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平城
襄平城是中国东北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燕国的军事要塞。襄平城是前284年左右兴建的燕长城的东部堡垒,本为东胡、山戎与箕子朝鲜的重要城市。
历史
[编辑]燕昭王时,有燕将秦开,在东胡作为燕国的人质,东胡人很信任他。秦开归国后,起兵袭击大破东胡,“东胡却千馀里”,结果燕国边境向东推进了一千多里,大大开拓了燕国的疆域,而燕国亦随即开始修筑北长城。北长城西端起自造阳(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东北),向东到达襄平城(今辽宁省辽阳市北面)。[1]
公元前222年,燕国终被秦吞并。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全国分为36郡,辽东郡仍沿袭燕国郡制,郡府设在襄平县。
两汉时期沿袭秦制也设置辽东郡管辖辽东地区,但是西汉时东北亚大多数事务由后来被称为汉四郡的乐浪郡,玄菟郡等管辖。如 扶余国属于东汉的属国,据后汉书记载,扶余国行政区划本来隶属玄菟郡,汉献帝时,其王求改属辽东郡(后汉书/卷85)。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中原少安,而辽东郡偏居东北,则得以振兴,此时襄平城的规模宏大,很多中原文人志士避难于此,城内外居住人口达到30余万人。189年,辽东太守公孙度(襄平人)自立为辽东侯,称平州牧,分辽东郡为辽东、中辽、辽西三郡,辽东郡领襄平、居就、安市等8县。公孙度之孙公孙渊执政后,自立为燕王,置百官有司,不久称藩于东吴孙权。魏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奉命率魏军讨公孙渊,同年公孙氏割据政权被消灭,辽东郡并入魏国版图。魏在原公孙氏控制地区设平州(仍治襄平城),辖辽东等5郡。在襄平设东夷校尉,统管高句丽等东夷民族。曹魏时辽东郡辖9县,襄平为首县。后平州合并于幽州。
晋武帝泰始十年(274年),复置平州,辖辽东、玄菟、昌黎3郡。 又设护东夷校尉,平州刺史兼护东夷校尉,管理自平州以北至今黑龙江流域东北大陆及朝鲜半岛各民族 。晋朝咸宁三年(277年)封司马蕤为辽东王,辽东郡改为辽东国。六年后,复为辽东郡。晋大兴二年(319年)鲜卑族慕容廆建前燕,攻陷辽东郡,占据襄平,并把辽河以东地区划为辽东属国,治所在襄平。前燕时期,平州下辖辽东、辽西等10郡。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廆死,子慕容皝袭辽东郡公,后自称燕王。东晋太元五年(380年),前秦灭前燕,辽东归前秦管辖。
公元384年,慕容皝子慕容垂起兵复国,是为后燕。东晋末,中国北方高句丽族兴起。公元404年(东晋元兴三年)高句丽据有辽东之地,改襄平城为辽东城。襄平一名至此废除。后燕地入高句丽。北燕又乔置辽东郡于今辽宁西部。
北魏太延元年(435年),高句丽高琏派使臣进贡于北魏,北魏拜琏都督辽海诸军事,为辽东郡公,高句丽王。公元492年,魏以高句丽王云都督辽海诸军事,为辽东郡开国公。公元519年高句丽王云卒,以世子安为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封高句丽王阳为辽东郡开国公,辽东王。北齐后废辽东郡,高句丽短期处于实际独立地位。此时辽东城城廓位置和规模与西汉时期相同。由前燕至南北朝末期近300年间,辽东地区先后由前燕、前秦、北魏、北齐、北周等王朝统治。隋朝册封高句丽平原王高汤、婴阳王高元为辽东郡公、辽东王。唐朝册封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宝藏王高宝藏为辽东郡王、高丽王。
相关争议
[编辑]襄平城也有可能是高句丽之旧平壤也,这是由于5世纪初,乐浪、带方的汉人城镇和地方政权组织继续存在且奉东晋正朔。
427年,高句丽长寿王迁都平壤,但很有可能不是今日大同江畔的平壤,而是国内城卫城或者和国内同一个城。今日之平壤,为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平原王迁都到最后一个首都长安城,新唐书认为长安城就是平壤即乐浪郡,于是国内城附近的平壤就与今日之平壤混淆。
四世纪后期,百济的遣华使团宣称在中国故地具有晋平县,可能是对于古代扶余的襄平城的讹传,异或为晋朝的平壤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