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軍區
華東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設立的一級軍區。
歷史
[編輯]1947年1月21日,北撤到山東的新四軍兼八路軍山東軍區機關、新四軍華中軍區機關合編組建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兼前委書記),政治委員饒漱石(華東局書記兼),副司令員張雲逸,副政治委員黎玉(華東局副書記兼山東省政府主席,分管財政、糧秣、支前),參謀長陳士榘(華野參謀長兼),政治部主任舒同(華東局常委兼社會部部長兼國軍工作部部長),副參謀長袁仲賢、周駿鳴,政治部副主任唐亮(華野政治部主任兼)、張凱(負責新兵訓練團和被俘敵軍官的培訓改造)。華東軍區下轄6個三級軍區及直屬部隊、院校、後方機關等,約36.6萬人。華東野戰軍轄10個縱隊,共27.5萬人。
- 渤海軍區(袁也烈任司令員,景曉村任政治委員)
- 膠東軍區(許世友任司令員,林浩任政治委員)
- 魯中軍區(王建安任司令員,向明任政治委員)
- 魯南軍區(張光中任司令員,傅秋濤任政治委員)
- 蘇中軍區(華野第11縱隊兼,管文蔚任司令員,吉洛任政治委員)
- 第九軍分區:1948年底國軍一四六師和三○八師駐守南通城,二十一軍六十八旅駐守金沙,而第九軍分區直屬的軍事力量只有八團、九團及各縣縣團武裝。
- 蘇北軍區:1946年6月2日,華中分局和華中軍區決定,恢復蘇北軍區,由華中野戰軍第十縱隊機關兼蘇北軍區機關。轄華中第5、第6軍分區,司令員謝祥軍,政治委員劉培善。1947年2月,第10縱隊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2縱隊,縱隊機關仍兼蘇北軍區機關。陳慶先任司令員,曹獲秋任政治委員。1947年11月,華中軍事指揮部成立,同時蘇北軍區番號撤銷。
- 第五軍分區:1941年6月9日在鹽城成立八路軍鹽阜辦事處。1941年9月以改為成立鹽阜軍區。司令員洪學智,政治委員劉彬。轄鹽城、阜寧、淮安、漣東4縣地方武裝約2000人。鹽阜行政公署成立後,將4縣劃分為鹽城、鹽東、阜寧、阜東、建陽、漣水、淮安7縣及漣(水)灌(雲)阜(寧)邊區辦事處(1942年初辦事處改濱海縣)。1942年6月,又劃設射陽縣。1943年1月,蘇北軍區成立,鹽阜軍分區由新四軍第8旅兼。司令員田守堯,政治委員張愛萍。轄第22、第23、第24三個主力團和特務營、通信隊、偵察隊、教導隊及建陽、鹽城、鹽東、阜寧、阜東、濱海、漣東、淮安、射陽等縣總隊。新四軍第7旅第21團的2個營及團直屬隊分散編為鹽東、鹽城、建陽總隊。第23團於1943年9月底調贛榆地區活動。1944年9月,張愛萍調任第4師師長,張天雲任軍分區司令員,李雪三任政治委員。1945年7月轄第22、第24團、獨立團,建陽、鹽城、鹽東、阜寧、阜東、濱海、漣東、淮安、射陽縣獨立團。1945年8月第8旅免兼鹽阜軍分區。1945年10月鹽阜軍分區所屬阜寧、阜東、射陽、淮安縣獨立團上升新四軍第3師赴東北。1945年11月,鹽阜軍分區改稱華中第5軍分區,直屬華中軍區領導。1946年5月,第5軍分區獨立第1團(原漣東縣獨立團)、獨立第2團(原濱海縣獨立團)、獨立第3團(原鹽城縣獨立團)、獨立第4團(原建陽縣獨立團)等部組建華中野戰軍第10縱隊。短時間內第10縱隊機關兼第5軍分區機關。1946年6月第10縱隊機關兼蘇北軍區機關,第5軍分區屬蘇北軍區建制。1946年7月,軍分區所轄各縣武裝編成4個支隊(團),每支隊轄2個營。
- 第六軍分區:1941年3月在沭陽張圩成立淮海軍區,屬中共蘇皖區委領導。司令員覃健,政治委員金明兼。轄淮河、沭河、沭陽、沂河、濱海、東海大隊,淮陰、漣水游擊大隊和泗陽獨立團等武裝共3000餘人。1941年8月淮河大隊上升新四軍獨立旅第3團。1941年10月由新四軍第3師第10旅旅部兼淮海軍區機關,駐地移至沭陽張圩東北的小胡莊。司令員劉震,政治委員金明。1942年春,淮陰、漣水、灌雲、東海、潼陽、宿遷、泗沭、沭陽成立縣總隊,領導各縣區武裝。6月,以潼陽、宿遷、東海3縣成立潼宿海軍分區。1942年11月,日偽軍發動大「掃蕩」,淮海軍區機關轉至泗沭愛園。1942年12月,將全區劃為4個區,各區成立支隊;同時,實行主力軍地方化,第29團第3、第4營編為淮海軍區特務團,第29團餘部和第28團與地方武裝合編成立各支隊。1943年1月,淮海軍區改稱淮海軍分區,領導機關由新四軍第10旅兼。屬蘇北軍區領導。司令員劉震,政治委員金明。轄第1、第2、第3、第4支隊和淮河、濱海、沭河、沂河、東海、漣水、沭陽、淮陰縣總隊。同年冬,第10旅實行主力部隊地方化,淮海軍分區成立4個支隊,12個小團。1945年春,各縣總隊均改稱警衛團。1945年7月轄:第1、4支隊,新1、2團,漣水,沭陽、淮陰,東海、泗宿,潼陽,灌雲警衛團。1945年8月,第10旅免兼淮海軍分區,吳信泉任淮海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45年11月淮海軍分區改稱華中第6軍分區,覃健、張克辛、趙海峰先後任司令員。。直屬華中軍區領導。