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伦德尔
国家/地区 | 捷克斯洛伐克(1960–1992) 美国(1992–) |
---|---|
居住地 | 美国康涅狄格州戈申 美国佛罗里达州维罗海滩[1] |
出生 | 捷克奥斯特拉瓦 | 1960年3月7日
身高 | 1.88米(6英尺2英寸)[2] |
转职业年 | 1978 |
退休年 | 1994 |
持拍 | 右手持拍(单手反拍) |
职业奖金 | $21,262,417美元 |
名人堂 | 2001 (名人堂网站) |
单打成绩 | |
职业战绩 | 1068–242(81.53%) |
冠军头衔 | 94(网球史上第四) |
最高排名 | 1(1983年2月28日) |
大满贯单打成绩 | |
澳网 | 冠军(1989、1990) |
法网 | 冠军(1984、1986、1987) |
温网 | 亚军(1986、1987) |
美网 | 冠军(1985、1986、1987) |
其他大型单打赛事 | |
ATP总决赛 | 冠军(1981、1982、1985、1986、1987) |
双打成绩 | |
职业战绩 | 184–139(56.97%) |
冠军头衔 | 6 |
最高排名 | 20(1986年5月12日) |
大满贯双打成绩 | |
澳网 | 第三轮(1984) |
法网 | 四强(1980) |
温网 | 第二轮(1985) |
美网 | 第三轮(1980) |
团体成绩 | |
戴维斯杯 | 冠军(1980) |
伊万·伦德尔(捷克语:Ivan Lendl,1960年3月7日—),已退役的捷克裔美国男子网球运动员,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八座大满贯得主,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
伦德尔是极少数在能同时在硬地场和红土场取得辉煌成绩的球员,堪称网球史上最佳传奇之一。同时,伦德尔也是网球史上至今唯一一位在单项大满贯赛事连续8年男子单打决赛者(1982–1989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伦德尔与同时代的另一位天王巨星麦肯罗之间的较量是网球史上最伟大的对手组合之一,两人在ATP单打比赛(包括Grand Prix和WCT)交手达36次(伦德尔21:15麦肯罗,是网坛三巨头任何两人对决之前ATP单打对赛最多的组合,现为第四位)。而两人也基本瓜分1980年代世界男子网球坛的江山,其中麦肯罗称霸上半期,而伦德尔则称霸下半期,但事实两人年龄只相差一岁多。
伦德尔曾是前英国网球球王穆雷(和伦德尔一样,穆雷也是连续在首四个大满贯男单决赛均落败的球员)的恩师,穆雷生涯的5大里程碑的飞跃均师从伦德尔。
个人生活方面,伦德尔或许也是一位“小球天才”,因为他的高尔夫球也打得不错,他的双胞胎女儿伊莎贝尔·伦德尔也是高尔夫球精英。
网球生涯
[编辑]伦德尔是80年代最佳男子网球员,他是唯一一名球员在整个80年代每一年都能保持ATP单打年终排名前十,他在职业生涯共夺得94项ATP认可赛事男单冠军(基本都在1980年至1989年取得的),当中包括8个大满贯赛事和5个年终赛,并曾在1985–1987年和1989年四度年为ATP年终球王;由于他无论在红土场和硬地场都有辉煌成绩(无论泥地〈红土、绿土〉或硬地赛男单冠军均超过20个,红土法网或所有硬地大满贯男单冠军各自是三个或以上),所以被公认为当代的“红土王”和“硬地王”。而且因为他在整个80年代参赛量惊人,1980–1982年三季中的每一季参赛均超过100场,1982、85-87、89年五季中的每一季均至少74胜并有90%以上胜率,而被公认为“铁人”。
早期生涯(1978年转为职业球员至1984年法网前夕)
[编辑]早在1978年,伦德尔已夺得法网和温布尔登男子青少年组单打双料冠军。同年,他也获得ITF少年组男子世界冠军,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男网运动员。瑞典球王博里(同年这两项大满贯的成年组男单冠军)更曾预言他将来必成大器。
1978年转为职业球员的他,在1979年布鲁塞尔站打入其处子男单决赛,更在1980年休斯敦站首夺男单冠军。1980年代初,伦德尔已夺得多次ATP巡回赛单打冠军(1984年法网前夕,伦德尔已夺得40项冠军,包括1981和82年两次年终大师赛)。1981–1982年,他和这两年的年终球王约翰·麦肯罗的对赛成绩更达到7:0全胜(包括1981年法网和年终大师赛,以及1982年美网和年终大师赛),成了后者克星,但他却在这两次大满贯男单决赛中失利,他分别败于麦肯罗的前期宿敌博里和康诺尔斯。
国家队方面,伦德尔也曾率领捷克斯洛伐克男子网球国家队夺得1980年戴维斯杯和1981年世界团体杯。
