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內務總長朱啟鈐曾上書時任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擬改各省重複縣名撮舉理由分別說明請鑒核批示文》,申請對各省具重複縣名情形的124個的縣名進行修改,而該文所附列有該126個縣的清單稱《改定各省重複縣名及存廢理由清單》。據當時該文所統計,二縣同名的有74個,三縣同名的有12個,四縣同名的有4個,五縣同名的有3個,六縣同名的有1個。大總統袁世凱於民國三年(1914年)1月30日批准請求,稱「批據呈已悉,應如所擬辦理」。是次更改重複縣名基本依循「凡兩縣同名存其先置,新名從同仍還故稱」(即保留設置較為久遠,政區較為穩定的縣名,而改掉重名的其它縣名)的主要原則,而在遇到「通商之大埠」(通商口岸)或「新拓之邊方」(新開拓的邊境地區)時則例外處理,而擬須更改縣名的縣的新名的標準,均以古代郡邑境內山川為限。[1]

具體清單

[編輯]
序號 拼音 內容
1 An-fu 安福縣→臨澧縣湖南省)以縣北臨澧水而得名。
安福縣江西省
2 An-hua

安化縣→宜北縣廣西省)以地當宜山縣北而得名。
安化縣→德江縣貴州省
安化縣→慶陽縣甘肅省)以舊為慶陽府治而得名。
安化縣(湖南省)

3 An-jen

安仁縣→餘江縣(江西省)以城當餘水(亦稱餘江)之北而得名。
安仁縣(湖南省)

4 An-p'ing

安平縣→平壩縣(貴州省)以明於縣境置平壩衛而得名。
安平縣→馬關縣雲南省)以縣治在馬白關而得名。
安平縣(直隸省

5 An-ting

安定縣→定西縣(甘肅省)以金於縣境置定西縣而得名。
安定縣(陝西省

6 An-tung

安東縣→漣水縣江蘇省)以縣北有漣水而得名。
安東縣奉天省

7 Ch'ang-hua

昌化縣→昌江縣廣東省)以縣境有昌江流經而得名。
昌化縣浙江省

8 Ch'ang-lo

長樂縣→五峯縣湖北省)以明於縣境置五峰石寶長官司而得名。
長樂縣→五華縣(廣東省)以縣北有五華山而得名,而舊名長樂是以五華山下有長樂台遺址而得名。
長樂縣福建省

9 Ch'ang-ning

長寧縣→尋鄔縣(江西省)以城東有尋鄔水而得名。
長寧縣→新豐縣(廣東省)以南齊為新豐縣地而得名。
長寧縣四川省

10 Ch'i

祁縣→安國縣(直隸省)以漢於縣境置安國縣而得名。
祁縣(山西省)

11 Ch'ien

乾縣→乾城縣(湖南省)
乾縣(陝西省)

12 Ch'ing-ch'i

清溪縣→漢源縣(四川省)以縣西北飛越山漢水之源而得名(隋曾於縣境置漢源縣)。
清溪縣(貴州省)

13 Ch'ing-chiang

清江縣→劍河縣(貴州省)以位於沅江支流清水江(亦名劍河)南岸而得名。
清江縣(江西省)

14 Ch'ing-ho

清河縣→淮陰縣(江蘇省)以秦於縣境置淮陰縣而得名。
清河縣(直隸省)

15 Ch'ing-p'ing

清平縣→鑪山縣(貴州省)以縣東南有香鑪山及明曾於縣境置鑪山所而得名。
清平縣山東省

16 Chao

趙縣→鳳儀縣(雲南省)
趙縣(直隸省)

17 Chen-an

鎮安縣→黑山縣(奉天省)以縣境有小黑山而得名。
鎮安縣(陝西省)

18 Chen-p'ing

鎮平縣→蕉嶺縣(廣東省)以城據蕉嶺之上而得名。
鎮平縣河南省

19 Chen-pien

鎮邊縣→瀾滄縣(雲南省)
鎮邊縣(廣西省)

20 Chia-ho

嘉禾縣→嘉興縣(浙江省)
嘉禾縣(湖南省)

21 Chien-ch'ang

建昌縣→凌源縣(直隸省)原擬改名塔溝縣(以縣治土名塔子溝命名),後以縣地處大淩河之源命名。
建昌縣(江西省)(1)

22 Chien-p'ing

建平縣→郎溪縣安徽省)以桐水經縣南稱郎溪及縣治稱郎步溪而得名。
建平縣(直隸省)

23 Chien-te

建德縣→秋浦縣(安徽省)
建德縣(浙江省)