1946年6月,改屬華中野戰軍第10縱隊機關兼蘇北軍區領導。1946年8月組成新編第10旅(旅部由軍分區機關兼)。1946年8月30日六分區發佈緊急動員令,宣佈全區積極備戰,要求廣大軍民以百倍的警惕,隨時準備迎戰來犯之敵。1946年9月第六地委決定建立3個中心縣委,以便在主要城鎮和交通線被侵佔後,分別領導軍民堅持游擊戰爭。在路南的東海、灌雲、沭陽地區組建了第一中心縣委。1947年2月新編第10旅上升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2縱隊第35旅。司令趙海峰、副司令吳大林、副政委雷鐵鳴、1948年11月直轄地方武裝3個主力團和9個縣獨立團。第1團程貞恆(陳貞恆)團長、張家智(張嘉志)政委、曹通三副團長;第2團團長何玉祥、政委李石清;第3團朱紹成團長、李洪賓副團長、王超南政委。解放連雲港,軍分區傷亡36人。一天兩夜,就接到撤出連雲港的命令,火速西返淮、漣、泗一線佈防,任務是阻擊黃百韜兵團有可能的突圍南竄,配合野戰軍打殲滅戰。連雲港移交給山東濱海地區接管。1949年5月25日,第六軍分區改為淮陰軍分區,趙海峰任司令員。
- 東江縱隊 (軍政委員會書記:曾生,委員:林鏘雲、王作堯、楊康華、羅范群、劉田夫、謝斌、謝立全)
- 華東軍政大學:1946年11月25日,由華中雪楓大學、山東軍區軍政學校、東江縱隊以及淮南隨營學校和山東軍區通信學校等5個單位合編。校長張雲逸兼,副校長余立金、曾生。
- 濱海軍分區(1946年7月濱海軍區撤銷後,由濱南軍分區、濱中軍分區合編。司令員劉少卿,政委谷牧,參謀長王曉,政治部主任趙昭)
- 淮北支隊(1947年1月以華中第9縱隊第77、80團與淮北騎兵團2個騎兵大隊及部分地方武裝組建共3300餘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饒子健,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趙匯川,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王學武。挺進運河以西後,幾乎天天打仗、夜夜行軍,部隊減員很大,到1947年6月已不足2000人。1948年3月28日改編為淮北軍區獨立旅)
- 淮南支隊(1947年1月楊效椿率原淮南6旅1個營,2月張百鍔、徐速之率150名幹部戰士,4月李世農,魏然率300餘人陸續到淮寶地區。1947年5月三支武裝合併組建淮南支隊,司令員楊效椿,政治委員李世農)
- 獨立旅:1945年7月11日,第三戰區挺進第五縱隊(原為新編第30師一部)在浙東鄞西章鎮通電起義,改編為新四軍蘇浙軍區第二縱隊第二旅。1945年11月浙東縱隊二旅在漣水改編為新四軍獨立第一旅。旅長張俊升,政治委員王仲良,政治部主任朱人俊。
- 特種兵縱隊,管轄炮兵、坦克、裝甲車部隊,以張雲逸兼任司令。隸屬於華東軍區
1947年2月,華中第十縱隊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十二縱隊,縱隊機關仍兼蘇北軍區機關。1947年2月,蘇北軍區將第五軍分區通榆路東的4縣劃出,成立華中第十一軍分區。
為了統一和加強華中黨政軍的領導,中共中央於1947年9月12日決定組建中共華中工作委員會(簡稱「華中工委」)。1947年11月10日,華中工委、華中軍事指揮部、華中行政辦事處在射陽耦耕堂成立,司令員管文蔚,副司令員陳慶先,第十二縱隊機關免兼蘇北軍區機關,原蘇北軍區番號撤銷。1948年3月,華中指揮部奉命撤銷,並成立蘇北軍區,統一領導第1、第2、第5、第6、第9軍分區。1948年4月,以原華中指揮部機構一部人員正式組成蘇北軍區機關。管文蔚任司令員,陳丕顯兼任政治委員。
1948年5月29日,淮南、淮北軍區合併組成江淮軍區,陳慶先任司令員,曹獲秋任政治委員。1948年7月下旬,魯中、魯南軍區合併組成魯中南軍區,傅秋濤任司令員,康生任政治委員。
1948年8月,華東軍區供給部、衛生部、軍械處、兵站部編成華東軍區後勤司令部,部長周駿鳴(軍區副參謀長兼),參謀長伊文,政治部主任羅應懷[1]。
為配合淮海戰役,牽制蘇中南線敵人北調,根據蘇北軍區指示,一分區4個團、九分區2個團於1948年11月上旬在曲塘組成長江縱隊,實行統一指揮,聯合作戰。泰興、靖泰、如皋縣團各1個營組成1個團歸建該縱隊。新組建的長江縱隊,兩個月內在泰州境內連續進行了4次攻勢作戰。1948年11月13日,長江縱隊攻打姜堰,激戰持續4天,解放姜堰大部地區。11月27日,長江縱隊一部發動口(岸)泰(興城)攻勢,後主動撤出戰鬥。12月4日,長江縱隊在總結經驗教訓後再次攻打姜堰,6日解放全鎮。姜堰戰鬥的勝利,打亂了國軍在蘇北通揚一線的軍事部署,給泰州以嚴重威脅。隨後,長江縱隊派遣兩個營向泰州東部九里橋進發,斃、俘保安團殘部160餘人,進逼泰州。12月29日,長江縱隊在泰興發起(泰興)城黃(橋)線攻勢,採取圍城打援戰術,佯攻黃橋,伺機殲滅泰興城來援之敵。12月31日夜,八、九團佯攻黃橋。泰興守敵果然於1949年1月1日出援。敵軍第230師副師長蘇桂卿親率師直一部及六八八、六八九團(只1個營留守泰興城)和土頑1個中隊,於中午抵達官溝、姚家埭、司馬墩、失迷一線。預先設伏的長江縱隊一團、三團、四團突然出擊,僅激戰約半小時,即全殲來援之敵。在長江縱隊的有力阻擊下,東路援軍第二十一軍的7個營於1日深夜才抵達黃橋,2日凌晨配合黃橋守敵230師六九○團西出黃橋,見其同夥被殲,又立即返回黃橋。3日凌晨分別撤逃至如皋、靖江。黃橋鎮解放。1月21日下午,蘇北軍區第一軍分區第三團(泰興縣團)從覺正寺方向進入泰州
