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春卷柯南/水边分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越南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越共党旗
越南共产党党旗
日期1991年6月24日至27日(4天)
地点 越南河内巴亭会堂
参与者1176位代表(包括越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结果选出越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越南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越南语Đại hội đại biểu toàn quốc lần thứ VII Đảng Cộng sản Việt Nam,简称越共七大)于1991年6月24日至27日在越南河内巴亭会堂召开。越共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举行一次[1]。与会代表1176人代表著越南全国约210万名持有党员证的越共党员。

筹备工作[编辑]

党代会和一中全会[编辑]

人事选拔[编辑]

在大会选出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当中,新当选的委员共有46人(31.5%),其馀64人则是成功连任的在任中央委员。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当中担任党内职务者和担任政府职务者的比例是平均的,担任党内职务的中央委员共有60人(41.1%),而担任政府职务的中央委员则有62人(41.8%)。中央委员会的军队代表共有11人(7%)[2]。在省级党政机构任职的中央委员共有52人(35.6%),其中担任省委书记或省人民委员会主席(相当于省长)的人士共有13人[2]。成功连任的中央委员当中,担任党内职务者共有42人(28.8%),而担任政府职务者则有47人(32.2%);新当选的中央委员当中,担任党内职务者共有18人(12.3%),而担任政府职务者则有15人(10.3%)[3]

大部分既掌管党中央辖下各部门、委员会,也在七大上成功连任中央委员的人士在大会结束后都仍然能够继续领导各自所属的单位。兼任中央直属单位副主管的当届中央委员共有5人,其中新当选的中央委员共有3人[3]。和党组织相似的是,掌管政府机构的人士同样以连任成功的中央委员为主[4]。成功连任中央委员的人士包括22名部长或副部长,另外还有7名新当选的中央委员获委任为部长或副部长[4]外交部国防部各有4名高官当选中央委员(外交部4名高官当中有3名副部长和一名大使,国防部4名高官都是六届中央委员),内务部两名高官也能够跻身中央委员会(两人也是六届中央委员)[5];其中外交部副部长陈光基由中央候补委员晋升为中央委员[6]。当选中央委员的人士还包括11名在主管经济事务的部委任职的高官(8名部长和3名副部长)和6名在主管社会福利事务的部委任职的高官(4名部长和2名副部长);在主管经济事务的部委任职的11名中央委员当中有8人是六届中央委员,而在主管社会福利事务的部委任职的6名中央委员当中则有2人是六届中央委员[7]

在1991年6月27日召开的越共七届一中全会选出了新一任越共中央总书记,以及新一届政治局书记处。阮文灵自从在越共六大中当选总书记以来便抱怨自己健康有问题,他在一中全会上辞职,并由杜梅接任[8]。杜梅在当选总书记时向中央委员展现出自己镇定、明智,能够调和党内派系斗争,并在同时令越共内部更加稳固的形象。第七届政治局共有17名委员,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是65岁,比上一届更低(72岁),其中年纪最小的政治局委员只有52岁。和以往各届政治局相比,第七届政治局是一支更专业,在意识形态上更为灵活的团队。由于当届政治局委员以技术官僚居多,因此他们更擅长处理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事务,对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思想却没那么注重[8]。当届书记处书记的人数则由13人减少到9人,当中只有两人是从上一届书记处留任的[9]

通过政策[编辑]

大会在1991年6月27日通过了越共的党纲《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和长期经济发展计划《至2000年稳定与发展经济社会战略》[10]。当中,《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自颁布以来一直未有改动,直至在2011年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修改纲领为止[11]越共中央总书记阮文灵表示“超过八成的党员、数以百计的老革命家,数以千计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和各大群众组织数以百万计的成员”都已经就《纲领》或《稳定与发展经济社会战略》发表意见 [12],不过他的说法却无从考证。另外,部分党员也批评越共七大的文件注重于保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甚至有党员呼吁越共采纳新的意识形态基础[12]。原越南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研究院院长黄明正呼吁越共放弃对阶级斗争的强调,并以胡志明提出的“大团结”口号取而代之[12]。阮文灵完全接受他的批评,并提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队伍联盟”的建设,他还说:“如果工人阶级没有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工农联盟也无法提高自己的知识或者实现智能化的话,社会主义就不能建设好[13]。”大会把胡志明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并提出越共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集中制,反对多元政治和多党制,并对敌人实行“和平演变”的计划有所警惕[14]。大会通过的《至2000年稳定与发展经济、社会战略》是一项以2000年为期限,内容笼统的经济建设计划[15],强调了完善由国家管理的、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体系(后称为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的需要[15]