24 Ching

涇縣→涇川縣(甘肅省)
涇縣(安徽省)

25 Ching-an

靖安縣→洮安縣(奉天省)
靖安縣(江西省)

26 Ching-chiang

靖江縣→綏江縣(雲南省)
靖江縣(江蘇省)

27 Feng-t'ai

鳳台縣→晉城縣(山西省)以唐於縣境置晉城縣而得名。
鳳台縣(安徽省)

28 Feng-hua

奉化縣→梨樹縣(奉天省)以縣治本名梨樹城而得名。
奉化縣(浙江省)

29 Feng-huang

鳳凰縣→鳳城縣(奉天省)以縣治鳳凰城而得名。
鳳凰縣(湖南省)

30 Hai-ch'eng

海城縣→海原縣(甘肅省)以地有海都原而得名。
海城縣(奉天省)

31 Hai-feng

海豐縣→無棣縣(山東省)以春秋時為無棣邑及隋於縣境置無棣縣而得名。
海豐縣(廣東省)

32 Hai-yang

海陽縣→潮安縣(廣東省)
海陽縣(山東省)

33 Hsi-ning

西寧縣→陽原縣(直隸省)以漢為陽原縣地而得名。
西寧縣→鬱南縣(廣東省)以縣境在鬱水之南而得名。
西寧縣(甘肅省)(2)

34 Hsiao-i

孝義縣→柞水縣(陝西省)以縣境有柞水而得名。
孝義縣(山西省)

35 Hsin-an

新安縣→寶安縣(廣東省)以晉於縣境置寶安縣而得名。
新安縣(河南省)

36 Hsin-ch'ang

新昌縣→宜豐縣(江西省)以三國吳於縣境置宜豐縣而得名。
新昌縣(浙江省)

37 Hsin-ch'eng

新城縣→扶餘縣(吉林省)
新城縣→耏水縣(山東省)以縣北有耏水流經而得名。
新城縣→新登縣(浙江省)以三國吳曾改新城縣為新登縣而得名。
新城縣→黎川縣(江西省)以境內有黎川而得名。
新城縣→興仁縣(貴州省)以縣境本為由普安縣劃出之興仁等四里而成而得名。
新城縣(直隸省)

38 Hsin-hsing

新興縣→休納縣(雲南省)以元於縣境置休納縣而得名。
新興縣(廣東省)

39 Hsin-ning

新寧縣→台山縣(廣東省)以縣北有三台山而得名。
新寧縣→扶南縣(廣西省)以唐於縣境置扶南郡而得名。
新寧縣→開江縣(四川省)以縣境有開江流經而得名。
新寧縣(湖南省)

40 Hsin-p'ing

新平縣→尉犁縣(新疆省)以縣境為漢尉犂國地而得名。
新平縣(雲南省)

41 Hsing-an

興安縣→橫峯縣(江西省)以縣北有橫峰山而得名。
興安縣(廣西省)

42 Hsing-kuo

興國縣→陽新縣(湖北省)以三國吳於縣境置陽新縣而得名。
興國縣(江西省)

43 Hsing-ning

興寧縣→資興縣(湖南省)以唐為資興縣地而得名。
興寧縣(廣東省)

44 Hua-t'ing

華亭縣松江縣(江蘇省)以舊為松江府治而得名。
華亭縣(甘肅省)

45 Huai-jen

懷仁縣→桓仁縣(奉天省)以其地古屬渤海桓州而得名。
懷仁縣(山西省)

46 Huai-yüan

懷遠縣→三江縣(廣西省)以縣境在三江環繞中而得名。
懷遠縣→橫山縣(陝西省)以橫山主峰在縣南而得名。
懷遠縣(安徽省)

47 Hui-t'ung

會同縣→瓊東縣(廣東省)以縣境在海南島(亦稱瓊州島)東境而得名。
會同縣(湖南省)

48 I-ning

義寧縣→修水縣(江西省)以縣境有修水流經而得名。
義寧縣(廣西省)

49 K'ai

開縣→濮陽縣(直隸省)
開縣→紫江縣(貴州省)
開縣(四川省)

50 K'ai-hua

開化縣→文山縣(雲南省)
開化縣(浙江省)

51 Kuang-ning

廣寧縣→北鎮縣(奉天省)以隋時曾封縣西之醫巫閭山為北鎮而得名。
廣寧縣(廣東省)

52 Kuang-ch'ang

廣昌縣→淶源縣(直隸省)以縣境之淶山淶水之源而得名。
廣昌縣(江西省)

