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氣旋季
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氣旋季 | |
---|---|
氣旋季長度 | |
首個系統形成 | 1990年11月23日 |
末個系統消散 | 1991年5月19日 |
最強風暴 | |
名稱 | 西納 |
• 最高風速 | 140 km/h(85 mph) (10分鐘平均風速) |
• 最低氣壓 | 965 hPa(mbar) |
氣旋季統計 | |
熱帶低氣壓數 | 5 |
熱帶氣旋數 | 3 |
強烈熱帶氣旋數 | 1 |
死亡人數 | 無報道 |
財產損失 | $1850萬(1991年美元) |
相關條目 | |
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氣旋季是有紀錄以來活躍程度最低的南太平洋氣旋季之一,赤道以南、東經160°以東的南太平洋盆地內只形成3個熱帶氣旋。氣旋季於1990年11月1日正式開始,次年4月30日結束,傳統上這樣的日期界定了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在南太平洋形成的時間段。全季第一個熱帶擾動於1990年11月23日形成,最後一個則在1991年5月19日消散。整個南太平洋範圍內沒有任何人因熱帶擾動喪生,但氣旋喬伊登陸澳大利亞期間奪走了6人的生命。氣旋西納對斐濟和湯加造成價值至少1850萬美元(1991年美元)的破壞,是全季唯一一場在南太平洋盆地造成破壞的熱帶氣旋。由於氣旋喬伊和西納產生的影響,兩個名稱也因此退役,今後永遠都不會再在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命名時採用。
氣旋季期間,位於楠迪的斐濟氣象局熱帶氣旋警報中心和惠靈頓的新西蘭氣象服務有限公司熱帶氣旋警報中心負責監控行經或在南太平洋形成的熱帶氣旋,兩機構也是南太平洋的區域專責氣象中心[注 1]。澳大利亞氣象局會對進入東經160°以西(澳大利亞海域)的熱帶氣旋進行監控。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海軍西部海洋學中心都會針對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發布警報,但兩機構的警報不具備正式地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針東經160°至國際日期變更線之間的熱帶氣旋發布警報,海軍西部海洋學中心則會對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南、北美洲以西的熱帶氣旋發布警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海軍西部海洋學中心為熱帶氣旋編號時都會在數字後面加上後綴字母「P」,數字從1開始,按整個南半球範圍內熱帶氣旋的形成時間先後排序。斐濟氣象局和新西蘭氣象服務有限公司熱帶氣旋警報中心都採用澳大利亞熱帶氣旋強度分級,以10分鐘持續風速衡量熱帶氣旋強度,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和海軍西部海洋學中心則採用1分鐘持續風速和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
季節概述
[編輯]與往年相比,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氣旋季期間南太平洋輻合區的強度較弱,而且位置也更加偏北;同時馬登-朱利安振盪也偏弱,並且不及之前的氣旋季時規則[1]。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使東經160°到西經120°之間的南太平洋盆地在本氣旋季一共只形成3個熱帶氣旋,是有紀錄以來活躍程度最低的南太平洋氣旋季之一[1][2]。氣象機構於11月20日發現本季第一個熱帶天氣系統,當時系統還是弱低氣壓,增強成熱帶氣旋後獲名「西納」(Sina)[3]。風暴達到的最高強度在澳大利亞熱帶氣旋強度分級中屬三級強烈熱帶氣旋,先後對斐濟、湯加、紐埃和庫克群島構成影響,共計造成價值超過1850萬美元的損失,最終於12月4日被南緯50°附近的低壓槽吸收而失去蹤影[1][4]。12月15日,所羅門群島附近洋面發展出熱帶低氣壓[4]。系統接下來兩天向西移動,於12月17日進入澳大利亞海域[1]。12月19日,系統獲名「喬伊」(Joy),之後於12月26日登陸昆士蘭州[1]。
