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 (嘉庆帝)
外观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1年7月9日) |
華妃 | |
---|---|
嘉慶帝妃 | |
國家 | 清 |
姓 | 侯佳氏 |
名 | 六妞[註 1] |
封號 | 瑩嬪→静妃→華妃 |
逝世 | 1804年嘉慶九年六月二十八 |
親屬 | |
夫 | 嘉慶帝 |
夫之父 | 乾隆帝 |
夫之母 | 孝儀純皇后 |
夫之元配 | 孝淑睿皇后 喜塔臘氏 |
夫之繼室 | 孝和睿皇后 鈕祜祿氏 |
姊妹 | 已革奉恩将军宗室福明阿嫡妻 |
女 | 皇六女 |
華妃(18世纪—1804年),名六妞[註 1],姓侯佳氏,亦作侯氏。内务府镶黄旗包衣管領下人。上驷院卿兼内务府大臣讨住之女,嘉庆帝之妃。
生平
[编辑]乾隆四十三年二月,皇十五子位下新添官女子鑲黃旗全保管領下卿討住之女六妞[註 1][1]。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六月十二日未时,侯佳氏生嘉親王第六女,第六女於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初七日戌时因出喜痘而夭折。
乾隆六十年(1795年)十月十三日,颙琰被公开皇太子的身份,并定于次年(嘉庆元年,1796年)正式登基。至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日,侯佳氏已在宮中檔案內被稱為瑩嬪[2],正月初四日,侯佳氏正式册封为瑩嬪[3][4]。
嘉慶六年正月初八日,上諭瑩嬪著晉封為靜妃[5],但是嘉慶六年正月十四日,侯佳氏詔晉為華妃[6]。
嘉庆六年四月十五日,以礼部尚书纪昀为正使,内阁学士吉纶为副使,册封瑩嬪為华妃[7]。根據《鸿称通用》的記載,华字的满文为「gincihiyan」,意思为华丽的或秀美的 ,莹的满文为「nilgiyangga」,意思为「光华的」或「光润的」。
嘉庆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华妃薨逝,七月初二日仁宗赐奠,七月十七日暂安田村殯宮。嘉庆十年二月初七日,奉安昌陵妃园寝。根据清宫医案的记载,仁宗华妃有血气不足之症,未知是否與皇六女兩歲夭折有關。
家族
[编辑]華妃家族的祖先為明末時瀋陽的漢人侯優才,侯優才入旗之後,與其子侯世傑都是內務府管領下的閒散人丁,到了孫輩才開始出仕。華妃有一位姐姐嫁给多罗贝勒諾尼之曾孙革退奉恩将军宗室福明阿[8] ,其女為鑲白旗滿洲烏拉納喇氏誠毅公三和之子蘇第察之三繼妻,即華妃之外甥女。
以下為乾隆初年《欽定八旗滿州氏族通譜》編修時,侯氏家族的情況[9]:
影视作品
[编辑]- 電視劇
年份 | 劇名 | 演員 | 剧中姓名 | 劇中稱謂 |
2004 | 金枝慾孽 | 黎姿 | 侯佳·玉瑩 | 玉瑩小主、華貴人 |
2018 | 天命 | 蕭凱欣 | 侯佳氏 | 華妃 |
备注
[编辑]注释
[编辑]- ^ 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總管王承義等《為皇十五子下新添官女子六妞並添給吃食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號:05-13-002-000443-0056
- ^ 《敬事房禮儀檔》嘉慶元年正月初一日,元旦,上步行出後槅扇,還繼德堂看戲。引常在、公主等行禮,還後殿。貴妃、誠妃、瑩嬪、榮常在、春常在、三公主、四公主詣後殿皇后前行禮畢,巳正二刻戲畢。東暖閣少座。
- ^ 《清實錄·嘉慶朝實錄》之一 遣禮部左侍郎鐵保、為正使。內閣學士那彥成、為副使。持節、齎冊、冊封侯佳氏為瑩嬪。敕曰。椒掖承華。進崇班於月禦。芝函錫命。昭令範於星闈。爰沛新綸。用光懋典。爾侯佳氏。夙秉小心。克嫻內教。佐褘衣而協吉。禮讚三宮。習瓊佩以迎祥。職參九室。茲以皇帝嗣位初元。冊立皇后。用以金冊封爾為瑩嬪。爾其徽章祗荷。新恩均拜於蘭宮。閫訓虔遵。蕃祉同承於桂戺。欽此。茲朕遵奉。太上皇帝敕旨。舉行冊封典禮。尚其敬膺無斁。
- ^ 《敬事房禮儀檔》初四日......東角門還繼德堂,巳初開戲。巳正一刻更衣。出繼德堂後槅扇,走如意門,御殿閱冊畢。午初一刻七分從如意門進後槅扇,更衣畢,開戲。午正三刻,皇后、公主等入家宴。未正三刻戲畢。
- ^ 《嘉慶朝上諭檔》:嘉慶六年正月初八日內閣奉 上諭瑩嬪著晉封為靜妃、淳貴人著晉封為淳嬪、春貴人著晉封為和嬪、內有應行事宜著各該衙門查照定例預傋統於四月十五日舉行欽此。註:十四日改述
- ^ 《嘉慶朝上諭檔》:嘉慶六年正月初八日內閣奉 上諭瑩嬪著晉封為華妃、淳貴人著晉封為淳嬪、春貴人著晉封為吉嬪、所有應行事宜著各該衙門查照定例預備統於四月十五日舉行欽此。註:十四日時仍寫初八日
- ^ 《清實錄·嘉慶朝實錄》之八十二: 命禮部尚書紀昀為正使。內閣學士吉綸為副使。持節、齎冊、印、晉封瑩嬪侯氏為華妃。冊文曰。朕惟椒掖佐肅雝之化。必賴芳型。蘭閨彰柔順之聲。宜襄中壼。彝章允洽。懿典式頒。諮爾瑩嬪侯氏、賦性靜專。秉心恪慎。寅承夙夜。鳴環悉協於禮儀。祗助宮庭。分繭克勤於婦職。是用晉封爾為華妃。錫之冊命。爾其益懷恭謹。答庥命之寵膺。彌勵謙衝。迓繁厘之懋集。欽哉。
- ^ 《愛新覺羅宗譜》6册乙二第3277頁.
- ^ 欽定四庫全書《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七十八
参考资料
[编辑]- 《清史稿 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