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国共产党闽浙边临时省委员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FradonStar留言 | 贡献2024年4月3日 (三) 1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位于福建省寿宁县和浙江省泰顺县交界处的235国道闽浙界碑,此地在1936年属于闽浙边临时省委的活动范围。

中国共产党闽浙边临时省委员会,简称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于1935年10月7日(一说为11月7日[1]),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内战抗日战争时期在闽东浙南一带地区建立的地方组织,省委书记刘英。1936年南阳事件后,由于中共闽东特别委员会的退出,闽浙边临时省委事实上解体,但浙南一带的中共党组织依旧以该省委名义活动,直至1938年改组为中共浙江省临时委员会

背景

1934年8月,中共派出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攻克罗源县城,北上抵达宁德阳谷村(今属赤溪镇),与闽东武装力量会合,闽东独立第二团与先遣队一同攻克福安穆阳。在国军第47师的追赶和中共中央特派员曾洪易的压力下,北上先遣队未在有后方根据地的闽东苏区过多停留,北赴寿宁庆元边区,后在懷玉山之戰中被国军击败,方志敏刘畴西等先遣队领导人先后被俘处决,仅有刘英粟裕等人率领的一千余人突围成功[2]。1935年1月,根据中共苏区中央分局指示,以红军北上先遣队先头部队和突围部队为基础,迅速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境内,战略上配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1935年5月,挺进师在浙西南一带组建了中共浙西南特别委员会宗孟平任书记,但宗孟平不到半个月便在战斗中战死,书记由挺进师政治部主任黄富武兼任。9月,由刘英、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从浙西南转战至浙南。[3]

成立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与闽东独立师在福建省寿宁县的含溪村(今属南阳镇)会师,后在郑家坑(今属犀溪镇甲坑村)召开联席会议,双方在联席会议上决议成立闽浙边临时省委,并计划与闽北游击区联合组建闽浙赣临时省委。11月7日,双方在浙江省泰顺县的白柯塆村(今属泗溪镇)召开第二次联席会议,完成了省委人员的组建工作,刘英担任省委书记,叶飞任宣传部长兼少共共青团)省委书记,粟裕任组织部长,省委委员还有黄富武许信焜洪家云刘达云方志富(一说李凡林)、阮英平范式人许旺。1936年8月底至9月召开的扩大会议上,又增补龙跃谢文清为省委委员。[4]

主要活动

临时省委成立时,下辖闽东特委和浙西南特委。由于挺进师剩余不到200人,且在浙西南难以立足,闽东独立师抽调第一纵队编入挺进师,并改称闽浙独立第一师,剩余部队号称闽东独立第二师;叶飞还将郑丹甫、郑宗玉管理的鼎平游击区划归浙西南特委管辖。1935年底至1936年底,闽东、浙南两方面都对根据地进行了扩张。闽东特委退出临时省委后,刘英、粟裕在浙南、浙西南分别率部继续活动,1937年4月,收到中央指示的中共闽浙赣省委向浙江省政府发出共同抗日的呼吁,于同年9月16日达成合作抗日协议。1938年3月,粟裕率领挺进师北赴皖南岩寺,接受国民革命军改编,改番号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营,而刘英留在浙江继续活动。[4]

后续

1936年秋的南阳事件后,闽东特委在闽东地区继续活动,军队番号恢复为闽东独立师,并与中共闽北特别委员会联合组建中共闽赣省委,1937年,闽东特委与福建省政府达成合作协议,闽东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北上参加抗日战争;1938年8月,闽东特委与闽浙赣特委联合组建中共福建省委,继续活动至1945年实质上解散。而刘英方面继续使用闽浙边临时省委的称号,1938年5月7日,中共中央撤销闽浙边临时省委组织,改组为中共浙江临时省委,刘英继续担任省委书记[4]

参见

参考文献

  1. ^ 徐振权. 关于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问题的考证. 福建党史月刊. 1986, (12): 68-71. ISSN 1006-2254. 
  2. ^ 红军闽东独立师成立于宁德支提寺. 福建党史月刊. 2012年, (20期): 36. 
  3. ^ 解放军档案馆编. 红十三军和浙南革命斗争.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14.10: 49. ISBN 978-7-5065-6867-8. 
  4. ^ 4.0 4.1 4.2 缪慈潮.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的建立及主要革命活动. 党史资料与研究 (福州市). 1987, (3): 21-25. ISSN 1003-70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