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利亞的魯傑羅級鐵甲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勞利亞的魯傑羅」號的繪畫
概況
建造者
使用者  意大利皇家海軍
前級 意大利級
次級 翁貝托國王級
建造期 1881–1891年
服役期 1888–1911年
規劃數 3
完成數 3
退役數 3
技術數據
艦型 鐵甲艦
排水量
全長 105.9公尺(347英尺) 全長
全寬 19.84公尺(65英尺1英寸)
吃水 8.29至8.37公尺(27英尺2英寸至27英尺6英寸)
動力輸出
動力來源
速度 16至17(30至31公里每小時;18至20英里每小時)
耐力 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航速下,可達2,800海里(5,186公里)
乘員 507–509名
武器裝備
裝甲

勞利亞的魯傑羅級鐵甲艦義大利語Classe Ruggiero di Lauria[f]是19世紀晚期為意大利皇家海軍建造的一批鐵甲艦。本三艦:「勞利亞的魯傑羅」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Ruggiero di Lauria[g]「弗朗切斯科·莫羅西尼」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Francesco Morosini[h]「安德烈亞·多利亞」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Andrea Doria[i]是為早期卡約·杜里奧級鐵甲艦[j]的改良版,其最主要的改進是新式後膛炮英語Breech-loading gun[k]、更好的裝甲防護以及更強力的輪機。這批由朱塞佩·米凱利義大利語Giuseppe Micheli (ingegnere)[l]設計的艦隻,標誌着對貝納德通·伯林英語Benedetto Brin[m]海軍艦隻設計理念的短暫偏離。

本級艦隻的建造工期異常漫長,待到完工時,世界上第一艘前無畏艦已經開工建造。由於設計落後,本級諸艦在服役生涯內並未有太大動作。入役後,本級艦在現役和後備役之間來回輪換,主要負責進行訓練和演習。1901到1911年間,三艦陸續停止服役,「弗朗切斯科·莫羅西尼」號被用作靶船英語Target ship[n],「勞利亞的魯傑羅」號被用作浮動油箱,「安德烈亞·多利亞」號則被用作供應船英語Depot ship[o]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安德烈亞·多利亞」號被重新啟用入役成為警備艦英語Guard ship[p],戰後被用於儲油,直到1929年被拆解。「勞利亞的魯傑羅」號一直到1943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轟炸機擊沉,殘骸在1945年被打撈。

設計[編輯]

隨着意大利艦隊在利薩海戰中的失利,自1870年代起,意大利方面開始了一項大規模的海軍擴張計劃以對抗奧匈帝國海軍[13]。這一計劃包含卡約·杜里奧級和意大利級兩個艦級,均由貝納德通·伯林英語Benedetto Brin設計。但由於高層對伯林的大型鐵甲艦設計案逐漸失去興趣,之後的勞利亞的魯傑羅級就被交給了朱塞佩·米凱利。海軍中將費迪南多·阿克頓反對伯林設計的超大型鐵甲艦,因此他命令米凱利設計一艘不超過10,000長噸(10,160公噸)的艦隻。米凱利選擇將新的設計建立在卡約·杜里奧級的簡化版之上,並加入了一些改進。這些改進包括更現代的後膛裝彈炮,更強大的推進系統,以及新的更有效的組合裝甲英語Compound armor[q]。米凱利擔任意大利大型軍艦總設計師的任期很短,伯林回歸後又設計建造了翁貝托國王級鐵甲艦,這也是意大利第二代鐵甲艦的最後一批。[15]

常規特性和輪機[編輯]

1887年《海軍年鑑》上的勞利亞的魯傑羅級鐵甲艦

勞利亞的魯傑羅級鐵甲艦的垂標間距為100公尺(330英尺),全長105.9公尺(347英尺),舷寬,19.84公尺(65英尺1英寸),吃水深度為8.29至8.37公尺(27英尺2英寸至27英尺6英寸),常規載荷下排水量9,886長噸(10,045公噸),而滿載狀態下排水量多達11,145長噸(11,324公噸)。這些船隻安裝了一座很高的艏樓,以改善之前卡約·杜里奧級糟糕的航行狀況。艦舯部英語Amidships[r]安裝了一根帶有戰鬥桅樓英語Top (sailing ship)[s]戰鬥桅英語military mast[t],一段上層輕甲板[u]將前後部上層建築連接起來。上層建築的兩個部分都用來存放幾艘較小的船隻,每個部分都還有一台大型起重機來處理這些船隻。艦上常規配置507到509名官兵。[20]