1948年12月,蘇北軍區司令部駐射陽縣臨海。同月移至泰州市。1949年3月中旬,第1、第2、第5、第9軍分區以原有獨立團、縣團為基礎,組建警備第6、第7、第9、第8旅,屬蘇北軍區建制。1949年4月,警備第6、第7、第8旅撥歸新籌建的蘇南軍區建制。1949年3、4月間,蘇北各軍分區又重組特務團,按照第1、第2、第5、第6、第9軍分區的順序,依次稱特務第1、第2、第3、第4、第5團。
華東軍區警衛旅:1944年11月在山東莒縣組成的教導營,後擴編為濱海軍區教導團(團長姚世峰,政委錢瑛,政治處主任夏琦。第一營負責濱海首腦機關警衛,第二營負責教育安置反正偽軍官,第三營訓練班排連營級幹部)。1947年6月改編為山東軍區特務一團/華東軍區特務團,團長黎同新/姚世峰。1948年2月在山東諸城縣擴編為華東軍區警衛旅,「四四制」。旅長姚世峰,政治委員楊光池,第二政委錢瑛。副旅長劉德勝,參謀長劉春芳。1949年6月改編為上海市人民政府警察總隊。第一團(原警衛旅一團)、第二團(收編國民黨上海市保安警察二總隊與昌濰警衛營合編)、第四團(濟南警備第二團與國民黨上海市保安警察一總隊合編)。特科團(警衛旅直屬炮兵營與國民黨上海市保安警察機動車大隊、騎兵大隊合編)。共6993人,由上海市公安局領導。1949年8月調歸淞滬警備司令部。[2]1950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警察總隊改編為中國人民公安部隊上海市公安總隊。
1949年初,組建一批警備旅:
- 華東警備第一旅:1949年6月由濟南特別市警備司令部警備部隊編成警備第一旅,轄3個團。旅長廖容標兼,政治委員劉順元兼,參謀長單洪兼,政治部主任梁輯卿兼。第1團原為渤海軍區二分區第11團(回民支隊)。第3團原為渤海三分區第15團。1950年10月23日警備第一旅改稱步兵第九十七師。師長鄧龍翔,政治委員梁輯卿、晏成山。1950年11月19日,第九十七師師部兼濟南警備司令部。1952年5月29日,步兵第九十七師集體轉業改編為農業建設第二師,隸屬山東省農業廳領導。農建二師政委晏成山、副師長馬炳政,參謀長楊蘇,所屬289、290、291團改名為4、5、6團,從濟南市開赴廣饒地區。1954年9月,農建二師奉命由山東廣饒開赴黑龍江省密山縣,四團 (二八九團)駐火車站,五團(二九○團)駐北大營,六團(二九一團)駐知一鎮,師部駐縣城。1955年6月五團在松花江北岸綏濱縣境內創建農場,六團在松花江南岸集賢縣境內建立農場,9月下旬四團從寶清遷往鐵力。10月農建二師就地集體轉業,幹部戰士按行政級別套改薪金制 。隸屬黑龍江省國營農場管理廳。二九○團 和二九一團所建農場分別命名為二九〇農場和二九一農場;二八九團定名為「十一農場」 ,後與鐵力機械農場合併,更名為鐵力農場。團、營、連建制改為農場、分場、生產隊。
- 警備第1團:抗戰勝利後渤海軍區回民支隊赴東北留下了手槍隊和第3大隊。1946年以手槍隊(30多人)為基礎成立渤海軍區第一軍分區回民大隊,後發展為渤海軍區第1回民支隊。第3大隊改由渤海第2軍分區領導。1947年初以3大隊為基礎成立渤海軍區第2回民支隊。1948年2月,第1、第2回民支隊與濱海回民大隊(海防警備團)合編為渤海軍區第11團(對外仍稱回民支隊)。1948年11月,該團劃歸濟南特別市警備司令部建制,改稱警備第4團。1949年4月,濟南市警備司令部改為華東警備第1旅,警備4團改番號為警備第1團。1950年,警備1團又改稱為山東軍區警備第7團,後調成山衛海防前線。後縮編為威海軍分區某團某營。
- 華東警備第二旅:1949年4月由徐州警備司令部兼徐州警備旅,轄3個團,由魯中南軍區特務團、台棗軍分區第十七團、尼山軍分區第十二團、泰西軍分區第二十七團編成。旅長張光中(兼),政治委員張北華(兼),副司令員戴心寬(兼),參謀長仉鴻印(兼)。1950年10月23日警備第二旅改稱步兵第九十八師。師長李東潮(兼)/朱國華,政治委員張季農。1950年11月19日,山東軍區命令第九十八師師部兼徐州警備司令部。1952年5月29日,步兵第九十八師集體轉業改編為水利工程建設第二師,歸中央水利部建制領導。
- 華東警備第三旅:1949年6月由魯中南軍區新海連特區警備司令部兼,轄4個團,由濱海軍分區警備第一、第十六團,海防第二團和新建炮兵營編成。旅長王曉(兼),政治委員蘇羽(兼),副政治委員孟英,政治部主任孟英(兼)。1950年10月23日,警備第三旅改稱步兵第九十九師。師長陳佃元,政治委員張文韜。11月19日,山東軍區命令第九十九師師部兼新海連市警備司令部。1952年5月15日,步兵第九十九師集體轉業改編為建築工程第五師(1005部隊), 撥歸華東軍政委員會建築工業部建制領導,師長陳佃園, 政委馮國柱(未到職)/張文韜,政治部主任曹星步/牟秋凱。1953年9月建五師7102人從上海赴長春市第一汽車製造廠工地。1955年52日在長春召開大會 正式宣佈撤銷建五師番號。
