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模板讨论:See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See、T:See also[编辑]

这个问题两年前有人问过(见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存档/2011年12月#有些常用模板似乎名称与功能不对应),但没人回应,只好再问一次了。就是说,为甚么{{see}}是“另见”,而{{see also}}是“参见”呢?看模板名称我会以为应该是反过来的,每次放模板时可都给骗了, 囧rz...Lif…lon 2013年6月23日 (日) 13:07 (UTC)[回复]

我倒觉得两者应该合并……或者问,两者在条目内展示时的意思分别有多大?--Altt311留言2013年6月23日 (日) 13:13 (UTC)[回复]

“参见”内容是上文的补充;“另见”内容与上文相关,但并非补充。我觉得这两个模板存在的意义不大,直接手工写参见另见就好了。--Gqqnb留言2013年6月24日 (一) 00:52 (UTC)[回复]

打印版本--铁铁的火大了 2013年6月24日 (一) 00:59 (UTC)[回复]
是说noprint吧……就算没有那个,我觉得,至少用这些模板看起来比较规整。 - Dr. Cravix Electric Café♪ 2013年6月24日 (一) 03:40 (UTC)[回复]

各连结之间应否一律使用顿号?[编辑]

可能有人会对此有意见,所以想先解释一下。现时最后两个连结之间会用“和”字分隔开,其馀的都用顿号。我想这大概是源自英文的“and”:

另見:
另見:

但“和”字两边如果是数字或者英文字母等非方块字字符的话,看上去不只有点丑,而且会使最后两个连结像黏在一块一样,无法骤眼分辨:

另見:100101102
另見:AbcTestBoxAppleWindows
另見:Category:亞洲Category:北美洲Category:南極洲Category:歐洲
另見:

这是因为“和”字与连结文字之间没有任何空格。如果要加空格(例如不换行空格 )的话,前面没有以空格分隔的顿号又会变得不统一:

另見:100101 和 102
另見: 和 

所以我想不如各连结之间一律只用顿号分隔开?

另見:
另見:100101102
另見:
另見:AbcTestBoxAppleWindows
另見:Category:亞洲Category:北美洲Category:南極洲Category:歐洲

这样看上去简明许多,不会碍眼。{{See also}}也有同样的问题,希望可以将那边的“及”也改成顿号。-Lif…lon 2013年12月31日 (二) 18:02 (UTC)[回复]

感觉都用顿号不错。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征求一下意见?--YFdyh000留言2014年1月4日 (六) 19:5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