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霍巴特網球國際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obart International
霍巴特網球國際賽
WTA巡迴賽
創立1994年,​30年前​(1994
地點 澳大利亞
塔斯馬尼亞州霍巴特
場館霍巴特國際網球中心
級別WTA250巡迴賽
地面室外硬地球場
籤表32S / 24Q / 16D
獎金275,000美元 (2020)
網站HobartInternational.com.au
應屆冠軍 (2023)
單打美國 勞倫·戴維斯
雙打比利時 克斯汀·弗利普肯斯
德國 蘿拉·西格蒙德

霍巴特網球國際賽(Hobart International)是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舉辦的女子職業網球賽事。賽事創辦於1994年,目前屬於WTA250巡迴賽(之前也被稱為WTA四級賽事WTA國際巡迴賽)。比賽場地位於霍巴特國際網球中心的室外硬地球場,是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系列賽的一部分,是全年首個網球大滿貫的熱身賽事。霍巴特網球國際賽以前也被稱為塔斯馬尼亞網球國際賽(Tasmania International),之前的冠名贊助商包括莫里拉酒莊英語Moorilla Estate澳新銀行怡泉

賽事歷史

[編輯]

在澳網改變場地之前,比賽是在「Rebound Ace」場地材料商進行的。當2008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改為樹脂墊時,所有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系列賽都被要求將場地表面改為樹脂墊。然而,霍巴特國際保留了Rebound Ace。澳大利亞網球協會宣布,為了讓霍巴特繼續舉辦賽事,需要對球場設施進行重大改進,包括重新鋪設球場表面,並改善座位設施。為了迎接2009年的賽事,網球場在2008年底重新鋪設了Plexicushion材料的硬地球場。

2009年上半年,塔斯馬尼亞政府宣布撥款225萬美元,用於2009-10年度霍巴特網球中心的重建。[1]這一目的是為了確保霍巴特網球國際賽得以保留。在2010年的單打決賽之前,澳大利亞網球協會的代表和賽事總監邁克爾·羅伯茨(Michael Roberts)宣布,這項賽事未來將一直持續到2013年。[2]

在2009年,霍巴特網球中心開始了一系列的重建,以確保比賽能夠持續下去。[3]這些重建的第一階段包括拆除北部的座位,為永久性的企業攤位讓路,以及在中心球場南端的新媒體攤位。這是在2010年賽事開打之前完成的。重建計劃的第二階段,是在球場東西兩端興建新的永久性看台,將座位由約1000名觀眾增至2800名。重建工作在2011年的賽事前完成。[4]

2021-2022年,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以及澳大利亞政府嚴格的防疫和國際旅行政策,霍巴特網球國際賽連續兩年沒有舉辦。

歷年決賽

[編輯]

女子單打

[編輯]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1994 日本 遠藤愛 澳大利亞 蕾切爾·麥奎蘭 6–1, 6–7 (1–7), 6–4
1995 格魯吉亞 萊拉·梅斯克英語Leila Meskhi 中國 李芳 6–2, 6–3
1996 法國 朱莉·阿拉爾-德屈吉 日本 遠藤愛 6–1, 6–2
1997 比利時 多米尼克·莫納米 美國 瑪麗安娜·韋德爾英語Marianne Werdel 6–3, 6–3
1998 瑞士 帕蒂·施尼德 比利時 多米尼克·莫納米 6–3, 6–2
1999 美國 嬋達·魯賓 義大利 麗塔·格蘭德英語Rita Grande 6–2, 6–3
2000 比利時 金·克里斯特爾斯 美國 嬋達·魯賓 2–6, 6–2, 6–2
2001 義大利 麗塔·格蘭德英語Rita Grande 美國 珍妮弗·霍普金斯英語Jennifer Hopkins 0–6, 6–3, 6–3
2002 斯洛伐克 瑪蒂娜·舒卡英語Martina Suchá 西班牙 安娜貝爾·梅迪娜·加里格斯 7–6 (9–7), 6–1
2003 澳大利亞 艾麗西亞·莫利克 美國 艾美·弗雷澤 6–2, 4–6, 6–4
2004 美國 艾美·弗雷澤 日本 淺越忍 6–3, 6–3
2005 中國 鄭潔 阿根廷 希塞拉·杜爾科 6–2, 6–0
2006 荷蘭 米雪拉·克拉吉塞克 捷克 伊韋塔·梅爾澤 6–2, 6–1
2007 俄羅斯 安娜·查克韋塔澤 俄羅斯 瓦斯麗莎·巴爾蒂娜英語Vasilisa Bardina 6–3, 7–6 (7–3)
2008 希臘 埃萊妮·達尼利都 俄羅斯 薇拉·茲沃納列娃 賽前退賽
2009 捷克 佩特拉·克維托娃 捷克 伊韋塔·梅爾澤 7–5, 6–1
2010 烏克蘭 卡捷琳娜·邦達連科 以色列 莎哈爾·皮爾 6–2, 6–4
2011 澳大利亞 婭爾米拉·蓋多紹娃 美國 貝塔尼·馬泰克 6–4, 6–3
2012 德國 莫娜·巴特爾 比利時 雅尼婭·維克梅耶爾 6–1, 6–2
2013 俄羅斯 葉連娜·韋斯寧娜 德國 莫娜·巴特爾 6–3, 6–4
2014 西班牙 加比涅·穆古魯薩 捷克 克拉拉·扎科帕洛娃 6–4, 6–0
2015 英國 希瑟·沃森 美國 麥迪遜·布倫格爾 6–3, 6–4
2016 法國 阿莉澤·科爾內 加拿大 尤金妮·布沙爾 6–1, 6–2
2017 比利時 愛麗絲·梅爾滕斯 羅馬尼亞 莫妮卡·尼古列斯庫 6–3, 6–1
2018 比利時 愛麗絲·梅爾滕斯 (2) 羅馬尼亞 米哈埃拉·布扎內斯庫英語Mihaela Buzărnescu 6–1, 4–6, 6–3
2019 美國 索菲亞·科寧 斯洛伐克 安娜·卡羅利娜·施米德洛娃 6–3, 6–0
2020 哈薩克斯坦 葉連娜·萊巴金娜 中國 張帥 7–6(9–7), 6–3
2021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沒有舉辦
2022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沒有舉辦
2023 美國 勞倫·戴維斯 義大利 伊麗莎白·科恰雷托 7–6(7–0), 6–2
2025 美國 艾瑪·納瓦羅 比利時 愛麗絲·梅爾滕斯 6–1, 4–6, 7–5

