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卡里尼亞諾王子級鐵甲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卡里尼亞諾王子」號1867年在那不勒斯
概況
建造者
使用者  意大利皇家海軍
前級 強大級
次級 意大利國王級
建造期 1861–1871年
服役期 1865–1880年
完成數 3
退役數 3
技術數據[d]
艦型 鐵甲艦
排水量
全長 72.89公尺(239英尺2英寸)
全寬 15.10公尺(49英尺6英寸)
吃水 7.18公尺(23英尺7英寸)
動力輸出
動力來源
速度 10.4(19.3公里每小時;12.0英里每小時)
續航距離 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航速下,可達1,200海里(2,200公里)
乘員 572名
武器裝備
  • 10門203公釐(8英寸)艦炮
  • 12門164公釐(6英寸)艦炮
裝甲 水線裝甲帶:121公釐(4.75英寸)

卡里尼亞諾王子級鐵甲艦義大利語Classe Principe di Carignano[g]是1860年代為意大利皇家海軍建造的三艘鐵甲艦。這一艦級包括「卡里尼亞諾王子」號[h]「墨西拿」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Messina[i]以及「佛得伯爵」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Conte Verde[j]。在最初的訂購計劃中本級三艦是木製蒸汽巡航艦英語Steam frigate[k],之後被重新設計成為鐵甲艦。由此,本艦級也是意大利自行建造的第一批鐵甲艦。但由於意大利造船廠經驗不足以及經歷了原稿被推翻進行重新設計的過程,導致建造周期蔓延。以至於在1866年第三次意大利獨立戰爭爆發時,僅有首艦及時完成了建造。最初建造的兩艦由121公釐(4.75英寸)厚的熟鐵水線裝甲帶防護,而「佛得伯爵」號僅有部分裝甲帶包覆。

「卡里尼亞諾王子」號於1866年7月20日參加了利薩海戰。在戰鬥中作為戰列線旗艦的本艦並未深入參戰。1870年代因中央炮房艦英語Central battery ship[l]炮塔艦英語Turret ship[m]的迅速興起,三艘卡里尼亞諾王子級鐵甲艦並沒有長時間的活躍運用。為了削減維護預算以抵消正在建造的新艦的資金支出,「卡里尼亞諾王子」號於1875年被從海軍序列中除籍,「墨西拿」號和「佛得伯爵」號緊隨其後於1880年被除籍。

設計[編輯]

卡里尼亞諾王子級的前兩艘艦艇最初是意大利統一前不久由撒丁王國海軍英語Royal Sardinian Navy[n]訂購的蒸汽巡航艦。然而當建造工程開始後,新成立的意大利皇家海軍決定將這些艦隻改成鐵甲艦。第三艦「翁貝托國王」號由於建造進度過於超前而無法改裝,因此還是被作為木製軍艦完成了建造。第四艦「佛得伯爵」號則是根據修改後的設計而建造的。由於剛統一的意大利認為奧地利占有了包括威尼斯在內的大量意大利人聚居區。這些軍艦是意大利海軍擴張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建立一支能夠擊敗奧地利海軍的鐵甲艦隊。[9]

常規特性和輪機[編輯]

卡里尼亞諾王子級各艦在尺寸上略有差異。「卡里尼亞諾王子」號垂標間距為72.98公尺(239英尺5英寸),舷寬15.1米(49英尺6英寸),平均吃水7.18米(23英尺7英寸),常規排水量3,446長噸(3,501公噸),滿載排水量3,912長噸(3,975公噸)。「墨西拿」號垂標間距72.8米(238英尺10英寸),舷寬15.1米(49英尺6英寸),平均吃水7.27米(23英尺10英寸),常規負載下的排水量為3,868長噸(3,930公噸),滿載時4,245長噸(4,313公噸)。「佛得伯爵」號的垂標間距為73.7米(241英尺10英寸),舷寬15.3米(50英尺2英寸),吃水深6.5米(21英尺4英寸),常規負載下3,514長噸(3,570公噸),滿載時則為3,866長噸(3,928公噸)。每艘艦上的常規配置為572名軍官及士兵。[10]

艦載推進系統由一台單脹船用蒸汽機驅動一具單螺旋槳的系統組成。蒸汽由六座燃煤圓柱形火管鍋爐英語fire-tube boiler[o]提供,鍋爐廢氣集中從一根煙囪中排出。最高航速10.2至11.4(18.9至21.1公里每小時;11.7至13.1英里每小時),其中「佛得伯爵」號主機最高輸出功率可達1,968匹指示馬力(1,468千瓦特)。在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航速下這些艦隻可以航行1,200海里(2,200公里;1,400英里)。作為蒸汽動力的補充,艦上還裝有三桅巴肯亭式帆裝[p][10]

