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立廣東大學
1940年至1945年位於廣州的省立廣東大學(當時通稱廣東大學),由汪精衛國民政府所屬廣東省政府辦學。重慶國民政府和隨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均將該校稱為偽「廣東大學」。
歷史
[編輯]1924年,中華民國廣州市成立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改名國立中山大學。1938年10月,中華民國在廣州戰役失守,國立中山大學西遷羅定,最終定址雲南澂江縣。由於廣州的教育資源被抽空外地,1940年汪精衛國民政府教育部籌劃原址復辦國立中山大學,廣東省教育廳廳長林汝珩希望辦省立大學而不是國立大學,免得上級插手校務。林汝珩得到廣東省代理省長陳耀祖介紹,游說陳耀祖之姊、汪精衛的夫人陳璧君,最終汪精衛同意改辦省立廣東大學。廣東省政府於1940年7月26日在第十八次省務會議通過建立廣東大學。廣東大學從1940年5月開始籌建,9月25日舉行開學典禮。收生多為無法跟隨國立中山大學西遷的華南貧寒學生。[1][2][3][4][5]
1945年8月,汪精衛國民政府倒台,宋子文內閣教育部長朱家驊於9月下令解散「偽廣東大學」,將淪陷區學生劃為「偽學生」,頒佈《淪陷區專科以上學校學生、畢業生甄審辦法》(或稱《偽專科以上學校學生畢業生甄審辦法》),於10月中旬在北平、天津、上海、南京設立臨時大學補習班,令原淪陷區在校生先補習再考試,至於已畢業的學生則需補交論文以及蔣介石所著的《中國之命運》閱讀心得報告。此舉引起華南淪陷區學生反彈,提出「人民無偽,學生無偽」。
院系
[編輯]廣東大學以國立中山大學為藍本,設有文、法、理工、農四個學院。各學院下設學系如下[5]:
- 文學院:中國文學系、教育學系、歷史學系(後歷史學系併入中國文學系)
- 法學院:法律系、政治系、經濟系(後政治系與經濟系合併為政治經濟系)
- 理工學院:化學系、物理系、土木工程系、建築工程系
- 農學院:農林系、園藝系、畜醫系
校址
[編輯]廣東大學成立後,使用廣州城內光孝寺為校舍。在該校成立前,光孝寺為廣州市維持會的復興軍司令部[5]。1941年日本對美國宣戰後,位於廣州市河南島的由美北長老會辦學的私立嶺南大學校址康樂園被政府徵收。由是,廣東大學於1942年秋將校址遷往康樂園[註 1][5]。
注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宋黎. 日伪统治时期的“省立广东大学”. 教育史研究輯刊. 2011, (4).
- ^ 曹必宏; 夏軍; 沈嵐. 汪伪统治区奴化教育研究.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5.
- ^ 楊非. 啼笑皆非的陈璧君“广东省政治指导员”头衔. 鍾山風雨. 2012, (5) [2023-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30).
- ^ 陳嘉藹. 广州沦陷时期前后见闻杂记. 廣東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編). 广东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4辑:军政类.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8: 251-258 [2023-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30).
- ^ 5.0 5.1 5.2 5.3 陳嘉藹. 沦陷时期的广东大学. 羅進 (編). 广州文史第五十二辑: 羊城杏坛忆旧.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