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鶴亭 (杭州)
外觀
舞鶴賦刻石 | |
---|---|
放鶴亭匾額及舞鶴賦刻石,2015年7月 | |
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西湖區孤山北麓 |
分類 | 石刻 |
時代 | 清 |
編號 | 不詳 |
認定時間 | 1986年4月 |
放鶴亭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西湖孤山北麓,北臨里西湖,與北山路相對,因北宋詩人林逋曾在孤山結廬隱居,並以種梅養鶴為樂[1],後世建亭以紀念,亭後即林逋墓。該亭始建於元代至元年間,時儒學提舉余謙修葺林逋墓並植梅數百株,建梅亭於其下,郡人陳子安以林逋梅妻子鶴,有梅不可無鶴,遂放鶴於孤山,並建鶴亭與梅亭相配,後兩亭均廢[2],明嘉靖時錢塘令王釴重建。崇禎年間,崔世召使君又重建,陳繼儒為記。 順治時,督學谷應泰、布政使張縉彥等修復放鶴亭。康熙十一年(1672),巡撫范承謨等移亭於林和靖墓側。[3][4][5]。
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臨摹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所書《舞鶴賦》(賦文為南北朝鮑照所作),並特命杭州織造敖福合及刑部員外郎宋駿業奉旨勒石。御書碑《舞鶴賦》由高240厘米、寬75厘米4塊書條石組成,文自右往左24行直排,共445字行草,落款「臨董其昌」,篇首刻「康熙御筆之寶」篆印。其時,敖、宋二人將放鶴亭右移,並另建一亭供御書置於其中。又重修巢居閣、梅軒,開小池,疊石築橋其間,極其宏麗。杭州太守李鐸曾重修林和靖墓,其四賢祠毀於火,後又重修。[5][6][7]
今亭為民國四年(1915),浙江都督朱瑞重修。1950年後,曾幾次按原樣加固維修,亭前平台石欄也補齊重刻。亭內安置康熙帝御書《舞鶴賦》刻石。亭上有巨樟覆蓋,亭旁廣植梅花,為西湖賞梅勝地。[6][7]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原始文獻:林和靖先生詩集 (四部叢刊本)
澹澹兩峰雲,溶溶一湖水。但見遺空亭,不見鶴來止。
清風拂寒梅,苔蘚迷故址。吁嗟林下人,幽懷曷能已。
清·徐留《放鶴亭》清風拂寒梅,苔蘚迷故址。吁嗟林下人,幽懷曷能已。
鶴與人俱杳,白雲空自悠。孤亭凡幾易,一去竟千秋。
鴻爪認何處,梅花仍隴頭。待君有華表,何日再來游。
清·陳灝《放鶴亭》鴻爪認何處,梅花仍隴頭。待君有華表,何日再來游。
參考資料
[編輯]- ^ 《杭州年鉴2009版·人物·历史人物》. 杭州市政府. [2015-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明·田汝成撰,《西湖遊覽志·卷二·孤山三堤勝跡》:放鶴亭在孤山之北,嘉靖中,錢唐令王釴作,其巔有歲寒岩,其下有處士橋。先是,至元間,儒學提舉余謙既葺處士之墓,復植梅數百本於山,構梅亭於其下。郡人陳子安以處士無家,妻梅而子鶴,不可偏舉,乃持一鶴,放之孤山,構鶴亭以配之,並廢。
- ^ 清·李衛等修,傅王露等纂,《西湖志·卷九·園亭》:放鶴亭在孤山之北,宋和靖處士林逋故廬也。……明嘉靖間錢塘令王釴重建,曰放鶴亭。崇禎壬申,鹽運副使崔世召新之。歲久圮。國朝康熙十二年巡撫范承謨重葺,布政使李之粹榜曰「林君復放鶴處」。三十五年,聖祖仁皇帝御書《舞鶴賦》勒石孤山,恭建御碑亭於其上。
- ^ 民國·胡祥翰撰,《西湖新志·卷一·山水》:梅林歸鶴為增修西湖景目之一。……清康熙三十五年,聖祖御書放鶴匾額並舞鶴賦一幅勒石亭上。民國四年,浙江都督朱瑞重修。
- ^ 5.0 5.1 御覽孤山志不分卷 御覽蘭亭志不分卷. 中國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
- ^ 6.0 6.1 《杭州市志·第二卷 风景名胜篇·第二章·第二节 景点分布》. 杭州市政府. [2015-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7.0 7.1 《杭州市志·第二卷 文物篇·第三章 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节 古代石窟造像、摩崖题刻、碑刻》. 杭州市政府. [2015-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