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于謙祠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東城區西裱褙胡同23號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3-49
登錄1984年5月24日

于謙祠是位於北京市東城區西裱褙胡同23號的一座紀念明朝于謙的祠堂。[1]

歷史[編輯]

西裱褙胡同原是崇文門內大街路東自北向南數第二條胡同,為東西走向,南與麻線胡同相連。1993年,建國門內大街南側建成了北京郵政樞紐,西裱褙胡同被占用一段,胡同尚存約500米。後來,建國門內大街南側繼續改造,西裱褙胡同最終被全部毀滅。于謙祠位於西裱褙胡同23號,原在西裱褙胡同中段路北,如今則位於建國門內大街南側。[1]

《帝京景物略》載:「崇文門內東半里,有祠曰忠節,祀少保、兵部尚書於公謙也。公一臂一肩,定正統己巳之變。其被刑西市也,為天順元年。九年復官,為成化二年。又二十三年,賜諡肅愍,為弘治三年。又一百一年,改諡忠肅,為萬曆十八年。凡百有三十三年而定論。祠三楹,祀公塑像,歲春秋,遣太常寺官致祭。」《春明夢余錄》載:「于少保祠額曰忠節,在崇文門內東裱褙巷,公故賜宅也。」據此,于謙祠實為俗稱,該祠正名原為「忠節祠」,始建於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原為于謙故居。[1][2]

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于謙祠祠廢像毀。清朝光緒十五年(1889年)在原址重建。《天咫偶聞》載:「於忠肅祠,在裱褙胡同。蕪廢已久,近始重修。人逢春秋闈,居為試館。」這說明于謙祠在清朝末年曾充當浙江舉子的會館。光緒二十六年四月,義和團進入北京,在此設壇口教習拳藝[3]。後來,于謙祠成了居民雜居的大雜院。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于謙祠內的奎星閣被震毀,隨後奎星閣遭到拆除。[1]

1984年,于謙祠被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西裱褙胡同被拆除,該胡同內多處歷史遺蹟除于謙祠被保留外,戲劇理論家齊如山故居、「漢園三詩人」之一的何其芳故居均被拆除[4]。2000年代,于謙祠獲得重修,其內居民也被遷出。如今,于謙祠東、西、南三面都是高層樓房,永久處於陰暗之中,僅北面臨建國門內大街南側綠地。于謙祠東側及南側為英大國際大廈,西側為新聞大廈酒店華夏銀行總行[1]

西裱褙胡同23號、甲23號原為一個院落,23號(東院)保存較好,被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于謙祠」,而甲23號(西院)已不完整且殘破,未被認定為文物保護單位,但東城區文化委員會一直以文物標準管理保護甲23號,定期開展安全巡視檢查。這兩處院落都在2008年修繕,經有關部門批准,兩院產權劃歸東城區文化委員會。此後,東城區文化委員會分別與中國農業銀行和魯能英大集團簽署西裱褙胡同23號及甲23號的使用協議,約定院內僅可從事文化交流、文物宣傳、企業文化活動。協議中規定西院不得從事商業經營活動,不得懸掛牌匾、不得向第三方轉租等,東院則將建立于謙祠紀念館,2014年已經完成展陳設計[5]

2017年5月23日,東城區官德教育基地在文天祥祠袁崇煥祠、于謙祠掛牌,東城區還下發通知要求全區各單位參觀學習。其中,于謙祠增設「于謙官德展」,並在現有「北京保衛戰」的內容基礎上擴充[6]。自2017年6月起,于謙祠免費向遊客開放參觀[7]

建築[編輯]

于謙祠坐北朝南,現存主要建築為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建,占地面積約1300平方米。于謙祠正院為二進宅院,帶東、西跨院。 院內房屋均為青磚到頂的清水牆體,清水脊合瓦屋面。主要建築有[1][8]

  • 大門:在于謙祠的「」位(東南角)建有廣亮大門,門楣正中懸掛黑底金字「於忠肅公祠」木匾,四個門簪上有藍底金字「吉祥如意」,門內懸掛黑底金字「丹心抗節」木匾[7],大門西側有倒座南房五間。
  • 奎光樓:正對大門,為中式兩底一頂的三間二層小樓。一層上方原懸掛「熱血千秋」木匾,兩側對聯原為:「帝念有功群小讒謀冤太慘,公真不朽故居歆記地猶靈。」2017年開放後,一層門外抱柱聯是黑底金字「中流砥柱獨挽朱明殘祚,廟容永奐長贏史筆芳名」,一層分前後兩間展室,堂屋為前展室,正中供奉于謙畫像,上方懸掛白底黑字「熱血千秋」木匾,于謙畫像兩側白底黑字木對聯「丹心托月,赤手擎天」,畫像前有擺放五供的供桌以及于謙的牌位,外側抱柱聯是林則徐的名聯「公論久而後定,何處更得此人」。四壁圖文展覽分「錢塘才子 志存高遠」和「兩袖清風 勤政為民」兩個主題介紹于謙生平。該展室還有鎮河鐵犀仿製品。前展室後面為後展室,正中是《石灰吟》的碑刻,右側懸掛于謙大事年表,圖文展覽分「鐵骨錚錚,清風傳世」和「後世緬懷,光耀萬代」兩主題,壁上還展出《詠煤炭》、《三月初三日出使》、《夏日過太行》、《悼內》四首詩。奎光樓的二層原為「奎星閣」,乃科舉應試舉子求「魁星點斗,金榜題名」之所,2017年開放後也闢為展室,展室正中是北京城防地圖,分「保衛京師 擊退瓦剌」和「奪門之變 忠臣遇害」兩個主題,展覽有明代火槍和于謙書法《題公中塔圖贊》等實物[7]
  • 外院:由大門西側的倒座南房五間與其北側的五間過廳組成。
  • 里院:正房五間,東、西廂房各兩間。正房五間為享殿,內供於忠肅公塑像。2017年開放後,外院、里院部分房屋被中國農業銀行用於文化展[7]
  • 東跨院:現已無存。
  • 西跨院:西裱褙胡同甲23號

圖集[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西裱褙胡同23号——于谦祠,新华网,2009-08-20. [2013-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東城區志》P12
  3. ^ 《東城區志》P18
  4. ^ 谁动了公民的合法私产. 鳳凰網. 2011-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北京于谦祠布展完成后将开放 官方否认祠边开餐馆. 人民網. 2014-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文保单位文天祥祠、袁崇焕祠和于谦祠变身官德教育基地. 人民網. 2017-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7.0 7.1 7.2 7.3 丞相祠堂何处寻——凭吊北京于谦祠. 騰訊. 2017-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來源可靠?]
  8. ^ 于谦祠,东华流韵,于2013-04-23查阅. [2013-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