1982年,连同WCT赛事在内,伦德尔赢了15站巡回赛男单冠军(包括年终大师赛,这个也是他生涯夺得男单冠军数目最多的赛季),虽然他缺席了温布尔登,但他在美网杀入决赛,不过不敌30岁东道主老将兼三届盟主康诺尔斯。当年要不是ATP不承认WCT的比赛成绩,伦德尔早在1982年已经可以登上世界第一。1983年2月,伦德尔首登ATP男单世界第一名,不过因为没有赢过任何大满贯男单锦标,换来的是外界质疑。该年他分别打入美网和澳网男单决赛,不过分别败于康诺尔斯和维兰德,仍与大满贯无缘,这是他生涯早年连续4次在大满贯决赛中失利(1981年法网、1982年美网、1983年美网、1983年澳网)。1983–1984年,麦肯罗继续强势,而伦德尔每每遇到麦肯罗却连续败北,麦肯罗在1984年头42场连胜的当中五个比赛(包括在1984年初举行的1983年年终大师赛、1984年的费城、布鲁塞尔、森林小丘WCT、世界团体杯)的单打赛事中,均在决赛完胜伦德尔,此时麦肯罗已变成伦德尔的克星。
转捩点:1984年法网男单决赛
[编辑]1983–1984年法网前夕,不止是麦肯罗的巅峰,更是伦德尔的恶梦:连续遇麦肯罗不胜。1984年作为发球上网的麦肯罗,突破性首次打入法网男单决赛,伦德尔作为当年最强的红土场高手之一,也在四强击败1982年冠军得主维兰德,打入决赛,这意味“伦德尔-麦肯罗”这个宿命对决无可避免。
由于当时25岁的麦肯罗已是五个男单大满贯得主兼世界第一,而伦德尔却在前四次大满贯男单决赛中失利,即使作为红土高手的他,也在法网男单决赛比赛初段因心情紧张而失准。尤其是伦德尔只比麦肯罗年轻一岁,若伦德尔再于大满贯决赛受挫,极可能改写网坛历史~伦德尔长期无大满贯而最终殒落,麦肯罗继续称霸80年代中后期。
在法网男单决赛的比赛中,麦肯罗一开始虽领先伦德尔两盘(比分6-3, 6-2),但伦德尔在这之后决定增加上旋高吊球跟反拍穿越球的比例,同时间、疲劳与脾气失控(比如在第三盘1-1伦德尔发球0-30时犯下一记失误后走向场边对摄影机的耳机警示[3])击溃了麦肯罗的状态,使得伦德尔最终倒赶三盘以比分 6-4, 7-5, 7-5带走胜利,麦肯罗个人生涯最长的连续42场单打不败纪录亦被终结。这场比赛也是麦肯罗距离法网男单冠军最近的一次。在麦肯罗的自传中形容这次的失利是最痛苦的一次输球,并称之为职业生涯的影子来作为无法赶走的印象。
1984年无疑是“麦肯罗年”(温布尔登及美网男单决赛分别完胜康诺尔斯和伦德尔两位最大竞争者),但伦德尔在这次法网男单决赛以盘数3-2反胜麦肯罗并首夺大满贯锦标后,渐渐建立信心和扭转对阵后者的不利局面,也埋下了一年后取代麦肯罗的伏线。
称霸1980年代下半期(1985年–1987年)
[编辑]1985年初,男子网球坛也开始进入了伦德尔独霸的年代,当年作为伦德尔早年第二宿敌的康诺尔斯已32岁,之前两人的对阵纪录是较康诺尔斯年轻7.5年的伦德尔输多赢少,包括1982年和83年两次美网决赛,但进入1985年之后,康诺尔斯面对伦德尔强大的正手只能完全倒下来,伦德尔在男单比赛逢遇康诺尔斯必胜(伦德尔对康诺尔斯17连胜),而两人的对阵纪录也在1985年开始刚好逆转。不过,于同年在红土场举行的世界团体杯赛事中,伦德尔和梅奇日领衔的捷克斯洛伐克队,被康诺尔斯和麦肯罗联手的美国队打败,失落冠军。
同年,伦德尔再次杀入法网决赛,这次对手是上年四强的手下败仗兼1982年盟主维兰德,比赛结果是伦德尔卫冕失败。这一年,伦德尔其实赢下不少比赛,积分暴涨以致他也能挑战世界第一的麦肯罗,但在两站的夏季北美硬地赛(史卓顿山和蒙特利尔)男单比赛决赛中,伦德尔接连被麦肯罗击败,导致伦德尔重登世界第一的时间延迟。
1985年美网决赛,又是上届决赛兼早前两站的夏季北美硬地赛决赛的翻版,不过这次结果完全相反,伦德尔直落三盘击败比赛中没精打采、东道主卫冕冠军兼世界第一的麦肯罗,并首夺美网冠军。麦肯罗自这次失利后,在巡回赛表现不佳兼多次缺席,再没有重登世界第一和夺得男单大满贯,相反伦德尔越战越勇,美网夺标后重登世界第一,又连续在美网之后四站巡回赛(斯图加特室内赛、悉尼室内赛、东京室内赛、温布利)夺得男单冠军,之后仅在当时仍在季尾举行的草地澳网四强败于最后冠军埃德贝里,更在季末的年终大师赛决赛打败新冒起的同年温布尔登男单冠军贝克尔,夺得冠军,牢牢保持年终世界第一。1985年的法网、温布尔登、澳网男单冠军则分别由较伦德尔年轻至少4年的维兰德、贝克尔、埃德贝里瓜分夺得,不过1985–1987年这三年的男子网球坛,基本都是伦德尔天下。
80年代中后期,伦德尔取代了约翰·麦肯罗,统治了男子网坛。他可以说是约翰·麦肯罗皇朝的终结者。
1986和1987年,是伦德尔独孤求败的两年,这在两年中,伦德尔均轻松在法网、美网、年终大师赛三个大赛(1986法网、美网及年终大师赛男单三项决赛分别击败瑞典的波恩佛斯(Mikael Pernfors)、同胞梅奇日和德国金童贝克尔; 1987年则在这三项赛事的男单决赛对高峯期宿敌维兰德三连杀。)和年终世界第一荣誉均成功抡元,两年胜仗均达74场,合共17个男单锦标,落败场数均是个位数,唯一的遗憾是他在这两年均打入温布尔登男单决赛,却接连败于卫冕的贝克尔和发球上网高手卡什,夺得亚军,这个在网球坛可算是最高荣誉的比赛也是伦德尔辉煌职业生涯中唯一未能够征服的大型赛事。
