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尔图加共和国
热尔图加共和国 Желтугин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 |||||||||
---|---|---|---|---|---|---|---|---|---|
1883年—1886年 | |||||||||
国旗 | |||||||||
地位 | 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 | ||||||||
常用语言 | 汉语 俄语 中俄混合语 | ||||||||
宗教 | 俄罗斯正教 | ||||||||
政府 | 共和制 | ||||||||
采金事务所总首领 | |||||||||
• 1883年—-1886年9月1日 | 谢列特金 | ||||||||
历史 | |||||||||
• 建立 | 1883年 | ||||||||
• 终结 | 1886年9月1日 | ||||||||
货币 | 银两 俄罗斯卢布 | ||||||||
时区 | UTC+8 | ||||||||
| |||||||||
今属于 | 中国 |
热尔图加共和国(俄语:Желтугин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又译哲尔图加共和国、极尔图加共和国、极尔吐加共和国等,也被称作阿穆尔加利福尼亚,是指1883年—1886年,黑龙江热尔图加河地区(又称老沟,今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西林吉镇金沟村,又称金沟林场),以沙俄冒险家谢列特金为首的一个共和国[1]。
成立经过
[编辑]远在沙皇政府考虑在它的亚洲国界上实施有效的经济监管之前,黄金的非法交易已经成为边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在19世纪的最后20年,黄金的发现引发了奔向黑龙江的热潮。从而促使几千名中产阶级寻富者、“捕猎者”、农民和流浪者来到这里碰运气。他们或是来自邻近地区,或是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其他地区,有的甚至来自其他国家。淘金者沿着界河两岸开挖,不分国籍。在1880年代,满洲地区最北部吸引了几百名来自黑龙江地区的俄罗斯人。他们穿过河流,加入中国河岸上的非法淘金活动,身边不远处就是中国矿工[2]。
自1883年起始,大批俄国人在中国热尔图加河上发现黄金宝藏的消息的驱使和俄国官方的怂恿庇护下,偷越黑龙江,在中国漠河地区盗采金矿,从而形成一个秘密的“黄金殖民地”,即所谓的“热尔图加共和国”。
地处的黑龙江省西北端的漠河,与俄国隔江相望,此地藏金最富,自清初以来就被誉为“东金山”,又号称“金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后,中国黑龙江以北的黄金产地被沙俄攫取,并且继续施用各种手段,侵占黑龙江以南的中国产金之地,漠河地区是它所觊觑的目标之一。据载,1883年俄国人谢列特金等人探知漠河地区金藏丰富的消息后,随即纠集大批俄人越境前来盗采。从1884年开始,在老沟金矿所谓的“热尔图加共和国”已招工4000余名,造屋700余间,立窑500余所,工商列居,俨然一座重镇。据俄财政部编《满洲通志》记载,老沟金矿全盛时,矿工达1.5万人,其中有俄国人0.9万人,包括哥萨克、矿丁、工人、逃犯、退役军官、传教士、商人、西伯利亚土著和无业流民等,其余为华民、朝鲜人、德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和犹太人。“热尔图加共和国”为了使采金活动得到保证,组织各方会议,成立“采金事务所”,由俄人谢列特金任事务所总首领。所下分5个区,统辖700余个“作业组”。“热尔图加共和国”设立管理机构后,又制定法律,征收捐税,组建150人的武装,建立教堂等公共设施。于是,在法律、税收、武装、东正教与采金活动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的所谓的“热尔图加共和国”,也被称为“阿穆尔的加利福尼亚”(俄语:Амурская Калифорния)。它既是沙俄的黄金殖民地,又是沙俄越江向中国继续扩张的据点[3]。
覆灭
[编辑]中俄伊犁交涉和中法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为防止南北受敌,决定通过交涉的方式和平解决俄人开采漠河黄金问题。清政府制定了通过交涉和武力驱逐的总方针,即一方面,通过交涉,使俄收回过江俄人;另一方面整顿军备,准备以武力驱逐。
1885年6月,在清政府多次警告下,俄国阿穆尔总督科尔发出通告令俄人撤回。但仍有俄人继续开采。1886年9月1日,清政府调集官兵,使采金俄人纷纷出山,逃回俄境。清军将热尔图加700余所房屋,500余所地窖全部焚毁。此后,一些俄国人乘清军防备松懈,再度潜入金矿,在经多次清剿收效不大的情况下,清军迅速增兵,分三路进剿,俘获俄国人343人,押解出山,交给俄站官接收。至此,“热尔图加共和国”灭亡[4]。
参考文献
[编辑]- ^ 作者:不详;来源:东北网;编辑:杨禹. 热尔图加共和国. 东北网黑龙江>黑龙江综合 正文. 2009年10月9日 [2009年10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8月5日) (中文(简体)).
- ^ 作者:吴若痕. 中国的“瓦西里”与他的俄罗斯朋友——走私者与他们的跨文化身份. 俄罗斯研究 (Russian Studies)>2013年第2期>总第180期. 2013年4月 [2013年4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文(简体)).
- ^ 来源:中国作家网. 老沟. 中国作家网>作品在线>在线阅读>独语东北>正文. 2007年1月22日 [2007年1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23日) (中文(简体)).
- ^ 来源:《中国矿藏大发现》;李兆庆 张彬/文. 极北边地的金穴——漠河金矿的前世今生. 矿秘书网>矿产信息>正文. 2013年9月25日 [2013年9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30日)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