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典範條目評選/企業號航空母艦 (CV-6)
外觀
企業號航空母艦 (CV-6)
[編輯]以下討論已結束,請不要對此存檔進行任何編輯。
企業號航空母艦 (CV-6)(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108,881位元組)
- 投票期:2012年8月18日 至 2012年9月1日
- 說明:已完成同行評審。—Oneam 01:00 AM(留言) 2012年8月18日 (六) 04:36 (UTC)
符合特色標準
- 如果支持這個條目的提名,使用#{{yesFA}},說明支持的理由並簽名;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人票。--Oneam 01:00 AM(留言) 2012年8月18日 (六) 04:36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詳盡、圖片豐富,。--B2322858(留言) 2012年8月18日 (六) 07:47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同行評審後已完善。--CHEM.is.TRY 2012年8月18日 (六) 10:04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詳盡。卍田卐JC1 2012年8月18日 (六) 19:27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豐富詳細,參考資料足以支撐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腳,以及圖片位置良好。—ArikamaI 在沒有人有槍的國度裡,一把手槍的人就是國王(謝絕廢話|戰鬥記錄) 2012年8月19日 (日) 00:23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完整詳細--Huandy618 (留言) 2012年8月19日 (日) 16:43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完整。米爾格拉姆(留言)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 我短暫復出,本不擬投票,但見有此好條目,不能不支持。本文資料完備,行文流暢,參考充足,足見譯者苦心。對於下方有人質疑艦隻技術沒獨立成段,我覺得有點無聊,右上角的表已經詳列了資料,有必要再用文字表達嗎?窗簾布(議會廳) 2012年8月23日 (四) 02:06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已經相當完整,也沒有什麽太大瑕疵。(!)意見:1. 「舷號」二字需要粗體嗎? 2. 如果有個服役年表,同時搭配列出歷屆艦長,就更完美了。-- Marcus Hsu talk 2012年8月28日 (二) 06:08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詳盡,排版清晰。--Wongpong(留言) 2012年8月31日 (五) 06:37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完整全面--Rogidomain(留言) 2012年8月31日 (五) 07:32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此條目符合FA標準—An Macanese 2012年8月31日 (五) 16:29 (UTC)
不符合特色標準
- 如果反對這個條目的提名,使用#{{noFA}},說明反對的理由並簽名;
-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
- 用「她」表示企業號,有敬愛之意,維基百科是中立的,應該用「它」。
- 「1956年海軍將企業號除籍並出售拆解。」,應該標明「美國海軍」。
- 引文段落沒有註腳。
- 「其時美國經濟尚未從經濟大蕭條中回復」,應為「恢復」。