53 Kuei-hua

歸化縣→歸綏縣(山西省)以歸化綏遠二城之首字而得名。
歸化縣→紫雲縣(貴州省)以縣西有紫雲源勝境而得名。
歸化縣(福建省)

54 Li-ch'üan

醴泉縣→突泉縣(奉天省)以地有馬突泉而得名。
醴泉縣(陝西省)

55 Lin-an

臨安縣→建水縣(雲南省)
臨安縣(浙江省)

56 Lin-chiang

臨江縣→同江縣(吉林省)以松花江黑龍江在縣北合流為混同江而得名。
臨江縣(奉天省)

57 Lo-an

樂安縣→廣饒縣(山東省)以漢於縣境置廣饒縣而得名。
樂安縣(江西省)

58 Lo-p'ing

樂平縣→昔陽縣(山西省)
樂安縣(江西省)

59 Lu-ch'i

瀘溪縣→資溪縣(江西省)以縣境有資溪水而得名。
瀘溪縣(湖南省)

60 Lung-ch'üan

龍泉縣→遂川縣(江西省)以城瀕遂江(亦稱龍泉江)北岸而得名。
龍泉縣→鳳泉縣(貴州省)以龍泉出自鳳凰山下而得名。
龍泉縣(浙江省)

61 Lung-men

龍門縣→龍關縣(直隸省)以龍門關而得名,新舊縣名皆得名於此。
龍門縣(廣東省)

62 Nan-an

南安縣→摩芻縣(雲南省)以唐時稱為摩芻寨而得名。
南安縣(福建省)

63 Ning-hai

寧海縣→牟平縣(山東省)以縣在牟山之陽、其地平坦而得名。(漢曾於縣境置牟平縣)
寧海縣(浙江省)

64 Ning-hsiang

寧鄉縣→中陽縣(山西省)
寧鄉縣(湖南省)

65 Ning

寧縣→黎縣(雲南省)
寧縣(甘肅省)

66 Ning-yüan

寧遠縣→涼城縣(山西省)以北魏為涼城郡地而得名。
寧遠縣→興城縣(奉天省)以遼為興城縣地而得名。
寧遠縣→武山縣(甘肅省)以縣有武城山而得名。
寧遠縣→伊寧縣(新疆省)
寧遠縣(湖南省)

67 Pao-an

保安縣→涿鹿縣(直隸省)以漢為涿鹿縣地而得名。
保安縣(陝西省)

68 P'ing-yüan

平遠縣→織金縣(貴州省)以境內有織金河流經而得名。
平遠縣→鎮戎縣(甘肅省)
平遠縣(廣東省)

69 San-shui

三水縣→栒邑縣(陝西省)以秦為栒邑及漢為栒邑縣地而得名。
三水縣(廣東省)

70 Sha

沙縣→洮沙縣(甘肅省)以地在洮河之東及舊為沙泥堡地而得名。
沙縣(福建省)

71 Shan-yang

山陽縣→淮安縣(江蘇省)以舊為淮安府治而得名。
山陽縣(陝西省)

72 Shih-ch'eng

石城縣→廉江縣(廣東省)以縣境有廉江流經而得名。
石城縣(江西省)

73 Shih-ch'üan

石泉縣→北川縣(四川省)
石泉縣(陝西省)

74 Shih-men

石門縣→崇德縣(浙江省)以五代吳越於縣境置崇德縣而得名
石門縣(湖南省)

75 Shou-ch'ang

壽昌縣→鄂城縣(湖北省)
壽昌縣(浙江省)

76 T'ai-p'ing

太平縣→汾城縣(山西省)以東有汾水及南有臨汶故城而得名。
太平縣→揚中縣(江蘇省)以在揚子江之中而得名。
太平縣→溫嶺縣(浙江省)以縣東有溫嶺而得名。
太平縣→萬源縣(四川省)以縣東北萬頃池為鄰邑諸水發源處而得名。
太平縣(安徽省)

77 T'ang

唐縣→沘源縣(河南省)以縣境之大湖山沘水之源而得名。
唐縣(直隸省)

78 T'ao-yüan

桃源縣→泗陽縣(江蘇省)以漢為泗陽地而得名。
桃源縣(湖南省)

79 Ta-ning

大寧縣→巫溪縣(四川省)以縣有巫溪(亦稱大寧河)而得名。
大寧縣(山西省)

80 Ta-t'ung

大通縣→通河縣黑龍江省)以境內有大通河而得名,新舊縣名皆得名於此。
大通縣(甘肅省)