虽然在巅峰期,伦德尔在职业赛得意,然而在这段期间,他和国家发生矛盾~ 他曾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政权反对下参加在南非举行的一项网球赛事,被勒令禁止出外参赛,然而已身在异乡的他在1986年正式移居美国,并自此拒绝再代表国家参加比赛,于是他被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共产政府和网球协会指为叛徒。
老对手:维兰德称雄ATP(1988年)
[编辑]1987年,伦德尔在法网、美网、年终大师赛决赛三遇维兰德,巅峰的伦德尔顺理成章对后者三连杀。也激发起了后者在1988年的三满贯传奇。
1985–1987年的伦德尔处于顶峰,赢下了多个重要奖项,频密无休的比赛却换来疲劳和伤患,问题在1988年爆发。1988年,伦德尔接连在澳网(当时已改期至年初并增加奖金吸引好手参与,令其变回名乎其实的“四大满贯”之一)、法网、温布尔登失利,相反他上季的手下败将维兰德连赢澳网、法网,后者的排名也直线上升,大有追过伦德尔之势。1988年美网,这两位前二种籽也在决赛相遇,维兰德在马拉松式的五盘大战击败伦德尔,粉碎伦德尔四连霸美梦。维兰德因首夺美网而积分暴涨,取代伦德尔成为世界第一。事实上,伦德尔当年虽然只有三个冠军(现在来说三个都是1000大师赛级别),但仍然保持第二,成绩不算太差,只是和他前三年巅峰比,成绩确下滑了一大截,尤其是对手维兰德一年创造三满贯传奇,是1980甚至1990年代其他球王都无法做到的纪录。
不过,伦德尔自1985年美网至1988年澳网,已经连续十次在大满贯男单比赛打入四强,这个纪录要到费德勒打入2007年澳网男单四强后(第十一次)才被改写,足见当时伦德尔的大赛成绩非常稳定强大(若将大满贯+年终赛计算,连续次数更达13次,当然,后来的费德勒在这个统计更达22次)。
重登世界第一 (1989年)
[编辑]比伦德尔年轻四年的维兰德自1988年夺得三满贯后,出人意表的几乎再没有任何佳作。在1989年澳网第二轮,卫冕的维兰德被籍籍无名的Ramesh Krishnan击败,而伦德尔却在赛事中夺冠~决赛打败同胞兼汉城奥运会男单冠军梅奇日。一来一回,维兰德积分暴跌而伦德尔积分上升,导致维兰德坐了世界第一皇座只有短短20周,伦德尔自此轻松重登世界第一。凭借1989年的澳网和其他9个男单冠军,以及温布尔登四强和美网亚军,足以令伦德尔继1985–1987连续三年后,再夺得年终世界第一,而他输的所有比赛,击败他的球员刚好全数成了赛事最后冠军。但事实上,伦德尔当时已接近三十岁,这个年纪是大多数天王天后级球员下滑的界线,伦德尔也不例外,当年球坛也开始成年轻人天下:他在法网十六强被年轻他12年的张德培以盘数3比2反胜并最终夺冠。在温布尔登男单四强和美网男单决赛,均被比他年轻7.5年的老对手贝克尔击败,后者最终成了当年唯一男单大满贯的双冠王,同时贝克尔也成了伦德尔在大满贯的克星。在年终大师赛四强,伦德尔也败于比他年轻近6年的埃德贝里,后者最终击败贝克尔夺冠。
伦德尔在1985–1987年和1989年这四年登上年终球王宝座(ATP球王周数共270周,至今仍为历来第4位,仅次于389周的德约科维奇、310周的费德勒和286周的桑普拉斯;连续球王周数最长达157周,至今也是仍为历来第3位,仅次于连续237周的费德勒和连续160周的康诺尔斯)。
卫冕澳网、放弃法网、争逐温布尔登失败(1990年)
[编辑]1990年澳网男单决赛,伦德尔和埃德贝里首两盘打成一比一,但后者因伤主动退出,伦德尔成功卫冕,不过这也是他最后一个大满贯男单冠军。作为卫冕年终第一的伦德尔,此时已经30岁,虽然手握8个男单大满贯锦标,当中3个法网正是他善长的红土场举行,就是欠缺草地场的温布尔登冠军,结果他为了当年的草地赛季和争取温布尔登男单冠军,作出一个惊人决定~放弃当年整个红土赛季,专心为温布尔登备战,由于当时他和贝克尔及埃德贝里的世界第一之争非常激烈,放弃自己善长的红土赛即意味自己在卫冕年终世界第一的机会大减。
伦德尔是底线进攻型球员,发球上网的技术不及麦肯罗、埃德贝里及贝克尔等这类草地赛专家,所以正当各路群雄在法网厮杀,自己就专心在草地上苦练发球上网以争取个人首个温布尔登男单冠军。
女王杯网球赛是温布尔登的热身赛,当年作为卫冕冠军的他,在四强及决赛分别遇到麦肯罗和贝克尔这两位草地专家(两人都曾在温布尔登男单三夺冠军),凭借早早在草地场备战,伦德尔轻松击败他们,成功卫冕这项草地赛事冠军。温布尔登大会又尊重原有世界排名系统,把他列为一号种子,但抽签结果是他可能会在四强遇上另一位草地专家埃德贝里。
