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臺灣教育專案/政大世界民族誌學習作業/阿贊德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Azande
Zande men with shields, harp
贊德男人們手持矛和盾
總人口
大約一百一十萬人
分佈地區
剛果民主共和國, 南蘇丹, 中非共和國
語言
帕贊德語
宗教信仰
基督教, 非洲傳統信仰

阿贊德人(贊德語中「贊德人」的複數型態)是一群生活在非洲中部三角地帶的民族

阿贊德人主要生活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方、中非共和國的東南部以及南蘇丹的中南和西南部。生活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方的阿贊德人居住於Orientale省英语Orientale_Province,尤其沿著Uele河、Isiro、Dungu、Kisangani和Dorima所定居。住在中非共和國東南部的阿贊德人則居住於RafaïBangasuObo等各區。生存於南蘇丹中南和西南部的阿贊德人則是住在Equatoria州的中部和西部、Yei、Maridi、Yambio和Tombura。[1]

人口分布與統計[编辑]

Location of Zandeland

阿贊德人分布於非洲中部的三角形地區,橫跨三個國家, 南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中非共和國。阿贊德人的領土延伸到南蘇丹的中南、西南部、剛果的亞熱帶雨林和中非共和國的東南部,很明顯是跨越三個國家。

大約有一百萬的阿贊德人生活在非洲中部。這一百萬人當中有四十萬人居住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有三十萬人居住於南蘇丹,有三十人居住於中非共和國,然而中非共和國的人口逐年下降。

名字與語言[编辑]

Niam-Niam warriors. From "Au coeur de l'Afrique: trois ans de voyages et d'aventures dans les régions inexplorées de l'Afrique centrale", by George Schweinfurth in Le Tour du Monde, 1874

阿贊德 的意思是 擁有大量土地的人,擁有大量土地是指他們歷史上所征服許多土地。許多英文詞彙包含Adio(Makaraka)、Zande、Zandeh、A-Zandeh和Sandeh。Niam-Niam(或Nyam-Nyam)這個名字在十八及十九世紀初期外國人經常對於阿贊德人的稱呼。Niam-Niam可能是Dinka的起源,這個名字的意思好吃者Dinka語中是據說是阿贊德人有吃人的習慣。Niam-Niam這個名稱原本使用於南蘇丹的部落,後來又被西方人使用,現今Niam-Niam被認定是貶義.[2]


語言[编辑]

阿贊德人說贊德語,這也是他們所稱的帕贊德語(也稱為Pa-Dio、Zandi、Azande、Sande、Kizande和Bazande)。阿贊德人使用Ubangian語言者是班圖族的成員,且大約有一百萬人使用此種語言。[3] "贊德語"也常常被認為與其他班圖語支語言密切相關,除了一些獨特的方言,包括Adio、Barambu、Apambia (Bakpo)、Geme、Kpatiri和Nzakara。以格林伯格的分類(1963)而言,贊德語屬於阿達馬瓦-東語系尼日爾,剛果語族的東部分支;另一個新的分類方式將贊德納入阿達馬瓦-烏班吉語支的烏班吉科語族內。贊德語和Nzakara語形式是相互理解,雖然這些語言的詞彙量30%有所不同。[4]

歷史沿革[编辑]

社會、家庭與婚姻[编辑]

社會[编辑]

阿贊德人重視戰士的角色。未來將成為戰士的男性---年齡在12到20歲---離開他們的家庭,並棲身在成年戰士的地方,並與他們發生性關係。這些年輕男性被視為是那些成年戰士的暫時妻子,並操持女人所做的事物。一旦這些年輕人晉升到戰士的地位,他們娶進比自己更年輕的男子。稍後,從戰士角色退下來的阿贊德男人將會與女人結婚。他們的性行為型態非常有彈性,阿贊德男人轉換性關係對象並不會遇到困難,從較年長男人(擔任男性新娘)、年輕男人(擔任戰士)到與女人交溝(擔任丈夫)。 男性在成年時會進行割禮,割禮儀式通常會帶男性進入隱密的森林中,並開始進行割禮,然此項儀式被當地政府所禁止,但,阿贊德人還是有這項社會活動存在。除此之外,阿贊德貴族女性也會有彼此戀愛的現象,女性會利用樹根當作生殖器官,以此來滿足彼此的慾望。

家庭、婚姻[编辑]

阿贊德人非常重男輕女。婚禮的費用通常都是由新郎來支付。這也可以看出阿贊德人是父系社會,而且他們為一夫多妻制從夫居,基本上他們也沒有辦法負擔起一個以上老婆的支出。通常王公貴族比起平民百姓更有可能娶一個以上的老婆。傳統婚禮上,男方的聘金通常為鐵茅,鐵茅的數量多代表男方越有錢,但在二十世紀的二零年代後,男生比較容易娶到妻子,因為可以用自己賺到的錢來當聘金,他們不再依賴長輩們所留下來與製造的鐵茅來當聘金。現金,許多新娘的財富變成現金,當然聘金中也可能包含一些山羊、布、木薯等。

產業與生活[编辑]

農業[编辑]

阿贊德人主要是以小規模農業為主。農作物包括玉米水稻花生芝麻木薯甘藷。在該地區種植的水果包括芒果橘子香蕉鳳梨還有甘蔗。阿贊德人也生產許多棕梠芝麻。自1998到2001,阿贊德人農業的興起在於他們向世界展望會購買農業生產品。此後,阿贊德人設法提供足夠的玉米大豆芝麻高粱花生來養活南蘇丹人口。。[5]

商業[编辑]

