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付遺址
板付遺址(日語:板付遺跡)是位於福岡縣福岡市博多區板付的一處繩紋時代晩期至彌生時代後期遺址。是日本最初期的水稻耕作、環濠聚落遺址之一。該遺址1976年指定為日本國史跡,現在已開發為公園,復原有豎穴建築和水田等,並建有展覽館(板付遺址彌生館)。
歷史
[編輯]1917年中山平次郎發表了文章,報告了板付的甕棺內出土了青銅製矛和劍[1],是最早的彌生土器與金屬器共出的報告。
1950年1月,在竹下駅前開裁縫鋪的當地考古學家中原志外顕,在遺址內的牛蒡田調査中時,同時採集到了夜臼式陶器(或稱為刻目突帶文陶器,當時被認為是繩紋晚期陶器)和板付式陶器(彌生前期陶器)。這一發現暗示了這可能是最古老的彌生時代遺址。於是,作為日本考古學協會的共同研究「日本農耕文化的生成」的一環,九州大學的岡崎敬、明治大學的杉原莊介等進行了4年的調查發覺,發現了V字形斷面的環濠,以及貯蔵穴、竪穴建築等,出土有石刀等大陸系磨製石器以及板付式陶器,確認了日本最古的環濠聚落。此外,還出土了帶有炭化米和稻殼壓痕的陶器,證明了確實存在稲作農耕。
1970年以後,伴隨着建設開發,調查發掘由福岡市教育委員會進行,1976年指定為日本國史跡。1978年,在彌生I層(彌生時代前期)下的繩文晚期末地層中,出土了大片水田、木製農具、石刀等,還確認了有水渠的井堰等灌溉設施。 根據田埂之間的間距估算,一片水田面積為400平方米;通過花粉分析推測,除了水田也有旱田。因此,水稻耕作可以追溯至比彌生時代前期的板付I式陶器更早的年代[2]。
發現
[編輯]遺址位於福岡平原中心,年代主要為彌生早期(夜臼式期)至前期(板付I、II式期)。遺址有環濠聚落和周邊廣布的水田,分布在海拔約7~9米的階地和周圍的沖積平原上,在稍遠的地方發現有墓地。環濠內因後世削平破壞已不復存在,現在復原的豎穴建築是參照江辻遺址同時期的建築遺蹟復原的。環濠平面呈卵形,斷面呈v字形,南北110m、東西81米,濠寬1-5m、深1-2.5m。推測在其內外兩側建有1-1.5m左右的土壘。地面挖有穀物貯藏坑,年代較早的呈方或長方形,較晚呈圓形,深約1-2m,斷面呈袋狀。從夜臼期至板付II式期,共發現200餘座貯藏坑[2]。水田分布在台地以西的沖積平原上,擁有主水道、水井、排取水溝、田埂等。板付I式陶器組合種類有甕、壺、缽、豆。器身常採用拍打成型,與廣泛分布至西日本的遠賀川式陶器相同[2]。還發現彌生前期至中期的磨製石鏃12枚,石劍1口。
除此以外,在彌生時代的文化層之下,還發現有繩紋早期的押型紋陶器。在後世的遺蹟單位中也發現有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石器。
保存
[編輯]板付遺址的の環濠聚落於1993年復原,開發為板付遺址公園。 公園還在修復後的稻田中,舉辦了水稻種植和收割等活動。遺址出土文物則在公園內的板付遺址彌生館和福岡市博物館等地展覽。
遺址1976年指定為日本國史跡,2000年3月16日、2002年12月19日、2006年1月26日追加指定了史跡範圍。
腳註
[編輯]- ^ 中山平次郎. 銅鉾銅剣の新資料. 考古學雑誌. 1917-05-03, 7 (7): 407-417.
- ^ 2.0 2.1 2.2 菅波正人「彌生時代開始期の集落--板付遺跡」/獨立行政法人文化財研究所・奈良文化財研究所監修『日本の考古學 -ドイツで開催された「曙光の時代」展』小學館 2005年 82-83ページ
參考文獻
[編輯]- 福岡市教育委員會「板付遺跡調査報告」『福岡市埋蔵文化財調査報告書 』第8集 1970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菅波正人「彌生時代開始期の集落--板付遺跡」/獨立行政法人文化財研究所・奈良文化財研究所監修『日本の考古學 -ドイツで開催された「曙光の時代」展』小學館 2005年
- 佐原真 「米と日本文化」/金関恕・春成秀爾編『佐原真の仕事6 考古學と現代』岩波書店 2005年
関連項目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這是一篇與日本歷史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