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郭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天夜叉留言 | 贡献2023年11月23日 (四) 14:22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郭遠
澎湖天后宮正殿,董事敬獻的「卅六島萬民敬仰」木製楹聯,下聯刻有郭鶚騰、郭廷光(郭遠)等之落款。
出生1863年
 大清福建海澄縣
逝世1954年(90—91歲)
臺灣澎湖縣馬公鎮(今馬公市
国籍 大清帝國(1863-1895)
 大日本帝国(1895-1945)
 中華民國(1945-1954)
别名郭廷光
语言臺語日語
职业軍人、保正
汉语名称
繁体字 郭遠
简化字 郭远
汉语拼音 Guō yuǎn
白話字 Kueh Uán

郭遠臺灣話Kueh Uán,1863年—1954年),又名郭廷光臺灣話Kueh Tîng-kong),福建海澄人,行伍出身,光緒年間隨軍隊戍防澎湖並定居於此,曾參與討剿臺灣後山的卑南族戰役、澎湖班兵「海澄媽會」神明會發起人,日治時期曾出任保正以及澎湖天后宮銅山武聖殿的董事。[1]

生平

清治時期

大清同治二年(1863年),郭遠出生於福建省漳州府海澄縣,及長,與同鄉壯丁相偕進入福建水師服役,出任守兵職時被遣派至澎湖戍守,表現勇敢勤敏,光緒十二年(1886年)間獲時任澎湖水師協副將蘇吉良肯定,賞予七品頂戴。[1]

光緒十三年(1887年),澎湖水師協升格澎湖水師鎮,指揮官從「副將」改置「總兵」,澎湖水師鎮首任總兵為淮軍系統的吳宏洛[2]。吳宏洛同年年底奉命於媽宮港(今馬公港)督造媽宮城,媽宮城興建因當地工役不足,參與築城的主體多是軍士[3],故可推定郭遠亦在築城軍士之列的可能性極高。

光緒十四年(1888年)三月,吳宏洛奉命出剿臺灣府臺東直隸州原住民卑南族),九月再統率澎湖的「果毅軍練營」增援,郭遠屬「果毅軍練營」,故隨同吳宏洛出征呂加望部落(卑南族)。光緒十六年(1890年),吳宏洛授予郭遠五品軍功頂戴以為賞賜。[1][4]

日治時期

1895年(光緒廿一年、明治廿八年),清廷因甲午戰爭失利而簽署〈馬關條約〉求和,將臺灣、澎湖群島割讓予日本帝國[5]郭遠雖為從外地調派澎湖的清代班兵[6],並未返回故里,仍定居澎湖的媽宮東甲,並在東甲北極殿與鮑霧、蔡轄、謝東上等人,籌組南管同好組織-「俱慶堂南樂會」。此外,郭遠亦熱衷參與宗教廟務,身影除了活躍於東甲北極殿之外,且擔任「一新社」的鸞生,與「媽宮舉人」鄭步蟾之子鄭祖揚同時出任「錄鸞生」的職務[7][8];足見郭遠雖為武人,其實具備不俗的文化素養,在清朝歷代班兵中可謂出類拔萃。[1]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推行「鴉片漸禁」政策[9],在此背景之下澎湖一新社的諸位鄉紳也開始透過扶鸞的手段,展開「戒菸運動」,此活動由林介仁主導[10],其他高昇、王邦樞、林其昌、郭遠、楊步蟾等人分別執行賞給丹水、登記戒煙者姓名、收繳煙具等任務。郭遠尚被日本政府選派為保正,輔佐時任媽宮街長鄭步雲(又作鄭馨秋,原清朝武官)[7],後獲得鴉片販售的專賣權,漸漸成為媽宮具影響力的仕紳。[1][11]