七大政治报告关于越南对外关系的段落指出,越共对外活动的总任务是维持和平、扩大友好合作关系,并为“建设社会主义和保卫祖国的事业”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16]。在对苏联关系这方面,报告指出越南会“前后如一,增进与苏联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关系,并革新越南和苏联的合作方式,以及合作的效能,以符合双方利益[17]。”报告也指出越南党和人民会不断巩固与老挝党和人民、柬埔寨党和人民之间的“特殊团结与友好关系[18]。”报告强调越南和社会主义世界的关系,指出越南要“巩固与古巴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友好、团结、互利合作、平等的关系[18]。”报告还注重提到越南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和印度增进邦谊,以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改善关系的需要[18]

注脚[编辑]

  1. ^ Báo điện tử Đảng Cộng sản Việt Nam.
  2. ^ 2.0 2.1 Stern 1993,第149页.
  3. ^ 3.0 3.1 Stern 1993,第151页.
  4. ^ 4.0 4.1 Stern 1993,第152页.
  5. ^ Stern 1993,第153–154页.
  6. ^ Stern 1993,第153页.
  7. ^ Stern 1993,第154页.
  8. ^ 8.0 8.1 Pike 1992,第79页.
  9. ^ Stern 1993,第147页.
  10. ^ Stern 1993,第155页.
  11. ^ Koh 2012,第366页.
  12. ^ 12.0 12.1 12.2 Alagappa 1995,第279页.
  13. ^ Alagappa 1995,第282页.
  14. ^ 环球万国.
  15. ^ 15.0 15.1 Pike 1992,第75页.
  16. ^ Frost 1993,第21页.
  17. ^ Frost 1993,第21–22页.
  18. ^ 18.0 18.1 18.2 Frost 1993,第22页.

参考资料[编辑]

笔记(1976年四大、1996年八大)[编辑]

越南统一后,越共最大的考验是对经济体系的管理和发展。越共在1976年召开四大,并在大会上宣布国家的经济体系已经开始进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并希望越南可以从1976年开始分三阶段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到2010年实现社会主义。然而,越共的期望从一开始就被压抑了,因为第二个五年计划(1976年-1980年)的主要目标无法达成,外界也认为这个计划是失败的。所以,虽然四大宣布经济发展计划的“头等大事”和“最高目标”是要改善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过实际上在1976年至1980年期间人民的生活质素却急剧下降了。受薪人士是最受影响的一群人,因为越北工人家庭实际上的每月人均收入指数从1976年的81.8倒退到1980年的57.8。

参考:

  • 《亚洲动向年报》1976年版和1996年版

为召开共产党全代会而做出的周全准备

1991年上半年越南的政治日程都集中到已经决定要在第二季召开的越南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当中。首先,党在一月初召开的六届十中全会检讨了将在大会提出的《政治报告》草案。之后,到了三月底,地方各级支部就召开了代表大会;除了上面提到的《政治报告》草案,已经在1990年12月公布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草案、《至2000年稳定与发展经济、社会战略》草案等文件也在大会上得到讨论。4月到5月初期间省市党部也陆续召开了代表大会,选出党代会代表。

本次党代会准备阶段的特征是,大会文件草案这样预先公布的时候,それに対する意见聴取が上记のような地方の党大会においてだけでなく,広く国民に対しても行なわれたことである。そして草案の内容に対する异论の存在が,大众传媒で报道されたことである。不过在对革新开放政策的评价、党员从事私人经济是否恰当的问题、应该准许个人拥有土地还是只准许他们使用土地等方面却出现了意见分歧。经济改革要继续实施,就要重视政治安定,坚持党的领导,という1989年の党6中総会以后,党内针对得到再三确认的基本方针的反对意见当然已经不存在。