- 華東警備第四旅:1949年6月由膠東軍區在即墨組建青島警備旅,轄4個團。膠東軍區7個基幹團各一部編成。旅長鄧龍翔,政治委員鄧龍翔(兼)、高達三,參謀長傅春僧,政治部主任李益亭、孫殿甲。1950年10月23日,警備第四旅改稱步兵第一○○師,師長叢蓉滋,政治委員孫曉風,副師長徐基,參謀長鄢思甲,政治部主任劉平。1952年4月,第一○○師師部上調華東軍區炮兵司令部,1952年8月1日以師直、炮兵團及第九十七、第九十八、第九十九、第一○一師炮兵團合編為華東軍區炮兵第十二師;該師原轄之第二九八、第二九九、第三○○團改為警備團,歸山東軍區建制領導。華東軍區炮兵第十二師駐地江蘇南京,師長叢蓉滋,副政委杜季偉,轄炮兵第22團、23、24團。其中炮兵第22團由蘇北軍區炮團2個營和步兵第86師炮兵營編成;炮兵第23團由步兵第99師炮兵團2個營和步兵第97師炮營編成;炮兵第24團由步兵第101師炮兵團2個營和步兵第98師炮兵營編成。1954年6月9日,山東軍區將防坦克炮兵第405、406團撥歸炮兵第12師建制。1954年12月,炮兵第204團調歸炮兵第12師建制。1955年2月,火箭炮兵第22師師部改編為防坦克炮兵第32師師部,原屬炮兵第12師的防坦克炮兵第405、406團調歸其建制。1955年3月8日,炮兵12師炮兵第23團(原駐山東省濰縣)撥歸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機炮師建制,改編為該師炮兵團。1955年3月,炮兵第4團調歸炮兵第12師建制。1955年3月20日,炮兵第11團調歸炮12師建制,移防山東濰坊黑山營房。1957年2月,轉隸由朝鮮回國的炮兵第8師建制。1957年2月,炮兵第12師師長叢蓉滋率師部和炮兵第4、22、24、204團入朝,接替炮兵第8師擔負輪戰任務,歸中國人民志願軍建制。1958年4月至10月,炮兵第12師由朝鮮回國,進駐山東兗州地區。1962年12月31日,根據總參《關於1963年建立戰備值班部隊的命令》,濟南軍區確定炮兵第12師炮兵第15團為全軍戰備值班部隊,從1963年1月1日起擔負戰備值班任務。1985年10月,濟南軍區整編,將炮兵第12師(欠第4、24團)劃歸陸軍第67集團軍建制,縮編為炮兵旅;炮兵4團與坦克8師炮兵團合編為坦克8師炮兵團。該師從雲南輪戰歸建後進行精簡整編。1998年6月,撤銷陸軍第67集團軍炮兵旅建制,炮兵旅與濟寧陸軍預備役炮兵師合併整編為山東陸軍預備役炮兵師,歸山東省軍區建制。46年後"山東軍區警備第四旅」重回山東。
- 華東警備第五旅:1949年2月由膠東軍區在煙臺組建,東海分區獨立二團(1947年以威海指揮部編為威海警備團)改為第13團,煙警部隊(1947年8月以煙臺市郊警備營及煙臺市警察大隊組建北海獨立三團,1947年9月改為煙臺警備司令部,1948年2月與煙臺工人大隊合編為煙臺獨立團,1949年1月改為煙臺警備司令部)編為第14團,膠東軍區警備團(1948年3月膠東軍區警衛營與東海分區各地方武裝合編,1949年2月第一、三營調出,青島起義的第三十二軍754團編入)編為第15團,新組建旅炮兵團。始稱海防警備旅。擔負煙臺至威海一線海防及城市警備。旅部駐煙臺毓璜頂。旅長劉琳、張吉厚,政治委員劉乃殿(兼)、張加洛,副政治委員張偉烈,參謀長王漢如,政治部主任張少華。1949年5月及7月參加解放青島與長山列島戰役。隨後擔負煙臺至蓬萊欒家口及長山列島守備。1950年10月23日,警備第五旅改稱步兵第一○一師。師長張吉厚,政治委員張加洛。轄第13、14、15、16團、炮兵團。11月19日,山東軍區命令第一○一師兼煙臺警備司令部。1951年3月15日各團改番號為301(原16團)、302(原14團)、303團(原15團),13團改為海防團。1951年8月海防團及炮兵團一營移交海軍長山列島水警區。1952年5月15日,步兵第101師(師機關駐煙臺)集體轉業改編為農業建設第3師,隸屬山東省棉墾委員會。301團、302團、303團分別改成農業建設第7、8、9團。炮團二個營及師直工兵連1093人移交膠東軍區,部隊到達膠縣、金口一帶,建設大型國營農場。8月10日,農三師根據山東省棉墾委員會頒發的編制草案進行整編,補充膠東軍區警備一團、炮兵二團、軍區集訓隊及一00師官兵1868人。1953年1月3日,中央軍委調農三師至瀋陽整訓,然後入朝擔負戰時鐵路搶修搶建任務。1月7日,農三師傳達入朝搶建鐵路命令。1月12日,接上級「無需在瀋陽整訓而直接入朝」緊急命令。1月17日駐膠縣、金口部隊出發。18日駐霑化部隊出發。1月24日部隊到達朝鮮平安北道价川郡。1月29日農三師奉命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工程第十師,隸屬中朝新建鐵路指揮局領導。七、八、九團改為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團,總兵力7419人。師部先後駐陽站、墨時里、中洞。二十八團駐仁谷里,二十九團駐公參,三十團駐龍城裏。擔負龜殷鐵路价川至殷山段16.778km,德(川)八(面院)鐵路墨時里至球場段14.13km的搶修。1953年11月11日,鐵道工程第十師奉命將未完工程移交給鐵九師,15日從朝鮮乘專列回國。