有惊无险,伦德尔和埃德贝里都杀入四强,意味双方必须争取唯一一个决赛席位。四强比赛中伦德尔虽然经常上网,打高位截击也不差,但埃德贝里以娴熟的半截击战术 (低位截击),令伦德尔以直落三盘1-6、6-7、3-6败阵下来。埃德贝里在决赛也惊险击败贝克尔夺冠,令他的世界排名绩分追近伦德尔,由于伦德尔放弃红土赛季保分战,加上埃德贝里在当年越战越勇,最终伦德尔在当年8月让出世界第一予埃德贝里,埃德贝里最后成功当了1990年年终世界第一,其后又在1991年卫冕皇座。相反,已达而立之年的伦德尔再没有回到世界第一。
后期生涯(1990年美网至1994年退休)
[编辑]1990年美网,伦德尔在八强的五盘大战中,被东道主球手桑普拉斯击败,连续打入美网决赛的纪录锁定在八次(1982–1989,至今仍然是最长纪录),后者最终夺得其首项大满贯男单冠军。
1991年澳网,伦德尔在四强以五盘大战杀退两届盟主埃德贝里,但在决赛不敌年轻的贝克尔,宣告卫冕失败。已经31岁的他,比赛状态不断下滑,更在1991–1992年多次硬地大满贯不敌年轻的埃德贝里。
1992年,他正式加入美国籍。
1993年,他在巡回赛夺得两个男单冠军~慕尼黑站(决赛击败东道主球员、1991年温布尔登男单冠军施蒂希)、东京室内赛(决赛击败美国新秀托马田),使他连续在14个赛季(1980–1993)都获得过至少一项巡回赛男单锦标。
1994年,伦德尔打入了其个人最后一个巡回赛~悉尼站,他在决赛以直落两盘6–7, 4–6败于世界第一的桑普拉斯。无独有偶,在澳网男单16强比赛,伦德尔也败于后者,后者最终夺冠并完成男单大满贯三连霸(1993年温布尔登、1993年美网、1994年澳网)。作为80年代第一霸主伦德尔,在生涯末期接连败于90年代第一霸主桑普拉斯,也预示众80年代天王宣告落幕,新一代上位的局面。
1994年夏季,他在曾是自己多次打入决赛的美网男单赛事于第二轮止步。当年的12月21日,接近35岁高龄的伦德尔宣告因长期背伤关系,正式告别职业网球坛。
总结辉煌
[编辑]他早期生涯的1978–1984年,主要对手有康诺尔斯、博里、麦肯罗和维兰德,因为他和前三者先后垄断网坛连续十四年(1974–1987年)而被称为“网坛四大金刚”。在84年法网前一共赢过40个ATP官方认可赛事男单冠军,却在前四次大满贯失利,但随着84年法网决赛反胜麦肯罗,奠定日后将后者打下神坛,长期占据世界第一的基础。
1985年–1990年夏季,伦德尔大多数时间稳占世界第一,其中包括7夺大满贯男单冠军和3夺ATP年终总决赛冠军。当时年老的康诺尔斯和被耗尽的麦肯罗仍有一定战力,比他低半代的维兰德、埃德贝里、贝克尔和卡什处于上升期,及后美国四大天王(桑普拉斯、阿加西、考瑞尔、张德培)皆冒起,以及其他如穆斯特、伊万尼塞维奇等也开始冒出头,这个伟大又充满竞争对手的年代,主角仍是伦德尔。
他总共夺得94项ATP巡回赛单打冠军(ATP史上认可单打冠军第四最多,包括8项大满贯锦标),并且是自公开赛年代(Open Era)以来唯四位至少在连续14个球季每季均获得至少一项ATP巡回赛单打冠军的球员(于2015年被瑞士球员费德勒打破,后来的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更到达17年和19年的纪录)。生涯单打成绩为1068胜242负,胜率为81.52%,获得奖金共21,262,417美元。
与个性张扬、行为不羁的老对手约翰·麦肯罗相反,伦德尔的性格内敛、低调,而且打球缺乏激情,也许是他不受球迷欢迎的原因,另外他是男单六个大满贯以上得主中,唯一一位大满贯男单冠军数目比亚军少的球员,加上从来没有称霸温布尔登,也直接影响他在网球GOAT级别比评的地位。
他连续4年打入法网决赛(1984–1987年)并3次夺标,连续8年打入美网决赛(1982–1989年)并3连冠,连续9年打入年终大师赛决赛(1980–1988年)并5次夺标。
教练生涯
[编辑]自入籍美国后,伦德尔定居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和老对手约翰·麦肯罗不同,退役后的他甚少公开参加有关网球事业, 反而醉心打高尔夫球。仅在2005年美网男单决赛后,他为冠军费德勒和亚军阿加西颁奖。
及后,由于年轻球员穆雷和他早期生涯相似~在首四个大满贯男单决赛落败,使他感同身受,所以决定出任后者的教练。
伦德尔两度成为英国球手穆雷的教练,伦德尔在2011年12月31日至2014年3月19日首次任教穆雷,期间夺得过三项重要男单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2年美网、2013年温布尔登),2016年6月12日,伦德尔再次执教穆雷,结果后者获得温布尔登男单冠军,以及在里约热内卢成功卫冕奥运网球男单冠军。
技术分析
[编辑]伦德尔是一名以侵略型底线型球员,右手为正手,反手以单手拍。1980年代,他和贝克尔是力量型网球代表。
他的特点是拥有良好体能和斗志,正手力量强劲,而且打球十分科学化。他的发球虽然强劲,却稳定性略嫌不足,反而稳定而强大的底线抽击能力、正手和Inside out才是他的致命武器。他在跑动中击球。
