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典范条目评选/企业号航空母舰 (CV-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企业号航空母舰 (CV-6)[编辑]

以下讨论已结束,请不要对此存档进行任何编辑。

企业号航空母舰 (CV-6)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108,907字节)

投票期:2012年8月18日 至 2012年9月1日
说明已完成同行评审。—Oneam 01:00 AM留言2012年8月18日 (六) 04:36 (UTC)[回复]

符合特色标准

如果支持这个条目的提名,使用#{{yesFA}},说明支持的理由并签名;
  1.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提名人票。--Oneam 01:00 AM留言2012年8月18日 (六) 04:36 (UTC)[回复]
  2.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详尽、图片丰富,。--B2322858留言2012年8月18日 (六) 07:47 (UTC)[回复]
  3.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同行评审后已完善。--CHEM.is.TRY 2012年8月18日 (六) 10:04 (UTC)[回复]
  4.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详尽。卍田卐JC1 2012年8月18日 (六) 19:27 (UTC)[回复]
  5.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丰富详细,参考资料足以支撑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脚,以及图片位置良好。—ArikamaI 在没有人有枪的国度里,一把手枪的人就是国王谢绝废话|战斗记录2012年8月19日 (日) 00:23 (UTC)[回复]
  6.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完整详细--Huandy618 (留言) 2012年8月19日 (日) 16:43 (UTC)[回复]
  7.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完整。米尔格拉姆留言
  8.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 我短暂复出,本不拟投票,但见有此好条目,不能不支持。本文资料完备,行文流畅,参考充足,足见译者苦心。对于下方有人质疑舰只技术没独立成段,我觉得有点无聊,右上角的表已经详列了资料,有必要再用文字表达吗?窗帘布(议会厅) 2012年8月23日 (四) 02:06 (UTC)[回复]
  9.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已经相当完整,也没有什么太大瑕疵。(!)意见:1. “舷号”二字需要粗体吗? 2. 如果有个服役年表,同时搭配列出历届舰长,就更完美了。-- Marcus Hsu  talk  2012年8月28日 (二) 06:08 (UTC)[回复]
  10.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详尽,排版清晰。--Wongpong留言2012年8月31日 (五) 06:37 (UTC)[回复]
  11.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完整全面--Rogidomain留言2012年8月31日 (五) 07:32 (UTC)[回复]
  12.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此条目符合FA标准—An Macanese 2012年8月31日 (五) 16:29 (UTC)[回复]

不符合特色标准

如果反对这个条目的提名,使用#{{noFA}},说明反对的理由并签名;
#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还达不到特色条目的等级。—うちはイタチ (留言) 2012年08月18日 (六) 12:00 (UTC)[回复]
↑投票者没有注明理由,所以本票无效,请投票者补充理由。
  1.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
  • 用“她”表示企业号,有敬爱之意,维基百科是中立的,应该用“它”。
  • “1956年海军将企业号除籍并出售拆解。”,应该标明“美国海军”。
  • 引文段落没有注脚。
  • “其时美国经济尚未从经济大萧条中回复”,应为“恢复”。
  • “7月18日,企业号前往加勒比海及南大西洋试航,并到访波多黎各、海地、里约热内卢及关塔那摩湾,在9月22日返抵汉普顿锚地。”这里是过去进行时,这个字应删除。
  • 很多红字内链都莫名其妙,比如“舰队决战”“战斗部队”“侦察部队”“第6侦察机队”“第6鱼雷轰炸机队”,没有完整的正式名称。
  • 条目完全是战斗历史,没有一章介绍航母的基本情况,没有航母的长、宽、高,排水量、航速等基本内容,信息框不能代替文字介绍。

--Fxqf·留言簿 2012年8月18日 (六) 09:52 (UTC)[回复]

