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黑色星期五 (1945年)

座標61°28′N 05°39′E / 61.467°N 5.650°E / 61.467; 5.650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黑色星期五」襲擊弗勒峽灣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Z-33號於1945年2月9日遭到盟軍飛機的攻擊
日期1945年2月9日,​79年前​(1945-02-09
地點
挪威弗勒峽灣英語Førde Fjord
61°28′N 05°39′E / 61.467°N 5.650°E / 61.467; 5.650
結果 德軍獲勝
參戰方
 澳大利亞
 加拿大
 新西蘭
 英國
 德意志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澳大利亞 科林·米爾森
兵力
31或32架英俊戰士英語Bristol Beaufighter
10或12架P-51野馬
2架沃里克海空救援機英語Vickers Warwick
12架Fw 190戰鬥機
1艘驅逐艦
3至9艘護航軍艦
傷亡與損失
14名飛行員陣亡
4名飛行員被俘
9架英俊戰士
1架P-51野馬
2名飛行員陣亡
7名水兵陣亡
4或5架Fw 190
弗勒峽灣在北海的位置
弗勒峽灣
弗勒峽灣
弗勒峽灣是挪威松恩-菲尤拉訥郡的一個峽灣

1945年2月9日,盟軍英俊戰士重型戰鬥機英語Bristol Beaufighter部隊在對德國Z-33號驅逐艦及其護航艦艇的攻擊中損失慘重;倖存者將這次行動稱為黑色星期五(英語:Black Friday)。德國艦艇隱蔽在挪威弗勒峽灣英語Førde Fjord的一個堅實防禦陣地內,迫使盟軍飛機必須透過密集的防空火力進行攻擊。英俊戰士以及為其護航、來自英國皇家空軍第65中隊英語No. 65 Squadron RAF野馬Mk.III戰鬥機遭到德國空軍第5戰鬥機聯隊的十二架Fw 190戰鬥機攔截。盟軍至少擊傷了兩艘德國軍艦,卻有七架英俊戰士被高射炮擊落。另有兩架英俊戰士和一架野馬則被Fw 190擊落,而德國也被盟軍飛機擊落了四到五架,包括王牌飛行員魯迪·林茨英語Rudi Linz的飛機。

攻擊Z-33號及其護航艦艇(而非附近的一群商船)的決定,是英國皇家空軍海岸司令部根據海軍部的指示做出的。這次損失導致此後攻擊商船的優先級高於驅逐艦和小型軍艦。另一個野馬戰鬥機中隊隨即被派去保護在挪威附近作戰的盟軍飛機免受德國戰鬥機的攻擊。

背景[編輯]

1944年11月,第455中隊的機組人員在達拉奇空軍基地的一架英俊戰士戰鬥機前合影

隨着盟軍在法國和東歐戰場取得節節勝利,到1944年底,德國的航運只能主要局限於波羅的海下游和挪威水域。這使得挪威諸港成為德國繼續展開大西洋海戰並與瑞典進行貿易的最後據點。[1]當波羅的海於1944年至1945年冬季結冰時,德國只能從挪威北部的納爾維克港轉運其重要的瑞典進口鐵礦石[2]

由於德國通過挪威水域的海上運輸路線變得日益重要,英國皇家空軍海岸司令部遂於1944年9月和10月將七個反艦飛機中隊從英格蘭東部基地調往蘇格蘭北部。其中配備蚊式轟炸機的三個中隊駐紮在班夫空軍基地英語RAF Banff,而下轄四個英俊戰士重型戰鬥機英語Bristol Beaufighter中隊的一個大隊則駐紮在達拉奇空軍基地英語RAF Dallachy。達拉奇大隊由英國皇家空軍第144中隊英語No. 144 Squadron RAF加拿大皇家空軍第404中隊英語No. 404 Squadron RCAF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第455中隊英語No. 455 Squadron RAAF新西蘭皇家空軍第489中隊英語No. 489 Squadron RNZAF組成。[2]它們都是曾多次在北海上空參加反艦作戰的老手。[3]