另外,他重视科学化和体能训练,无论在场内经常研究对手的特点并做笔记,他又有长期雇用自己专用的穿拍师,比赛前更自备木屑、滑石粉去汗和防滑。他使用无涂层的天然肠线(张力一般是72-72.5lb),每次比赛前均带备多支新穿线的球拍并以胶袋密封,比赛每次换球的时候都会更换新球拍以保持肠线的张力和手感。他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职业网球员,他很多职网上的细节在当时来说是十分新颖,更被后世多名职网球员效法和采用,所以伦德尔被公认为“现代网球之父”。
他的特点是头脑冷静,不会在比赛中情绪激动。因为他来自华约国家捷克斯洛伐克,职业生涯处于在美苏冷战的年代后期,他在美国不受大众的欢迎。《体育画报》曾形容他说:“冷酷、坚硬、无情,伦德尔是一台打球的机器。” 老对手约翰·麦肯罗经常说他只是一台机器、打球欠缺激情和枯燥无味,认为观众不会欢迎一台机器成为世界第一。事实他很少和对手或裁判发生冲突,甚至有球迷向他喝倒采,他的情绪仍不受波动。他认为:“如果观众为我喝彩,我会击败对手以回报观众;如果观众为我的对手喝彩,我会更加努力击败对手以“回报”观众。”1984年美网半决赛,伦德尔对阵澳大利亚名将卡什,观众席上有人不断地向他喝倒采,甚至有人站起来大喊“伊万滚回去!”,伦德尔依旧面无表情,直至把卡什击败,然后以一个冷漠的背影离开赛场。
红土、室外硬地和室内赛场(硬地或地毯)等场地是底线进攻型的他最善长比赛的场地。由于他在草地亦常用发球上网战略,故他在草地场亦有77%获胜率,他于1986及87年连续在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决赛中落败而获得亚军,他在两届决赛分别败于两位以发球上网为主的网球运动员贝克尔和卡什。
大满贯
[编辑]男单冠军(8)
[编辑]年份 | 比赛 | 场地 | 决赛对手 | 对手国籍 | 胜方比分 |
---|---|---|---|---|---|
1984 | 法网 | 红土 | 约翰·麦肯罗 | 美国 | 3–6、2–6、6–4、7–5、7–5 |
1985 | 美网 | 硬地 | 约翰·麦肯罗 | 美国 | 7–61、6–3、6–4 |
1986 | 法网 | 红土 | 波恩佛斯 | 瑞典 | 6–3、6–2、6–4 |
1986 | 美网 | 硬地 | 梅奇日 | 捷克斯洛伐克 | 6–4、6–2、6–0 |
1987 | 法网 | 红土 | 维兰德 | 瑞典 | 7–5、6–2、3–6、7–63 |
1987 | 美网 | 硬地 | 维兰德 | 瑞典 | 67–7、6–0、7–64、6–4 |
1989 | 澳网 | 硬地 | 梅奇日 | 捷克斯洛伐克 | 6–2、6–2、6–2 |
1990 | 澳网 | 硬地 | 埃德贝里 | 瑞典 | 4–6、7–63、5–2(埃德贝里因伤中途退出) |
男单亚军(11)
[编辑]年份 | 比赛 | 场地 | 决赛对手 | 对手国籍 | 胜方比分 |
---|---|---|---|---|---|
1981 | 法网 | 红土 | 博里 | 瑞典 | 6–1、4–6、6–2、3–6、6–2 |
1982 | 美网 | 硬地 | 康诺尔斯 | 美国 | 6–3、6–2、4–6、6–4 |
1983 | 美网 | 硬地 | 康诺尔斯 | 美国 | 6–3、62–7、7–5、6–0 |
1983 | 澳网 | 草地 | 维兰德 | 瑞典 | 6–1、6–4、6–4 |
1984 | 美网 | 硬地 | 约翰·麦肯罗 | 美国 | 6–3、6–4、6–1 |
1985 | 法网 | 红土 | 维兰德 | 瑞典 | 3–6、6–4、6–2、6–2 |
1986 | 温布尔登 | 草地 | 贝克尔 | 西德 | 6–4、6–3、7–5 |
1987 | 温布尔登 | 草地 | 卡什 | 澳大利亚 | 7–65、6–2、7–5 |
1988 | 美网 | 硬地 | 维兰德 | 瑞典 | 6–4、4–6、6–3、5–7、6–4 |
1989 | 美网 | 硬地 | 贝克尔 | 西德 | 7–62、1–6、6–3、7–64 |
1991 | 澳网 | 硬地 | 贝克尔 | 德国 | 1–6、6–4、6–4、6–4 |
ATP年终赛
[编辑]冠军(5)
[编辑]年份 | 举行地点 | 决赛对手 | 对手国籍 | 胜方比分 |
---|---|---|---|---|
1981 | 美国纽约 | 格鲁莱蒂斯 | 美国 | 65-7, 2-6, 7-66, 6-2, 6-4 |
1982 | 美国纽约 | 约翰·麦肯罗 | 美国 | 6-4, 6-4, 6-2 |
1985 | 美国纽约 | 贝克尔 | 西德 | 6-2, 7-64, 6-3 |
1986 | 美国纽约 | 贝克尔 | 西德 | 6-4, 6-4, 6-4 |
