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號大協奏曲 (施尼特凱)
第1號大協奏曲 | |
---|---|
阿爾弗雷德·施尼特凱作品 | |
風格 | 復風格主義 |
創作 | 1976年-1977年 |
獻給 | 基東·克雷默、塔季揚娜·格林堅科及紹柳斯·松德茨基斯 |
時長 | 約28分鐘 |
樂章 | 六 |
配器 | 兩把獨奏小提琴、弦樂室內管弦樂團、羽管鍵琴與預製鋼琴 |
首演 | |
日期 | 1977年3月21日 |
位置 | 列寧格勒 |
指揮 | 埃里·克拉斯 |
表演者 | 基東·克雷默與塔季揚娜·格林堅科(小提琴);尤里·斯米爾諾夫(鍵盤樂)及列寧格勒室內樂團 |
第1號大協奏曲是蘇聯作曲家阿爾弗雷德·施尼特凱六首大協奏曲中的第一首,於1976年至1977年間應基東·克雷默與塔季揚娜·格林堅科之要求創作,他們同時也擔綱此曲1977年3月21日於列寧格勒之首演的小提琴獨奏,一同演出的還有負責鍵盤樂的尤里·斯米爾諾夫和埃里·克拉斯指揮的列寧格勒室內樂團。[1] 該曲目為施尼特凱復風格主義作品中最著名者之一,標誌着他之進入西方國家的突破性進展。[2]
歷史
[編輯]1976年5月,基東·克雷默與塔季揚娜·格林堅科二人請求施尼特凱為他們及由紹柳斯·松德茨基斯執棒的立陶宛室內樂團譜寫一曲,用以在1977年作數次演出並錄音,[1] 至於大協奏曲的體裁則出自基東·克雷默的想法。[3] 曲目於1976年底寫成,於翌年3月21日由克雷默與施尼特凱共同的朋友愛沙尼亞指揮家埃里·克拉斯偕列寧格勒室內樂團作了首演。 首演後施尼特凱在曲中刪減幾處,最終版其後在維爾紐斯、莫斯科、里加、塔林及布達佩斯演出。
其時施尼特凱受禁令不得離開東方集團境內, 故克雷默請施尼特凱在立陶宛室內樂團當年至奧地利及德國的巡演中隨團擔任羽管鍵琴師。[4] 由是施尼特凱得以參與他的作品在西方的首演。 在1977年8月的薩爾茨堡音樂節中,克雷默與格林堅科協同根納季·羅日傑斯特文斯基指揮的倫敦交響樂團為廠牌尤羅迪斯錄製了此曲,其唱片於1978年發行時同西貝柳斯的小提琴協奏曲打包灌錄。
1988年,應俄羅斯雙簧管手維阿切斯拉夫·盧帕切夫之請,施尼特凱創作了一個新版本的大協奏曲,其中以長笛和雙簧管(也可代以兩支長笛)代替了原曲中的兩把小提琴。[2] 此版本大協奏曲的首個錄音於2008年由長笛手莎龍·貝扎利、雙簧管手克里斯托弗·考伊與由奧韋恩·阿爾韋爾·休斯執棒的開普敦愛樂樂團為廠牌BIS錄製。
結構
[編輯]此曲為兩把獨奏小提琴、一個弦樂室內樂團、一台羽管鍵琴和一台預製鋼琴而作,其中室內樂團由6把第一小提琴、6把第二小提琴、4把中提琴、4把大提琴與2把低音提琴組成,兩台鍵盤樂器要求由同一個樂師演奏。鋼琴在其高聲部的弦間預先放入硬幣並經電子放大以產生「教堂鐘聲」的音響。[4]
全曲由以下六個樂章組成:
典型而言,此曲之演出須持續28分鐘左右。
此曲題獻給基東·克雷默、塔季揚娜·格林堅科與紹柳斯·松德茨基斯,由西科爾斯基(英語:Sikorsky)出版。
分析
[編輯]施尼特凱在樂團與獨奏者間密集對話的巴洛克式動機之上譜成此曲,以兩把獨奏小提琴與一個相對較小的弦樂組以及羽管鍵琴相競為特色的配器和巴洛克時期作曲家科雷利等人的大協奏曲也相映成趣。不過據某些學者的說法,譜寫一首「真正的」大協奏曲或混成曲從來就不是施尼特凱的意圖,他的目的不如說是表達他對巴洛克式大協奏曲動機的觀點。[3]
本作是施尼特凱這段時期所采復風格主義以及音樂引用的代表作品。 他於1977年在為維也納聽眾作的曲目註解中提到了將不同風格組合起來的問題:
“ | 我夢想着那座屬於一種統一起來的風格的烏托邦,在那裡「U」(德語:Unterhaltung,意為「娛樂」)與「E」(德語:Ernst,意為「嚴肅」)的碎片不是用在喜劇效果上,而是鄭重地反映了音樂千面的真實。這就是為什麼我決定把我給卡通電影配的樂中的一些片段拼起來: 一首歡樂的童聲合唱、一首思鄉的無調性小夜曲、一段百分之百打包票的(蘇聯製造的)科雷利, 最後,還有我曾祖母在羽管鍵琴上彈的我祖母最喜歡的一首探戈。 我肯定這些主題配合起來都很不錯,我用它們也絕對是認真的。[4] | ” |
施尼特凱的渴望首先而且首要地在於組合表觀上無可調和的風格,於他而言即「流行」(或稱「庸常」[5])的風格,如探戈,以及嚴肅的風格,如無調性音樂與准巴洛克音樂。 由於他認為流行與古典風格的融合併無可能,故他稱其為「純粹的烏托邦」,惟此並未阻止他進行嘗試。[3]
