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禁飛區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Berthe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30日 (六) 23:2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禁航區(英語對應詞:no-fly zoneno-flight zone,簡寫為NFZ),又稱禁飛區,是指禁止任何未經特別申請許可的航空器(包括飛機直升機熱氣球無人機等)飛入或飛越的空中區域。其劃定大多出於國防考量,例如軍事基地、重要政府機構、重要公共設施(如核電廠水壩)上空等。另外也有基於飛行安全的理由,例如摩天大樓火山活動區上空等。此外在國際社會上,在發生戰亂的國家或地區,為了人道的需求,會由聯合國出面劃設禁航區。

航海領域中,也會有類似的禁止航行水域,在中文亦可稱為「禁航區」。

禁飛區舉例

利比亞禁飛區

2011年利比亚起義发生后,為了「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制裁卡扎菲政权和「保護平民和平民中心」的安全,聯合國安理會於2011年3月17日投票通過安理會1973號決議,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的10国赞成该决议,俄罗斯、中国、德国、巴西、印度弃权[1]

伊拉克禁飛區

波斯灣戰爭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於1992年通過第688號決議,指出伊拉克總統海珊對於伊拉克北部的庫尔德族進行侵擾,因此基於人道,劃定伊拉克北部(北緯36度以北)為禁飛區,而後又在伊拉克南部(北緯33度以南)增設禁飛區。該禁航區禁止伊拉克的戰鬥機飛行,且不時有美國英國等國的空軍戰鬥機巡邏。

中华民国( 臺灣

中华民国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网站提供的台北飞航情报区航路图。图中红色线条区域即是中华民国方面设立的“restricted area(禁飞区)”。

在臺灣,對於禁飛區分為禁航區(完全禁止)和限航區(部分禁止)兩種,不盡相同。

 日本

皇居上空、自衛隊駐在機場與專用空域、駐日美軍駐在機場等。

 美国

自從九一一襲擊事件爆發後,美國在重要軍政機構與顯著地標設立了禁航區,如美國國會大廈五角大廈白宮自由女神像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等地點;NASA機構如甘迺迪太空中心愛德華空軍基地,為了讓火箭與太空梭升空,也會設置民航機禁航區。

美軍的海外駐地,如駐韓美軍駐日美軍據點,使用權雖與韓國空軍航空自衛隊共享,但民航機通常被禁止飛越空軍基地(部分軍民合用機場有特殊豁免條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國大陸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全体会议举行期間,北京的重要軍政機構也設立了禁飞區,如中南海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廣場,除了禁止民航機飛越之外,各類的空飄物體也被嚴格限制,如熱氣球遙控飛機

其它

 冰島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2012年朝鲜連兩次發射銀河3號運載火箭,同時公告火箭碎片沿途墜落的海域並劃歸為禁航區。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