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道城
岔道城遺址 | |
---|---|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延慶區八達嶺鎮岔道村 |
分類 | 古遺址 |
時代 | 明 |
編號 | 6-6 |
認定時間 | 2001年7月12日 |
岔道城,位於北京市延慶區八達嶺鎮岔道村,是明朝建設的城塞,現存遺址。[1]
歷史
[編輯]元朝滅亡後,蒙古軍隊退回大漠。瓦剌、韃靼騎兵先後從八達嶺口、白羊口、古北口等長城各口隘南下,殺人劫物,嚴重威脅京師安全。明朝初期,為了防範蒙古騎兵侵襲,沿塞外夯築了不少土堡,派軍隊守衛,發現敵情時便點燃柴草或狼煙通報消息。長城以北的村莊名稱中許多都帶「堡」字,可能便和村莊附近的土堡有關。明朝朝廷在財政充盈後,又將各自獨立的土堡連接形成土石結構的邊牆,綿延百餘里。邊牆依山勢而建。邊牆、長城、墩台、烽火台及其他邊關構成了防禦體系。[2]
八達嶺關城西北的岔道處原來有一座土石結構的堡城,相傳是漢朝建造。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年),朝廷採納大臣王士翹提出的加強邊關軍備的建議,重修岔道屯堡。隆慶五年(1571年),又對岔道屯堡進行加固,並在城牆外包砌青磚,形成了岔道城。從裸露的牆體可判定,岔道城不是一次性建成,而確實是經歷了土堡、土石堡時期。長城守軍駐紮在岔道城,所以該城又稱為「兵城」。當時,岔道城內設有守備衙署,守備統領着三名把總,率兵788人。[2][1]
過去,岔道城在北京西北名聲很大,不僅因其為延慶八景中的「岔道秋風」,也是因為其曾經是北京城通往大漠的隘口及驛站。《居庸志略》載:「八達嶺為居庸之禁扼,岔道又為八達嶺之藩籬」。岔道城是居庸關及八達嶺的軍事前哨。古人評論稱:「守岔道,所以守八達嶺;守八達嶺所以守居庸關;守居庸關所以守京師。」明朝末年,李自成起義軍曾經三天未能攻下岔道城,不得不繞道石峽關攻入居庸關,進而攻占北京城。[2]
昌平西北部的南口村舊稱南口城,是個邊塞關口,沒有百姓居住。自南口至八達嶺關城(元朝時稱「北口」),有條狹長的山溝,因為南北關口而稱為「關溝」。關溝全長40里,是太行山余脈與燕山山脈的分界線。關溝內壑險山高,林密草深,溝底的小路崎嶇而不通馬車,行人一天才可走完全程。南口城和岔道城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是關溝南北兩端的商人云集之處。岔道是從主路上分出的岔路。關溝北口有三條岔路,分別通往宣化、延慶、永寧。[2]
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後,滿蒙和睦,此地不再有戰爭。退役的軍人就地轉成民戶,以種田為業,兵城演變為村莊,即如今的岔道村。如今,岔道城內外的二百多戶人家同屬岔道村,部分村民是當年駐守岔道城的軍人的後裔。[2]
建築
[編輯]岔道城是北京通往西北的軍事據點和驛站。岔道城緊鄰八達嶺長城,如今保存尚好。[1]
岔道城依北山偏東南方向的山勢興建,平面為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約135丈(449米),南北寬約56丈(185米)。該城設有東、西城門(原來帶有瓮城);北山的邊牆及墩台代替了城牆;南城牆上設有敵樓。西、東城門的「岔西雄關」與「岔東雄關」門額,均帶有「萬曆三年」(1575年)題款。岔道城牆高約 2.6丈(8.5米),由青磚、石條、灰漿、夯土砌築。城牆頂部墁磚,內低外高。排水槽朝向城內,不給來敵拋繩攀牆的機會,並且可以緩解北方少雨時的旱情。[1][2]
如今,岔道城南城牆主體尚存,但是垛口、敵樓、箭孔已經全部無存,東、西城門重修了部分外牆、垛口、箭孔,城門洞的石條地面以及城門外的石板橋凸凹不平。西門內大街北側有新修復的關帝廟、城隍廟。廟內有戲樓。城內還有客棧、驛站、三關廟、衙署、清真寺遺址,以及數棵古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