21日誌願軍鐵道工程第十師從朝鮮登車經過7晝夜到達陝西咸陽,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十師,代號8510部隊,駐防咸陽北郊。各團即為鐵道兵第二十八團、二十九團、三十團,各團代號為8510部隊一、二、三支隊。二十八團駐肖家村至長陵一線;二十九團駐黃家寨;三十團駐興平縣。1954年6月鐵道兵整編,鐵十師轄5個團,原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團依次改為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團。8月5日組建四十六團(橋樑團),9月1日組成五十團(機械團)。1984年1月1日,鐵10師奉中央軍委命令,隨鐵道兵集體轉業併入鐵道部,為鐵道部第20工程局(中鐵二十局)。
- 華東警備第六旅(1):旅長張克辛,政委陳直齋,副旅長朱傳保。1939年3月由蘇中第一軍分區(泰州軍分區)改編。靖(江)泰(興)縣獨立團除留下一個營改為縣大隊外,副團長孫濱、政治處主任祝自榮奉命率1100餘人改編為第17團。4月8日,警備六旅十六團在二十三軍炮兵配合下,攻克了龍窩口,又乘勝拔除江邊其他敵據點。15日夜,警備六旅十七團1個營及炮兵連激戰4小時,攻克平安洲;18日,警備六旅十六團配合二十軍六十師1個團經18小時激戰,攻克永安洲;19日,警備六旅十八團在旅直山炮營和二十軍6個炮兵連配合下,激戰4小時,攻克北沙島。渡江前,華東警備六旅第16團打下了泰州的永安洲,緊接着第18團攻打北沙島(4平方公里大,上面有國民黨部隊的一個加強營駐守)。4月21日晚上,華東警備第六旅從泰興七圩渡江。1949年4月22日晚,在長江常州段北岸,人民解放軍華東警備第六旅副旅長朱傳保、18團政委丁力率領的該團一個先頭營首先渡江,向常州挺進。23日凌晨2時,朱傳保等率領的先頭營進入常州。4月27日改隸蘇南軍區。5月改編為常州軍分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常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常州市警備司令部成立,吳覺、陳直齋任軍管會正副主任,常州市警備司令部司令員張克辛,政治委員陳直齋。第16團拆建為無錫等縣總隊。第17團拆建宜興、武進的縣總隊和區中隊。第18團保留為軍分區機動團。
- 華東警備第六旅(2):1950年3月由山東軍區警備1團、第17團及部分縣區武裝編成,7月撤銷。旅長叢蓉滋,政治委員張文韜。第16團(1949年4月組建東海獨立3團,6月19日改為山東警備1團)駐守威海、石島。
- 華東警備第七旅:1949年3月由蘇北軍區二分區(揚州軍分區)組建。1949年4月渡江戰役首先攻克六圩據點。 1949年4月7日警備七旅向揚(州)鎮(江)水陸交通咽喉要道施橋鎮發起進攻。二十一團一營與三營從北面攻擊,十九團二營阻擊六圩南援之敵,十九團團部率部隊從施橋西南主攻。共擊斃敵軍400餘人,生俘敵副營長等370多人。第21團團長成建軍等30餘人犧牲。4月20日晚7時,警備七旅向六圩敵據點發起進攻,第八兵團榴彈炮團和十九團組織炮火射鎮江敵炮陣地和江面的敵艦。敵艦被擊沉1艘,擊傷2艘。主攻據點的十九團一、二營官兵乘機從東、西兩面發起猛攻,解放六圩後,警備七旅二十團全速向瓜洲進軍。六圩、瓜洲之戰,全殲守敵500餘人,繳獲輕重機槍46挺、長短槍及子彈若干。5月上旬,華東軍區警備第七旅撤銷 ,旅部機關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蘇南軍區鎮江軍分區。轄鎮江市和丹徒、丹陽、句容、揚中、江寧、溧水、高淳7縣,全區人口235.5萬人。
- 華東警備第八旅:1949年3月由蘇北軍區九分區(南通軍分區)組建,旅長王勝、政委周一峰,下轄警備22、23、24團。4月23日,靖江縣團三營配合第三野戰軍教導師和華東警備第八旅,逼降靖江八圩港口之敵。1949年4月首戰泰州八圩港,殲第二十一軍第145師一個加強團,俘副師長以下共3500餘人。在江陰渡江登岸,第24團接管無錫,政委周一峯率領第23團參加解放蘇州戰鬥,旅部機關率第22團於4月27日進駐常熟。1949年5月2日,以警8旅機關為基礎在常熟組建蘇州軍分區,司令員王勝、政委周一峰。1949年5月,第22團拆建吳縣、吳江、常熟、崑山、太倉等縣總隊和區中隊。1949年5月下旬,警8旅番號撤銷,王勝調任福建省龍巖軍分區司令員、周一峯調任松江地委副書記。原副旅長王治平升任軍分區司令員,蘇州地委書記宮維楨兼任軍分區政委。1949年7月4日,蘇州軍分區從常熟移防蘇州,接替第二十九軍防務,同時兼蘇州市警備司令部。
- 華東警備第九旅:1949年3月由蘇北軍區五分區(鹽城軍分區)組建。旅長溫逢山,政委馮國柱。1949年為加強長江口的防禦,該旅駐防海門,旅部就設在茅家鎮。25團駐守常樂鎮、三廠鎮大生三廠里。1950年10月,華東軍區命令,華東警備第9旅改稱步兵第102師。所屬警備第25、第26、第27團依次改稱步兵第304、第305、第306團,仍屬蘇北軍區建制。1951年4月改編為農業建設第四師,由海門縣轉駐射陽縣六垛(扁擔港口),創辦國營淮海農場。