自從獨立以來,咖啡已經成為贊德人領土西部的經濟作物,其他領土也種植許多棉花。但,當地交通十分不便,因此讓那些產物更難以進入市場販售。

市場[编辑]

市場是近期才出現的一種商業活動。近年來阿贊德人越來越依賴市場,以至於自給自足的現象逐漸減少。

傳統節日[编辑]

傳統信仰[编辑]

大多數的阿贊德人信仰非洲傳統信仰,但現在已經被大量的基督教所取代。其中傳統信仰包含了魔法和巫術。巫術被阿贊德人認為是生活中的一環,他們認為巫術是存在於人體內,具有遺傳性,阿贊德人相信有巫師,但,他們不舉行儀式也不唸咒語,也沒有魔物(法器),他們的巫術行為是一種精神上的巫術,阿贊德人認為自己或是他人身上若遇到不幸的事情就是有人對自己施加巫術,若是因而死去,其親人也會替自己進行復仇性魔法,對下巫術的巫師進行報復。通常阿贊德人並不會知道身邊的人誰是巫師,有可能是鄰居或身邊的人,通常阿贊德人認為關係與自己月親近的人他的巫術越強大,關係越遠則反之,從這邊可了解阿贊德人巫術與人之遠近關係,若要查出施展巫術的對象,便會透過「神諭」,而持有神諭的人,通常會是該族的親王或是頭人,阿贊德人被施予巫術的機率是男女相當,但親王與地方頭人基本上卻不受巫術影響,也不會有巫師對他們施展巫術,雖不受巫術影響,但親王與地方頭人對這些信仰仍非常虔誠。阿贊德人認為要得知一個人是否為巫師,除了眼珠為紅色外,其死後的屍體解剖後在身上能發現巫術物質,但另一方面也是若該死者被指控為巫師時,其親人為澄清此人清白或是家族清白也會要求解剖屍體,用來澄清一個世系群的名聲。通常施展巫術的並不一定是人,阿贊德人也認為狗是巫師,他們把巫術看作一種器官物質,並不只限於人。另外阿贊德人確信靈魂會在睡夢中時離開身體,也相信巫師的靈魂會吃掉受害者肉身的靈魂,並且他們會透過夢與現實生活所發生的不幸事件來連結,若有相符則成為受到巫術迫害的證據。巫醫在阿贊德人眼中與巫師是相反的,巫醫是神諭之一,在其地區是受到尊敬的,巫醫的啟示往往讓阿贊德人認為可信度很高,因為巫醫說話時充滿自信,並且占卜時會運用技巧說出聽者希望他說的話,而使聽者印象深刻。在降神會中,巫醫的舞蹈是儀式性的表達,並且加入節奏性樂器將場面帶入感官刺激之中,使得觀眾更易相信巫醫,又巫醫的舞蹈是抗擊巫術的表演儀式,因此阿贊德的生活中巫術、巫醫與神諭三者間有著共生共存的關連性。

神諭[编辑]

“毒藥”叫做“本奇(benge)”,是從一種蔓生植物提取出來的物質。人們給一隻小雞服用這種藥物,然後大聲地向它提出一個可以用“是”或“否”的形式來回答的問題。這小雞也許活了下來,也許死了,這樣,人們就會認為這種神諭已經以這種或那種模式作出回答。

喪葬[编辑]

丈夫死亡後要​​卸下妻子的飾品和好衣服,直到他的葬禮結束,並留一年左右的短頭髮,在這段時間內她不可以吃某些食物。一個人的死亡可能導致他的村莊沒人進入,包括他的妻子。 埋葬時,要讓死者保持跪著的姿勢,接著在屍體上面蓋上木片或草,然後再填土,最後墓穴上面堆一堆石頭。如果死者是男子,屍體面朝東;如果是女子,面朝西。他們對這個的解釋是,男子面朝東是因為每天起床都要看東邊的太陽升起來了沒有,女子面朝西是因為每到日落她們都要挑水砍柴煮飯。 阿贊德人相信生死輪迴,人死後就會重新生活,變成各種動物,大多是獅子(最大的酋長的宗室),豹,蟒蛇,蛇,疣豬,大鼠和閃電,因此動物的死亡是一切的結束。他們不會殺死他們死後會變成的動物,除非出於自我防衛。

藝術與文學[编辑]

藝術[编辑]

阿贊德人在早期對使用鐵器、雕刻和陶藝都已經十份熟練。阿贊德人的技術是從Mangbetu引進。但現在已經停止煉鐵,阿贊德人仍然製作花盆,雕刻木製器皿,和編織籃子和席子。

音樂、舞蹈[编辑]

聲樂和器樂,以及舞蹈,起到阿贊德文化顯著的作用。最常見的傳統樂器是一個小的,蝴蝶結形,豎琴般的樂器。它往往是在一端飾有雕刻小人頭。阿贊德也使其他各種樂器,常見的設計圖案包含人形或是動物的形式。一個是曼陀林,喜歡弦樂器仿照人類的數字。另一種是三匝,採用木質或葫蘆挖空。它類似於一個木琴圖案是一個舞蹈女人的姿勢,其胳膊和腿從樂器的主體延伸出來。其他典型樂器包括一個鐘作為手柄臂的形狀。除了各種功能的項目,阿贊德的作品包括雕刻認為被當作禮物贈送部落首領木雕。

現況[编辑]

著名人士[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1.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Zande_people
  2.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Zande_people
  3. ^ Zande in: Lewis, M. Paul (ed.), 2009.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Sixteenth edition. Dallas, Tex.: SIL International.
  4.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Zande_people
  5.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Zande_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