接下來的兩個月里,南太平洋盆地風平浪靜,直到1991年3月才有另外3個熱帶低氣壓出現,其中第十五P和第十六P號熱帶低氣壓在珊瑚海和澳大利亞海域形成,雖然沒能發展到熱帶氣旋強度,但澳大利亞氣象局還是發布了烈風警告[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3月3日首次發現所羅門群島以東約900公里洋面存在熱帶低氣壓,因此以十五P來為其編號,接下來幾天裡,系統向西南方向移動,之後離開南太平洋盆地[6]。3月14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所羅門群島霍尼亞拉東南方向約300公里海域發現一股熱帶低氣壓[7][注 2]。接下來幾天裡系統向東南方向移動,於3月18月進入南太平洋盆地後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編號為十六P並開始發布公告[8]。系統之後幾天向東南偏南移動,之後轉向西南,於3月20日從新喀里多尼亞上空經過,再於次日離開南太平洋盆地後失去蹤影[7]。麗莎是本季最後一個熱帶氣旋,於5月11日以風力時速110公里強度進入南太平洋[1][4]。風暴之後幾天向副熱帶高速氣流前進,快速減弱成熱帶低氣壓後從阿圖島上空經過,在此期間沒有造成嚴重破壞[1]。12月14至17日,湯加受到烈風強度熱帶氣旋影響,但系統強度很弱。氣旋季結束後,「西納」和「喬伊」兩個名稱予以退役,今後都不會再在南太平洋熱帶氣旋命名時採用。[2][9][10]
風暴
[編輯]強烈熱帶氣旋西納
[編輯]3級 強烈熱帶氣旋(FMS) | |
4級 熱帶氣旋(SSHWS) | |
持續日期 | 11月20日-12月4日 |
---|---|
強度 | 140 km/h(85 mph)(十分鐘) 960 hPa(mbar) |
11月20日,瓦利斯島以西的南太平洋輻合區發展出弱熱帶低氣壓,斐濟氣象局駐楠迪熱帶氣旋警報中心開始對之進行監控[11][12]。接下來3天裡,系統向西北偏西方向的羅圖馬移動,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11月24日將之歸類為熱帶低氣壓,編號第三P號熱帶氣旋[11][8]。斐濟氣象局駐楠迪熱帶氣旋警報中心宣布,系統在羅圖馬西北方向約425公里洋面達到澳大利亞熱帶氣旋強度分級下的一級熱帶氣旋強度,並將之命名為「西納」(Sina)[11][4]。次日氣旋總體向西南偏西方向前進,並繼續強化至發展出風眼,但前進方向很不穩定,形成小規模環形路徑[11]。這天的衛星圖像顯示,西納的風眼變得非常清晰,氣旋增強的同時,也因受上層轉向氣流影響而朝東南方向和斐濟移動,並且走向很不穩定[11]。當晚,斐濟氣象局駐楠迪熱帶氣旋警報中心宣布風暴達到10分鐘持續風速每小時140公里的最高強度,屬三級強烈熱帶氣旋標準[4][13]。
次日清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宣布西納達到1分鐘持續風力時速140公里的最高強度,相當於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四級颶風[14]。氣旋在這天接下來的大部分時間裡都保持在最高強度,然後在從維提島以南約40公里洋面經過時開始逐漸減弱,於11月28從瓦圖萊萊島、莫阿拉群島和南部拉烏群島上空經過[11]。11月29日清晨,風暴減弱成澳大利亞熱帶氣旋強度分級下的二級熱帶氣旋,然後從湯加的湯加塔布島北部經過[11][4]。系統這天向東面的南庫克群島逼近,並在此期間進一步減弱[14]。次日清晨,氣旋從紐埃以南約160公里海域經過,然後再於當晚大幅迴轉向東南偏南逼近南庫克群島。受強烈的垂直風切變和海面溫度降低的共同影響,西納迅速減弱並轉變成溫帶氣旋。[11]此後幾天裡,西納的溫帶殘留保持向東南方向前進,於12月4日被南緯50°附近的低壓槽吸收[1]。
西納沒有造成人員喪生,但在斐濟、湯加、紐埃和南庫克群島導致了價值超過1850萬美元的破壞[1]。風暴來襲前,數百名度假遊客從斐濟外圍島嶼上的度假村轉移到大陸的酒店[15][16]。楠迪國際機場和多個地方機場因狂風暴雨被迫關閉[16]。西納經過該群島期間導致部分房屋及其他建築物受損或被毀,還將樹木連根拔起,供電和電話線路因此中斷[11][13]。瓦努阿島上有一座鐵路橋被沖毀,這座橋本是將甘蔗送往蘭巴薩製糖廠的必經之路,種植者們別無選擇,只能從某村莊借路通過[17]。但是,當地衛理公會教會對這些種植者在周日工作不滿,甚至一度以沒有遵守星期日法令為由攻擊種植者,因此許多工人拒絕在沒有得到警察保護的情況下冒然進入村莊[17]。湯加受到的影響較小,只有樹木、香蕉種植園,以及強度較差的建築物受到輕度破壞,此外輸電和電話線路也受到影響。紐埃和南庫克群島只有部分農作物和建築物受到輕微損傷。[11]
熱帶氣旋麗莎
[編輯]2級 熱帶氣旋(FMS)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5月11日-5月13日 |
---|---|
強度 | 110 km/h(70 mph)(十分鐘) 975 hPa(mbar) |