然而在大会会期逐渐临近之际,追求政治改革的知识份子也作出了零星的动作,当局也会加强镇压。被称为越南屈指可数的知识分子的原《越南研究》期刊总编辑阮克元在一月向当局发出了一份意见书,这份意见书的内容在3月传到西方,他在意见书中提出彻底更换党的领导层等诉求。公安在4月初逮捕了在批评共产党这方面很有名的小说家杨秋香,控罪是委托某越裔美国人把反国家政权的文件运出国外。越南当局还在1991年5月以接受于1990年在巴黎对党展开批判,在1991年3月被开除党籍的《人民报》副总编辑裴信的委托,把书信、金钱和物品带入越南为由把一位法国电视节目制作人递解出境。在党代会召开之前,当局就是利用这些手段力图断绝以海外为基地的民主运动和国内反政府份子之间的接触。

七大召开

经过上述前所未见的、周全的准备工作之后,越共七大终于在6月24日至27日召开。各地方、中央直属党部选出的1176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党代会。大会议题包括对革新开放政策实施情况的总结、对党建工作的总结,决定采纳规定日后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的新纲领、通过《至2000年经济发展战略》,修订党的章程,以及选举新领导层的人事工作。1986年年底六大召开后,国际局势大有变更,越南国内一方面正在推行革新开放政策,另一方面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这样激烈的国内外变动当然能够在这次党代会上展现出来。下面会先指出本次大会的数个特征。

此前东欧、蒙古等国社会主义体制倒台,各国共产党衰落、放弃共产主义,这个国际变局令参与越共七大的外国政党来宾人数剧减。越共在上一届全代会中接待了来自37个国家的政党代表团,在这次党代会上只有老挝、柬埔寨、古巴和苏联的共产党代表出席了,这再一次展示了越南共产党被国际社会孤立的情形。

第二个特征是,准备段阶で情报公开がある程度进んだため,大会に提出され,采択される党の文书の内容がほとんど事前に国民に分かっていたことである。このため大会に対する国民の関心は盛り上がらなかった。これは今回初めて取材のため入国を许可された外国记者も同様であり,かれらの関心は専ら指导部人事に向けられたのである。そしてこの面では后に述べるように,かなり顕著な変化があった。

第三个特征是,重要な问题については采决がはかられ,その结果,问题によって最高23%から最低2~3%の反対ないし保留票が出たことである。陶维松政治局员の大会に関する総括报告によると,最も意见の割れたのはベトナムが建设する社会主义の特徴についてで,“纲领”にある原案を完全に支持したのは69.8%にすぎず,24.3%が基本的に赞成で,5.9%は赞成しなかったのである。また刷新事业について“极めて重要な最初の成果を収めた”という肯定的评価は77.3%,政治状况について“安定を破ろうとする要素は依然存在するが,政治は安定している”という评価も86.3%の赞成票しか得られなかった。さらに过渡期の経済セクターについて“越南主要的经济成分包括国营经济、集団経済,个人経済,私営资本主义経済,国家资本主义経済”という规定は赞成86.1%,そして“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胡志明思想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という方针も赞成89.7%であり,いずれも10%以上が同意しなかったのである。こうした反対・保留が保守派のものか改革派のものかは问题にもよるが,党内が一枚岩でなくなっていることを示すデータとして兴味深い。

第四个特征是,这次大会特别强调“智慧”。大会代表1176人当中,实际上有743人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大学研究生,しかもその中には学位取得者100人,大学教授49人が含まれるという数字が示すとおり,全体として高学历者の占める割合がかつてなく高く,その事実が夸らしげに报道された。また大会のスローガンは“智慧、革新、民主、纪律、团结”であり,知性が最初に掲げられて,强调されていることも目をひく。ベトナムでも学历や知性がものをいう时代に入ったのである。

迈进领导层世代交替

为期三天的大会进行了中央委员选举。中央委员会正式委员人数从124人增加到146人,多了22个名额,不过候补委员名额(上届49人)却被废除,所以整体来说中央委员会委员人数少了27人。新一届中央委员当中,新进者有42人,如果把由中央候补委员转正者也计算在内,实际上中央委员会共有81张新面孔,这种汰旧换新的过程是未曾发生过的。如果按照官职划分的话,新一届中央委员当中在省委任职的有50人(书记占32人,副书记12人,省委常委6人),在中央政府任职的有34人(部长21人,副部长13人),党组高官占19人,不过大型国企、合作社书记却完全退出了中央委员的行列。全体として党・国家の要职者から选出されており,人事で见る限り,党と国家の一体化は一段と进んだような印象を受ける。

