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松博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松 博文
 日本參議院議員
任期
1968年7月8日—1974年7月7日
選區全國區
個人資料
出生(1921-02-12)1921年2月12日
 大日本帝國香川縣綾歌郡宇多津町
逝世1978年11月24日(1978歲—11—24)(57歲)
 日本岡山縣井原市
政黨自由民主黨
母校關西學院大學高等商業部
職業排球教練
軍事背景
效忠 大日本帝國
服役 大日本帝國陸軍
服役時間1941年-1945年
部隊第31師團
參戰英帕爾戰役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大松博文
假名だいまつひろぶみ
平文式羅馬字Daimatsu Hirobumi

大松博文(日語:大松 博文/だいまつ ひろふみ,1921年2月12日—1978年11月24日),日本女子排球隊教練,在香川縣綾歌郡宇多津町出生。帶領日紡貝塚女子排球隊打到全國冠軍,獲得第三屆世界錦標賽亞軍、第四屆世界錦標賽冠軍,以及第十八屆東京奧運冠軍。由於其嚴苛殘酷的訓練,被稱為「魔鬼大松」。當世界主流偏重「攻擊」的時候,大松則認為「守備才是最大的攻擊」,他發明許多排球技術,例如滾翻救球勾手飄球前臂墊接發球。與松平康隆(日本男排教練)並稱日本排球名將。

生涯年表

[編輯]

關西學院大學附設的坂出商業學校畢業後進入日紡工廠工作。

1941年,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徵招入伍。由於受過高等教育,成為日軍軍官。到中國的瀋陽、北平。1943年編入了第31師團的輜重兵第31聯隊為中隊長,隨部隊去緬甸。在英帕爾戰役中,參戰出征的日軍9萬餘人最終僅生還1萬2千人,大多數官兵是餓死,由於撤退途中日軍大量的遺骸被遺棄路旁,極為悽慘的情景被日本兵士稱呼為「白骨街道」或「靖國街道」。大松博文就是這個「白骨街道」的倖存者。他自稱這次經歷改變了性格。

1952年,成為待組建的日紡貝塚女子排球隊的教練。從1242名女工中挑選了16名選手。教練與隊員每天從8時在工廠工作到15時30分,然後從16時訓練到半夜。嚴苛的訓練方式讓人不忍目睹,因而被稱為「魔鬼大松」。

1955年,率領日紡貝塚女子排球隊拿到全國冠軍。

1960年,第三屆世界錦標賽輸給蘇聯隊,獲得亞軍。

1961年,遠征歐洲,擊敗捷克斯洛伐克和蘇聯等隊伍,取得22全勝,日本女排被稱為「東洋魔女」。

1962年,第四屆世界錦標賽冠軍。

1964年10月23日,第十八屆東京奧運首次把女子排球列為正式項目。大松博文帶領的日本隊戰勝蘇聯隊,奪得奧運會首枚女子排球金牌。這場決賽日本的實況直播收視率達到了驚人的80%。

1964年11月20日,大松博文在奧運會奪金後不到一個月,率領由八名隊員組成的日紡貝塚女排(其中七人是奧運會金牌獲得者,一人是管理員)應邀訪問中國。20日從廣州入境,21日下午5時到達北京。當晚在人民大會堂觀看了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11月23日,貝冢隊在北京體育館進行了訪華首場比賽,以3比0戰勝了中國國家隊。周恩來總理、賀龍副總理、陳毅副總理,彭真等出席觀看比賽。11月25日下午18時許,周恩來來到北京體育館觀看大松帶隊的訓練,在休息室里同大松交談了40分鐘。貝冢隊又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與中國的甲級聯賽隊伍進行了七場比賽和近二十次公開訓練,在中國體育界引起了極大反響。

1964年底,辭去日紡貝塚隊教練職位。

1965年4月23日至5月23日,應周恩來總理的邀請,大松博文及夫人訪華,在上海訓練中國運動員。這為中國女排運動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1965年9月,作為中國第二屆全國運動會特邀貴賓,大松博文訪華。