81 Te-hua

德化縣→九江縣(江西省)以舊為九江府治而得名。
德化縣→德格縣(四川省)以舊為德爾格忒宣慰司轄地而得名。
德化縣(福建省)

82 Ting-yüan

定遠縣→武勝縣(四川省)以元於縣境置武勝軍而得名。
定遠縣→牟定縣(雲南省)
定遠縣→鎮巴縣(陝西省)以境內有大小巴山而得名。
定遠縣(安徽省)

83 Tung-an

東安縣→安次縣(直隸省)以漢於縣境置安次縣而得名。
東安縣→雲浮縣(廣東省)以縣西南有雲浮山而得名。
東安縣→潼南縣(四川省)以縣境位於舊潼川府之南而得名。
東安縣(湖南省)

84 Tung-hsiang

東鄉縣→宣漢縣(四川省)以東漢為宣漢縣地而得名。
東鄉縣(江西省)

85 Tung-p'ing

東平縣→東豐縣(奉天省)
東平縣(山東省)

86 Wan

萬縣→萬寧縣(廣東省)以五代南漢於縣境置萬寧縣而得名。
萬縣(四川省)

87 Wei-yüan

威遠縣→景谷縣(雲南省)以地瀕景谷江西岸而得名。
威遠縣(四川省)

88 Yung-an

永安縣→紫金縣(廣東省)以城跨紫金山而得名。
永安縣→蒙山縣(廣西省)以縣西南有蒙山而得名。
永安縣(福建省)

89 Yung-ch'ang

永昌縣→保山縣(雲南省)
永昌縣(甘肅省)

90 Yung-fu

永福縣→永泰縣(福建省)以唐永泰年間於縣境置永泰縣而得名。
永福縣(廣西省)

91 Yung-k'ang

永康縣→同正縣(廣西省)以明時曾改永康縣為同正縣而得名。
永康縣→鎮康縣(雲南省)以元於縣境置鎮康軍民總管府及明以後為鎮康土州而得名。
永康縣(浙江省)

92 Yung-ning

永寧縣→離石縣(山西省)以漢於縣境置離石縣而得名。
永寧縣→寧岡縣(江西省)以治所在瓦岡而得名。
永寧縣→古化縣(廣西省)以唐為古縣及慕化二縣地而得名。
永寧縣→關嶺縣(貴州省)以縣東北有關索嶺而得名。
永寧縣(河南省)(3)

93 Yung-ting

永定縣→大庸縣(湖南省)以明於縣境置大庸衛而得名。
永定縣(福建省)

94 Yü-ch'ing

餘慶縣→慶城縣(黑龍江省)
餘慶縣(貴州省)

後續

[編輯]

民國三年二月之後陸續更改的重名縣名:[2]

原名 改名 隸屬 改名年、月 改名原由
蘭山 臨沂 山東 1914.2 與甘肅蘭山道重名
承德 瀋陽 奉天 1914.5 與直隸承德縣重名
長壽 同賓 吉林 1914.6 與四川長壽縣重名
永寧 洛寧 河南 1914.6 與四川永寧道重名
安肅 徐水 直隸 1914.6 與甘肅安肅道重名
廬陵 吉安 江西 1914.6 與本省廬陵道重名
岳陽 安澤 山西 1914.6 與湖南岳陽縣重名
建昌 永修 江西 1914.6 與四川建昌道重名
保定 新鎮 直隸 1914.6 與本省保定道重名
南寧 邕寧 廣西 1914.6 與本省南寧道重名
普洱 寧洱 雲南 1914.6 與本省普洱道重名
懷柔 瞻化 四川 1916.4 與京兆懷柔縣重名
榆中 甘肅 1919.10 與奉天金縣重名
唐山 堯山 河北 1928.10 與本省灤縣唐山鎮重名
永康 甘肅 1929.4 與浙江永康縣重名
綏遠 撫遠 合江 1929.9 綏遠省省名重名
吉林 永吉 吉林 1929.9 與吉林省省名重名
廣西 瀘西 雲南 1929.11 與廣西省省名重名
雲南 祥雲 雲南 1929.11 與雲南省省名重名
貴陽 貴築 貴州 1930.10 與貴陽市重名
寧夏 賀蘭 寧夏 1942.3 與寧夏省省名重名
昆明 谷昌 雲南 1945.1 與昆明市重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朱啟鈐. 鏈接至維基文庫 擬改各省重複縣名撮舉理由分別說明請鑒核批示文. 維基文庫. 北京: 政府公報. 1914-01-30 (中文). 
  2. ^ 《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