首先,船舰用她是文法所需吧,不过如果各位喜欢用它的话,最后我再改;接着,1956年那段前面已经是美国海军部长,加上整段也没有任何其他国家海军出现,毫无歧义,用海军也可以了吧;第三,引文部分不下注的原因,乃因整段导言基本由内文归纳而来,个人认为实在没必要再下注释了;第四,回复本身没有问题,但若果普通话恢复顺口一点,改掉没所谓;第五改成“期间曾到访”。
第六,那些红字绝非莫名其妙。“舰队决战”是马汉海权论述其一重要思想,指各国海军不应分散军舰于各方守备,而是集结成群,组成他国无法挑战的庞大舰队,以增强战斗力;而两个海权国家的争夺将以两支舰队决战以解决。此一思想对当时全球海军影响甚大:英国在英日同盟后旋即将远东主力军舰调返欧洲(即后来的本土舰队Home Fleet),以应付德国,并打算将远东海洋事务交由日本代理;德国建立了公海舰队;美国建立了大白舰队;日本分别有六六舰队八八舰队计划,“舰队决战”一词正正是日译汉字,后来再传回中国。接着,“战斗部队”及“侦察部队”是美国海军在1930年初的海军编制,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战斗舰队”及“侦察舰队”(Battle Fleet, Scouting Fleet)。当时海军主要由三支“舰队”组成,分别是战斗、侦察及亚太舰队(Asiatic Fleet),而这种编制正正是因“舰队决战”的思想而来:海军假设海战爆发时,战斗及侦察舰队将在海上集结成,由后者率先“侦察”,然后再由后方的主力“战斗”舰队打击对方,一如日德兰海战英德双方的分部。然而到1920年代末,海军有声音指未来海战未必会出现舰队决战,再加上各支“舰队”的训练互不统属,有碍发展,故此海军在1930年将两支舰队降格为“部队”,并统一两者训练等行政事宜。这种编制到珍珠港事件时仍然存在于太平洋舰队,直到1942年才逐步废止。最后,机队等已经是正式名称,英文分别为Scouting Squadron 6、Torpedo Squadron 6,如此类推。
最后有关技术数据方面,一部分已在下方回答;另外模版已足以说明,无需再作重复。要再加论述,应放到舰级条目。Oneam 01:00 AM留言2012年8月18日 (六) 11:54 (UTC)[回复]
用“她”很正常吧....卍田卐JC1 2012年8月18日 (六) 19:26 (UTC)[回复]
  1.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很多章节下有“主条目:xxx”,但是这些条目完全和本条目之间完全不是主从关系啊。另外,的确如其他用户所说,这条目基本就是船的服役史,其他技术方面的资料不足。还有参考资料部分,貌似有一些应该算是“外部链接”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8月22日 (三) 06:44 (UTC)[回复]
那是指该章节的主条目吧,在维基多年我接触到的是用主条目而非参见模版。技术方面的我不想再重复了,说破嘴各位还是不明白。第一是资料本身不足,海军条目的技术资料,本身就有不准确及不完整问题;好吧硬是要加就照模版抄,但抄出来就是累赘。模版本身就是条目一部分再抄一次有什么意思?第二就算资料充足也应该扩充在舰级条目才看到连贯性,否则就只会是一堆数字砌出来的段落,完全略去背后设计者的动机及原因。届时又说这太“专业”、“不知所云”了否?好吧把动机那些都写在舰艇条目,那不就是重复舰级条目了?最后参考资料那些不是外部连接,而是注译曾使用过的网站。Oneam 01:00 AM留言2012年8月24日 (五) 03:00 (UTC)[回复]
  1.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意见中所提的两个问题均未有改进,不符合“章节与标题清晰而有条理”的特色条目标准,大致为优良级。-- 豆腐daveduv留言 2012年8月28日 (二) 06:31 (UTC)[回复]

中立

如果对这个条目的提名持中立态度,使用#{{中立}},说明理由并签名;

意见

参考特色条目标准写作指南,给予意见并签名。
其实类似你的意见早在Wikipedia:特色条目候选/艾塞克斯号航空母舰这里已有提出过了。只是,我认为这类军舰条目的焦点理应聚焦在舰史之上。首先,舰体的技术数据更改频仍,不保证有充足而准确的纪录。一般来说这类资料来源主要有二:第一是一手的技术资料报告,散见于舰艇巡航报告、海军船坞维修报告、海军不同官署报告。这种资料的价值虽高,但难以查阅,而且各报告的内容未必一致。或曰海军官方自家编写的报告会特别认真,但实情是不同部门的负责人态度不一,再加上要视乎报告编写情况,这类资料很易显得散乱。第二是二手的出版书籍,尤其是那些整理一手资料后,再归纳浓缩出版为佳;少量论文也会有此论述。这种资料会是约克镇级航空母舰的好来源,但其提供的技术性数据,都是大约哪一年换了哪种炮、加了雷达、换换机种等等,其实与目前企业号的描述没有很大分别。
另外,技术资料本身还会有重复问题。约克镇级在1942年10月后只剩下企业号一艘。在此以前,所有的技术资料基本上可套用到约克镇号航空母舰 (CV-5)、企业号甚至稍有改装的大黄蜂号;在此以后,所谓的舰级技术改变,其实就是企业号的舰史部分,包括换炮、改为夜战航母等等,又于本文已有描述。
条目表面上的信息欠缺,既是资料先天不足所致,亦与内容重复有关。强行延长编写不是不行,只是容易出现散乱不全及条目失焦的问题,最后反而破坏结构。既然如此,倒不如用目前写法,将焦点放在舰史上更好。就算舰级条目有充足资料扩充,以补舰艇条目之不足,其论述角度亦会截然不同(设计沿革,近的扯到游骑兵号及“航母巡洋舰”的小型化争议、伦敦海军会议橘色战争计划、1929年后航母战术改革、远的还可到1922年华盛顿海军会议...),实在不宜将之列入企业号条目。更可况本条目无需此等资料,也足以让不同人全面认识本舰历史,故此我觉得条目就算不加上该等资料,已足以特色了。Oneam 01:00 AM留言2012年8月18日 (六) 06:24 (UTC)[回复]
如果说关于舰体之类的数据难以查找(即先天不足),这个理由我觉得可以接受,但是所谓内容重复的说法,我就无法赞同。比如读者如果想知道其舰载机是什么,如何查询呢?只能通读整个条目,从各个战役中一点点去收集信息,而舰体的改装部分,也都(很隐蔽地)分布在各处,这样就违背了百科全书的查询功能。简单地说,这个条目是按照时间顺序写就,各种信息交织在一起,那从这个角度来说,“章节与标题清晰而有条理”的标准未能达到。写一条船应该是如同写一个人,不能用“生平”一个章节从头写到底吧。我觉得可以选择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抽离出来,不应该躲在全篇的战役名称下。-- 豆腐daveduv留言 2012年8月18日 (六) 15:18 (UTC)[回复]

入选:12支持,3反对。--铁铁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9月1日 (六) 05:0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