班夫大隊的攻擊很快便迫使沿挪威海岸航行的德國船隻只能在夜間航行,白天則躲在峽灣深處,這樣它們就很難受到攻擊。為了尋找德國船隻,兩個大隊幾乎每天都派出飛機,沿着從斯卡格拉克特隆赫姆的挪威海岸線巡邏。海岸司令部各中隊制定了一項戰術,即在巡邏主體出發之前先派出兩架「先鋒」;這些飛機由經驗豐富的機組人員駕駛,深入峽灣尋找可能不會被其他飛機發現的船隻。到1944年12月,巡邏隊也定期由英國皇家空軍的野馬Mk.III戰鬥機護航,並由沃里克海空救援機英語Vickers Warwick伴飛。[4]但通常只有一個野馬中隊可供調遣,因為這些遠程戰鬥機需要為重型轟炸機對德國的日間空襲提供護航。[5]德國戰鬥機自12月開始在挪威海岸附近出沒,從月底起,盟軍在挪威附近的大隊規模行動經常受到多達三十架戰鬥機的攻擊。1945年3月,德國空軍共有八十五架單發飛機和約四十五架雙發飛機,在特隆赫姆以南的十或十二個機場作戰。[6]

前奏[編輯]

在1945年的頭幾個星期,由於天氣惡劣,盟軍的攻擊大隊很少執行任務。[7]1月15日,班夫大隊在襲擊挪威城鎮萊爾維克時遭到德國第5戰鬥機聯隊第三大隊的三十架Fw 190戰鬥機攔截。雙方各有五架飛機被擊落。[8]到2月9日,第5戰鬥機聯隊的第9和第12中隊入駐卑爾根附近的海爾拉英語Herdla,距離弗勒峽灣英語Førde Fjord以南僅有約65英里(105公里)。這些部隊均配備有Fw 190戰鬥機,其中第12中隊由魯迪·林茨英語Rudi Linz少尉指揮,他是一名28歲的王牌飛行員,擁有69次殲敵戰績。[9]

德國「納爾維克級英語Type 1936A destroyerZ-33號驅逐艦於1943年2月入役,自同年7月開始移駐挪威水域,並數次參與作戰行動。它是最後一艘從挪威北部撤離的德國驅逐艦,於1945年2月5日啟程回國。[10]姊妹艦Z-31號則是早前於1月28日的行動英語Action of 28 January 1945中嚴重受損,在卑爾根完成了初步維修,計劃與它共同穿越波羅的海。[11]但Z-33號於2月7日在布魯灣(Brufjord)擱淺,左舷槳軸和螺旋槳受損,兩台發動機失靈。它被拖往特隆赫姆進行緊急維修,途中於2月9日白天連同兩艘拖船選擇在弗勒峽灣避險。[10][12]

戰鬥[編輯]

初期[編輯]

2月9日上午,第489中隊的兩架英俊戰士在挪威海岸執行巡邏任務。兩架飛機首先在斯通峽灣(Stongfjord)發現了一艘約1,500總噸的商船;進一步北行後,他們驚奇地發現一艘納爾維克級驅逐艦、一艘掃雷艦和兩艘哨艇德語Vorpostenboot出現在弗勒峽灣。飛機繼續巡邏,又在居倫以北發現五艘大型商船、在布雷芒厄附近發現兩艘掃雷艦和一艘哨艇。[13]儘管飛行員們感到驚訝,但盟軍司令部早已從代號為「厄爾特拉英語Ultra (cryptography)」的信號情報中知悉Z-33號在該地區出沒。[7]

達拉奇大隊處於戒備狀態,隨時準備攻擊偵察巡邏隊發現的任何艦船。儘管由五艘商船組成的集群極易受襲,是個值得攻擊的目標,但海岸司令部的作戰隸屬於海軍部指揮,並受到其決策的約束,即優先攻擊軍艦而非商船。[14][15]即便驅逐艦及其護航艦艇都受到良好保護,處於飛機難以企及的位置,達拉奇大隊依然被派去攻擊Z-33號。[16]

