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蛋白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蛋白尿
类型肾病变泌尿系统症状[*]疾病
分类和外部资源
医学专科泌尿外科、​肾脏科
ICD-11MF96
ICD-10R80
ICD-9-CM791.0
DiseasesDB25320
eMedicinemed/94
MeSHD011507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蛋白尿(英语:Proteinuria),在尿液中出现过量蛋白质的现象。出现这个症状时,可能是短暂的异常状态,可以恢复,身体状况仍然是正常,也可能是肾功能出现问题。

概论

[编辑]

当尿液中含有大量蛋白时,振荡尿液后可出现持久难消的泡沫,此时可称为“泡沫尿”。仅有尿蛋白,但无其它临床表现及尿液异常者,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出现泡沫尿并不代表一定有蛋白尿,反之亦然:许多肾功能良好的男性容易在马桶看到泡沫,因此不能使用目测法来推断是否有蛋白尿。

正常的肾小球滤过膜允许4×104dalton以下的蛋白质通过,滤出的蛋白质有95%在近曲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正常情况下,终尿排出的蛋白质<150mg/d;终尿所含的蛋白质,约一半是血浆蛋白,如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β2微球蛋白等,余下的是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如Tamm-Horsfall蛋白。

因肾单位以下结构的异常而导致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的情况,统称假性蛋白尿。例如,泌尿系感染时,尿中含有脓液,脓液中的蛋白质可以导致尿蛋白测试呈阳性反应,但此种蛋白尿被视为假性蛋白尿。

发病机制

[编辑]
  • 溢出性蛋白尿:血液中的小分子量蛋白质含量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后,超出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出现在尿中。
  • 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病变,导致蛋白质漏出量增加,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最终出现在终尿里。如果尿蛋白以白蛋白为主,无大分子量蛋白质,则称为选择性蛋白尿(selective proteinuria);若各种分子量的蛋白质都有,则为非选择性蛋白尿(non-selective proteinuria)。
  • 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损伤导致重吸收蛋白质的能力下降而引起的蛋白尿。
  • 组织性蛋白尿: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增加导致的蛋白尿。

尿液检查

[编辑]
  • 尿常规: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尿蛋白半定量试验≥1个“+”。尿常规检测尿蛋白的方法是干化学法(试纸法),此实验方法的灵敏度有限,因此,有被淘汰的趋势。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24小时尿蛋白留样不便,标本处理时容易出错,限制了本法的应用价值。
  • 尿蛋白/肌酐比值:晨尿的尿蛋白/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相关性良好,与预后关联性高,正逐步成为广受采纳的指标。此外,如果比值以mg/mg的形式表达,则比值的数值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g/24h)的数值相近;而比值以mg/mmol的形式表达,则比值的数值大约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g/24h)的数值的1/10。肌肉体积过大或过小的人群,由于肌酐代谢显著偏离常态,会影响尿蛋白/肌酐比值的判读。

临床意义

[编辑]

生理性蛋白尿

[编辑]
  • 功能性蛋白尿:肾血流量增加,导致流经肾单位的蛋白质总量增加,使得终尿中蛋白质总量也跟着增加。当肾血流量回复正常后,蛋白尿消失。常见的诱因包括:寒冷、剧烈运动、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应用血管活性药等。
  • 体位性(直立性)蛋白尿:刚起床时并无蛋白尿,起床活动后逐渐出现蛋白尿,长时间直立、行走或脊柱前凸姿势可使尿蛋白增多,平卧休息后尿蛋白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一般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多为非选择性蛋白尿,青少年尤其是瘦长体型者居多。机制可能是肾脏移位,引起肾脏受压,或者肾静脉扭曲。预后良好,但必须排除其它导致蛋白尿的疾病(特别是这些疾病的早期),鉴别有困难时,需加强随访。

病理性蛋白尿

[编辑]
  • 溢出性蛋白尿:如血管内溶血时的血红蛋白尿;肌溶解时的肌红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病、轻链病时的凝溶蛋白尿等。
  • 肾小球性蛋白尿: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 肾小管性蛋白尿: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肾毒性物质引起的肾小管损害、范康尼氏症候群、肾盂肾炎、肾移植术后等。
  • 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疾病或肾小管疾病后期,可逐渐累及原来正常的肾小管或肾小球;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疾病。

参考文献

[编辑]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