大正八年(1919年)起,澎湖天后宮老舊傾圯,地方重起改建工程。[12]郭遠任澎湖天后宮董事,捐200金贊助重建經費[1],並與其他董事聯名敬獻「九百年寰海昭靈,溯湄嶼飛昇,遠迩宗風崇廟祀」、「卅六島萬民敬仰,喜澎疆坐鎮,帆檣阭渡沐神庥」木製楹聯,今置於澎湖天后宮正殿一對石柱之上,上聯年款「大正十四年嵗次乙丑季春月 謹撰」,下聯落款「董事:郭鶚騰、郭廷光(郭遠)、蕭杰、陳翀漢、徐聯輝、藍永茂仝敬獻」,另有「吉祥」與「如意」方印,在2019年8月16日獲中華民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公告為「一般古物」。[13]

澎湖天后宮「卅六島萬民敬仰」楹聯,董事郭廷光等落款。
澎湖縣馬公市銅山武聖殿,攝於2018年1月15日。(2020年拆除重建)

昭和七年(1932年),銅山武聖殿改建,郭遠捐資20元,昭和十二年(1937年)落成之後,銅山武聖殿公推郭遠為董事,再捐金200元。[1]

戰後時期

民國43年(1954年),郭遠辭世,享壽91歲。[1]

海澄媽會

光緒年間郭遠隨軍戍防澎湖之後,便曾將海澄縣當地的媽祖像和土地公像請來澎湖,並籌組神明會[14],即以原鄉信仰為號召的「海澄神明會」,故郭遠在同鄉袍澤之中甚具威望。郭遠籌組的「海澄媽會」,每逢媽祖生(農曆三月廿三[14])皆舉辦聚餐聯誼,媽祖神像也是在海澄媽會成員家中輪值奉請供奉。[1]

根據民國50年(1961年)1月24日的馬公鎮土地公告,可知馬公鎮馬公段693號之土地與建物(今馬公市民權路與仁愛路之交叉口)為「海澄媽會」成員所有,時載「海澄媽會」成員凡有八人,即陳有明、郭澄嗣、蔡淳熙、郭候、蔡再得、郭淑澤、甘盡忠和曾晉煌,應悉為漳州海澄的班兵後裔。惟今海澄媽會已消融於澎湖當地的社群當中、逐漸凋零,原同鄉間的聚餐傳統業已停辦。[1]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蔡光庭、許玉河. 〈郭遠與海澄媽會〉.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中文(臺灣)). 
  2. ^ 林, 豪. 《澎湖廳志稿》. 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 [1893]. ISBN 9570210427 (中文(臺灣)). 
  3. ^ 張, 玉璜. 《媽宮(1604-1945):一個臺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 澎湖縣: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1998: 48–53. ISBN 9570215895 (中文(臺灣)). 
  4. ^ 許, 毓良. 〈吳宏洛〉.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12-03 (中文(臺灣)). 
  5. ^ 許, 毓良. 〈馬關條約〉.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中文(臺灣)). 
  6. ^ 許, 毓RAW良. 〈班兵〉.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9) (中文(臺灣)). 
  7. ^ 7.0 7.1 高, 啓進. 《西瀛人物志》. 澎湖縣: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1999: 77–79. ISBN 9570242264 (中文(臺灣)). 
  8. ^ 許, 玉河. 〈澎湖婦女參與鸞堂的歷史觀察〉. 《澎湖研究第十三屆研討會論文集》 (澎湖縣政府). 2015 (中文(臺灣)). 
  9. ^ 鍾, 淑敏. 〈鴉片制度〉.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中文(臺灣)). 
  10. ^ 余, 光弘; 黃, 有興. 《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二.宗教志》.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98 (中文(臺灣)). 
  11. ^ 許, 玉河. 〈日治時期澎湖鸞堂的戒煙運動〉.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7) (中文(臺灣)). 
  12. ^ 澎湖采風文化學會(編撰). 《開臺澎湖天后宮志》. 澎湖縣: 開臺澎湖天后宮管理委員會. 2006. ISBN 9789868272309. 
  13. ^ 〈澎湖天后宮「九百年卅六島」楹聯〉.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9-08-16 (中文(臺灣)). 
  14. ^ 14.0 14.1 林, 美容. 《媽祖婆靈聖:從傳說、名詞與重要媽祖廟認識台灣第一女神》. 台北市: 前衛. 2020. ISBN 978957801910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