1945年2月9日上午,Z-33號和另一艘德艦被發現後駛向的位置

在1944年10月之前一直指揮第455中隊的皇家空軍中校英語Wing commander傑克·達文波特英語Jack Davenport (air force officer),此時是英國皇家空軍第18聯隊英語No. 18 Group RAF的參謀,他策劃了對Z-33號的攻擊。[17]其方案要求兩架「先鋒」在主力部隊之前先確認德國艦艇的位置。英俊戰士隨後將抵達德軍錨地以東,再轉向西行攻擊艦艇,然後越過大海逃逸。[18]達文波特試圖將盟軍傷亡降到最低,但德國艦艇身處狹窄且設防的峽灣內,這意味着是次行動本身就存在風險。[19]突擊隊長為時年25歲的科林·米爾森(Colin Milson)中校,他是第455中隊的指揮官,曾在地中海和北海對意大利與德國艦船進行過多次反艦作戰。[7]米爾森對發動一場可能代價高昂的突襲持保留態度,特別是考慮到戰爭顯然即將結束,但他還是執行了攻擊Z-33號的命令。[20]

德國艦群在被發現後繼續沿着弗勒峽灣航行,準備迎接盟軍的進攻。Z-33號和它的幾艘護航艦艇錨泊在比約克達爾書面挪威語Bjørkedal村莊對開、陡峭的峽灣南坡附近。其它艦艇則在用炮火擊碎浮冰後至北岸附近下錨。[註 1][25][23]這片錨地還受到峽灣岸上的高射炮保護。[26]

攻擊[編輯]

一艘德艦在弗勒峽灣遇襲

2月9日13:30,米爾森率領三十一或三十二架英俊戰士從達拉奇起飛。這支突擊部隊還得到了第65中隊英語No. 65 Squadron RAF的十或十二架野馬戰鬥機和第279中隊英語No. 279 Squadron RAF的兩架沃里克海空救援機的增援,後者攜帶有救生筏可協助任何迫降的機組人員。[註 2][7][20]達拉奇大隊的全部四個中隊都為這支部隊提供了飛機。[20]其中第404和第455中隊的英俊戰士裝備有RP-3型英語RP-3火箭彈,而第144中隊和第489中隊的英俊戰士只裝備了四門20毫米機炮英語Hispano-Suiza HS.404和六挺機槍。[12]

當攻擊群於15:40越過挪威海岸後,兩架分別隸屬第144中隊和第489中隊的英俊戰士從主力部隊中分離出來,作為「先鋒」向前推進。[25]兩架偵察兵穿過弗勒峽灣,接近當天早上發現德國艦隻的地方。十分鐘後,他們向米爾森發送了一條無線電信息,表示並未看到相關艦艇。「先鋒」隨後轉向東方,飛越弗勒鎮,然後搜索北部的下一個峽灣;在弗勒峽灣附近飛行期間,他們依舊沒有發現德國艦艇所在的新位置。[18]隸屬德國第5聯隊轄下的第9和第12中隊則於15:50從海爾拉起飛,受命攻擊達拉奇大隊及其護航機。[26]

數分鐘後,突襲的主力到達弗勒峽灣南岸,繼續向北飛行。令他們吃驚的是,盟軍飛機直接從德國艦艇上空飛過,並遭到高射炮的猛烈射擊,儘管沒有飛機被擊中。[18]米爾森調轉部隊向右,按計劃從東向西攻擊艦艇,但峽灣的陡壁能夠保護Z-33號免受來自這個方向的攻擊。[18][23]米爾頓遂率領部隊向西逼近峽灣口,命令英俊戰士自西向東接力進攻。此舉要求飛機飛到德軍防禦陣地的正面,然後越過陡峭的山脈逃離。[18]峽灣狹窄的界限也意味着英俊戰士必須從一個方向單獨攻擊,而不是像往常那樣以集群方式覆沒德軍防線。[24]