1968年,當選自民黨第八屆全國參議院議員。

1974年,再次參選自民黨第十屆全國參議院議員,落選。

1978年,在指導岡山縣立女校排球隊的晚上,因為急性心肌梗塞而與世長辭。

2000年,進入美國體育博物館的排球名人堂,日本香川縣宇多津鎮表揚他為榮譽鎮民,還有以他為名的排球大賽「大松排球比賽」。

研發的技術

[編輯]

國際上的賽制是六人制,然而,當時的日本國內卻是九人制。六人制比九人制每個選手的防守範圍增加,對於身材嬌小的亞洲人不利。大松為了打贏身材高大、扣球又快又重的歐洲人,花了很多的時間嘗試各種排球技巧。在當時的日本並不重視排球,因此大松花了很多心力找人幫忙翻譯國外的排球技術資料。後來,研發出滾翻救球、勾手飄球、前臂墊接發球。

滾翻救球

[編輯]

大松研讀許多資料,從柔道的倒地動作中做改良與應用,發展出撲球後,借勢滾地翻身爬起,回復守備姿勢。在當時,要學會滾翻救球,少則半年,多則兩年才能學會。因此,滾翻救球成為日本女排的強力武器,防守得滴水不漏,將歐洲球隊每一顆重力扣球救起來。滾翻救球是少數男子向女子學習的技術之一。

勾手飄球

[編輯]

大松創造了勾手發飄球的技術,球的性能和正面高手飄球一樣,不同的地方是側面勾手而已。

《排球運動史話》:「日本女排運用勾手飄球,在發球搶攻的年代,開創能使發、接維持動態平衡的局面,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令人驚訝的戰績。1962年世界女排錦標賽在莫斯科舉行,日本女排一舉奪冠,原因之一,即是東歐球隊採用高手接日本的勾手飄球時,常因持球犯規而失分,因此,勾手飄球乃風靡世界排壇,不僅女排學習,男排也廣泛使用,成為排球史上男子向女子學習技術的少有例子。」[1]

前臂墊接發球

[編輯]

《排球運動史話》:「五十年代,大多採用高手傳球的方式來接發球,因為當時流行發球搶攻的風潮,各隊普遍採用大力發球,所以接發球容易被判持球連擊犯規而失分,相當不利。六十年代,日本女排率先採用前臂墊接發球,既有穩定之利,又無犯規之虞,因而打破發強接弱的態勢,達到嶄新的動態平衡,連獲1962年世界錦標賽,1964年奧運會及1967年世界錦標賽三項冠軍。」[2]

信念

[編輯]
  • 有志者事竟成。
  • 我不做,誰做?
  • 防守是最好的進攻。
  • 戰勝對方就是完美無缺的防守。
  • 只要活著,就不存在「完成」。
  • 精神訓練法:指導排球運動的整個過程中,特別重視兩個問題,即重視防守、建立互相關心和體貼的球隊。
  • 生活的意義在於艱苦奮鬥。
  • 常說:幸福就在眼前。確實,幸福是存在於將要獲得它之前的艱苦之中。
  • 強者戰勝不安,弱者被不安打敗
  • 不安是前進之本
  • 偉大出於平凡,關鍵是妳能不能決心做到底。

著書

[編輯]
  • 《魔鬼大松的自述》
  • 《跟我來》(『おれについてこい!』),有拍成電影。
  • 《我的信念是走向勝利的條件》
  • 《只要做就成功》
  • 《我在中國》

參考與附註

[編輯]
  1. ^ 胡文雄、蔡崇濱. 《排球運動史話》. 台南市: 供學出版社. 1997: 91 (中文(繁體)). 
  2. ^ 胡文雄、蔡崇濱. 《排球運動史話》. 台南市: 供學出版社. 1997: 94 (中文(繁體)).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