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人群衝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3年度的波蘭胡士托音樂藝術節上,兩位「衝浪者」被現場其他聽眾高高抬起

人群衝浪(英語:Crowd surfing)亦稱人體衝浪(Body surfing)、跳水,是指一個人從一個又一個人的頭上通過(常在音樂會期間),從一個地點把那個人轉移到會場另一個地方。「人群衝浪者」從每一個人的頭上通過,每一個人也都用手支撐那個人的體重。在大多數音樂會和音樂節,人群衝浪者將藉助人群衝浪到舞台前的欄杆,他們在那裡進行衝浪,把自己的腳放在安保人員身上。 然後,他們將被送回欄杆一端的側面或後面的人群中,或被驅逐出會場(取決於政策強制)。

人群衝浪通常只發生於觀眾前方人群密集,足夠支撐人的身體的地方。它在 重金屬音樂朋克搖滾銳舞獨立音樂音樂會中極受歡迎。

為了在能每一個人頭上面經過,一個人會被托起,其中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相互配合從人們頭上發射,或者他們會進行舞台潛水

這也有可能發生在不情願的參與者身上,他們在驚訝中被人舉起,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參與者也可能被驅逐。

起源

[編輯]
音樂中城節上的人群衝浪者,亞特蘭大,1997

伊基·波普可能於1970年辛辛那提夏季流行音樂節(仲夏搖滾音樂節)上發明了人群衝浪。[1]布魯斯·斯普林斯廷1980年代出現在第一個視頻記錄的人群衝浪中,其時他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搖滾音樂會現場表演「第十大道凍結」。據報道,在1980年代早期彼得·蓋布瑞爾在表演遊戲無界時掉進「十字形的」觀眾中繞場,完成了人群衝浪。[2] [3] 在1982年,其後的一次旅途中,蓋布瑞爾在「把你的手給我」的表演中又進行了一次人群衝浪。他在1983年的專輯《遊戲人生》後面的封套,[4] 也就是1982年蓋布瑞爾的經歷的記錄,其中有一張他人群衝浪的照片尤為突出,雖然圖像已經被旋轉90度,讓蓋布瑞爾看起來是站着的。

「伊基·波普跳進我前面的觀眾,」蓋布瑞爾向馬克·布萊克解釋說,「但他沒有做躺在手中還有繞場什麼的事情。 我有了一個來自一個依賴治療組,掉入後場,相信後面的人會接住你的遊戲的主意。我總是對彌合表演者與觀眾的隔閡很感興趣。一次在芝加哥的露天表演中我被繞了場,而回到舞台,我脫掉了我除了內褲外的每一件衣服。有一把刀正好能做這件事情,而部分的你那時正在祈禱你能整個兒地返回舞台。」[5]

第一個正式發布的蓋布瑞爾人群衝浪的官方視頻是《POV》,一份於1990年發布的,由馬丁·斯科塞斯製作的一份音樂會視頻。[6]比利·喬爾在他的1987年訪音樂會上人群衝浪時,隊友凱文·杜克斯說那就像是「彼得·蓋布瑞爾掉下來」。[7]

危險

[編輯]
2004年瑞丁音樂節上的標誌
人群衝浪,Hole In The Sky,卑爾根金屬音樂節。2007
人群衝浪,波蘭胡士托音樂藝術節 2013

理論上說,人群衝浪作為非法行為,在一些國家和顧客可由於參與此類行為被從會場逐出。這經常會寫在音樂會或音樂節門票的細則上。

人群衝浪的支持者說,從衝撞的角度上看,音樂會觀眾應該期待這類行為作為搖滾演出的一部分,而通過站在更接近會場邊側和後側,他們也能輕易地避免這類行為。他們還說,由人群衝浪引起的嚴重傷亡是極其罕見的。確實,大多數由人群衝浪引起的傷害只是輕微的挫傷,而這在任何不發生人群衝浪的衝撞中都是會有的。支持者還將爭辯,大多數的人群衝浪者是考慮周到的,並且穿着運動鞋之類的軟鞋,並避免穿着夾克,以使傷害最小化,而且接住落下來的人是衝撞中的普遍禮節。

