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反侵略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rycatewi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8日 (四) 07:55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反侵略日
意义抵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国人大通過《反分裂國家法
日期3月14日
时长1天
频率每年

反侵略日中華民國行政院2006年3月8日制定的紀念日,日期在每年的3月14日

背景

2005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以遏制台灣獨立運動2006年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提出提案,將每年的3月14日定為「反侵略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吳釗燮提出的構想,強調此一紀念日是提醒民眾,「不要只看到貓熊,忘了對岸還有飛彈」。

中華民國法律分爲中華民國憲法法律命令三級。其中,節日和紀念日由法律《內政部組織法》授權給內政部管理[1]內政部頒佈《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具體規定。[2]這是一個內政部命令,只需內政部修改頒佈,不需立法院議決通過,所以當即生效。[3] 如果行政院要把它正式列入法律裡,作爲少數派政府,其提案很可能被當時的第6届立法院否決。[原創研究?]

此日在臺灣未有大型活動。2008年1月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選舉慘敗以後,民主進步黨不再提起反侵略日立法。[來源請求] 但作爲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的一個條文,自增添之日起歷經數次政黨輪替,截至2019年3月,仍然保留。

參考文献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