武器和裝甲[編輯]

卡里尼亞諾王子級屬於船旁列炮鐵甲艦[q]首艦裝備有10門72磅203公釐(8英寸)炮和12門164公釐(6.5英寸)來福線前膛砲英語Muzzle-loading rifle[r],「墨西拿」號和「佛得伯爵」號則裝備了4門8英寸炮和18門164毫米炮。本級艦的艦首安裝了一個馬刺形的撞角。1870年,艦隻的武裝被修改,「卡里尼亞諾王子」號保留了8門炮中的4門,其餘4門被164毫米炮取代。「墨西拿」號的10門164毫米口徑炮,換成了兩門254毫米口徑炮,而「佛得伯爵」號則被換裝了6門10毫米口徑炮和1門8毫米口徑炮。[10]

本級前兩艦的艦體水面部分覆蓋有121公釐(4.75英寸)厚的熟鐵裝甲。與其姊妹艦不同,「佛得伯爵」號艦體上部並未全部安裝裝甲帶,僅在艦首和艦尾有部分裝甲覆蓋,艦體其餘部分還是傳統的木製裝甲。[10]

艦隻[編輯]

艦名 建造者 開建 下水 完工
「卡里尼亞諾王子」號
Principe di Carignano
福斯造船廠英語Cantiere della Foce[10] 1861年1月[10] 1863年9月15日[10] 1865年6月11日[10]
「墨西拿」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Messina
Messina
斯塔比亞堡皇家造船廠英語Regio Cantiere di Castellammare di Stabia[10] 1861年9月28日[10] 1864年12月20日[10] 1867年2月[10]
「佛得伯爵」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Conte Verde
Conte Verde
奧蘭多兄弟造船廠英語Cantiere navale fratelli Orlando[10] 1863年3月2日[10] 1867年7月29日[10] 1871年12月[10]

服役記錄[編輯]

儘管卡里尼亞諾王子級是意大利第二款鐵甲艦,但在首艦「卡里尼亞諾王子」號投入使用前,在海外建造的的意大利國王級以及瑪利亞·皮亞皇后級鐵甲艦都已經快全部完工。「卡里尼亞諾王子」號是本艦級中唯一及時完工並參加第三次意大利獨立戰爭中對奧地利帝國作戰的艦隻[16]。1866年6月戰爭爆發,彼時與普魯士結盟的意大利試圖利用普奧戰爭奪取奧地利控制的威尼斯[17]卡洛·佩利翁·德·佩爾薩諾英語Carlo Pellion di Persano[s]海軍上將在戰爭爆發初期選擇率領意大利艦隊固守在港灣內,並在7月中旬開始對利薩島發動進攻,奧地利海軍指揮官威廉·馮·特格特霍夫[t]出動進行反擊,最終於7月20日爆發了利薩海戰。由於特格特霍夫率領的奧地利艦隊集中攻擊了位於中間位置的意大利艦隻,作為戰列線領航艦的「卡里尼亞諾王子」號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攻擊。「卡里尼亞諾王子」號試圖攻擊奧地利艦隊的木質艦艇,但未能成功。之後,佩爾薩諾下令中斷了作戰行動,使得意大利艦隊變得混亂不堪。在這期間鐵甲艦「意大利國王」號[u]「帕萊斯特羅」號義大利語Palestro (cannoniera)[v]被擊沉[23][24]

本級三艦因中央炮房艦英語Central battery ship[w]以及炮塔艦英語Turret ship[x]的飛速發展而很快被淘汰,在1870年代沒有參與太多的活動。「卡里尼亞諾王子」號和「墨西拿」號在1870年換裝新型艦炮。由於利薩海戰後議會對海軍的支持力度大減,這兩艦在當年並沒有參加意大利統一戰爭中對奇維塔韋基亞的攻擊作戰。1875年,為了減少維護預算,「卡里尼亞諾王子」號被報廢出售,用以抵償正在新建的卡約·杜里奧級[y]意大利級鐵甲艦[z]的部分建造成本。1880年,「墨西拿」號和「佛得伯爵」號也隨之出售。後者在被出售後一直處於閒置狀態,直到1898年被拆解。[27]

腳註[編輯]

注釋[編輯]