16:10左右,米爾森帶領第一批英俊戰士進入弗勒峽灣。他的飛機在攻擊一艘哨艇後毫髮無損地逃脫了,其他英俊戰士也跟隨他進入峽灣。[23]大約同一時間,十二架Fw 190抵達現場,穿過德軍的高射炮火,攔截輪候攻擊的英俊戰士。野馬措手不及,但還是俯衝下來攔截德國戰鬥機。[26][27]共有逾50架飛機參與了空中纏鬥或俯衝攻擊德國艦艇;這是有史以來在挪威上空進行的最大規模空戰。[27]

戰鬥一直持續至16:25。[27]到那時,德國艦艇已經擊落了七架英俊戰士,Fw 190也擊落了另外兩架英俊戰士和一架野馬。[24]盟軍的損失包括第404中隊十一架飛機中的六架。[28]德國人殺害了14名盟軍飛行員,另有4人淪為戰俘[29]盟軍則擊傷了Z-33號和其他幾艘德國艦艇,並擊落了四到五架Fw 190。[註 3][28][31][30]林茨和另一名德國飛行員喪生。[27]德國海軍的死亡人數還包括Z-33號艦上的4名船員和武裝拖網船英語Naval trawlerVP-6808號船上的3名船員;兩艘艦船都在襲擊中受損。其他德國艦艇上可能也有人員傷亡。[32]

後續[編輯]

一架第144中隊的美麗戰士在遭到Z-33號和Fw 190的攻擊後,至達拉奇空軍基地以機腹着陸

離開弗勒峽灣地區後,倖存的英俊戰士返回達拉奇空軍基地,當中許多都嚴重受損。有幾架英俊戰士難以安全着陸,包括兩架因起落架損壞而以機腹着陸,但沒有造成進一步損失。空中和地勤人員對損失的規模感到震驚,將這場戰鬥稱為「黑色星期五」。[33][34]達拉奇大隊於2月9日遭受的損失是戰爭期間,海岸司令部轄下突擊聯隊在單次行動中遭受的最大損失。[35]

許多德國戰鬥機由於燃料和彈藥不足,也於16:25左右撤離並返回基地。2月9日至10日夜間,德國艦群離開弗勒峽灣,繼續前往特隆赫姆。隨後,盟軍另一支突擊聯隊對這些艦艇的攻擊也以失敗告終。[34]Z-33號於2月11日抵達特隆赫姆,經過維修後於3月26日啟程前往德國,至4月2日平安回到斯維訥明德。由於海軍缺乏運行所需的燃料,該艦沒有參與任何進一步的戰鬥,並於4月下旬在布倫斯比特爾退役。[10]

在突襲弗勒峽灣期間遭受的損失導致海岸司令部突擊聯隊改變戰術。行動過後,海軍部同意了海岸司令部司令、空軍上將肖爾托·道格拉斯英語Sholto Douglas, 1st Baron Douglas of Kirtleside爵士的建議,將攻擊商船的優先級置於驅逐艦和小型軍艦之上。[35]從3月初開始,第二個野馬中隊也被調去保護在挪威附近作戰的海岸司令部飛機。[28]1945年7月13日,米爾森因其在突襲弗勒峽灣行動中的領導能力和勇氣而被授予帶掛條英語Medal bar傑出服務勳章,嘉獎狀稱這是一次「出色執行的行動」。[36]

戰後,挪威舉行了紀念此次空襲的活動。1985年5月8日,即挪威解放四十周年之際,一座為紀念在戰鬥中犧牲機組人員的紀念碑在弗勒鎮落成。這座紀念碑後來被移至卑爾根機場[19]奈於斯特達爾的空戰博物館還收藏了與這場戰鬥有關的照片、地圖、飛機零件和其他文物。[37][38]