5月11日,斐濟氣象局駐楠迪熱帶氣旋警報中心宣布,氣旋麗莎以10分鐘持續風速每小時110公里的二級熱帶氣旋強度從澳大利亞海域進入南太平洋[18][19][20]。接下來兩天裡,麗莎向東南偏南方向的副熱帶高速氣流前進,並受其影響逐漸減弱,氣旋在瓦努阿圖的塔納島和阿納托姆島之間經過時已不具備熱帶氣旋特徵,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因此發布了針對系統的最後一份公告[1][19][8]。5月14日,麗莎的殘留因中緯度上層低壓槽的影響而開始深化,達到風力時速100公里的第二波最高強度[1][4]。接下來幾天裡系統繼續向東南方向移動並緩慢減弱,最終在新西蘭惠靈頓以東約2600公里洋面逐漸消散[1]。沒有任何報道表明巴布亞新幾內亞、瓦努阿圖和所羅門群島因麗莎而遭受顯著破壞[19][21]。
其它天氣系統
[編輯]受西北太平洋形成颱風魯斯的影響,所羅門群島霍尼亞拉東南方向約500公里海域於12月15日發展出熱帶低氣壓[1]。系統接下來兩天向西移動,於12月17日進入澳大利亞海域,之後得名「喬伊」(Joy)[1]。12月14至17日,湯加受到弱烈風強度的熱帶氣旋影響[10][2]。3月,珊瑚海和澳大利亞海域形成了包括15P和16P在內的3個熱帶低氣壓,雖然沒能發展到熱帶氣旋強度,但澳大利亞氣象局還是發布了烈風警告[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3月3日首次發現所羅門群島以東約900公里洋面存在熱帶低氣壓,因此以十五P來為其編號,接下來幾天裡,系統向西南方向移動,之後離開南太平洋盆地[6]。3月14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所羅門群島霍尼亞拉東南方向約300公里海域發現一股熱帶低氣壓[7]。接下來幾天裡系統向東南方向移動,於3月18月進入南太平洋盆地後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編號為十六P並開始發布公告[8]。系統之後幾天向東南偏南移動,之後轉向西南,於3月20日從新喀里多尼亞上空經過,再在次日離開南太平洋盆地返回澳大利亞海域[7]。
季節影響
[編輯]以下表格中列出了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氣旋季期間在赤道以南、東經160°以東的南太平洋形成的所有熱帶氣旋信息,其中包括強度、存在周期、名稱、影響區域、損失數額和死亡人數。如無特別說明,所有數據均來自該海域的兩家熱帶氣旋警報中心。
風暴名稱 | 持續日期 | 最高強度 | 持續風速 | 氣壓 | 影響地區 | 損失 (美元) |
死亡人數 | 來源 |
---|---|---|---|---|---|---|---|---|
西納 | 11月23日至12月4日 | 三級強烈熱帶氣旋 | 每小時140公里 | 960毫巴(百帕,28.35英寸汞柱) | 斐濟、紐埃、湯加、庫克群島 | $1850萬 | 無 | [1] |
無名 | 12月14至17日 | 一級熱帶氣旋 | 不詳 | 不詳 | 湯加 | 無 | 無 | [2] |
喬伊 | 12月15至17日 | 熱帶低氣壓 | 每小時55公里 | 998毫巴(百帕,29.47英寸汞柱) | 所羅門群島 | 無 | 無 | [1] |
十六P | 3月15至21日 | 熱帶低氣壓 | 每小時65公里 | 1000毫巴(百帕,29.53英寸汞柱) | 新喀里多尼亞 | 無 | 無 | [7] |
麗莎 | 5月11至19日 | 二級熱帶氣旋 | 每小時110公里 | 975毫巴(百帕,28.79英寸汞柱) | 所羅門群島、瓦努阿圖 | 無 | 無 | [19][21] |
季節總結 | ||||||||
5個天氣系統 | 11月23日至5月19日 | 每小時140公里 | 960毫巴(28.35英寸汞柱) | $1850萬 | 無 |
參見
[編輯]注釋
[編輯]- ^ 位於楠迪的斐濟氣象局熱帶氣旋警報中心會針對赤道到南緯25°、東經160°到西經120°之間的天氣系統發布警報。位於惠靈頓的新西蘭氣象服務有限公司熱帶氣旋警報中心會對南緯25°到40°,東經160°到西經120°之間的天氣系統發布警報。
- ^ 斐濟氣象局測算的最大持續風速和距離採用二舍三入,其它機構的數值採用四捨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數。
參考資料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Bannister, Anthony J; Smith, K. J. The South Pacific and Southeast Indian Ocean Tropical Cyclone Season 1990–1991 (PDF). Australian Meteorological Magazine, (Australian Meteorological and Oceanographic Journal) (Australian Bureau of Meteorology). 1993-12-04, 42 (4): 111–121 [2015-04-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3-21).