  1. ^ 譯名待補充參考來源。
  2. ^ 譯名待補充參考來源。
  3. ^ 譯名待補充參考來源。
  4. ^ 參數以「卡里尼亞諾王子」號為例
  5. ^ 譯名參考自《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 工程技術卷 上》[1]
  6. ^ 譯名參考自《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 工程技術卷 上》[2]
  7.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3]
  8.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3]
  9.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3]
  10.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3]
  11. ^ 譯名參考自《泰恩河上的黃龍旗》[4]
  12. ^ 譯名參考自《泰恩河上的黃龍旗》[5],另有來源譯作「船腰炮房鐵甲艦」[6]、「船腰炮室鐵甲艦」[7]或者「中腰炮室鐵甲艦」[8]
  13. ^ 譯名參考自《泰恩河上的黃龍旗》[5]
  14. ^ 譯名待補充參考來源。
  15. ^ 譯名參考自《中華科學技術大詞典 工程技術卷 上》[1]
  16. ^ 「barquentine-rigged」譯名參考自《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 卷1 鐵甲艦之前 戰艦設計與演變 1815-1860》[11]
  17. ^ 「broadside ironclad」譯名參考自《中國軍艦圖志 1855-1911》[6],另有來源譯作「舷側列炮式鐵甲艦」[12]、「舷型鐵甲艦」[13]或者「舷砲型鐵甲艦」[14]
  18. ^ 譯名參考自《東方堡壘:香港軍事史1840-1970》[15]
  19. ^ 譯名參考自《歐洲外交史 1815-1914》[18]
  20. ^ 譯名參考自《戰艦圖文史 第3冊 從1850年到1950年 彩色典藏版》[19],另有來源譯作「威廉·馮·特蓋特霍夫」[20]
  21.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21]
  22. ^ 譯名參考自《艦船百科全書》[22]
  23. ^ 譯名參考自《泰恩河上的黃龍旗》[5],另有來源譯作「船腰炮房鐵甲艦」[6]、「船腰炮室鐵甲艦」[7]或者「中腰炮室鐵甲艦」[8]
  24. ^ 譯名參考自《泰恩河上的黃龍旗》[5]
  25.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25]
  26.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26]

引文[編輯]

  1. ^ 1.0 1.1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2019),第240頁.
  2. ^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2019),第68頁.
  3. ^ 3.0 3.1 3.2 3.3 張恩東 (2018),第232頁.
  4. ^ 張黎源 (2020),第160頁.
  5. ^ 5.0 5.1 5.2 5.3 張黎源 (2020),第222頁.
  6. ^ 6.0 6.1 6.2 陳悅 (2015),第234頁.
  7. ^ 7.0 7.1 張恩東 (2018),第1頁.
  8. ^ 8.0 8.1 李昊 (2020),第57頁.
  9. ^ Fraccaroli (1979),第335, 338頁.
  10.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Fraccaroli (1979),第338頁.
  11. ^ 李昊 (2019),第109頁.
  12. ^ 李昊 (2020),第15頁.
  13. ^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2006),第206頁.
  14. ^ 馬幼垣 (2009),第653頁.
  15. ^ 鄺智文 & 蔡耀倫 (2018),第39頁.
  16. ^ Fraccaroli (1979),第338–339頁.
  17. ^ Sondhaus (1994),第1頁.
  18. ^ 毛紅梅 (2020),第598頁.
  19. ^ 朱鴻飛 (2016),第58頁.
  20. ^ 布魯斯·泰勒 (2021),第265頁.
  21. ^ 張恩東 (2018),第233頁.
  22. ^ 顧慧麗 (1998),第236頁.
  23. ^ Greene & Massignani (1998),第232頁.
  24. ^ Wilson (1896),第232–241頁.
  25. ^ 張恩東 (2018),第239頁.
  26. ^ 張恩東 (2018),第241頁.
  27. ^ Sondhaus (1994),第50–51頁.

參考書目[編輯]

參考期刊[編輯]

  • Ordovini, Aldo F.; Petronio, Fulvio; Sullivan, David M. Capital Ships of the Royal Italian Navy, 1860–1918: Part I: The Formidabile, Principe di Carignano, Re d'Italia, Regina Maria Pia, Affondatore, Roma and Principe Amedeo Classes. Warship International. Vol. 51 no. 4. December 2014: 323–360. ISSN 0043-0374 (英語). 
  •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九州學林. 2006, 4 (2): 206. ISSN 1729-9756 (中文(香港)).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