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山遗址
外观
24°58′10.6″N 121°26′2.8″E / 24.969611°N 121.434111°E
土地公山遗址,是台湾一处考古遗址,位于今新北市土城区大安里内,海拔约15~20米。
土地公山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圆山文化晚期代表遗址,是台北盆地大汉溪右岸较大遗址之一,另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群向丘陵浅山迁移的重要据点之一,其文化内涵包括新石器时代中期讯塘埔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圆山文化。
主要出土文物有石斧、石凿、石网坠、石锛、石锤及陶制器具(如双把方口罐、陶盖柄)等器具。其中出土一件青铜斧,是为台湾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少数有青铜器出土之重要遗迹地,足见本遗址极具历史意义。
发掘历史
[编辑]- 1955年:盛清沂、吴基瑞教授进行调查后发现。
- 1956年:石璋如、盛清沂进行地表调查。
- 1961年:由当时台北县文献委员会及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合作进行考古发掘。
- 1980年:黄士强、刘益昌再次进行地表调查。
- 1990年:因台北捷运“台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土城延伸线”兴建,委由刘益昌、陈仲玉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调查时,进行考古发掘。
- 2007年10月22日:当时台北县政府考量其文化及历史意义,指定为县定遗址进行保护。[1]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蔡佩颖. 台灣大百科 - 土地公山遺址. 中华民国文化建设委员会. [2010-03-27].[永久失效链接]
- 蔡丁财. 擺接史話-土城人文史蹟導覽. 台北县.: 台北县土城市公所. 2005. ISBN 9860008418.
- 刘益昌. 古老的土地公山人. 北县文化 (台北县: 台北县文化局). 1997, 52. ISSN 1812-9099.
延伸阅读
[编辑]- 盛清沂(1957)。光复后台北盆地边缘史前采集简报。台北文物,6(2): 1-39。
- 盛清沂(1960)。台北县志,卷四,史前志。台北县文献委员会,板桥。
- 刘斌雄、盛清沂、吴基瑞(1961)。台北县大安寮土地公山遗址发掘报告。台北县文献委员会,板桥。
- 黄士强、刘益昌(1980)。全省重要史迹勘查与整修建议-考古遗址与旧社部分。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交通部观光局委托,台北。
- 刘益昌(1992)。台北县土城乡土地公山、斩龙山遗址试掘报告。田野考古3(1):21-57。
- 黄士强、臧振华、陈仲玉、刘益昌(1993)。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研究计划,第一期研究报告。内政部委托,中国民族学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