本艦級的推進系統由兩台複式船用蒸汽機組成,每台蒸汽機驅動一具單螺旋槳,蒸汽由8座燃煤圓柱形火管鍋爐英語fire-tube boiler[v]提供。鍋爐排出廢氣由兩根煙囪排出,一根在前部上層建築,另一根在後部上層建築。本級諸艦中,航速最快的是「勞利亞的魯傑羅」號,在10,591匹指示馬力(7,898千瓦特)的輸出功率下最高航速達到17(31公里每小時;20英里每小時)。「弗朗切斯科·莫羅西尼」號和「安德烈亞·多利亞」號的最高航速約為16節(30公里每小時;18英里每小時)。本艦級可以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的航速下續航里程為2,800海里(5,200公里;3,200英里)。[20]

武器和裝甲[編輯]

勞利亞的魯傑羅級裝備了4門432公釐(17英寸)27倍徑後膛炮,兩門一組裝在中央炮座[20]。這些艦炮為1882年式,可以以560公尺每秒(1,837英尺每秒)的炮口初速發射910公斤(2,000英磅)的炮彈。這些艦炮的射擊速率十分緩慢,每次射擊後都需要8分鐘才能完成重新裝彈[21]。此外,本艦級還裝備有4門120公釐(4.7英寸)32倍徑炮和2門152 mm(6英寸)32倍徑為副炮[20]。兩門152毫米炮,一門在艦首,另一門在艦尾,可以發射包括46公斤(102英磅)穿甲彈在內的各種炮彈,而120毫米炮則發射16公斤(36英磅)炮彈[20][22]。自1900年開始,艦上的副炮組得到了顯著的擴大,增加了兩門75公釐(3英寸)炮、10門57公釐(2.2英寸)40倍徑大炮、12門37公釐(1.5英寸)炮、5門37毫米轉輪炮英語Revolver cannon和兩挺機槍。依照當時主力艦的設計慣例,本級艦上還裝備有5具356公釐(14英寸)口徑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裝載有125公斤(276英磅)、射程達600公尺(2,000英尺)的魚雷[20][23]

勞利亞的魯傑羅級鐵甲艦的防護方案由組合裝甲構成。本級艦體有一條451公釐(17.75英寸)厚的水線裝甲帶,裝甲區[w]也有同樣厚度的鐵板進行防護。本級艦有一塊76公釐(3英寸)厚的裝甲甲板,指揮塔裝甲為249公釐(9.8英寸)的鋼板,而炮塔則有361公釐(14.2英寸)厚的鋼製裝甲。[20]

建造[編輯]

這些戰艦的建造工期十分漫長。當完工時,英國已經開始建造第一批前無畏艦——皇家主權級戰列艦英語Royal Sovereign-class battleship[x],這使得之前建造的鐵甲艦變得落後。此外,技術的進步,尤其是裝甲生產技術(從哈維裝甲到克虜伯裝甲)的進步,也促使本級艦隻的迅速淘汰。[26]

艦名 建造者 開建 下水 完工
「勞利亞的魯傑羅」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Ruggiero di Lauria
Ruggiero di Lauria
斯塔比亞堡皇家造船廠英語Regio Cantiere di Castellammare di Stabia[20] 1881年8月3日[20] 1884年8月9日[20] 1888年2月1日[20]
「弗朗切斯科·莫羅西尼」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Francesco Morosini
Francesco Morosini
威尼斯兵工廠英語Venetian Arsenal[20] 1881年12月4日[20] 1885年7月30日[20] 1889年8月21日[20]
「安德烈亞·多利亞」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Andrea Doria
Andrea Doria
拉斯佩齊亞兵工廠英語Arsenale di La Spezia[20] 1882年1月7日[20] 1885年11月21日[20] 1891年5月16日[20]

服役記錄[編輯]

「安德烈亞·多利亞」號於1899年4月18日起航

自入役後的頭幾年一直到19世紀90年代中期,本級艦隻都在現役艦隊入役。到1895年,「勞利亞的魯傑羅」號被調到預備役艦隊,而「安德烈亞·多利亞」號和「弗朗切斯科·莫羅西尼」號則留在了現役艦隊[27][28]。之後,「勞利亞的魯傑羅」號和「安德烈亞·多利亞」號加入現役艦隊進行前往英國和德國的大型巡航[29][30]。1899年,這兩艦又同法國和英國艦隊一道參加了在卡利亞里意大利國王翁貝托一世舉行的海上閱兵活動[31]

1905年,這三艦都被轉移入預備役艦隊並很快就被擱置[32]。1908年,意大利海軍決定廢棄「勞利亞的魯傑羅」號和「弗朗切斯科·莫羅西尼」號,而「安德烈亞·多利亞」號則一直服役到1911年[33]。1909年9月,「弗朗切斯科·莫羅西尼」號被作為魚雷設計實驗用的靶船而擊沉。「勞利亞的魯傑羅」號在同一年被改造成一艘浮動油庫並更名為「GM45」號,最終在1943年二戰期間因空襲而沉沒。在1915年5月意大利加入一戰前,「安德烈亞·多利亞」號一直都是一艘供應船,之後被派駐布林迪西擔任警備艦。一戰結束後該艦也被改造成為一艘油船,直至1929年被拆解[34]

