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曾國藩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曾國藩墓

曾國藩墓新修墓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長沙市嶽麓區
分類古墓葬
時代
編號7-0638-2-122
認定時間2013年3月

曾國藩墓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坪塘街道伏龍山,為晚清湘軍首領、兩江總督——曾國藩和妻子歐陽氏合葬[1][2][3]

歷史

[編輯]

曾國藩同治十一年(1872年)3月12日去世,同年7月19日葬於長沙南門外之金盆嶺;次年12月13日,移葬於善化縣湘西坪塘伏龍山(今墓園),與妻子歐陽氏合葬。

1950年代至1960年代,墓地在「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嚴重損壞[2][3]。文革時期,紅衛兵將墓地上的石馬、石獅、石虎及石翁仲推倒、砸碎,當他們打算進一步挖開墓穴時,因曾墓是用三合泥拌碎石、糯米混澆而成,非常堅固,使用炸藥也沒有能把墓掘開(一說掘開後棺未能開),曾國藩屍骨得以保全[4][5][6][7]

1980年代遭到盜掘,御碑亭、墓廬被毀壞。絕大部分石構件被當地用以興修水利設施或修建農舍。1992年望城縣文物管理所在當地成立了曾國藩墓保護小組。曾國藩墓列入望城縣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列為長沙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

其墓園自1998年開始開始規劃修復, 第一期修復工程從2000年初開始於2002年完工。2008年,望城縣文物局管理的曾國藩墓交由長沙市嶽麓區文物管理所管理。該區域整體劃歸湘江新區所屬的湘江公司負責規劃建設。2013年,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9月,針對媒體反映的曾國藩墓保護管理存在的問題,湖南省文物局召集多個機構人員組成調查組,前往實地進行調查,並安排部署整改方案,採取有力措施保護文物[1]

結構

[編輯]

墓葬規制遵循清代侯爵葬制[1]。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墓冢為三合土拌碎石加糯米混合封堆,上鋪砌花崗石,呈半圓形,底徑5米,高2米。塋地砌花崗石羅圍,並立碑三通,漢白玉石碑心,主碑高3米,刻楷書碑文「皇清太傅大學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歐陽夫人之墓」。附碑均為龍紋浮雕。墓前有拜台、祭坪。東西各立石闕一個,高約4米,分別刻「曾太傅墓東闕」、「曾太傅墓西闕」。石梯通道延桐溪寺圍牆而下,與墓廬相連,通道旁有石馬、石獅及翁仲各一對。墓廬內立石龜青石碑一通,距墓廬300米處有御碑亭。墓最初由曾氏子女主持修建。墓園距坪塘鎮中心區約4公里,距離長沙城區瀟湘路繞城高速嶽麓大道三幹線主匝道約為二公里。

圖集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袁思蕾. 肖拓 , 編. 曾国藩墓保护管理存在问题?湖南省文物局做出回应. 紅網. 2019-09-11 [2023-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7) (簡體中文). 
  2. ^ 2.0 2.1 长沙以曾国藩墓为核心建湘军文化园 投资约1.3亿. 中國新聞網. 2006-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6) (中文). 
  3. ^ 3.0 3.1 长沙以曾国藩墓为核心建湘军文化园 投资约1.3亿. 新浪. 中國新聞網. 2006-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6) (中文). 
  4. ^ 湘江(二):从朱元璋到曾国藩,你过去不熟悉的湘江. 《湖南日報》. 2017-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6) (中文). 
  5. ^ 桐溪埋璧有疵瑕———曾国藩墓. 《長沙晚報》. 2019-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6) (中文). 
  6. ^ 趙文彬. 曾国藩墓前的遐想. 人民網. 《長沙晚報》. 2013-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6) (中文). 
  7. ^ 湖南长沙曾国藩墓破损风化严重 亟需修缮. 騰訊. 《長沙晚報》. 2019-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