- 華東警備第十旅:1950年1月底組建。旅部由蘇南軍區教導旅機槍團團部和機槍、炮兵團各兩個連擴建;第1團由常州軍分區警備團(原警備第6旅18團)改編;第2團團部由原警備第8旅22團團部改編,其餘抽蘇州軍分區各縣武裝組成;第3團由鎮江軍分區抽各縣武裝組成。2月24日,所轄第1、2、3團依次改稱華東警備第10旅第28、29、30團。1950年10月,該旅調歸淞滬警備司令部建制,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第17師,師長朱傳寶,副政委劉鐵珊,政治部主任吳戰行。
- 華東警備第十一旅
- 華東警備第十二旅
- 華東警備第十三旅
- 華東警備第十四旅:1948年11月江淮軍區第二、三軍分區所屬部隊組建江淮軍區獨立第一旅。旅部由江淮二分區一部為基礎組建;第一團由江淮二分區淮泗、淮寶、泗陽、泗南等縣地方部隊組建;第二團由江淮二分區泗陽、泗宿、淮泗、盱鳳嘉等縣部隊組建;第三團由江淮三分區獨立團改編。1949年4月改稱皖北軍區警備第一旅。1950年3月4日改稱華東軍區警備第14旅,所轄各團依次改為警備第40、41、42團。1950年10月30日,警備第14旅旅部改編為陸軍第71師師部;警備第40團改編為該師步兵第211團(1952年6月29日,第211團團部改編為安徽省軍區新兵團團部,部隊補充陸軍第70師);警備第41團調歸巢湖軍分區建制;警備第42團調歸滁縣軍分區建制。1952年12月30日,第71師師部改編為空軍航空兵第29師。
- 華東警備第十五旅:1948年3月從豫皖蘇軍區、皖西軍區、江淮軍區所屬部隊抽調組建江淮軍區獨立第二旅。旅部由豫皖蘇軍區第6分區第12團、江淮軍區第3軍分區獨立團、第4軍分區獨立團抽調組成。第4、5、6團分別由豫皖蘇軍區6分區第12團(團長蔣漢卿。轄3個營和騎兵連、重機槍連、迫擊炮連)、江淮軍區第4軍分區獨立團、華東野戰軍第四縱隊11師33團改編而成。1949年4月改稱皖北軍區警備第2旅。旅長李國厚。1950年3月4日改稱華東軍區警備第15旅,轄警備第43、44、45團。1950年8月,改為陸軍第90師。李國厚任師長兼政委,後馬長炎任師長。師長馬長炎,參謀長張孟雲。各團依次改為步兵第第268、269、270團,歸皖北軍區建制。1951年2月,第270團調歸陸軍第71師建制。警備第42團改為第270團。1952年5月9日在壽縣城隍廟前的廣場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水利工程第一師,歸中央水利部領導。所轄各團依次改為第1、2、3團。1954年1月5日,水利一師的直屬隊、速成中學、1團全部、2團三營、3團一營、三團速成學校等5000人調給華東建工局,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築工程第四師,1954年3月15日在上海正式組建。
1949年2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的同時,華東軍區機關隨野戰軍南下,駐合肥。同時,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成立新的山東軍區,歸華東軍區領導,張雲逸兼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康生兼任政治委員。1949年4月渡江戰役後,成立蘇南軍區,江淮軍區及中原軍區所屬之皖西軍區等合併為皖北軍區,曾希聖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5月成立皖南軍區,劉飛任司令員,牛樹才任政治委員。
1949年5月15日,中央軍委電令:華東軍區由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第一政委,饒漱石任第二政委,譚震林任第三政委,陳毅、粟裕任副司令員,參謀長李達。1949年6月後,華東軍區仍由陳毅任司令員,饒漱石任政委,副司令員張雲逸,副政委譚震林。
蘇南區黨委、蘇南軍區呈報華東軍區,決定將華東警備第六、七、八旅番號撤銷,以十八、十九、二十三、二十四等4個團劃給鎮江、常州、蘇州、松江等軍分區為警備團,十六、十七、二十、二十一、二十二等5個團及軍區特二團撤銷建制,組建蘇南27個縣(區)總(中)隊,鞏固和加強蘇南地方武裝。蘇州軍分區司令員王治平、常州軍分區司令員朱傳寶。太湖地區全面剿匪工作。軍事上,以蘇州軍分區為基礎,組成太湖剿匪指揮部,王治平為司令員,方志誠、朱傳寶為副司令員兼南、西兩線指揮所司令員。另外還組建了松江、嘉善、江陰、常熟、溧水等指揮所,以消滅這些死角地區的匪特。1949年7月21日,蘇南軍區會同浙江軍區,調集了原華東警備八旅的二十四團、警備七旅的十九團和蘇南軍區的警備五團共11個主力營加上沿湖各縣、區的全部地方武裝,共俘斃匪特約1520名,繳獲各種槍支1750餘支。9月1日開始為期3個月剿滅股匪,消滅土匪2470餘名,俘獲大小匪首30餘人。基本上消滅了太湖地區的武裝股匪。到1949年底,蘇南各地成股的匪特活動基本肅清。
