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偽兔鱷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偽兔鱷屬当前版本,由Jimmy-bot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2年7月24日 (日) 09:22 (机器人: 尚未清空的已重定向分类(Cat:鳥頸類主龍Cat:鳥蹠類))。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伪兔鳄属
化石时期:三疊紀晚期,236.1–233.7 Ma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亚纲: 雙孔亞綱 Diapsida
下纲: 主龍形下綱 Archosauromorpha
演化支 主龍型類 Archosauriformes
演化支 鑲嵌踝類 Crurotarsi
演化支 主龍類 Archosauria
演化支 鳥蹠類 Avemetatarsalia
演化支 鳥頸類主龍 Ornithodira
演化支 恐龍形態類 Dinosauromorpha
演化支 恐龍型類 Dinosauriformes
属: 伪兔鳄属 Psuedolagosuchus
Arcucci, 1987[1]
模式種
大偽兔鱷
Pseudolagosuchus major

Arcucci, 1987
異名
  • "Psuedolagosuchus majoris"

偽兔鱷屬名:Pseudolagosuchus)是種恐龍形態類(Dinosauromorpha)動物,生存於三疊紀晚期卡尼階阿根廷(Los Chañares 組)。牠們身長可能只有1公尺左右,身高約30公分,體重約2公斤,屬於體型中等的主龍類動物。

已知的偽兔鱷化石標本不多,目前有文獻記載的僅有四具(PVL 4629、PVL 3454、MACN 18954 和 PULR 53),目前僅發現恥骨股骨脛骨、部分脊椎骨以及部分肋骨

研究與分類

[编辑]

一開始阿根廷國立聖路易斯大學英语National University of San Luis的古生物學家 Andrea B. Arcucci 認為偽兔鱷和兔鱷有相當的親緣關係,於是便將偽兔鱷歸類到偽鱷亞目兔鱷科(該科後來被歸類到兔鱷目下,但在馬拉鱷龍被發表後就很少再出現於學術文章中),這也是偽兔鱷的名字由來[1]

2006年,時任阿根廷聖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自然科學博物館英语Bernardino Rivadavia Natural Sciences Argentine Museum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和演化實驗室(Laboratorio de Anatomía Comparada y Evolución de los Vertebrados)的地質學家暨古生物學家 Martín D. Ezcurra 在對真腔骨龍屬的研究文獻中列出了該屬與其進親的演化分支圖,以下為局部簡略的分支圖[2]

恐龍形態類

兔蜥屬 Lagerpeton

 恐龍形類 

馬拉鱷龍屬 Marasuchus

偽兔鱷屬 Psuedolagosuchus

西里龍屬 Silesaurus

真腔骨龍屬 Eucoelophysis

 恐龍總目 

蜥臀目

鳥臀目

2010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古生物學家 Sterling Nesbitt 等人發表了新分類階層西里龍科和新屬、新種阿希利龍,同時也對西里龍科做出了詳細的分類,其中指出偽黃昏鱷和劉氏鱷有許多相似處(如體型相近,都出土自同一地點的同一地層),文章更指出「這個假說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但從未被詳細描述」,因此有可能為同一物種,但兩者化石重複的部分不多,很難做出結論。如果兩者確實為同種,依照國際動物命名法規優先律英语Principle of priority規定,劉氏鱷早了15年被發表,因此具有學術上的優先權[3]。隔年德國柏林自然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 Christian F. Kammerer 等人發表新屬種斯氏狄奧多羅斯龍,以下為該文獻列出的演化分支圖(局部)[4]

西里龍科

狄奧多羅斯龍屬 Diodorus

塞龍屬 Sacisaurus

西里龍屬 Silesaurus

真腔骨龍屬 Eucoelophysis

阿希利龍屬 Asilisaurus

劉氏鱷屬 Lewisuchus / 偽兔鱷屬 Pseudolagosuchus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Arcucci, A. "Un nuevo Lagosuchidae (Thecodontia-Pseudosuchia) de la fauna de Los Chañares (Edad Reptil Chañarense, Triasico Medio), La Rioja, Argentina" [A new Lagosuchidae (Thecodontia-Pseudosuchia) from Los Chañares fauna (Chanarian Reptile Age, Middle Triassic), La Rioja Province, Argentina] (PDF). Ameghiniana. 1987, 24 (1-2): 89–94 [2015-08-08]. ISSN 1851-804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05). 
  2. ^ Ezcurra, M. D. "A review of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the dinosauriform archosaur Eucoelophysis baldwini Sullivan & Lucas, 1999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of New Mexico, USA" (PDF). Geodiversitas. 2006, 28 (4): 649–684 [2015-08-13]. ISSN 1638-939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5-02). 
  3. ^ Nesbitt, Sterling J., Sidor, Christian A., Irmis, Randall B., Angielczyk, Kenneth D., Smith, Roger M.H., and Tsuji, Linda A. "Ecologically distinct dinosaurian sister group shows early diversification of Ornithodira" (PDF). Nature. 2010, 464 (7285): 95–98 [2015-08-13]. doi:10.1038/nature087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5).  Supplem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Christian F. Kammerer, Sterling J. Nesbitt, and Neil H. Shubin. "The first basal dinosauriform (Silesauridae) from the Late Triassic of Morocco" (PDF).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11, 57 (2): 277–284 [2015-08-13]. doi:10.4202/app.2011.00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