魯迪·林茨在戰鬥中駕駛的Fw 190複製品,陳列於龐戈軍事航空博物館(2012年)

兩架曾與英俊戰士和野馬戰鬥機作戰的德國第5聯隊Fw 190被留存下來,其中一架是F型機身,建造序列號為931 862,它在「黑色星期五」空戰中墜毀,於1983年9月被發現並復原。該飛機位於美國斯托,一直由基西米的「白色1號基金會」(White 1 Foundation)進行修復,以恢復可完全安全飛行的狀態,直到2012年轉移到馬薩諸塞州柯林斯基金會英語Collings Foundation場地,完成最後的適航工作。[39]2005年,當它還在基西米時,其最後一位飛行員、前德國空軍士官海因茨·奧洛夫斯基(Heinz Orlowski)參觀了它,並坐上他原本的駕駛艙里。這距離奧洛夫斯基最後一次駕駛這架飛機已經過去了大約六十年,距離他2010年離世也只剩5年。[40]另一架是留存下來的是Fw 190A-8,編號為732 183,由魯迪·林茨在交戰中駕駛。2014年,他的Fw 190A-8在美國龐戈英語Pungo, Virginia軍事航空博物館英語Military Aviation Museum的科特布斯機庫中展出。博物館如今在此機庫中藏有經過部分修復、採用第5聯隊第12中隊修正塗裝的「藍色4號」(AGO Werks No. 732 183)飛機文物。[41]

六十年後,海洋考古學家羅布·龍多(Rob Rondeau)及其潛水團隊發現了幾處英俊戰士的墜毀地點。一處地點獲頒紀念牌匾,參加了那次行動的加拿大飛行員赫伯特·拉姆斯登(Herbert Ramsden)以及在當地犧牲的一名飛行員的胞妹也到場出席了相關活動。[42]

腳註[編輯]

注釋[編輯]

  1. ^ 各來源對於盟軍進攻時,在弗勒峽灣陪同Z-33號的德國艦艇數量說法不一。Ashworth給出的數字是一艘掃雷艦和兩艘哨艇;[21]Alexander稱其由「掃雷艦和哨艇護航」;[16]Greenhous記載為兩艘M級掃雷艇德語Minensuchboot 1935、一艘清障船和「至少兩艘其它哨艇」;[22]Nesbit指出其受到兩艘M級掃雷艇、一艘清障船和「幾艘哨艇」的保護;[23]Goulter列明的防禦力量是兩艘M級掃雷艇和一艘哨艇;[24]Milson則表示這艘驅逐艦受到「九艘防空護航艦和武裝拖船」的保護。[7]
  2. ^ 參與攻擊的盟軍飛機數量也因消息來源而異。Nesbit、Milson和Parry指出,該部隊由32架英俊戰士戰鬥機和10架野馬戰鬥機組成;[20][7][12]Alexander和Greenhous給出的數字是32架英俊戰士和12架野馬;[16][22]Goulter則認為該部隊由31架英俊戰士和12架野馬組成。[24]
  3. ^ Goulter和Milson記載有四架Fw 190被擊落,[24][27]而Nesbit和Greenhous則指出有五架Fw 190被擊落。Greenhous表示,他的數據來自德國檔案。[30][28]

引用[編輯]