腳註[編輯]

注釋[編輯]

  1. ^ 譯名待補充參考來源。
  2. ^ 譯名參考自《泰恩河上的黃龍旗》[1]
  3. ^ 譯名待補充參考來源。
  4. ^ 譯名參考自《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 工程技術卷 上》[2]
  5. ^ 譯名參考自《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 工程技術卷 上》[3]
  6.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4]
  7.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4]
  8.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4]
  9.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4]
  10.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5]
  11. ^ 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6]
  12.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4]
  13. ^ 譯名參考自《戰列艦與航空母艦》[7],另有來源譯作「本尼迪托·布林」[8],或者「貝內代托·布林」[5]
  14. ^ 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9]
  15. ^ 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10]
  16. ^ 譯名參考自《簡明英漢辭典》[11],另有來源譯作「警戒艦」[12]
  17. ^ 譯名參考自《英漢科技大辭典》[14]
  18. ^ 譯名參考自《新編英漢科技大詞典》[16]
  19. ^ 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17]
  20. ^ 譯名參考自《英漢軍語詞彙》[18]
  21. ^ 「Hurricane deck」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19]
  22. ^ 譯名參考自《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 工程技術卷 上》[2]
  23. ^ 「Citadel」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24]
  24.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25]

引文[編輯]

  1. ^ 張黎源 (2020),第575頁.
  2. ^ 2.0 2.1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2019),第240頁.
  3. ^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2019),第68頁.
  4. ^ 4.0 4.1 4.2 4.3 4.4 張恩東 (2018),第243頁.
  5. ^ 5.0 5.1 張恩東 (2018),第239頁.
  6.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304頁.
  7. ^ 史蒂夫 (2004),第264頁.
  8. ^ 布魯斯·泰勒 (2021),第30頁.
  9.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577頁.
  10.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571頁.
  11. ^ 徐鍾 (2006),第813頁.
  12.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572頁.
  13. ^ Greene & Massignani (1998),第394頁.
  14. ^ 吳光華 (1998),第143頁.
  15. ^ Gardiner (1979),第340-342頁.
  16. ^ 王運 (1988),第85頁.
  17.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675頁.
  18. ^ 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 (1963),第234頁.
  19.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183頁.
  20.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Gardiner (1979),第342頁.
  21. ^ Friedman (2011),第231頁.
  22. ^ Friedman (2011),第239–240頁.
  23. ^ Friedman (2011),第347頁.
  24.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124頁.
  25. ^ 張恩東 (2018),第71頁.
  26. ^ Sondhaus (2014),第107–108, 111頁.
  27. ^ Brassey (1896),第134頁.
  28. ^ The Italian Manoeuvres,第131–132頁.
  29. ^ Neal (1896),第155頁.
  30. ^ Sondhaus (1994),第131頁.
  31. ^ Robinson (1899),第154–155頁.
  32. ^ Brassey (1905),第45頁.
  33. ^ Brassey (1908),第31頁.
  34. ^ Gardiner & Gray (1985),第255–256頁.

參考書目[編輯]

  • 張黎源. 泰恩河上的黄龙旗.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0-05. ISBN 978-7-108-06822-4 (中文(中國大陸)). 
  • 王運. 新编英汉科技大词典 a new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北京: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1988. ISBN 7-5023-0064-3 (中文(中國大陸)). 
  • 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 英汉军语词汇.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63-01. CSBN 17031·93. 
  • 徐鍾. 简明英汉辞典. 北京: 知識產權出版社. 2006-08. ISBN 7-80198-534-6 (中文(中國大陸)). 

期刊來源[編輯]

  • Brassey, Thomas A (編). Comparative Strength. The Naval Annual (Portsmouth: J. Griffin & Co.). 1896. 
  • Brassey, Thomas A (編). Comparative Strength. The Naval Annual (Portsmouth: J. Griffin & Co.). 1899. 
  • Brassey, Thomas A (編). Comparative Strength. The Naval Annual (Portsmouth: J. Griffin & Co.). 1905: 40–57. OCLC 937691500. 
  • Brassey, Thomas A (編). Comparative Strength. The Naval Annual (Portsmouth: J. Griffin & Co.). 1908. 
  • The Italian Manoeuvres. Notes on Naval Progress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 1897: 131–140. 
  • Robinson, Charles N. (編). The French and Italian Fleets at Cagliari. The Navy and Army Illustrated (London: Hudson & Kearns). 1899, VIII (118): 154–155. 
  • Ordovini, Aldo F.; Petronio, Fulvio & Sullivan, David M. Capital Ships of the Italian Royal Navy, 1860–1918, Part 2: Turret/Barbette Ships of the Duilio, Italia and Ruggerio di Lauria Classes. Warship International. 2015, LII (4): 326–349. ISSN 0043-0374. 

擴展閱讀[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