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水门长江大桥
外观
东水门长江大桥 | |
---|---|
坐标 | 29°33′39″N 106°35′13″E / 29.560833°N 106.586944°E |
承载 | 上层:双向四车道公路 下层: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 |
跨越 | 长江 |
地点 | 重庆市渝中区-南岸区 |
设计参数 | |
桥型 | 斜拉桥 |
全长 | 1,124.947米(3,691英尺) |
宽度 | 24米(79英尺) |
高度 | 172.61米(566英尺) |
最大跨度 | 445米(1,460英尺) |
历史 | |
设计师 |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施工单位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开工日 | 2009年12月29日 |
完工日 | 2014年3月15日 |
开通日 | 2014年3月31日 |
地图 | |
东水门长江大桥,是位于中国重庆市的一座公路与轨道交通两用斜拉桥,跨越长江,距上游石板坡长江大桥和下游朝天门长江大桥的距离均为约3.35公里,连接渝中区和南岸区,是渝中半岛朝天门地区的第一座跨江大桥,与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合称“两江大桥”。大桥设计为双塔单索面部分斜拉桥,全长1,124.947米,桥面总宽24米,主跨445米。双主塔的塔柱设计为圆润的天梭造型,其中南塔总高172.61米,北塔总高162.49米。大桥分上下双层布设桥面,上层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公路(城市次干道),下层桥面为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的双线轨道。大桥主塔基础工程于2009年12月29日开工,2014年3月31日正式通车。[1][2]
设计
[编辑]最初因为轨道交通的建设而设计了东水门长江大桥,后考虑到大桥如果不具备车行条件将会造城资源的浪费,于是最终设计为公路与轨道交通两用斜拉桥[3]。在“引导车流快速往来于南岸和江北”的目的下将大桥设计了桥面单向两车道,双向四车道[3]。大桥主桥长858米,三跨布局,主跨445米,南边跨222.5米,北边跨190.5米;上层公路桥面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大桥主墩位于砂岩出露区,属于稳定岩石,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桥墩区抗震基本烈度为VI度,按VII度设防;桥墩呈八角形设计,能更好地分解撞击力。[2][4]
东水门长江大桥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索梁锚固形式修建,索塔锚吨位居世界第一;斜拉索为139根平行钢绞线,最大承担拉力达1,450吨力,为世界桥梁之最;主桥塔下大吨位支座首次采用牛腿支撑方式。[2][4]
建设历程
[编辑]- 2009年12月29日,大桥主塔基础工程开工。
- 2011年4月20日,大桥主塔基础工程竣工验收。
- 2011年4月30日,除索塔基础以外的其余工程开工。
- 2011年6月22日,开盘浇筑第一节索塔混凝土。
- 2012年12月1日,主塔成功封顶,大桥建设全面转入上部结构安装部分。
- 2012年5月18日,钢梁架设正式开始。
- 2012年10月22日,北塔开始挂设第一对斜拉索。
- 2013年2月6日,主桥顺利合龙。
- 2013年10月26日,钢桥面喷砂除锈、防水层施工开始。
- 2014年1月26日,完成大桥成桥荷载试验。
- 2014年3月15日,标线工程完成,全桥完工。
- 2014年3月25日,大桥通过专家验收。
- 2014年3月26日,通过竣工验收,达到通车条件。
- 2014年3月31日,上层公路桥正式通车。[4]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陈超. 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通车 大桥修建刷新多项纪录. 中新网. 2014-03-31 [2014-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1).
- ^ 2.0 2.1 2.2 蒋艳 刘波. 施工历时4年多 东水门大桥创造多个世界第一. 重庆晨报. 2014-03-30 [2014-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 ^ 3.0 3.1 重庆晨报记者. 东水门大桥为啥这样窄?. 华龙网. 重庆晨报. 2014-04-22 [2016-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3).
- ^ 4.0 4.1 4.2 罗永攀. 明日零时 东水门长江大桥通车. 重庆商报. 2014-03-30 [2014-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