- 「7月18日,企業號前往加勒比海及南大西洋試航,並曾到訪波多黎各、海地、里約熱內盧及關塔那摩灣,在9月22日返抵漢普頓錨地。」這裡是過去進行時,這個曾字應刪除。
- 很多紅字內鏈都莫名其妙,比如「艦隊決戰」「戰鬥部隊」「偵察部隊」「第6偵察機隊」「第6魚雷轟炸機隊」,沒有完整的正式名稱。
- 條目完全是戰鬥歷史,沒有一章介紹航母的基本情況,沒有航母的長、寬、高,排水量、航速等基本內容,信息框不能代替文字介紹。
--Fxqf·留言簿 2012年8月18日 (六) 09:52 (UTC)
- 首先,船艦用她是文法所需吧,不過如果各位喜歡用它的話,最後我再改;接著,1956年那段前面已經是美國海軍部長,加上整段也沒有任何其他國家海軍出現,毫無歧義,用海軍也可以了吧;第三,引文部分不下注的原因,乃因整段導言基本由內文歸納而來,個人認為實在沒必要再下註釋了;第四,回復本身沒有問題,但若果普通話恢復順口一點,改掉沒所謂;第五改成「期間曾到訪」。
- 第六,那些紅字絕非莫名其妙。「艦隊決戰」是馬漢海權論述其一重要思想,指各國海軍不應分散軍艦於各方守備,而是集結成群,組成他國無法挑戰的龐大艦隊,以增強戰鬥力;而兩個海權國家的爭奪將以兩支艦隊決戰以解決。此一思想對當時全球海軍影響甚大:英國在英日同盟後旋即將遠東主力軍艦調返歐洲(即後來的本土艦隊Home Fleet),以應付德國,並打算將遠東海洋事務交由日本代理;德國建立了公海艦隊;美國建立了大白艦隊;日本分別有六六艦隊及八八艦隊計劃,「艦隊決戰」一詞正正是日譯漢字,後來再傳回中國。接著,「戰鬥部隊」及「偵察部隊」是美國海軍在1930年初的海軍編制,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戰鬥艦隊」及「偵察艦隊」(Battle Fleet, Scouting Fleet)。當時海軍主要由三支「艦隊」組成,分別是戰鬥、偵察及亞太艦隊(Asiatic Fleet),而這種編制正正是因「艦隊決戰」的思想而來:海軍假設海戰爆發時,戰鬥及偵察艦隊將在海上集結成,由後者率先「偵察」,然後再由後方的主力「戰鬥」艦隊打擊對方,一如日德蘭海戰英德雙方的分部。然而到1920年代末,海軍有聲音指未來海戰未必會出現艦隊決戰,再加上各支「艦隊」的訓練互不統屬,有礙發展,故此海軍在1930年將兩支艦隊降格為「部隊」,並統一兩者訓練等行政事宜。這種編制到珍珠港事件時仍然存在於太平洋艦隊,直到1942年才逐步廢止。最後,機隊等已經是正式名稱,英文分別為Scouting Squadron 6、Torpedo Squadron 6,如此類推。
- 最後有關技術數據方面,一部分已在下方回答;另外模版已足以說明,無需再作重覆。要再加論述,應放到艦級條目。Oneam 01:00 AM(留言) 2012年8月18日 (六) 11:54 (UTC)
- 用「她」很正常吧....卍田卐JC1 2012年8月18日 (六) 19:26 (UTC)
- 最後有關技術數據方面,一部分已在下方回答;另外模版已足以說明,無需再作重覆。要再加論述,應放到艦級條目。Oneam 01:00 AM(留言) 2012年8月18日 (六) 11:54 (UTC)
-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很多章節下有「主條目:xxx」,但是這些條目完全和本條目之間完全不是主從關係啊。另外,的確如其他用戶所說,這條目基本就是船的服役史,其他技術方面的資料不足。還有參考資料部分,貌似有一些應該算是「外部連結」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8月22日 (三) 06:44 (UTC)
- 那是指該章節的主條目吧,在維基多年我接觸到的是用主條目而非參見模版。技術方面的我不想再重覆了,說破嘴各位還是不明白。第一是資料本身不足,海軍條目的技術資料,本身就有不準確及不完整問題;好吧硬是要加就照模版抄,但抄出來就是累贅。模版本身就是條目一部分再抄一次有什麼意思?第二就算資料充足也應該擴充在艦級條目才看到連貫性,否則就只會是一堆數字砌出來的段落,完全略去背後設計者的動機及原因。屆時又說這太「專業」、「不知所云」了否?好吧把動機那些都寫在艦艇條目,那不就是重覆艦級條目了?最後參考資料那些不是外部連接,而是註譯曾使用過的網站。Oneam 01:00 AM(留言) 2012年8月24日 (五) 03:00 (UTC)