在較大的活動,例如節日中,人群衝浪可被用於將個人從人群中送出的手段。有時,個人可能希望離開活動,由於給出的任何理由,但可能有太多人把別人帶進來了(會很擠很堵)。因此,一些人借用人群衝浪作為一種離開的手段。人群衝浪可被用於傷者或病員迅速尋求醫療幫助。一個在巨大而又悶熱的室外夏季音樂節失去清醒意識的人可以藉由被運送到安全地帶在一分鐘內獲得醫療幫助。那些面對着舞台的人往往不知道人群衝浪者的頭正朝向他,觀眾中有人被擊中甚或是後腦勺被打到也並非鮮見。人群衝浪的反對者拒絕這些訴求,聲稱這對人群衝浪者並不適用,舞台潛水者和衝撞者在對觀眾最有吸引力的地方(直接在舞台面前)暴力威脅(偶然的)迫使不想受傷的人們站到後面或者邊上,那些較不吸引人的地方。反對者論證說,所有的遊客為入場支付了相同的價錢,並且享有不帶着面部被擊中且不會被人群衝浪者碾碎的風險體驗音樂會的權利。

人群衝浪者也可能冒着個人物品,如錢包或移動電話被盜的風險,或者他們的鞋子或衣服被除去並拋到糟糕的地方。這就是所謂的「衝撞發射」,經常由反對人群衝浪的聽眾甚或表演者進行。

在2004年12月,當 野獸男孩在英格蘭曼徹斯特曼徹斯特競技場表演時, 亞當·基菲·赫洛維茨中途停止表演,通過一首歌警告大家停止人群衝浪,因為有人已經受傷,接着勸阻道「這狗屎也太老了」,並告訴他們去「拯救MTV音樂獎項那坨屎吧」。

人群衝浪紀事

[編輯]

一場表演中最大數量人群衝浪世界紀錄保持者是2009年瑞丁音樂節上一支混風樂隊在他們表演期間創下的。Enter Shikari為此支持音樂和鼓勵,當保安安全地抓住他們並把他們重新送到邊門外的人群中時。[8]要獲得世界紀錄,人群衝浪者必須「衝浪」過柵欄才能被分作有效通過。

人群衝浪首次擴展到古典音樂情景,是在2014年6月在布里斯托爾舞會,一名觀眾在亨德爾的《彌賽亞》表演時接受了指揮跟着音樂的節奏「拍手高呼」的邀請後由於人群衝浪的過火嘗試被其他觀眾驅逐出場。[9]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Richard Metzger. RAW POWER: IGGY POP INVENTS STAGE DIVING IN 1970 AND SMEARS HIMSELF IN PEANUT BUTTER. dangerousminds.net. 2010-09-22 [2013-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2. ^ Hugh Fielder. The Games People Play: Peter Gabriel and Random Hold. thegenesisarchive.co.uk. 1980-03-08 [2018-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3). 
  3. ^ Lynn Hanna. Peter plays with politics and passion. thegenesisarchive.co.uk. 1980-03-01 [2018-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 
  4. ^ Plays Live - Peter Gabriel | Songs, Reviews, Credits | AllMusic. AllMusic. [2017-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5. ^ Blake, Mark. Cash for questions: Peter Gabriel. Q. December 2011: 44. 
  6. ^ Bill Clarke. Bill Clarke: First Recorded Instance Of Crowd Surfing?. Bilclarke.blogspot.com. 2008-09-07 [2013-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2). 
  7. ^ Billy Joel: A Matter of Trust - The Bridge to Russia. Showtime. 2014-01-31 [2018-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8. ^ Enter Shikari, ENTER SHIKARI - READING CROWDSURF MAYHEM, 2009-08-31 [2017-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9) 
  9. ^ Audience ejects crowd-surfer from classical concert. Telegraph.co.uk. [2017-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