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埃克森美孚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Ffaarr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日 (一) 12:21 →‎top:​ 已經移出指數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埃克森美孚
Exxon Mobil Corp.
公司類型上市公司
股票代號NYSEXOM
标准普尔500指数构成公司
ISINUS30231G1022在维基数据编辑
公司前身埃克森
美孚石油
成立1999年11月30日 (1999-11-30)
創辦人约翰·D·洛克菲勒 编辑维基数据
代表人物达伦·W·伍兹英语Darren W. Woods(CEO)[1]
總部 美国得克萨斯州欧文
標語口號Energy lives here
業務範圍全球
产业石油与天然气英语Petroleum industry
產品燃料润滑剂石化产品精炼
營業額 US$ 3941.05亿(2014)[2]
息税前利润 US$ 340.82亿(2014)[2]
净利润 US$ 325.20亿(2014)[2]
資產 US$ 3494.93亿(2014)[2]
資產淨值 US$ 1743.99亿(2014)[2]
所有權者先锋领航 编辑维基数据
員工人數75,300(2015年3月)[2]
市值366,980,000,000 美元 (2017年) 编辑维基数据
网站ExxonMobil.com
位于休士顿的上游总部(埃克森美孚大樓英语ExxonMobil Building)
上游总部大楼
巴頓魯治 (路易西安納州)石油精煉廠

埃克森美孚[3]Exxon MobilNYSEXOM)是美國总市值最大的公开上市石油公司。

历史

前身分別為埃克森美孚,於1999年11月30日合併重組。該公司也是埃克森、美孚及Esso全球分公司的母公司。此外,埃克森美孚與殼牌公司(Shell)、英國石油公司(BP)及道達爾(Total)同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2007年底公司石油储量为720亿当量桶原油,按现在的生产速度可以持续14年以上。[4]公司在21个国家共有38个炼油厂,可日处理原油630万桶[5][6][7]。世界石油企业中最大的一个[8],2008年日产量为392万1千原油当量桶[9][10]

埃克森美孚被主要科学组织批评,因为它为了让全球变暖问题变得不确定而发起宣传错误信息的活动。[11][12]

1998年12月1日,美国石油界的老大埃克森出资766亿美元购买了美孚。2009年12月14日。埃克森美孚以總額410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商XTO能源公司,XTO股東每1股可換得0.7098股的埃克森美孚股票,換算之下為XTO能源每股51.69美元,溢價25%。還將承擔后者100億美元的債務。這項交易預定在2010年第2季完成。

组织

埃克森美孚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欧文。该公司在全世界销售以埃克森美孚埃索为品牌的产品。它旗下还有诸如加拿大的帝国石油有限公司(69.6%所有权)以及名为海河海事公司英语SeaRiver Maritime的石油运输公司等数百家子公司。上游部门主导了公司的现金流,占公司收入大约70%。据公司2006年集团员工报告,公司全球共有82000名员工,其中大约有4000人在费尔法克斯下游总部和27000人在其休斯顿上游总部。

現任公司董事長兼CEO為达伦·W·伍兹英语Darren W. Woods

香港

香港馬鞍山的埃克森美孚加油站

埃克森美孚擁有全香港最龐大的加油站網絡(包括集團旗下埃索 Esso 、美孚及東方油站),並以標準石油氣以及美孚石油氣為名義供應罐裝石油氣和中央石油氣,辦事處位於中環廣場23樓,美孚之油庫舊址亦重建為現在之美孚新邨

委內瑞拉

2005年12月20日,委內瑞拉政府向在該國作業的埃克森美孚公司發出最後通牒:必須在當年年底之前同政府合組公司營業。 [13]

参考文献

  1. ^ Darren W. Woods _ ExxonMobil. Exxon Mobil Corp. [2017-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8). 
  2. ^ 2.0 2.1 2.2 2.3 2.4 2.5 EXXON MOBIL CORPORATION Form 10-K, Google Finance, March 21, 2015
  3. ^ 该公司官方中文名“埃克森美孚”。见埃克森美孚公司. 埃克森美孚公司. [2017-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6). ,以及Taiwan. Exxon Mobil(埃克森美孚公司全球網站). [2017-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1). 
  4. ^ Exxon Mobil Corporation Announces 2007 Reserves Replacement. [2012-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8). 
  5. ^ Exxon Mobil - Refining and supply. Exxon Mobil Corporation. [2009-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14). 
  6. ^ Exxon Mobil - Company profile. Exxon Mobil Corporation. [2009-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14). 
  7. ^ Exxon Mobil - Our history. Exxon Mobil Corporation. [2009-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12). 
  8. ^ FT's profile of ExxonMobil. Financial Times. [2008-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7). 
  9. ^ Will We Rid Ourselves of This Pollution?. [2008-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9). 
  10. ^ EIA - Statement of Jay Hakes. [2009-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8). 
  11. ^ Scientists' Report Documents ExxonMobil’s Tobacco-like Disinformation Campaign on Global Warming Science.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2009-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9). 
  12. ^ Royal Society and ExxonMobil. The Royal Society. [2009-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2). 
  13. ^ 存档副本. [2005-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24). 

外部連結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