-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意見中所提的兩個問題均未有改進,不符合「章節與標題清晰而有條理」的特色條目標準,大致為優良級。-- 豆腐daveduv留言 2012年8月28日 (二) 06:31 (UTC)
中立
- 如果對這個條目的提名持中立態度,使用#{{中立}},說明理由並簽名;
意見
- 服役歷史很詳細,唯獨對於航母本身介紹太少(可能資料難找),而約克鎮級航空母艦的介紹也非常不足,因此我覺得信息有欠缺。畢竟是描述一條船,只有一次次的戰役疊加應該是不夠的,個人覺得此問題解決後就夠特色。-- 豆腐daveduv留言 2012年8月18日 (六) 05:30 (UTC)
- 其實類似你的意見早在Wikipedia:特色條目候選/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這裡已有提出過了。只是,我認為這類軍艦條目的焦點理應聚焦在艦史之上。首先,艦體的技術數據更改頻仍,不保證有充足而準確的紀錄。一般來說這類資料來源主要有二:第一是一手的技術資料報告,散見於艦艇巡航報告、海軍船塢維修報告、海軍不同官署報告。這種資料的價值雖高,但難以查閱,而且各報告的內容未必一致。或曰海軍官方自家編寫的報告會特別認真,但實情是不同部門的負責人態度不一,再加上要視乎報告編寫情況,這類資料很易顯得散亂。第二是二手的出版書籍,尤其是那些整理一手資料後,再歸納濃縮出版為佳;少量論文也會有此論述。這種資料會是約克鎮級航空母艦的好來源,但其提供的技術性數據,都是大約哪一年換了哪種炮、加了雷達、換換機種等等,其實與目前企業號的描述沒有很大分別。
- 另外,技術資料本身還會有重覆問題。約克鎮級在1942年10月後只剩下企業號一艘。在此以前,所有的技術資料基本上可套用到約克鎮號航空母艦 (CV-5)、企業號甚至稍有改裝的大黃蜂號;在此以後,所謂的艦級技術改變,其實就是企業號的艦史部分,包括換炮、改為夜戰航母等等,又於本文已有描述。
- 條目表面上的信息欠缺,既是資料先天不足所致,亦與內容重覆有關。強行延長編寫不是不行,只是容易出現散亂不全及條目失焦的問題,最後反而破壞結構。既然如此,倒不如用目前寫法,將焦點放在艦史上更好。就算艦級條目有充足資料擴充,以補艦艇條目之不足,其論述角度亦會截然不同(設計沿革,近的扯到遊騎兵號及「航母巡洋艦」的小型化爭議、倫敦海軍會議、橘色戰爭計畫、1929年後航母戰術改革、遠的還可到1922年華盛頓海軍會議...),實在不宜將之列入企業號條目。更可況本條目無需此等資料,也足以讓不同人全面認識本艦歷史,故此我覺得條目就算不加上該等資料,已足以特色了。Oneam 01:00 AM(留言) 2012年8月18日 (六) 06:24 (UTC)
- 如果說關於艦體之類的數據難以查找(即先天不足),這個理由我覺得可以接受,但是所謂內容重複的說法,我就無法贊同。比如讀者如果想知道其艦載機是什麼,如何查詢呢?只能通讀整個條目,從各個戰役中一點點去收集信息,而艦體的改裝部分,也都(很隱蔽地)分布在各處,這樣就違背了百科全書的查詢功能。簡單地說,這個條目是按照時間順序寫就,各種信息交織在一起,那從這個角度來說,「章節與標題清晰而有條理」的標準未能達到。寫一條船應該是如同寫一個人,不能用「生平」一個章節從頭寫到底吧。我覺得可以選擇一些比較重要的內容抽離出來,不應該躲在全篇的戰役名稱下。-- 豆腐daveduv留言 2012年8月18日 (六) 15:18 (UTC)
- 不少章節似乎是連貫的,比如企業號航空母艦 (CV-6)#空襲東京的開頭「此時美國正打算派陸軍航空隊的中程轟炸機空襲日本」,企業號航空母艦 (CV-6)#中途島海戰的開頭「當企業號返抵珍珠港之際」等,都顯得突兀,應當加以修改,不應該讓讀者要重新看了上下文才知道怎麼回事。各子標題之間的上下連貫還可以接受,但是章節間的如此就不好了。-- 豆腐daveduv留言 2012年8月18日 (六) 14:55 (UTC)
- 在「榮譽及紀念」一段中,「企業鎮號」是否筆誤?另,我覺得介紹遺物一段的連貫性可以再加強。--Wongpong(留言) 2012年8月31日 (五) 06:36 (UTC)
- 入選:12支持,3反對。--鐵鐵的火大了(留言) 2012年9月1日 (六) 05:0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