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無定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無定河
無定河綏德縣城河段
國家 中國
省份陝西省
流域
源頭紅柳河
 • 位置中國陝西定邊縣長春梁東麓
 • 座標37°12′25″N 108°14′16″E / 37.20694°N 108.23778°E / 37.20694; 108.23778
河口河口村
 • 位置陝西清澗縣
 • 座標37°02′42″N 110°26′10″E / 37.04500°N 110.43611°E / 37.04500; 110.43611
流域面積30,000 km2(12,000 sq mi)
城市靖邊縣、橫山縣、米脂縣、綏德縣、清澗縣
本貌
長度490 km(300 mi)
流量 
 • 平均流量1,713.32 cu ft/s(48.516 m3/s)
特徵
左岸支流納林河、海流兔河、榆溪河
右岸支流蘆河、大理河、淮寧河

無定河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北部的一條河流,是黃河的一級支流之一。因其含泥沙很多,常常改道而得名。其河道大致與古絲路陝西段,現時的210國道平行。

無定河的名字始見於唐代。無定河流入鄂爾多斯境內後又稱沙拉烏蘇河、薩拉烏蘇河或烏蘇河。上源紅柳河,源於陝西定邊縣東南白於山北麓[1] 。向東南流經毛烏素沙漠南側和鄂爾多斯市境內。沿途接納納林河海流兔河蘆河榆溪河大理河淮寧河等支流。在清澗縣河口村注入黃河 。無定河全長490餘公里,流域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 。年徑流量15.3億立方米,而平均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達2.23億噸。

文化

[編輯]

無定河常出現在唐代邊塞詩中,具有特別的象徵意義。最著名的為唐代詩人陳陶的《隴西行》:

歷史

[編輯]

1922年,河套人化石在伊克昭盟烏審旗的無定河河岸沙層中被發現。這一帶後來發現的晚期舊石器時代遺址被稱為河套文化。後來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也擴展到無定河流域。

公元407年(五胡十六國時期),鐵弗部匈奴人赫連勃勃在朔方反叛後秦,起兵自立,國號為「夏」,自稱大單于,大夏天王,年號龍升,並改姓赫連氏(原姓「劉」)。三年後赫連勃勃改元鳳翔,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營建都城,曰統萬城(今陝西省靖邊縣北白城子),寓「統一天下,君臨萬邦」之意。

北宋時期,無定河流域為宋朝西夏兩國之間的邊界,因此兩國經常在該處爆發戰事,宋夏雙方在製造攻城或守城工具時,都不可避免破壞當地植被。另一方面,為了應付西夏人的入侵,宋軍要在當地常駐大量軍隊,屯兵開墾,毀滅森林,破壞植被,令當地生態環境更進一步惡化。宋夏戰爭持續了近百年,期間戰事常在無定河流域拉鋸,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是不可逆轉的。

明朝時期,無定河的生態環境已變得惡劣,水土流失嚴重。明朝晚葉,陝西境內發生大規模旱災,引致包括無定河流域的嚴重飢荒,百姓紛紛揭竿而起,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就是出生在無定河流域的米脂縣(今陝西省榆林市)。

民國時期的無定河兩岸,當地農民因為經濟利益的引誘,從種植棉花,改為種植經濟價值更高的「鴉片」,並得到當地軍閥的鼓勵,理由是種植鴉片能令軍閥們得到足夠軍餉。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地理

[編輯]

據地質學者考證,古時候無定河一帶是個水草肥美,風光宜人的牧場,是中原王朝著名的養馬之地,歷史上曾經為匈奴鐵弗丁零突厥党項人所佔據。

直到唐朝中葉,無定河兩岸逐漸形成以風沙灘地、河塬澗地、黃土丘陵溝壑三種類型為主的地形地貌。造成地貌大變遷的原因,主要是當地的乾旱氣候、戰亂和屯軍開墾,令當地生態環境開始惡化,從黃土高原沖刷下來的黃沙,導致河水含沙量驚人。河床大量泥沙的淤積,又使河道難以穩定,這才有「無定河」的正式名稱。

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為了率兵抗擊西夏,曾在無定河一帶作過詳細的地理考察,並在他晚年所著的《夢溪筆談》中,描寫他在無定河行軍的艱苦: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中國政府為解決黃河含沙過多的問題,在黃河流域作出一番地理調查,發現無定河流域為黃河的主要泥沙來源。因此,中國政府用了近三十年時間,透過鼓勵無定河流域百姓梯田耕作、造林,以及建設水利設施,用以減緩當地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進程,迄今開始見到成效。

參考資料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