选出新一届中央委员之后,一中全会随即召开,以选出领导机构的组成人员。这次选举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这在越共史上还是第一次。政治局委员由12人增至13人,其中5人为连任,8人为新进(其中2人从书记处晋升),政治局过半席次由新人赢得的情况令政治局实现了前所未见的大幅人事变更。

在瞩目的总书记人事变动这方面,党内第二号人物杜梅总理最终当选,接替之前就已经表明要引退的阮文灵。杜梅年逾74岁,照道理如果他在这次大会上退休也不出奇。然而虽然他是保守派人物,不过他能够在实行革新开放政策这方面展示出自己的手腕,所以改革派和他的关系也不错。由于党内也出现了下一代干部当中没有特别人才的情况,所以杜梅才有当选的可能。除了阮文灵,退休的政治局委员还有武志公(国务委员会主席)、阮基石(外交部部长)、阮德心(中组部部长)、阮升平(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童士元(副总理)和梅志寿(内务部部长),这些人和已故的黎笋总书记和黎德寿委员都有人脉。其中阮基石被视为是努力与西方世界改善关系的改革派人物,有传他会成为后任总理的人选。不过由于他对中国立场强硬,不过有如下文所述,由于越共要和中国改善关系,因此他就被迫要辞职,这个说法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新任政治局委员,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潘文凯、黎福寿书记等人年龄介乎50至60多岁,他们多数是在革新开放政策实行的过程中崭露头角的实务官员。这样的新老交替令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大幅回落。

然后,书记处人员组成也由13人削减到9人,少了4个人。书记处中留任者三人,从政治局调任者一人,新当选者五人,也发生了大规模的人事变动。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新领导层的特征,“在政治上维持现有体制,在经济上推行更深入的改革”应该就是那句话了,大会确认的基本方针をそのまま体现したものということができる。从政治局的人员组成来看,排行第二的黎德英,排行第五的段奎が军,排行第四的陶维松が意识形态,6位の武莺が大众工作を担当する书记というように,3位の武文杰以外は军、意识形态、群众工作などのベテランが上位を占めている。これは现政治体制の维持を最大の目的にした布阵といえよう。他方7位以下には経済に明るい実务家が抜擢されており,経済改革の推进を配虑した人材起用となっている。

大会文件的特点

次に大会で采択された诸文书の内容について见よう。まず社会主义の将来の见通しについて,《纲领》提到“社会主义正面临着很多困难和考验。……不过人类最后一定会迈进社会主义,因为这是历史的进化规律。”と社会主义への移行の必然性について漠然とした表现を使っている。ところが草案では“现在の主要な流れは世界的な规模での资本主义から社会主义への移行である”と明确に规定していた。ベトナムについても现在の段阶は社会主义への过渡期にあり,“我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程当中又分为数个步骤。首步的目标是:通过全面革新开放,令社会达到稳定坚固的状态,为之后的步骤创造出快速发展的局面。”とし,それがどのくらいかかるかという点には具体的に言及していない。ちなみに1990年12月に発表された“纲领”草案では“越南应该要在两个或者三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完成过渡时期的首阶段的目标”としている。つまり党文书はベトナムで社会主义が达成される可能性がますます远のいてきたことを认めたのである。

大会文件另一个特征是承认知识分子队伍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的作用,也提出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队伍联盟”体系,取代一直以来的“工农联盟”体系。この理由について,社会主义の建设のためには,労动者や农民は徐々に知的にならなければならず,そのためにはインテリが必要であると说明している。これは现実的な认识であるといえるが,とかく体制批判に倾きやすい知识人を体制内に取り込もうとする狙いも窥われる。

在经济政策这方面,その目的を“国家にコントロールされた”という条件付きながら,由国家控制的市场机制(state-controlled market system)の构筑と规定する。そしてその条件作りのため,“私的资本主义経済を法で禁じられていない部门や业种において,规模や场所に制限なく発展させる”こと,“国営部门で株式企业の概念を一歩,一歩拡大させる”ことなど,一层大胆な改革を打ち出した。

在对外政策这方面,大会文件也能够体现国际形势的变化,措辞也变得更灵活,文件提到不论各国社会政治制度是否与越南相符,越南也应该和所有国家展开平等互利的合作,而且还主张越南要促进与中国、美国恢复关系的过程,和东南亚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并扩大与西欧、北欧、日本等先进国家之间的合作。在苏越关系这方面,大会文件只是提到“加强与苏联之间的团结和合作是我党对外政策的一贯内容”,对东欧各国更是只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