- ^ 2.0 2.1 2.2 2.3 Terry, James P. Appendix 1. Tropical cyclones: climatology and impacts in the South Pacific. Springer. 2007: 188–191 [2015-04-18]. ISBN 978-0-387-715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1).
- ^ Ward, Graham F.A. Predic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formation in terms of sea-surface temperatures vorticity and vertical windshear (PDF). Australian meteorological magazine (Australian Bureau of Meteorology). 1995-03-01, 44 [2015-04-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0-20).
- ^ 4.0 4.1 4.2 4.3 4.4 4.5 4.6 RSMC Nadi – Tropical Cyclone Centre, TCWC Brisbane, TCWC Wellington. TCWC Wellington Best Track Data 1967–2006. Fiji Meteorological Servic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of New Zealand Limited, Australian Bureau of Meteorology.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Best Track Archive for Climate Stewardship. 2009-05-22 [2015-04-18].
- ^ 5.0 5.1 Darwin Regional Specialised Meteorological Centre. March 1991 (PDF). Darwin Tropical Diagnostic Statement (Australian Bureau of Meteorology). 1991, 10 (3): 3 [2015-04-18]. ISSN 1321-423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7-17).
- ^ 6.0 6.1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Tropical Depression 15P best track analysis. United States Navy,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2015-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 ^ 7.0 7.1 7.2 7.3 7.4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Tropical Depression 16P best track analysis. United States Navy,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2015-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 ^ 8.0 8.1 8.2 8.3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Naval Western Oceanography Center. 6.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Verification Statistics: Southern Hemisphere (PDF) (1991 Annual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United States Navy, United States Airforce: 213 – 220. 1992 [2015-04-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06).
- ^ RA V Tropical Cyclone Committee. Tropical Cyclone Operational Plan for the South Pacific and South-East Indian Ocean (PDF) 2012.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15-04-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5-12).
- ^ 10.0 10.1 The Kingdom of Tonga's Initial 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response to its commitments under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PDF). The Government of Tonga: 12–13. 2005-07-21 [2015-04-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3-31).
-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Prasad, Rajendra; Nadi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Sina, November 24 - 30, 1990 (PDF)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90/6). Fiji Meteorological Service. 1992-07-03 [2015-04-2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9-21).
- ^ Ward, Graham F.A. Predic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formation in terms of sea-surface temperatures vorticity and vertical windshear (PDF). Australian meteorological magazine (Australian Meteorological and Oceanographic Journal) (Australian Bureau of Meteorology). 1995-03-01, 44 (1): 63–64 [2015-04-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0-20).
- ^ 13.0 13.1 Fiji Meteorological Service. DeAngellis, Richard M , 編. Hurricane Alley: Cyclones of the Southeast Pacific Ocean 1990–1991: Tropical Cyclone Sina November 24 – 30, 1990. Mariners Weather Log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s National Oceanographic Data Center). 1992, 36 (4: Fall 1992): 54. ISSN 0025-3367. OCLC 648466886. .
- ^ 14.0 14.1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Naval Western Oceanography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03P (Sina) best track analysis (TXT) (報告). United States Navy,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2015-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 ^ Tourists flee cyclone Sina. The Canberra Times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 1990-11-28: 14 [2015-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9).
- ^ 16.0 16.1 Sharma, Davendra; Riley, Mark. Hundreds flee path of cyclone; Fiji. Sydney Morning Herald. 1990-11-28: 13 [2015-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4).
- ^ 17.0 17.1 Gaunder, Y. Fiji Methodists sour sugar crop. Sunday Herald. 1990-12-23.
- ^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21P (Lisa) best track analysis (TXT). United States Navy,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2015-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 ^ 19.0 19.1 19.2 19.3 Pandaram, Sudha. Tropical Cyclone Lisa, May 7 - 13, 1991 (PDF)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91/1). Fiji Meteorological Service. 1992-07-03 [2015-04-2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0-02).
- ^ Tropical Cyclone Lisa, May 8 - 13, 1991 (報告). Australian Bureau of Meteorology. [2015-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2).
- ^ 21.0 21.1 Tropical cyclones in Vanuatu: 1847 to 1994 (PDF) (報告). Vanuatu Meteorological Service. 1994-05-19 [2015-04-2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4-05).
外部連結
[編輯]- 世界氣象組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澳大利亞氣象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斐濟氣象局
- 新西蘭氣象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