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熊召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Huangdan2060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1日 (四) 08:52 →‎生平:​ 清除永久失效链接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熊召政
出生1953年12月(70歲)
湖北省英山县
職業小说家
語言中文
國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母校武汉大学
創作時期1973年至今
體裁小说
主題历史小说
代表作《张居正》
獎項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2005年 《张居正》

熊召政(1953年12月),男,湖北英山人,中国诗人、作家,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现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

生平

早年参过军,下过乡,22岁起担任英山县文化馆创作辅导干部。

1973年,发表第一首长诗《献给祖国的歌》。1979年,创作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后获1979-1980年中国首届中青年优秀新诗奖。

1981年,调入湖北省任专业作家至今。1984-1986年,任《长江文艺》副主编。1985-1989年,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其间曾入武汉大学首届作家班学习两年。

1993年,开始创作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

2005年4月,以全票通过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第一名。[1]

2013年9月,他的82幅书法作品在湖北省图书馆展出,这是其书法作品首次公开出展。

代表作

诗歌

  • 《献给祖国的歌》(1973)
  • 《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1979)
  • 《在深山》(1982)
  • 《瘠地上的樱桃》(1983)
  • 《为少女而歌》(1985)
  • 《魔瓶》(1990)

长篇小说

  • 《熊召政自选集》(1994)
  • 《张居正》第一卷《木兰歌》(1999出版)
  • 《张居正》后三卷《水龙吟》、《金缕曲》、《火凤凰》(2000-2002出版)

历史随笔

  • 《青山自在红》(2005)

精短散文集

  • 《灯花笑梦红》(2005)
  • 《文明的远歌》(2011)

中短篇小说集

  • 《醉汉》(2005)

旧体诗词集

  • 《闲人诗稿》(2005)

新诗

  • 《召政诗》(2005)

书法

  •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落成记》(2013),镌刻于省图书馆南门大理石背面。

主要荣誉

  • 1979-1980年中国首届中青年优秀新诗奖。
  • 2002年《张居正》相继获得湖北省屈原文学奖与湖北省政府图书奖。
  • 首届姚雪垠长篇小说奖(2003)。
  • 2005年4月以全票通过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第一名,10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湖北省特殊贡献奖"称号。
  • 2006年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争议

2009年4月28日作家野夫撰文《是非恩仇二十年——熊召政和我必须面对的末日审判》,文中描述自己因同情六四學生而退出警界,後參與掩護民運人員,被武汉市公安局与當時好友熊召政合作设局诱捕,被以泄漏国家机密罪判刑6年。[2]熊召政曾想在电话中跟野夫和解,但后者表示在熊召政没有说明当时细节的情况下,不会宽恕。熊召政随后接受记者访问时说,现在还不到说的时候,表示会在恰当的时间谈这件事情,谈到对野夫的看法其表示,“文人很容易放大自己”。[3]

参考文献

  1. ^ 熊召政聊《司马迁》:将成陕西文化品牌. 网易. 2013-11-30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3). 
  2. ^ 是非恩仇二十年——熊召政和我必须面对的末日审判. 多维新闻. 2009-04-28 [2010-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2日). 
  3. ^ 六四告密者恩怨情仇解密. 亚洲周刊. 2009-05-18 [2010-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