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áng(?—?),中國新朝末年綠林軍武將,更始帝劉玄的重臣。

生平

[編輯]
姓名 張卬
時代
生沒年 〔不詳〕
字・別號 〔不詳〕
出身地 〔不詳〕
職官 〔緑林軍部將〕→〔下江軍部將〕

衛尉大將軍〔更始〕

爵位・號等 淮陽王〔更始〕
陣營・所屬等 王匡王常更始帝劉盆子
家族・一族 〔不詳〕

地皇三年(22年),因疫病原因緑林軍分散,張卬和王常成丹一起到南郡編縣藍口聚,號「下江軍」[1],推戴王常為下江軍頭領。

同年,下江軍屯駐南陽郡平氏縣宜秋聚,舂陵軍劉縯劉秀之兄)請求與他們合兵。成丹、張卬考慮劉縯的家世,合軍後自己落得下風,對於合兵之事消極。但是劉縯說服王常合軍,成丹、張卬二人等其他下江軍部將只好承認。地皇四年(23年)正月,舂陵軍、下江軍聯合軍,在泚水擊破新朝前隊大夫(新制南陽太守)甄阜、屬正(新制都尉)梁丘賜

綠林軍再次合軍,聯軍諸將討論擁立天子,南陽士大夫(舂陵諸將)和王常主張擁立劉縯,張卬和其他諸將主張擁立平林軍出身劉玄。結果,劉縯為了避免分裂,把帝位讓給劉玄,議論最後,張卬拔劍斬地,放言:「疑事無功,今日之議,不得有二」。更始元年(23年)二月,劉玄即位為更始帝,張卬被任命為衛尉大將軍。

新朝滅亡,更始帝在更始二年(24年)二月遷都長安,封張卬為淮陽王。當時,張卬橫暴,和王匡都有惡名。更始三年(25年),張卬和王匡、成丹率軍十餘萬守備河東郡,迎擊劉秀部將鄧禹。結果以大敗而終,張卬放棄河東逃回長安。

赤眉軍西進,更始政權局勢惡劣,張卬對諸將說「赤眉近在鄭、華陰間,旦暮且至。今獨有長安,見滅不久,不如勒兵掠城中以自富,轉攻所在,東歸南陽,收宛王等兵。事若不集,復入湖池中為盜耳」,得到多數將領同意。張卬和王匡、廖湛胡殷申屠建進言更始帝,想要逃回南陽,更始帝不同意。張卬、申屠建、廖湛、胡殷、隗囂等人心懷不滿,想要劫持更始帝,更始帝事前察知,傳五人入宮,想要一起誅殺。張卬四人得知情況有變而逃走,只有申屠建進入宮廷內,被更始帝誅殺。

張卬和廖湛、胡殷發動兵變攻打更始帝,更始帝投奔駐屯京兆尹新豐的右大司馬趙萌(劉玄趙夫人的父親)。張卬和逃出新豐的王匡聯合據守長安軍。更始帝、趙萌、丞相李松反擊長安,張卬等敗出長安。張卬和王匡、廖湛、胡殷投降赤眉軍,引導他們攻打長安。同年九月,長安陷落,更始政權滅亡。赤眉暴虐,百姓有懷念更始帝之人,張卬害怕更始帝被人救出,向他復仇,唆使赤眉軍將領謝祿絞殺更始帝。

之後,張卬之名不在史書出現。

[編輯]
  1. ^ 張卬在《後漢書》劉玄傳作新市軍,王常傳作下江軍,王常傳描寫詳細,此按後者。

參考文獻

[編輯]
  • 後漢書》列傳1劉玄傳
  • 《後漢書》列傳4齊武王縯傳
  • 《後漢書》列傳5王常傳
  • 《後漢書》列傳6鄧禹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