1949年6月中旬,華東軍區與第三野戰軍機關合併,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暨華東軍區,統一指揮野戰部隊和地方部隊。華東軍區約42萬人,第三野戰軍約58萬餘人。粟裕、許世友先後任軍區副司令員,譚震林、唐亮先後任軍區副政治委員,張震、張愛萍先後任軍區參謀長,唐亮、蕭望東先後任軍區政治部主任和代主任,周駿鳴、張翼翔、覃健、王德先後任軍區副參謀長,唐亮、鍾期光、鮑先志先後任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司令部辦公廳主任兼作戰處長王德,副處長石一宸。軍訓處長張懷忠,副處長周蔚昌,編輯出版科科長方曉,訓練科副科長陳新華。後勤部營房處處長邱士長。軍區蘇軍總顧問巴巴欽科。軍區炮兵司令員陳銳霆,副政委劉春。軍區裝甲兵司令員何克希。軍區工程兵主任謝忠良。軍區司令部防化兵處處長劉凱。軍區司令部通信處處長李景瑞。軍區司令部軍務處處長裴宗澄。軍區後勤部司令員鄺任農,後勤部供給部部長蔡長風。
1949年7月10日,華東軍區領導機關移駐南京。1950年8月三野番號取消,但對外使用至1955年。
1950年7月,中央軍委和總後方勤務部指令華東軍區抽調1萬張床位,分別組建若干個醫院赴東北,迅即做好支援東北邊防軍的後勤保障工作。華東軍區第1、第3、第6、第7野戰醫院和第6後方醫院,浙江軍區第1、第2軍醫院,福建軍區直屬醫院、第24野戰醫院,山東軍區第5軍醫院,膠東軍區第1軍醫院,蘇南軍區第1軍醫院,共1個醫院管理處、12所醫院,計3.13萬張床位(占華東軍區醫院總床位的50%)於1950年9月至1951年1月攜帶全部裝備器材開赴東北,分別配置在永吉、錦西、錦州、蛟河、長春、四平、榆樹、敦化、開原、扶餘、阜新、黑山等地,歸東北軍區領導,擔負抗美援朝衛勤保障任務。志願軍入朝參戰後,華東軍區執行中央軍委和總部的指示,先後組建抽調1個軍械部、1個後勤分部、3個汽車團、2個運輸站、2個軍械庫、1個修炮廠赴朝執行保障任務。動員組織支援醫療隊2批76人,編組5個衛生列車隊赴東北擔負傷病員後送任務。軍區與南京市衛生局共同組織支援醫療團,共5批761人,赴東北和朝鮮執行傷病員救治任務。隨這些機構參加抗美援朝的後勤人員達2萬多名,其中幹部有2800多名。華東軍區共選調批准16160名指戰員組成5個團25個營首批補充志願軍。華東軍區在1951年就徵召新兵30萬,除補充軍區部隊外,大部分送往志願軍各部隊。此外,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還有2590餘名醫務工作者和汽車司機志願赴朝服務。華東地區共捐獻人民幣2.13餘萬億元(舊幣),折合購買戰鬥機1421架。製作慰問品34萬餘件、慰問袋28萬個,寫慰問信38萬封,慰問志願軍。
至1951年底,華東軍區相繼組建了海軍、空軍、公安部隊、防空部隊和炮兵、工程兵、裝甲兵等領導機關。
1952年1月,皖南、皖北軍區合併為安徽軍區,曾希聖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2年11月,蘇南、蘇北軍區合併為江蘇軍區,劉先勝任司令員,柯慶施、蕭望東、黃火星先後任政治委員。
1952年5月16日,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副總參謀長粟裕向毛澤東、中央軍委報告部隊和幹部輪換問題,將第二十六軍調回山東,今後擬有計劃地抽調參戰較久的部隊回國休整,而同時國內已改裝的部隊則可入朝接替。上述報告得到批准後,中央軍委於1952年6月29日制定了第一期部隊輪換計劃,以華東軍區的第23、第24軍和中南軍區的第46軍輪換在朝鮮的第20、第27、第26軍。1952年7月,華東軍區對第23、第24、第25軍進行整編,撤銷第25軍和第23軍68師、第24軍第71師,同時將原第25軍第73師調歸第23軍、第74師調歸第24軍。7月17日至22日,陳毅司令員、張愛萍參謀長在上海召開2個軍的出國會議,具體部署入朝行動計劃。1953年3月華東局遷怒奉命組織第21軍赴朝輪戰;先後抽調炮兵第3、第7師,高炮第63、第64、第65師,坦克第3、第4團,工兵第3、第21團和空軍轟炸指揮所、第4混成旅等特種兵赴朝作戰和輪戰。 1955年4月,華東軍區轄區拆編為南京軍區、濟南軍區(山東軍區改稱)、福州軍區(福建軍區改稱)。
華東軍區兵站部
[編輯]1947年1月華東軍區把新四軍後勤部兵站處為主、山東軍區總兵站部以及山東省支前委員會民運部、山東省公路交通局合併組建華東軍區兵站部。最初駐孟家魚布村
- 部長葉進明
- 政委於眉
- 副部長 唐少田
- 黨委委員葉進明、於眉、唐少田、馮大勛、王琪、譚鋒
- 交通處處長鄧寅冬,交通科副科長錢正英。
- 運務處長桂蓬
- 調運處長黃河
- 供給處:處長王琪。採購汽車零部件。
- 行政處金城
- 管理科長
- 政治協理員
- 政治部
- 保衛科科長譚鋒、夏家新
- 組織科長馬駿
- 宣傳科長高原涵
- 渤海兵站處
- 膠東兵站處第二兵站處政治委員常毅
- 魯南兵站處
- 濱海兵站處
- 運輸大隊/運輸團:押運、清點、保管物資的武裝人員。
- 警衛營:4個連,負責物資押送
- 汽車大隊:1949年2月改編為三野汽車第一團。1949年9月調歸一野進軍新疆。
