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愉
孔愉(268年—342年),字敬康,会稽郡山阴人。晉朝官員,為人守正,官至尚書僕射。
生平
[编辑]孔愉曾祖孔潛自梁國遷居會稽後,其家族就一直住在會稽山陰。父親孔恬在孔愉十三歲時去世,但仍很用心事奉祖母,讓其以孝聞名,孔愉與當時同郡的張茂、及丁潭皆齊名,被稱為「會稽三康」。
太康元年(280年),孔愉因東吳滅亡而被遷至西晉國都洛陽,至晉惠帝時才回南方。不過當時天下已經大亂,孔愉到江淮一帶時就遇上在當地作亂的石冰及封雲,更被封雲逼任其參軍,孔愉堅決不肯,將被封雲所殺,但得封雲司馬張統營救而得免禍。孔愉逃回會稽後躲於新安山,在那裏改姓孫,以耕作及讀書為務,得到當地人信賴。但孔愉及後突然離開,山中人都以為他是神人,為他立祠奉祭;另外,琅邪王司馬睿於永嘉元年(307年)移鎮建康,以孔惀為參軍,其族人怎樣找也找不到孔愉,而孔愉直至建興年間才主動出來應召,當了司馬睿的丞相掾,後轉駙馬都尉、參丞相軍事,並以助討華軼的功勞封餘不亭侯。
建武元年(317年),因晉愍帝於長安被俘,司馬睿改號晉王,此後孔愉就長期兼任中書郎。司馬睿在即晉王次年即位為帝,但及後就漸漸親近刁協及劉隗,似乎疏遠了王導。當時孔愉就上陳王導忠貞,亦是讓其中興晉室的元勳,勸他應多諮問王導。但孔愉卻因此調為司徒左長史,後轉吳興太守。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起兵,支持王敦的沈充亦於三吳起事響應,孔愉棄郡逃還建康,拜御史中丞,後轉侍中及太常。咸和二年(327年),蘇峻之亂爆發,蘇峻率軍攻進建康,孔愉身穿朝服守衞皇室宗廟。蘇峻之亂平定後,孔愉轉任吏部尚書,咸和五年(330年)二月,孔愉轉為尚書右僕射,領東海王師[1]。後轉左僕射。
咸和八年(333年),成帝下詔褒賜時為尚書令的陸玩及左僕射的孔愉,孔愉推辭不被允許,於是再次上表,表中稱國家當前還有很問題,自陳自己沒能「贊揚大化,糾明刑政」,故不能接受這些寵賜。孔愉辭讓因而得允,但司徒王導對其表中「姦吏擅威,暴人肆虐」很有意見,就質問孔愉所指是誰,孔愉於是大談當時朝政得失,直至陸玩出手阻止才停下來。後來王導讓趙胤當護軍將軍,孔愉就對王導表示晉室中興江左以來當過護軍將軍是周顗、應詹,即使當前缺乏人才都不應讓趙胤當上此該職。王導不聽,亦因其守正而令王導有所記恨。
後來合左右僕射為尚書僕射,由孔愉擔當。後愉轉護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再轉領軍將軍,加金紫光祿大夫,領國子祭酒。不久再以鎮軍將軍外任會稽內史,加散騎常侍。重返會稽後,孔愉將當時荒廢數百年的句章縣漢修舊陂加以修復,灌溉了二百多頃田地。當內史三年後,孔愉於山陰湖南侯山下數畝地建草屋為宅,有了這數間草屋後就棄官住下去。咸康八年(342年),孔愉去世,享年七十五歲。朝廷追贈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賜諡號貞。
性格特徵
[编辑]- 孔愉任司徒長史時,因平南將軍溫嶠因戰亂而未有為亡母下葬,就不升其品階。蘇峻之亂後溫嶠擁平亂大功,他卻抓住孔愉的手說:「天下喪亂,忠孝道廢。能持古人之節,歲寒不凋者,唯君一人耳。」由見溫嶠看重孔愉守正。其守正也見於孔愉反對以趙胤任護軍之事。
- 孔愉晚年在山陰草屋住下後,朝廷曾送了數百萬錢給孔愉,但他分毫不取。病重時亦下令只以平時服裝下葬,亦令拒絕鄉邑捐贈。
逸事
[编辑]孔愉曾經經過餘不亭,看見有人在賣一只龜,孔愉就將牠買下並到溪中放生,龜在離開途中多次向左望。而當孔愉封餘不亭侯時,鑄侯印時鑄工發現印上的龜也望左,鑄了三次也是這樣。鑄工因此報告,孔愉想起那段往事,故就接受那個侯印。
家庭
[编辑]祖父
[编辑]- 孔竺,東吳豫章太守。
父
[编辑]- 孔恬,湘東太守。
弟
[编辑]- 孔祗,字承祖,任會稽太守周札的功曹史。周札被害後眾人怯於王敦一黨的威勢不敢收葬,只有孔祗為他治喪及送遺體回義興。
子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晉書·孔愉傳》
- ^ 《晉書·成帝紀》:「二月,以尚書陸玩為尚書左僕射,孔愉為尚書右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