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Hanteng/UNUCS

这位用户是中华民国国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联合国大学计算与社会研究所
施利华文第士屋宇阳台
施利华文第士屋宇阳台
UN 70 周年纪念
UN 70 周年纪念
7级维基创作奖
Hanteng用户框
这个用户是保留派维基人协会的成员。
这个用户支持或认同进步主义
zh-N
此用户的母语汉语
中华民国国旗这位用户是中华民国国民

2014年之前,我以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为主要博士论文研究题目作研究,相关的内容可见存档页:User:Hanteng/OII

2015年,我于联合国大学计算与社会研究所工作,于小数据实验室研究发展关于HCI4D议题。

COI宣言[编辑]

联合国大学计算与社会研究所工作期间,会以下班时间对相关条目进行编辑,会于相关讨论页充份揭露潜在COI以供他人检验。

于博士论文研究期间,本人虽取得多项奖学金及奖励,但从未违反使用条款/有偿编辑修正案进行有WP:COI的有偿编辑。本人主动并额外揭露以下资讯:

以显明本人的维基编辑乃额外之业馀编修及研究行为。

摘【言论械斗的年代,用文字搭桥】供中文维基讨论参考[编辑]

這個時代特別需要的,應是一種「搭橋式」的評論文體──其能串接瑣碎現象,在過去與現在搭橋,賦予眼前事件歷史縱深與脈絡;而更難的是,要在不同立場視角,甚至相互敵對的「認知部落」間搭橋,讓互相的凝視理解為可能。
這群想像中的理想讀者,不只仍願期待媒體專業,相信知識許諾的願景,懂得欣賞報導與評論背後的品格心力;更重要的是,對於泛華文圈其他社會仍保有某種好奇──因為我們相信,不管二戰以來這些地方經歷過多麼分歧的歷史軌跡,彼此仍有許多經驗值得參照,許多思考值得對話
尤有甚者,三地知識型讀者慣用的詞彙、文本規格與節奏、對話背後的假設,乃至理解世界的認知基模(cognitive schema)、當前思索的問題意識都有所不同。一如之前負責中國評論的鄒思聰觀察到的,「政治文明都不同,政治評論怎麼會相同?」
理想上,我們希望溝通各地地讀者,期待將每篇評論能處理到大家都看得懂;有些細節,確實也可以透過夾註與補筆完成。但仍然我們經常得發現,「在地讀者」跟「異地讀者」的閱讀需求難以調和。對前者而言夠銳利,最前沿的視角,往往不容易讓脈絡外的異地讀者跟上;如果把脈絡都補充完整了,對於在地讀者又顯得囉嗦。

被跟踪[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