- 汽車修理廠並附設臨時汽油庫:莒縣城南的浮來山前的小山村
- 馬車大隊:大隊長王建中
1949年2月,兵站部一分為二,大部分隨軍南下,小部分留在濟南,成立華東公路運輸總局山東省公路運輸局。 局長裴未農
1947年1月,華東軍區兵站部在臨沂成立工訓大隊。3月工訓大隊駐防沂水一帶,擴大為交通學校,校長於眉兼任,設摩托、土木工程、交通行政三個系,學制2年。後任校長熊振作。1948年10月,交通學校遷入濟南,改名為華東交通專科學校。1949年2月,交專總校和徐州分校師生900多人在於眉的帶領下南下上海。
1948年12月,膠濟鐵路和張博鐵路警備部隊合編為華東區鐵路管理總局警備司令部暨華東軍區鐵路警備區司令部(軍級),警戒的鐵路線北起德州,南抵上海,東起隴海路的連雲港,西達商丘,還有膠濟路、淮南路等,鐵路線長達4400餘華里;路線上有十幾座大橋、300多個車站,每一座大橋和大一點的車站要派一定的兵力保衛;還承擔浦口到南京、蕪湖到裕溪口兩個鐵路渡口的警衛任務。由於任務繁重,由4個團的編制擴充為7個團,分別駐防在上海、蚌埠、徐州、濟南、青島等地。[3]
- 司令員賈耀祥
- 副司令員兼濟南鐵路局公安處長馬千里(1901-1992.6.9,山東省博興縣人,1953年任鐵道部第六工程局黨委代理書記兼副局長、電務工程局(電氣化鐵道工程局)副局長、鐵道部生活管理局副局長、鐵道部視察室視察專員)
- 副司令員李震(後任鐵道部副部長)
- 參謀長崔傳芸。
- 政治部主任李東明
- 第一總隊:由昌濰保安司令部第20團改編。總隊長蕭全德。1949年5月,該隊部及其所屬兩個營渡江南下。華東軍區後備兵團步二師第五團改編為濟南鐵路警備司令部第一總隊,負責人李國君,全隊2042人。1949年5月8日接管浙贛鐵路局警務處和京滬區鐵路警務處滬杭警務段,並擔任杭州鐵路警備任務。
- 鐵道警備二團:1950年5月團直、二營和六團一營改編為人民鐵路警察,與杭州鐵路公安局合編成立上海鐵路公安處杭州鐵路公安分處。警備股長崔觀彬。[4]
- 鐵道警備三團:1948年12月魯中南軍區第23團改編。1949年5月10日奉命渡過長江,擔負蕪湖至真如鐵路線警備任務。1949年10月參加保衛戚墅堰機車車輛廠的戰鬥。1950年5月集體轉業為南京鐵路公安分處。
- 第三警備總隊:全隊904人,參謀長邱次陶。
華東軍區後備兵團
[編輯]1948年8月組建華東軍區後備兵團,司令員林維先,副政委龍潛。負責接、送、訓練新兵和接、訓、處理俘虜等工作。1949年8月1日,該兵團番號撤銷。[5]下轄:
- 步兵第一師:1948年8月22日渤海軍區第3軍分區機關為主,抽調部隊組建渤海補充師。11月16日,渤海補訓師調歸華東軍區後備兵團訓練司令部建制,改稱步兵第1師。師長劉世相。四團團長、政委謝永勝。
- 步兵第二師:1948年8月,魯中南三分區機關一部及所轄地方武裝組建魯中南軍區補訓師。1948年11月改稱華東軍區後備兵團步兵第2師,師長兼政委單洪、副政委晏成山、政治部主任金石秋、參謀處長亓子宜,下轄四個團。1949年8月,師部率5團編入山東軍區鐵道警備旅,6團編入三野特種兵縱隊,7團編入第三十四軍第100師為第300團,8團調入華東軍政大學。後副師長周奇雲。
- 步兵第三師:1948年8月,渤海軍區奉命組建華東後備兵團第三師(四個團),何運禮任副師長,辛易之任副政委。1949年4月南京解放後,編入第二野戰軍特種兵縱隊,第三師九團組建工兵七團,隨第十八軍進軍西藏,搶修康藏公路。第十團組建高炮七團。[6]
- 步兵四師:1948年8月膠東軍區以第三(西海)軍分區機關一部及地方武裝為基礎組建補訓師,師長周紹昆、政委劉耀宗,下轄四個團。11月16日,膠東軍區補訓師改稱華東軍區後備兵團步兵4師。1949年8月編入第三野戰軍特種兵司令部。
- 教導師:由三野特縱抽出騎兵團,與三野特務團及由華東軍區新升三個地方團合編,組成本部直屬教導師,擔任本部直接警衛與培養初級幹部。師長王彬(後備兵團副司令員兼)/馮文華,政委龍潛(後備兵團副政委兼)/汪大漠,副師長劉世相,參謀長孫公飛。第2團團長周奇雲,政委謝永勝。1949年4月28日三野前委決定抽調教導師師部率一個團組建華東海軍。1949年10月第2團調歸華東軍區裝甲兵。
參考文獻
[編輯]- ^ 山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山东省志·军事志. 山東人民出版社. 1996年: 313–321.
- ^ 《上海公安志》第十八編武裝警察 第一章建制 第一節上海市人民政府警察總隊(上海公安總隊)
- ^ 馬千里:「人民鐵路不會忘記您」,《郭子化紀念文集》,
- ^ 《杭州鐵路分局志1906--1995》,中國鐵道出版社,2005年版,第705頁。
- ^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事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ISBN:9787201010465
- ^ 《渤海军区华东后备兵团第三师 屡立战功的共和国炮兵主力》,滨州新闻网,2019年03月05日. [2019-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30).