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崠山

坐标24°41′33.3″N 121°18′13.1″E / 24.692583°N 121.303639°E / 24.692583; 121.30363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崠山
李崠山在台湾的位置
李崠山
李崠山
李崠山在台湾的位置
最高点
海拔1,913.6米(6,278英尺)[1]
地形突起度481米(1,578英尺)[2]
列表台湾小百岳台湾百名山
坐标24°41′33.3″N 121°18′13.1″E / 24.692583°N 121.303639°E / 24.692583; 121.303639[3]
地理
位置 台湾桃园市复兴区新竹县尖石乡
所属山脉雪山山脉
地质
岩石年代渐新世[4]
攀山
最简路线李栋山庄登山口→大混李崠山步道

李崠山[3]泰雅语b'bu' Tapungrgyax Tapung),又作李栋山[5]日治时期亦称山顶西侧的山头为太田山[6],是台湾桃园市复兴区高义里与新竹县尖石乡玉峰村、新乐村交界的一座山,属雪山山脉,海拔1913.6米,为台湾小百岳之一,也是高义里与新乐村最高峰。山顶立有一等三角点基石,附近留有日治时期建造的李崠隘勇监督所,2003年以“TAPUNG古堡”之名登录为新竹县定古迹。该山为玉峰溪上游数条支流与宝里苦溪的发源地,山脊呈东北—西南走向,西方连接大混山道下山等山,东方连接泰平山马望僧侣山等山,构成大汉溪油罗溪的分水岭,并有山径连接各山[7]

李崠山东南麓建有李栋山庄,为退伍荣民朱万鹤于1980年独立兴建,并常驻于此[8]。2018年11月,山庄发生火灾,高龄的朱万鹤因而迁居山下的荣民之家,由当地泰雅语教师蔡清郎接任第二代庄主[9]

历史

[编辑]

“李崠”一名的由来已无从考证,此名称于1910年代的地图中已经出现[6]。“崠”是客家话对山顶的称呼,一说当地的客家人可能原称“里崠”,即最里面的高山,后来被日本人讹记为“李崠”,遂沿用至今[10]

李崠山位于泰雅族马里阔丸群(Mrqwang)、基那吉群(Mknazi)与卡奥湾群(Gaogan)的传统领域,泰雅语称 b'bu' Tapungrgyax Tapung,意为“青苔之山”或“蕨之山”[10][11][12],其中山顶又称 Rubi,指草地或苔藓,有植被丰富,人迹罕至的意涵[13]

日治前期,李崠山一带作为台湾总督府在新竹地区的理蕃起点,设有许多隘勇线驻在所,其中隘勇线据点数量一度占了全台湾的三分之一,而李崠山山顶的隘勇监督所也是此时所建。当地的泰雅族人为抵抗隘勇线与樟木等森林资源的掠夺,曾与日警多次爆发冲突,当中以1911年、1912年与1913年三次大规模冲突最为惨烈,日警一度动用重兵器向当地部族进攻,时任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更曾亲自坐镇两个月,是为李崠山事件。三次战役最后皆以泰雅族人降服,日警隘勇线成功推进告终[13][14]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5000像片基本圖(105年) (地图). 国土测绘图资服务云 (国土测绘中心). 2016 [2022-09-23]. 
  2. ^ Lidong Shan (地图). PeakVisor (Routes Software SRL). [2022-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9). 
  3. ^ 3.0 3.1 李崠山 (地图). 国土测绘图资服务云 (国土测绘中心). [2022-07-19]. 
  4. ^ 中央地质调查所.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劃定計畫書 L0012新竹縣市 (PDF) (报告). 经济部. 2015年12月 [2022-07-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7-19). 
  5. ^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三光 (地图). 1:25000. 经建 第三版 9622-II NW. 内政部地政司. 1999 [2022-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中文(台湾)). 
  6. ^ 6.0 6.1 李崠山 (地图). 1:50000. 五万分一蕃地地形圖 桃仔園第二號. Cartography by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 臺灣日日新報社. 1918 [2022-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1) (日语). 
  7. ^ OpenStreetMap上有关1506293185 李栋山的地理信息
  8. ^ 徐养龄. 接待數十萬山友 李棟山莊老莊主慶92歲生日. 中时新闻网. 2019-05-21. 
  9. ^ 《咒》邪教場景曝光 背後藏著溫暖故事. 健行笔记. 2022-03-29. 
  10. ^ 10.0 10.1 李棟山山名由來說. 登山补给站. 2017-06-30. 
  11. ^ 吴信政. 復興鄉. 原住民族傳統山川名稱調查研究 第三期:南投仁愛鄉以北 (报告).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 154–176. 2003. 
  12. ^ 原住民族语言研究发展基金会. tapung. 原住民族语言线上词典. [2022-07-19]. 
  13. ^ 13.0 13.1 林一宏、王惠君. 從隘勇線到駐在所:日治時期李崠山地區理蕃設施之變遷 (PDF). 台湾史研究. 2007, 14 (1): 71–137 [2015-09-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5). 
  14. ^ 刘柳书琴. 印刷媒介中的尖石鄉泰雅族李崠山事件記憶 (PDF). 台湾文学学报. 2020, 37: 123–164 [2022-07-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