  1. ^ Goulter,第234–235頁.
  2. ^ 2.0 2.1 Milson,第50頁.
  3. ^ Herington,第368–373頁.
  4. ^ Herington,第373–376頁.
  5. ^ Roskill,第280頁.
  6. ^ Goulter,第245–246頁.
  7. ^ 7.0 7.1 7.2 7.3 7.4 7.5 Milson,第51頁.
  8. ^ Bowman,第77頁.
  9. ^ Nesbit,第224–225頁.
  10. ^ 10.0 10.1 10.2 Koop & Schmolke,第114頁.
  11. ^ Roskill,第254頁.
  12. ^ 12.0 12.1 12.2 Parry,第47頁.
  13. ^ Nesbit,第219頁.
  14. ^ Nesbit,第220頁.
  15. ^ Alexander,第180頁.
  16. ^ 16.0 16.1 16.2 Alexander,第181頁.
  17. ^ Alexander,第181–182頁.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Milson,第53頁.
  19. ^ 19.0 19.1 Alexander,第182頁.
  20. ^ 20.0 20.1 20.2 20.3 Nesbit,第221頁.
  21. ^ Ashworth,第122頁.
  22. ^ 22.0 22.1 Greenhous,第472頁.
  23. ^ 23.0 23.1 23.2 23.3 Nesbit,第224頁.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Goulter,第254頁.
  25. ^ 25.0 25.1 Milson,第52頁.
  26. ^ 26.0 26.1 26.2 Nesbit,第225頁.
  27. ^ 27.0 27.1 27.2 27.3 27.4 Milson,第54頁.
  28. ^ 28.0 28.1 28.2 28.3 Greenhous,第473頁.
  29. ^ Nesbit,第226–228頁.
  30. ^ 30.0 30.1 Nesbit,第228頁.
  31. ^ Milson,第54–55頁.
  32. ^ Parry,第50頁.
  33. ^ Nesbit,第228–230頁.
  34. ^ 34.0 34.1 Milson,第55頁.
  35. ^ 35.0 35.1 Goulter,第255頁.
  36. ^ 第37175號憲報. 倫敦憲報 (Supplement). 1945-07-13. 
  37. ^ Naustdal. goNorway. [2010-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2). 
  38. ^ Luftkampmuseet. About Naustdal. Naustdal Kommune. [2010-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9. ^ Focke-Wulf Fw 190F-8 Restoration Well Underway. Vintage Aviation News. 2013-03-19 [2011-02-08]. 
  40. ^ Black Friday - 9. February 1945. [2011-02-08]. 
  41. ^ Focke-Wulf Fw 190 Würger. Military Aviation Museum. [2011-02-08]. 
  42. ^ "Secrets of the Deep: WWII Beaufighters" Season 2 Episode 1 - available here on YouTube

參考書目[編輯]

  • Alexander, Kristen. Jack Davenport: Beaufighter Leader. Sydney: Allen & Unwin. 2009. ISBN 978-1-74175-776-7. 
  • Ashworth, Chris. RAF Coastal Command 1936–1969. Yeovil: Patrick Stephens Limited. 1992. ISBN 1-85260-345-3. 
  • Bowman, Martin. Mosquito Bomber/Fighter Units 1942–45.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1997. ISBN 1-85532-690-6. 
  • Nesbit, Roy Conyers. The Strike Wings: Special Anti-Shipping Squadrons 1942–1945. London: HMSO. 1995. ISBN 0-11-772687-7. 
  • Goulter, Christina J. M. Cox, Sebastian , 編. A Forgotten Offensive: Royal Air Force Coastal Command's Anti-shipping Campaign, 1940–1945. Cass Studies in Air Power pbk. repr. London: Frank Cass. 2004 [1995]. ISBN 978-0-7146-4147-8. 
  • Greenhous, Brereton. The Crucible of War, 1939–1945. Volume 3 of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the Royal Canadian Air Forc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4. ISBN 0-8020-0574-8. 
  • Herington, John. Air Power Over Europe, 1944–1945. Australia in the War of 1939–1945. Series 3 – Air. Canberra: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1963. OCLC 3633419. 
  • Koop, Gerhard; Schmolke, Klaus-Peter. German Destroyers of World War II. London: Greenhill Books. 1995. ISBN 1-85367-540-7. 
  • Milson, Scott. Battle over the fjord. Wartime (Canberra: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November 2010, (52). ISSN 1328-2727. 
  • Parry, Simon W. Beaufighter in Focus. Walton on Thames: Red Kite. 2002. ISBN 0-9538061-2-X. 
  • Roskill, S.W. The War at Sea 1939–1945. III: The Offensive Part II.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61. OCLC 464447827.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黑色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