雙打

[編輯]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1994 美國 琳達·懷爾德英語Linda Wild
美國 嬋達·魯賓
澳大利亞 珍妮·伯恩
澳大利亞 蕾切爾·麥奎蘭
7–5, 4–6, 7–6(7–1)
1995 日本 長冢京子
日本 杉山愛
荷蘭 曼農·博列格拉夫英語Manon Bollegraf
拉脫維亞 拉里薩·內蘭德英語Larisa Neiland
2–6, 6–4, 6–2
1996 印度尼西亞 雅尤·巴蘇姬
日本 長冢京子 (2)
澳大利亞 克里-安妮·古斯英語Kerry-Anne Guse
大韓民國 Park Sung-hee
7–6(9–7), 6–3
1997 日本 雉子牟田直子
日本 宮城奈奈
德國 芭芭拉·里特納英語Barbara Rittner
比利時 多米尼克·莫納米
6–3, 6–1
1998 西班牙 比希尼婭·魯阿諾·帕斯夸爾
阿根廷 保拉·蘇亞雷斯
法國 朱莉·阿拉爾-德屈吉
斯洛伐克 雅內特·胡薩洛娃
7–6(8–6), 6–3
1999 南非 瑪莉安·德·斯沃特英語Mariaan de Swardt
烏克蘭 艾蓮娜·塔塔科娃英語Elena Tatarkova
法國 亞歷克西亞·休姆-巴勒雷特英語Alexia Dechaume-Balleret
法國 艾米莉·露華
6–2, 6–2
2000 義大利 麗塔·格蘭德英語Rita Grande
法國 艾米莉·露華
比利時 金·克里斯特爾斯
澳大利亞 艾麗西亞·莫利克
6–2, 2–6, 6–3
2001 辛巴威 卡拉·布萊克
俄羅斯 葉連娜·利霍夫采娃
羅馬尼亞 魯山德拉·德拉戈米爾英語Ruxandra Dragomir
西班牙 比希尼婭·魯阿諾·帕斯夸爾
6–4, 6–1
2002 義大利 塔蒂亞娜·加爾賓
義大利 麗塔·格蘭德英語Rita Grande (2)
澳大利亞 凱瑟琳·巴克萊-雷茲英語Catherine Barclay-Reitz
澳大利亞 克里斯蒂娜·惠勒英語Christina Wheeler
6–2, 7–6(7–3)
2003 辛巴威 卡拉·布萊克 (2)
俄羅斯 葉連娜·利霍夫采娃 (2)
奧地利 芭芭拉·施捷特
奧地利 帕特里夏·沃圖斯奇英語Patricia Wartusch
7–5, 7–6(7–1)
2004 日本 淺越忍
日本 岡本聖子
比利時 埃爾斯·卡倫斯英語Els Callens
奧地利 芭芭拉·施捷特
2–6, 6–4, 6–3
2005 中國 晏紫
中國 鄭潔
西班牙 安娜貝爾·梅迪娜·加里格斯
俄羅斯 迪娜拉·薩芬娜
6–4, 7–5
2006 法國 艾米莉·露華 (2)
澳大利亞 妮可·普拉特英語Nicole Pratt
美國 吉爾·克萊巴斯英語Jill Craybas
克羅地亞 耶萊娜·科斯塔尼奇
6–2, 6–1
2007 俄羅斯 葉連娜·利霍夫采娃 (3)
俄羅斯 葉連娜·韋斯寧娜
西班牙 安娜貝爾·梅迪娜·加里格斯
西班牙 比希尼婭·魯阿諾·帕斯夸爾
2–6, 6–1, 6–2
2008 西班牙 安娜貝爾·梅迪娜·加里格斯
西班牙 比希尼婭·魯阿諾·帕斯夸爾 (2)
希臘 埃萊妮·達尼利都
德國 佳思敏·沃爾英語Jasmin Wöhr
6–2, 6–4
2009 阿根廷 希塞拉·杜爾科
義大利 弗拉維婭·佩內塔
烏克蘭 卡捷琳娜·邦達連科
烏克蘭 卡捷琳娜·邦達連科
6–2, 7–6(7–4)
2010 中華臺北 莊佳容
捷克 克韋塔·佩什克
中華臺北 詹詠然
羅馬尼亞 莫妮卡·尼古列斯庫
3–6, 6–3, [10–7]