1987 | 美国纽约 | 维兰德 | 瑞典 | 6-2, 6-2, 6-3 |
亚军(4)
[编辑]年份 | 举行地点 | 决赛对手 | 对手国籍 | 胜方比分 |
---|---|---|---|---|
1980 | 美国纽约 | 博里 | 瑞典 | 6-4, 6-2, 6-2 |
1983 | 美国纽约 | 约翰·麦肯罗 | 美国 | 6-3, 6-4, 6-4 |
1984 | 美国纽约 | 约翰·麦肯罗 | 美国 | 7-5, 6-0, 6-4 |
1988 | 美国纽约 | 贝克尔 | 西德 | 5-7, 7-65, 3-6, 6-2, 7-65 |
ATP巡回赛
[编辑]单打
冠军(94)
[编辑]- 1980年 (7) - 休斯敦WCT(橡树河国际赛)、蒙特利尔(加拿大公开赛)A、巴塞罗那、巴塞尔(大卫杜夫瑞士室内赛)、东京-1(东京室外赛)、香港、台北
- 1981年 (10) - 斯图加特-1(斯图加特室内赛)、拉斯维加斯(阿兰·金经典赛)A、蒙特利尔(加拿大公开赛)A、马德里、巴塞罗那、巴塞尔(大卫杜夫瑞士室内赛)、维也纳、科隆、布宜诺斯艾利斯、沃尔沃集团年终大师赛
- 1982年 (15) [4] - 德尔雷比奇WCT、热那亚WCT、慕尼黑WCT、史特拉斯堡WCT、法兰克福、休斯敦WCT(橡树河国际赛)、达拉斯WCT(WCT总决赛) 、森林小丘WCTA、华盛顿(索夫兰银行精英赛)、北康威、 辛辛那提A、洛杉矶WCT、那不勒斯WCT、哈特福WCT、沃尔沃集团年终大师赛
- 1983年 (7) - 底特律WCT、米兰、休斯敦WCT(橡树河国际赛)、希尔顿头WCT、蒙特利尔(加拿大公开赛)A、旧金山(太平洋海岸锦标赛)、东京-2(东京室内赛)A
- 1984年 (3) - 卢森堡、法网、温布利(前温布利职业锦标赛)
- 1985年 (11) [5] - 麦尔兹堡(普惠投资银行经典赛)、蒙特卡洛A、达拉斯(WCT总决赛)、森林小丘A、印第安纳波利斯(美国男子红土网球锦标赛)、美网、斯图加特-2(斯图加特室外赛)、悉尼-1(悉尼室内赛)、东京-2(东京室内赛)A、温布利(前温布利职业锦标赛)、纳贝斯克年终大师赛
- 1986年 (9) [6] - 费城(玉宝手表美国职业室内赛)A、Boca WestA、米兰、麦尔兹堡(普惠投资银行经典赛)、罗马(意大利公开赛)A、法网、斯卓顿山(沃尔沃集团国际赛)、美网、纳贝斯克年终大师赛
- 1987年 (8) [7] - 汉堡A、法网、华盛顿(索夫兰银行精英赛)、蒙特利尔(加拿大公开赛)A、美网、悉尼-2(Swan Premium 悉尼室内赛)、温布利(前温布利职业锦标赛)、纳贝斯克年终大师赛
- 1988年 (3) - 蒙特卡洛A、罗马(意大利公开赛)A、多伦多(加拿大公开赛)A
- 1989年 (10) [8] - 澳网、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Eagle 经典赛)、比斯坎湾A、森林小丘、汉堡A、女王杯、蒙特利尔(加拿大公开赛)A、波尔多、悉尼-2(澳大利亚室内锦标赛)、斯德哥尔摩A
- 1990年 (5) - 澳网、米兰、多伦多-1(多伦多室内赛)、女王杯、东京-2(东京室内赛)
- 1991年 (3) - 费城(美国职业室内赛)、田纳西州孟菲斯(美国全国室内锦标赛)、长岛(Norstar 银行哈姆雷特挑战杯)
- 1992年 (1) - 东京-2(东京室内赛)
- 1993年 (2) - 慕尼黑、东京-2(东京室内赛)
^ 注解A:为超9赛(共22项冠军)
亚军(52)
[编辑]- 1979年 (1) - 布鲁塞尔(比利时公开锦标赛)
- 1980年 (3) - 华盛顿-1、基茨比厄尔(杰内拉利公开赛)、沃尔沃集团年终大师赛
- 1981年 (5) - 印第安纳波利斯(美国男子红土网球锦标赛)、拉昆塔、里士满WCT、法网、斯图加特-2(斯图加特室外赛)
- 1982年 (5) - 拉昆塔、马德里、蒙特卡洛B、多伦多(加拿大公开赛)B、美网
- 1983年 (6) - 费城(美国职业室内赛)B、布鲁塞尔(Donnay 室内锦标赛)、达拉斯WCT(WCT总决赛)、美网、澳网 <草地>、沃尔沃集团年终大师赛
- 1984年 (8) - 费城(美国职业室内赛)B、布鲁塞尔(Donnay 室内锦标赛)、鹿特丹 #、森林小丘WCT、美网、悉尼-1(Custom Credit 澳大利亚室内赛)、东京-2(东京室内赛)B、沃尔沃集团年终大师赛
- 1985年 (3) - 法网、斯卓顿山(沃尔沃集团国际赛)、蒙特利尔(加拿大公开赛)B
- 1986年 (3) - 芝加哥、温布尔登、悉尼室内赛(Swan Premium 公开赛)
- 1987年 (4) - 比斯肯湾B、温布尔登、斯卓顿山(沃尔沃集团国际赛)##、东京-2(东京室内赛)B
- 1988年 (2) - 美网、纳贝斯克年终大师赛
- 1989年 (2) - 东京-1(东京室外赛)、美网
- 1990年 (1) - 斯图加特-1(斯图加特室外赛)