本作中有大量有關施尼特凱之電影音樂的引用(他為超過60部電影配樂)。例如,字母之組合「B-A-C-H」從他為一部名為《玻璃琴》(英語:The Glass Harmonica)的動畫片的配樂中來,迴旋曲中的探戈旋律則首見於1974年的電影《痛苦》(英語:The Agony);華彩樂段的結尾取自動畫電影《蝴蝶》(英語:The Butterfly),而迴旋曲開頭的准巴洛克曲調則原是施尼特凱為電影《彼得沙皇如何安排黑人結婚》(英語:How Tsar Peter got the Black Man Married)所作配樂開頭的一首歌曲(由俄羅斯傳奇演員兼歌手弗拉基米爾·維索茨基演唱)。 [2]
第一樂章:前奏曲
[編輯]第一樂章為前奏曲,速度標記為行板,以一段預製鋼琴上演奏的童謠式旋律為始:
主要主題隨後由兩把獨奏小提琴引導,以半音音程互相呼喚,互相之間基本上保持一致而接近的音階距離:
在由兩把小提琴演奏的獨奏樂段後,中提琴組隨之滑行至一個持續低音(英語:pedal tone),標誌第二個動機開始。 一段小提琴獨奏在其聲區之底摸索出旋律,第二小提琴獨奏隨於其後:
童謠旋律之後由羽管鍵琴重新引出。在一個以弦樂齊奏出的高潮後,樂章在兩把小提琴奏出的對主要主題之一個變奏中結束。
第二樂章:托卡塔
[編輯]第二樂章為托卡塔,速度標記為快板,是對維瓦爾第的惡意戲仿,充塞以嚴謹而密接和應的卡農。獨奏者開啟此樂章,但逐漸加入其餘的弦樂,直至樂章進於迷狂之境。
第二個維瓦爾第式的主題其後由兩把獨奏小提琴及羽管鍵琴引出, 接着為二獨奏者與樂團間密集的對話。 張力不斷加強,直至以樂團奏出一音簇為結束。音簇又中斷,獨奏小提琴與羽管鍵琴引出一段圓舞曲的旋律:
上述的圓舞曲旋律是基於以BACH動機為始的音階中全部的十二音序列而作的。
第三樂章:宣敘調
[編輯]稍作喘息後,樂團開始了第三樂章,為一首葬禮宣敘調,速度標記為慢板。半音與大二度音程統領着樂章,回顧第一樂章的前奏曲。各個元素皆嚴密受控,而後終結於獨奏者之奏響更高的音程與狂野的滑音之傾瀉。樂章達於不可控制的高潮,樂團隨着激奮的高音緩慢爬升至其所能達到的最高音域,最終升至貫耳的尖嘯。
第四樂章:華彩樂段
[編輯]兩名小提琴獨奏相互跟隨,以激昂的華彩段開始,逐漸發展到狂暴的地步。珀塞爾音樂動機突然出現,將音樂直接帶入下一樂章。
第五樂章:迴旋曲
[編輯]第五樂章為迴旋曲,標記為Agitato(激動地),其主題有着維瓦爾第的特性,同時明確地引用了約翰內斯·勃拉姆斯的第五號匈牙利舞曲,在兩把獨奏小提琴之間以准卡農式的方式交替對話,伴隨來自樂團的激昂伴奏:
第二個插部中,羽管鍵琴構建了一個探戈式的新主題,隨後樂曲易主至樂團:
在獨奏者和樂團之間的一段掙扎過後,樂章在痛切的樂段中達於高潮,其後樂曲速度轉為行板,又聞以鋼琴演奏的童謠之旋律。
第六樂章:終曲
[編輯]不帶任何停頓,樂曲進入終曲,在獨奏者其第一樂章中之半音的演奏中結束全曲。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Schnittke 2002.
- ^ 2.0 2.1 2.2 Ivashkin 2009.
- ^ 3.0 3.1 3.2 Tremblay 2007.
- ^ 4.0 4.1 4.2 Ivashkin 1996.
- ^ Colon-Hernandez 2007.
外部連結
[編輯]- YouTube上的Alfred Schnittke's Concerto Grosso no. 1 played by Gidon Kremer, Tatiana Grindenko, and the Kremerata Baltica, live in Moscow in 2004, on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Schnittke's birth.
- Photo: Gidon Kremer and Tatiana Grindenko in Salzburg, August 1977, approximately at the time of the recording of Concerto Grosso No.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Link to sheet music and scores of Concerto Grosso No. 1 from Sikorsk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