2011 義大利 薩拉·埃拉尼
義大利 羅貝塔·文琪
烏克蘭 卡捷琳娜·邦達連科
拉脫維亞 Līga Dekmeijere
6–3, 7–5
2012 羅馬尼亞 伊琳娜-卡梅利亞·貝古
羅馬尼亞 莫妮卡·尼古列斯庫
中華臺北 莊佳容
新西蘭 瑪莉娜·伊蘭科維奇
6–7(4–7), 7–6(7–4), [10–5]
2013 西班牙 加比涅·穆古魯薩
西班牙 瑪麗亞·特雷莎·陶洛·弗洛
匈牙利 巴包斯·蒂美阿
盧森堡 曼迪·米內娜
6–3, 7–6(7–5)
2014 羅馬尼亞 莫妮卡·尼古列斯庫 (2)
捷克 克拉拉·扎科帕洛娃
美國 麗莎·雷蒙
中國 張帥
6–2, 6–7(5–7), [10–8]
2015 荷蘭 基基·貝爾騰斯
瑞典 喬安娜·拉爾森
俄羅斯 維塔利婭·季亞琴科
羅馬尼亞 莫妮卡·尼古列斯庫
7–5, 6–3
2016 中國 韓馨蘊
美國 克里斯蒂娜·麥克哈爾
金伯莉·比勒爾
澳大利亞 婭爾米拉·蓋多紹娃
6–3, 6–0
2017 羅馬尼亞 拉魯卡·奧拉魯英語Raluca Olaru
烏克蘭 奧爾加·薩夫丘克英語Olga Savchuk
加拿大 加布里埃拉·達布羅斯基
中國 楊釗煊
0–6, 6–4, [10–5]
2018 比利時 愛麗絲·梅爾滕斯
荷蘭 黛米·舒爾斯
烏克蘭 柳德米拉·奇琴諾克
日本 二宮真琴
6–2, 6–2
2019 中華臺北 詹皓晴
中華臺北 詹詠然
比利時 克斯汀·弗利普肯斯
瑞典 喬安娜·拉爾森
6–3, 3–6, [10–6]
2020 烏克蘭 娜迪亞·奇琴諾克
印度 薩尼婭·米爾扎
中國 彭帥
中國 張帥
6–4, 6–4
2021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沒有舉辦
2022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沒有舉辦
2023 比利時 克斯汀·弗利普肯斯
瑞士 維多莉亞·格魯比奇
匈牙利 烏德沃爾迪·蓬瑙
6–4, 7–5
2025 中華臺北 詹皓晴
墨西哥 朱里亞娜·奧爾莫斯
中國 蔣欣玗
中國 郭涵煜
6–3, 6–3

參考

[編輯]
  1. ^ $6.5 Million for Sport and Recreation Infrastructure. tas.gov.au. 11 June 2009 [28 January 2010]. [失效連結]
  2. ^ Event's future secured. themercury.com.au. 14 January 2010 [28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6). 
  3. ^ Development begins at the Domain Tennis Centre. hobartinternational.com.au. 24 August 2009 [28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8). 
  4. ^ Celebrating 25 years in Hobart. Hobart International. 31 December 2017 [2022-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8). 

鏈接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