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神龍翼龍屬
歐洲神龍翼龍屬 化石時期:晚白堊世,
| |
---|---|
保存材料重組為剛發現時關節半連接狀態的情形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目: | †翼龍目 Pterosauria |
科: | †神龍翼龍科 Azhdarchidae |
亞科: | †風神翼龍亞科 Quetzalcoatlinae |
屬: | †歐洲神龍翼龍屬 Eurazhdarcho Vremir et al., 2013 |
模式種 | |
†朗根多夫歐洲神龍翼龍 Eurazhdarcho langendorfensis Vremir et al., 2013
|
歐洲神龍翼龍(學名:Eurazhdarcho)是神龍翼龍科翼龍的一個屬,生存於晚白堊世(馬斯特里赫特階)的今羅馬尼亞特蘭西瓦尼亞盆地。化石時期可追溯至6900萬年前。[1]
發現與命名
[編輯]2009年,馬蒂亞斯·弗雷米爾(Mátyás Vremir)在特蘭西瓦尼亞塞貝什格洛德(Sebeș-Glod)附近蘭克勒姆的SbG-B地發現翼龍遺骸。他將化石捐給了特蘭西瓦尼亞博物館協會(Societății Muzeului Ardelean)的特蘭西瓦尼亞博物館(Erdélyi Múzeum)。後來,弗雷米爾又挖出同一個體的其它骨骼並加入其在巴比什-博雅依大學的收藏。[1]
2013年,弗雷米爾與亞歷山大·克爾納(Alexander Wilhelm Armin Kellner)、德恩·耐許(Darren Naish)和加雷斯·狄克(Gareth Dyke)命名並描述了模式種朗根多夫歐洲神龍翼龍(Eurazhdarcho langendorfensis)。屬名組合歐洲及其近親神龍翼龍之名,種名取自蘭克勒姆在羅馬尼亞德裔語言中的別稱朗根多夫。論文發表在電子期刊《PLoS ONE》上且無預印本,但根據ICZN新規則,其對該分類單元的命名仍具有效性。[1]
正模標本EME VP 312發現於大約6900萬年前上馬斯特里赫特階早期的塞貝什組。該標本由缺少顱骨的部分骨骼組成,包括三節頸椎(其中含有基本完整的第三及第四節頸椎)、第三及第四右掌骨、翼指第一指骨上半部分、第二指骨下半部分、另一指的指骨下半部分及不明碎片。巴比什-博雅依大學的材料也包括在其中,但是沒有單獨的儲存編號。骨骼保存質量總體較差,外層皮質大部分破損或被侵蝕,內部結構則表現為自然模(印痕)狀態。化石未被完全壓扁,呈三維狀態保存,但擠壓仍造成一些變形。這具屍體可能是在河岸附近被洪水淹沒並陷入淤泥,後來暴露在空氣中風化又遭受啃食,某些鱷形超目成員圓錐形牙齒造成的圓形咬痕證明了這一點。其隨後被一層薄薄的泥土覆蓋,受到甲蟲及白蟻的破壞。[1]
作者指出,羅馬尼亞相同地層還發現了與之近緣的巨型物種哈采格翼龍,兩者已知化石材料並不重疊。作者認為兩者並非同種動物,因為尺寸小得多的EME VP 312貌似代表一具成體。[1]
描述
[編輯]歐洲神龍翼龍是種中型神龍翼龍科。作者估計第四掌骨長25公分(9.8英寸),由此外推出翼展長3公尺(9.8英尺)。[1]
作者發表了數項獨特特徵,所有特徵均存在於頸椎上。第三節頸椎長度占第四節的四分之三,而神龍翼龍科的常見比例應為百分之六十。前關節突發育良好且細長,與椎骨縱軸成30度角向前向外傾斜。前關節突側面的第二個關節突即前外關節突發育良好,具有朝向前方的關節面,通過其底側的深槽與一處突起(本身為後關節突的殘餘,可能是一根頸肋,位於前關節突外基部)分隔。髓弓側面的氣腔孔洞較小且位置低矮。[1]
種系發生學
[編輯]作者通過比較解剖學方法將本屬歸入神龍翼龍科,但未進行系統發育分析。[1]2018年,尼古拉斯·朗里奇(Nicholas Longrich)等人將歐洲神龍翼龍納入一項大型翼龍目系統發育分析,將其恢復進神龍翼龍科。[2]分支圖如下:
神龍翼龍科 Azhdarchidae |
| |||||||||||||||||||||||||||||||||||||||||||||||||||
古生物學
[編輯]歐洲神龍翼龍發現地在晚白堊世位於哈采格島上,該島屬歐洲群島的一部分。SbG-B地雖僅占地200m³,卻也出土了幾個不同的物種,其中包括龜鱉目的麗盒龜、鴨嘴龍類的沼澤龍及歸入泰坦巨龍類馬扎爾龍的物種。這些陸生動物群表明歐洲神龍翼龍並非在海岸上一邊飛一邊捕魚的食魚動物,進而證實了神龍翼龍科的「超級鸛」模型,即這些生物是陸生的追蹤者,用四肢行走同時抓取小型獵物。[1]
如果歐洲神龍翼龍確實是與哈采格翼龍不同的物種,其發現意味則着哈采格動物群存在兩種神龍翼龍科,一種體型巨大,另一種體型中等。這表明它們之間存在生態位劃分,儘管目前尚不清楚其與獵物偏好及捕食策略的差異有何關聯。這反映了一種亦見於其它晚白堊世動物群中的模式,後者同樣具有大型與小型神龍翼龍科的組合。馬斯特里赫特階得克薩斯州的西猯組不僅有巨大的諾氏風神翼龍,還有較小的風神翼龍未定種及標本TMM 42489-2所代表的神龍翼龍超科。坎帕階蒙大拿州的雙麥迪遜組動物群包括翼展2.5公尺(8英尺2英寸)的較小的蒙大拿神翼龍,但也出土了翼展8公尺(26英尺)的更大物種骨骼碎片。同期的加拿大恐龍公園組發現了翼展5至6公尺(16至20英尺)的較小標本RTMP 92.83,但也發現了翼展約10公尺(33英尺)寬的大型標本PMA P.80.16.1367。[1]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Vremir, M. T. S.; Kellner, A. W. A.; Naish, D.; Dyke, G. J. Viriot, Laurent , 編. A New Azhdarchid Pterosaur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the Transylvanian Basin, Romania: Implications for Azhdarchid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PLOS ONE. 2013, 8 (1): e54268. Bibcode:2013PLoSO...854268V. PMC 3559652 . PMID 23382886. doi:10.1371/journal.pone.0054268 .
- ^ Longrich, Nicholas R.; Martill, David M.; Andres, Brian; Penny, David. Late Maastrichtian pterosaurs from North Africa and mass extinction of Pterosauria at the 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 PLOS Biology. 2018, 16 (3): e2001663. PMC 5849296 . PMID 29534059. doi:10.1371/journal.pbio.2001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