 - 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5
(77)
27
(81)
29
(84)
31
(88)
38
(100)
44
(111)
46
(115)
47
(117)
42
(108)
35
(95)
30
(86)
28
(82)
47
(117)
平均高温 °C(°F) 14.4
(57.9)
15.3
(59.5)
17.1
(62.8)
20.2
(68.4)
25.3
(77.5)
30.4
(86.7)
33.4
(92.1)
33.6
(92.5)
29.2
(84.6)
23.1
(73.6)
18.3
(64.9)
15.8
(60.4)
23.0
(73.4)
平均低温 °C(°F) 2.0
(35.6)
2.1
(35.8)
4.2
(39.6)
7.4
(45.3)
12.5
(54.5)
17.7
(63.9)
20.3
(68.5)
20.0
(68.0)
16.0
(60.8)
8.5
(47.3)
6.3
(43.3)
3.1
(37.6)
10.0
(50.0)
历史最低温 °C(°F) −10
(14)
−9
(16)
−4
(25)
−1
(30)
3
(37)
8
(46)
14
(57)
12
(54)
6
(43)
0
(32)
−3
(27)
−8
(18)
−10
(14)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145
(5.7)
152
(6.0)
108
(4.3)
97
(3.8)
76
(3.0)
31
(1.2)
4
(0.2)
9
(0.4)
50
(2.0)
95
(3.7)
199
(7.8)
203
(8.0)
1,169
(46.1)
数据来源:METEOALB Weather Station

文化

旅遊

培拉特擁有很多具歷史文化古蹟,包括有依山而建的矮小白色小屋、匯聚了東歐中東色彩的古堡教堂清真寺,過千年歷史的古城(至今還有人居住),還有奧蘇姆河與其兩岸的農田鄉村的自然美景等。雖然每年到訪培拉特旅遊的外國旅客很少,皆因這個城市對於外國人來說十分冷門,甚至有不少人更從來不知道有這個城市或沒有聽過這城市的名稱。但培拉特作為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具自然文化遺產的城市,所以培拉特不論在阿爾巴尼亞或國外仍有一定的吸引力。[1]

交通

培拉特有巴士來往首都地拉那市薩蘭達,另外培拉特有公路連接,但交通網絡仍較阿爾巴尼亞其他城市為差,且培拉特沒有建設任何鐵路系統。

培拉特市內也有一個小型民用機場,主要服務地區為阿爾巴尼亞國內。

軼聞

培拉特市四周皆為山脈,而其中一座位於培拉特西邊的俠長山脈更刻上了NEVER一詞,又名「霍查山」,文字由多塊石頭堆積在山腰而成,意思是永不,即代表討厭恩維爾·霍查意思,是由培拉特一個農民刻上的。在2010年前稱為ENVER,因為昔日該農民喜歡阿爾巴尼亞勞動黨領袖恩維爾·霍查而這樣做。

參見

參考資料

  1. ^ 阿爾巴尼亞世遺 千窗下散步 回到鄂圖曼年代. 明報OL. [2018年5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