- 1991年 (3) - 澳网、鹿特丹、东京-1(东京室外赛)
- 1992年 (3) - 加拿大大师赛B、辛辛那提大师赛B、长岛(康涅狄格州公开赛)
- 1993年 (2) - 尼斯、费城(美国职业室内赛)
- 1994年 (1) - 悉尼-1(悉尼室外赛)
^ 注解B:为超9赛(共10项亚军)
# - 决赛战至6-0、1-0,因受炸弹恐吓而取消,伦德尔和对手康诺尔斯获判“双亚军”。
## - 决赛战至6-7、4-1,因天雨影响而取消,伦德尔和对手麦肯罗获判“双亚军”。
双打冠军(6)
[编辑]- 1979年 (1) - 柏林
- 1980年 (1) - 巴塞罗那
- 1984年 (1) - 温布利(前温布利职业锦标赛)
- 1985年 (1) - 斯图加特(斯图加特室外赛)
- 1986年 (1) - 麦尔兹堡(普惠投资银行经典赛)
- 1987年 (1) - 阿德莱德
团体
[编辑]世界团体杯
[编辑]戴维斯杯
[编辑]除了职业赛事成就突出外,伦德尔曾协助捷克斯洛伐克赢得1980年戴维斯杯冠军。
- 1980年决赛胜意大利5:0
- 按:戴维斯杯是一年一度男子网球的世界团体锦标赛,是国际网球比赛中最高水平的团体赛。
生涯统计
[编辑]- 生涯ATP单打锦标 :
- 94个 (ATP历年来第4)
- 室外硬地赛 : 22个
- 红土赛 : 28个
- 草地赛 : 2个
- 室内赛 : 42个
- 室内硬地赛 : 9个
- 地毯赛 : 33个
- 94个 (ATP历年来第4)
- 生涯单打胜仗 :
- 1068场(ATP历年来第5)
- 首位奖金超过2000万美元的ATP球员
- 单一球季胜仗过百 :
- 1980年 (105胜-28负)
- 1982年 (106胜-9负)
- 单一球季参赛过百 :
- 1980年 (133场,105胜-28负)
- 1981年 (110场,96胜-14负)
- 1982年 (115场,106胜-9负)
- 单一球季90%以上获胜率 (ATP史上唯一获得5次90%或以上单一球季获胜率) :
- 1982年 (92.17%,106胜-9负)
- 1985年 (92.31%,84胜-7负)
- 1986年 (92.50%,74胜-6负)
- 1987年 (91.36%,74胜-7负)
- 1989年 (94.05%,79胜-7负)
- 最长连续单一场地胜仗 :
- 室内赛 (硬地+地毯) : 66场 (1981年4月-1983年1月)
- 最长连续夺得ATP巡回赛单打冠军年数 :
- 14年 (1980年-1993年,ATP历年来第4)
- 最长连续进入ATP巡回赛单打决赛次数 :
- 18次 (1981年马德里-1982年森林山WCT,ATP历年来第1)
- 单一球季两夺大满贯男单冠军 :
- 1986年(法网、美网)
- 1987年(法网、美网)
- 最长连续进入法网决赛次数 :
- 4次 (1984年-1987年),当中3次夺标。
- 最长连续进入美网决赛次数 :
- 8次 (1982年-1989年,网球史上唯一一位单项大满贯连续8年男单决赛者),当中3次夺标。
- 最长连续进入年终大师赛决赛次数 :
- 9次 (1980年-1988年,ATP历年来第一),当中5次夺标。
- 最长连续进入大满贯男单决赛年数 :
- 11年 (1981年-1991年,网球史上历年来并列第1)
- 整年度ATP世界排名第一 :
- 2年 (1986年、1987年)
- ATP年终世界排名第一次数 :
- 4次 (1985年-1987年、1989年,ATP历年来并列第7)
- ITF世界冠军次数 :
- 4次 (1985年-1987年、1990年)
- ATP年度球员次数 :
- 3次 (1985年-1987年)
- 大满贯男单胜仗
- 222场 (网球史上历年来第5)
- 进入大满贯男单决赛次数 :
- 19次 (网球史上历年来第4)
- 澳网 : 4次 (1983年、1989年-1991年)
- 法网 : 5次 (1981年、1984年-1987年)
- 温布尔登 : 2次 (1986年、1987年)
- 美网 : 8次 (1982年-1989年)
- 19次 (网球史上历年来第4)
- 个人最长连续进入大满贯男单半决赛次数 :
- 10次 (1985年美网-1988年澳网,公开赛年代以来历年来第3)
- 个人最长连续进入大满贯男单决赛次数 :
- 3次
- 1983年美网亚军-1983年澳网亚军-1984年法网冠军
- 1986年法网冠军-1986年温布尔登亚军-1986年美网冠军
- 1987年法网冠军-1987年温布尔登亚军-1987年美网冠军
- 3次
- 不同国家及地区夺标 (ATP巡回赛单打冠军) :
- ATP球王 (世界排名第一) 周数 :
- 270周 (ATP历年来第4)
- 最长连续ATP球王周数 :
- 157周 (1985年9月9日-1988年9月11日,ATP历年来第3)
主要对战
[编辑]伦德尔对多位曾夺得ATP世界排名第一的球员有较佳对战成绩 :
