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全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uaxdon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31日 (日) 11:00 →‎參見:​ 修飾語句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全本Hũe-chi̍p Ngiá-so̍k-thong Tsa̍p-ngõu-im Tshûang-pún
作者懋亭氏
类型音韻學
语言閩南語潮州府城音
發行信息
出版時間1916年
出版地點中國潮汕地區

《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全本》闽南语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全本白話字Hũe-chi̍p Ngiá-so̍k-thong Tsa̍p-ngõu-im Tshûang-pún),別名擊木知音,為1916年(民國5年)署名江夏懋亭氏所撰,書末並附有「擊木知音法」,係一部記錄潮州府城音的閩南語潮汕片音韻學書籍。

內容

內容以韻母「四十字」為經,以聲母「十五音」為緯,再以「八音聲調」梳櫛貫穿其間。

  • 聲母十五音為:柳、邊、求、去、地、頗、他、貞、入、時、英、文、語、出、喜。

堅金規佳干公乖經關孤驕雞恭高皆巾薑甘柯江兼交家瓜膠龜扛枝鳩官車柑更京蕉姜天光間

  • 韻母四十字為:君、堅、金、規、佳、干、公、乖、經、關、孤、驕、雞、恭、高、皆、巾、薑、甘、柯、江、兼、交、家、瓜、膠、龜、扛、枝、鳩、官、車、柑、更、京、蕉、姜、天、光、間。
  • 聲調八音為:豐(上平)、俸(上上)、諷(上去)、福(上入)、鴻(下平)、鳳(下上)、轟(下去)、或(下入)。(取一例)
    • 本書將「下去聲」誤列於「下上聲」處。

刊本

特別之處

Template:三圖

洪幫開香堂所掛圖符

本書所收的字中,筆畫最多的是「⿳⿲日䜌干⿲月⿲長馬長戈心」字,收錄在第14頁「雞」部(oi)、「時」母(s)、陰入調,讀音爲「soih4」,與當地話「𩐅椅腳」、「𩐅齒縫」的「𩐅」字同音。許多大型字書均沒有收錄此字。根據楊揚發編著的《潮汕十八音字典普通話對照》,此字與「戀」字是同義不同字、不同音,各部件皆能解釋戀愛的狀態:「言」談,是戀愛的中心;「絲」是「纏綿」二字的偏旁;「日」、「月」與兩個「長」代表時時刻刻、長長久久;戰「馬」與「干戈」反映三角戀與情敵爭持的情況。當地人認爲此字形將戀愛描述得錯綜複雜、淋漓盡致[1]。此「soih4」字尚未獲統一碼收錄,王謝揚(Xieyang Wang)在2017年已向Unicode申請收入此字。[2]

對比「」的「」字、四川盆地一帶的「」或「」(當地語言唸「zuí」音)字,以及洪幫開香堂的圖符,它們的字形都跟此字十分相似。相比之下,本書所收之「⿳⿲日䜌干⿲月⿲長馬長戈心」字比四川盆地的「zuí」字多了「日」和「干」兩部件。如果洪幫圖符中嘅「月」是「明朝」(大明)的「明」字嘅省寫,「⿳⿲日䜌干⿲月⿲長馬長戈心」的寫法就是「日」與「月」齊現。而「干」和「戈」皆是武器。可以相信此「⿳⿲日䜌干⿲月⿲長馬長戈心」字的字形也是同一來源[3]

參考文獻

  1. 陳永寶,“閩南語客家話之會通研究”,瑞成書局臺中市,pp.31,1990年。

內文參考

  1. ^ 楊揚發:《潮汕十八音字典普通話對照》,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頁21,ISBN:7-81036-134-1
  2. ^ 王謝揚:Proposal to add one ideograph used in Teochew Dialects to UAX #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7年4月3日。
  3. ^ 內木一郎:【知乎】一個順口溜的字,請問是什麼?——內木一郎的回答. [2020-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參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