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关帝庙

坐标37°52′01″N 112°33′05″E / 37.86694°N 112.55139°E / 37.86694; 112.5513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IY留言 | 贡献2023年12月21日 (四) 13:25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7°52′01″N 112°33′05″E / 37.86694°N 112.55139°E / 37.86694; 112.55139

大关帝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
分类古建筑
时代明至清
编号7-0861-3-159
认定时间2013年3月

大关帝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庙前街道前社区庙前街36号(北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大关帝庙为太原城内二十七座关帝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故称大关帝庙[1]。老城区内现存的关帝庙尚有西校尉营古关帝庙南肖墙关帝庙、等。

历史

1949年以后,太原大关帝庙由学校占用。

保护

1983年8月17日,关帝庙公布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太原市政府拨款维修了大关帝庙后院的春秋楼及东西配楼。1998年,春秋楼和东西配楼失火,屋顶烧毁。

2001年,太原大关帝庙移交文物部门管理。2003年,太原市政府出资对太原大关帝庙进行全面修缮。2004年6月10日,大关帝庙公布为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成立太原市关帝庙文物管理所。2006年10月,太原大关帝庙免费开放。

2013年3月5日,太原大关帝庙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 7-0861-3-159[2]。2014年,太原大关帝庙进行保养修缮。

建筑

太原大关帝庙坐北朝南,前后二进院落,占地面积约3380平方米。规模宏大,格局严整。

现存11座明清建筑,包括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正殿(崇宁殿)、二进春秋楼,以及东西两侧的钟鼓楼、廊房、厢房、二进配楼及别院。东别院有三代殿及东西厢房、白衣庵。现存正殿(崇宁殿)为明代遗构,其余大多为清代建筑。

根据2001年对春秋楼地基进行的勘探发掘,发现太原大关帝庙是在金元时期的建筑基址上修建。

山门

山门建于清代,面阔三间,硬山顶。门额“关帝庙”、牌匾“气肃千秋”。楹联“正气塞两间, 河岳日星森气象;伦常昭万古,子臣弟友守常经”。左右两侧为钟、鼓楼。

东西廊房

一进院两侧的东西廊房,匾额有“万世人杰”、“卓越古今”、“神昭赫濯”、“文经武纬”、“忠义伏魔”、“浩然正气”。

崇宁殿

正殿崇宁殿为明代遗构,殿名取自关羽的封谥“崇宁帝君”。崇宁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台基高0.6米。殿门匾额“神勇”“精忠贯日”,楹联“志在春秋功在汉;心同日月义同天”“前无古后无今继阙里钟灵大哉光汉家日月;畏其威怀其德自解梁毓秀巍乎壮故国山河”。殿内匾额“神功仁佑”,楹联为:“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谓荡乎难名。”正殿梁架保存有明代彩画,画工精细高超。

春秋楼

春秋楼为清代二层楼阁式建筑,是庙内最高的建筑,楼上有关公读《春秋》像。面宽三间,进深四椽,重檐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匾额“忠贯天人”,楹联:“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赤面表赤心,满腹存汉鼎三分”。

东别院

东别院有三代殿和白衣庵,三代殿祭祀关羽之父、祖父、曾祖父三代,白衣庵供奉白衣大士。

参考

  1. ^ 《阳曲县志·卷一·舆地上》
  2. ^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今日山西网. [2012-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