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醫學院 (越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軍醫學院
創辦時間1946年7月7日
學校類型軍事學院
醫學院
學生人數5000
校址越南河內市河東郡
校區Phúc La坊, 160 Phùng Hưng
網站[1]
位置
地圖

軍醫學院,也稱「黎有卓醫藥大學」,是越南國防部所轄培訓越南人民軍醫藥專業人員的軍事院校。[1]

歷史[編輯]

1949年3月10日成立「越南軍醫學校」。首任校長丁文勝越南語Đinh Văn Thắng。1949年9月至1951年1月,普通外科學專家阮貞基越南語Nguyễn Trinh Cơ擔任校長。從1951年1月至1979年3月,解剖學專家杜春合越南語Đỗ Xuân Hợp少將擔任校長。1957年改稱「軍醫士官學校」。1962年改稱「軍事醫藥研究所」。1966年改稱「軍醫大學」。1981年改稱「軍醫學院」。[2]

機構設置[編輯]

臨床醫院:

教學科研機構:

  1. 藥學研究訓練中心
  2. 軍事醫藥研究中心
  3. 南方軍事醫學研究訓練中心:胡志明市

基礎醫學:

  • 流行病學部
  • 藥學部
  • 外科學部
  • 寄生蟲學部
  • 免疫學部
  • 整形學部
  • 病理學部
  • 勞動衛生學部
  • 生理學部
  • 軍醫指揮組織學部

臨床輔助醫學

  • 功能診斷學部
  • 護理學部
  • 營養學部
  • 病理解剖學部
  • 血型-輸血學部
  • 生物化學學部
  • 醫學微生物學部
  • 放射醫學部

外科學

  • 創傷整形醫學部
  • 麻醉醫學部
  • 頜面外科學部
  • 急救醫學學部
  • 眼科學部
  • 野戰外科學部
  • 消化外科學部
  • 胸外科學部
  • 神經外科學部
  • 口腔醫學學部 Bộ môn Răng Miệng
  • 產科學部
  • 耳鼻喉醫學學部
  • 泌尿外科學部

內科學

  1. 理療學部
  2. 皮膚病學部
  3. 肺病與癆病學部
  4. 血液-毒理-放射病學部
  5. 兒科學部
  6. 消化內科學部
  7. 精神病學部
  8. 神經內科學部
  9. 心腎結合學部
  10. 傳染病學部
  11. 傳統醫學學部
  12. 核醫學學部

基礎科學

  1. 化學學部
  2. 生物與遺傳學部
  3.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部
  4. 物理-生物物理學部
  5. 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外語學部
  6. 外語學部
  7. 黨建政工科
  8. 馬列理論科

行政機構:

  1. 院辦
  2. 政治部
  3. 後勤部
  4. 教育訓練質量保證與考試部
  5. 科學技術與環境部
  6. 研究生部
  7. 財務部
  8. 軍事科學信息部(軍事醫學雜誌 ISSN 1859-0748)
  9. 技術裝備部
  10. 信息技術委員會
  11. 項目管理委員會

訓練部下轄:

  1. 戰略科
  2. 戰役科
  3. 指揮-參謀科
  4. 馬列主義胡志明思想科
  5. 黨工政工科
  6. 地方軍事科
  7. 鐵甲兵科
  8. 炮兵科
  9. 通信科
  10. 工兵科
  11. 偵察科
  12. 化學科
  13. 群眾科
  14. 共同軍事科
  15. 軍事教育科
  16. 後勤-技術科
  17. 情報外語科

學員管理系統:

  1. 研究生系
  2. 基本系
  3. 外軍系
  4. 進修系
  5. 非軍籍學員管理系

各附屬軍醫(子弟)學校

外部連結[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Nghỉ hưu 2007. [2018-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2. ^ Sơ đồ tổ chức Học viện Quân y. [2018-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