- 伊利耶·纳斯塔塞 1 : 0[9]
- 吉米·康诺尔斯 22 : 13[10]
- 约翰·麦肯罗 21 : 15[11]
- 马茨·维兰德 15 : 7[12]
- 鲍里斯·贝克尔 11 : 10[13]
- 吉姆·考瑞尔 4 : 0[14]
- 安德烈·阿加西 6 : 2[15]
- 托马斯·穆斯特 4 : 1[16]
历年世界排名
[编辑]ATP单打年终世界排名
[编辑]年份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
ATP男子单打 年终世界排名 |
74 | 20 | 6 | 2 | 3 | 2 | 3 | 1 | 1 | 1 | 2 | 1 | 2 | 5 | 8 | 19 | 54 |
270周ATP单打世界排名第一
[编辑]球王任期 | 前任球王 | 继任球王 | 连续周数 | 累积周数 |
---|---|---|---|---|
1983年2月28日 - 1983年5月15日 | 康诺尔斯 | 康诺尔斯 | 11周 | 11周 |
1983年10月31日 - 1983年12月11日 | 约翰·麦肯罗 | 约翰·麦肯罗 | 6周 | 17周 |
1984年1月9日 - 1984年3月11日 | 约翰·麦肯罗 | 约翰·麦肯罗 | 9周 | 26周 |
1984年6月11日 - 1984年6月17日 | 约翰·麦肯罗 | 约翰·麦肯罗 | 1周 | 27周 |
1984年7月9日 - 1984年8月12日 | 约翰·麦肯罗 | 约翰·麦肯罗 | 5周 | 32周 |
1985年8月19日 - 1985年8月25日 | 约翰·麦肯罗 | 约翰·麦肯罗 | 1周 | 33周 |
1985年9月9日 - 1988年9月11日 | 约翰·麦肯罗 | 维兰德 | 157周 | 190周 |
1989年1月30日 - 1990年8月12日 | 维兰德 | 埃德贝里 | 80周 | 270周 |
参考资料
[编辑]- ^ Potter, Jerry. Fatherhood, golf keep Lendl busy. USA Today. December 7, 2006 [July 25,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10, 2006).
He lives with his family in Florida, splitting time between Vero Beach and Bradenton
- ^ Player profile – Ivan Lendl. ATP World Tour. [June 11,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20, 2022).
- ^ Youtube 1984年法網決賽麦肯罗情緒失控片段在2:08秒處. [2016-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1).
- ^ 原档.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 ^ 原档.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 ^ 原档.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 ^ 原档.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 ^ 原档.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 ^ 存档副本.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 ^ 存档副本. [2016-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1).
- ^ 存档副本.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5).
- ^ 存档副本.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 ^ 存档副本.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 ^ 存档副本.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 ^ 存档副本.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 ^ 存档副本.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